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4303
诗中寻古人纳凉妙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6日 《健康时报》 2004.08.26
     我们的先辈是如何纳凉消暑的呢?笔者闲暇穿行于浩如烟海的诗林中,得知古人善于在暑热季节巧妙利用各种环境,采用各种方式避暑纳凉。他们写下许许多多有情有景、有趣有味的诗文,那种恬淡闲适的生活跃然纸上。闲来品读这些生动有趣的纳凉诗,不仅可了解古人巧思奇趣利用各种自然环境纳凉消暑,还可在闲情逸趣之中增添丝丝凉意。

    古人消暑纳凉方式多种多样,洋洋大观。唐代杜甫在《夏季叹》的诗中写道:“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夏季日长夜短,睡眠不足,入夜开轩,晨起关闭,外避暑气,内保清凉,确是富有科学道理的消暑妙法。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消暑》写出对纳凉的自身感受:“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独坐广庭,心静生凉,看来,“心静自然凉”确是一剂消暑妙方!

    宋代诗人陆游在诗中告诉人们,面对酷暑不要恐慌,要宁神静气,心静自然凉:“竹梢露滴惊戏梦,荷盖风翻送早凉。暑用酒逃犹有待,热凭静性更无方。”

    清代洞庭诗人袁景澜《夏日村居》组诗中有一首:“消夏湾头云水深,浣纱人去剩飞禽。石公石姥常相对,坐话沧桑阅古今。”从诗中可看出,乡间二老在林边赏鸟、溪头私语,心情多么悠然自在,精神多么愉悦爽快,哪有苦夏之忧?无怪乎有诗人描绘这等妙趣:“惟就意所适,扇簟消清暇。我心玉壶冰,足抵千金价。”是啊,面对“夏蒸笼”也好,“秋老虎”也罢,不要心急气浮,要宁神静气,心静自然凉,这是最好的消暑妙方。

    品读这些消暑纳凉诗,不但会给人以一种“读诗生凉”的精神享受,而且从中不难发现,许多名家对消暑纳凉、防暑降温甚为关注,于今而言,仍不失借鉴作用。, http://www.100md.com(福建省东山县西埔镇六Ο四号 林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