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1803
室内环境污染严重 罪魁竟是家中藏品 收藏不慎反受害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日 《健康时报》 2004.04.01
室内环境污染严重 罪魁竟是家中藏品 收藏不慎反受害(附图片1张)

     很多人爱好收藏,近日本报接到家住北京慈云寺韩女士的电话,她说家中收藏着一些奇石和合金饰物,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健康。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尚兵研究员。尚兵介绍,地球上发现的稳定金属元素有112种,核素有2800余种,而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却超过2530多种。她提醒大家:各式各样的收藏品充满了许多未知数,收藏者因贪图“奇异”而将有害物质“引狼入室”的恶性事故并不鲜见。

    尚兵举了个例子,前不久北京一大学老师家中请来了环境监测人员,结果发现家中辐射水平偏高,而罪魁祸首居然是老师的收藏品———航海罗盘。这个航海罗盘里面包藏着放射物质镭226!原来在上世纪20~30年代制造的夜光手表、老式挂钟和罗盘产品中,常采用镭226作为数码盘的发光材料,而上世纪60年代改为采用氚和钷-147。镭226不仅衰变产生伽玛射线,也产生阿尔法射线,氚和钷-147衰变会产生贝塔射线,这些反射线与人长期接触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公众对放射性物质的了解有限。”尚兵对记者说,“1992年山西忻州就发生一起因为猎奇而酿成的核辐射悲剧。当时一个废弃的科研机构正值拆迁,建筑工人在工地里发现一个圆柱形2~3厘米长的发亮东西,这个被视为“宝贝”的东西最后造成拾到者一家三人死亡,而曾经接触的141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与放射物短暂接触的妻子侥幸地逃过一劫,但也奄奄一息,幸亏及时经北京人民医院确诊后才得以脱险,后经调查发现这是一起“钴”引起的放射污染事故。

    针对当下的收藏热,尚兵建议:收藏奇异物品,最好到专业的机构对藏品的组份和来源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自然界虽然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但只有高品位辐射的物质也就是辐射较强的物质在被开采利用,其他散落在自然界的放射性物质并不可怕。但有一些通过特殊方法制造的,通过非法途径流入社会的人工放射源因其奇异的形态吸引着收藏者的目光,收藏者一定要谨慎。

    近年来,像硅化木(如图)这样的天然装饰品成为许多收藏爱好者的新宠。但专家提醒,硅化木具有辐射性,在封闭环境中长时间、近距离与硅化木接触,对身体会有损害,使人感到头痛,甚至诱发癌症。在家里摆放硅化木,等于安放一个辐射污染源,其体积越大,辐射性越强。

    硅化木又称树化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形成于侏罗纪时期,是史前高大树木的活化石。硅化木可能含有的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惰性气体,常温下能够形成放射性气溶胶,对空气造成污染。

    (中国图片库供图),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张纪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