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果品类 > 栗子(板栗)
编号:10819481
秋补话栗子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13日 《健康时报》 2003.11.13
     秋来佳果颇多,从治病健身的角度来说当首推栗子。

    中国宋代诗人苏辙赞美栗子的诗说:“老去身添腰脚病,山翁服栗归传方,客来为说晨光晚,三咽徐杯自至浆。”药圣李时珍介绍吃栗子的方法是:“以袋盛生栗,悬挂,每晨吃10余颗,随后喝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名医别录》作者陶弘景说:“栗子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举例说,有人患腰脚病,食栗数升,便能起行。栗子能治病,古名医记载可为明证。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具有健脾胃、壮腰、补肾、活血、止血消肿等功能,适用于治疗因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腰脚酸软,还可治因胃虚所致的慢性腹泻、淤血肿病、筋骨疼痛以及皮肤生疮等。现代研究表明,因栗子营养丰富,在干果中,它有着“圣果”的美誉,其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并有延缓衰老的美容效果。因此,在秋风扫落叶之际,劝君不妨多食栗,栗子糕、栗子羊羹等都是味道甘美的保健食品。栗子粉与粳米一同煮粥,对老人肾虚大有裨益。, http://www.100md.com(北京中医药大学 张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