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7176
别让孩子只会用语言交流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31日 《健康时报》 2005.03.31
     而在非语言交流中,孩子很容易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谈话的方式和语调不妥当、目光接触时间过长、不注意说声音大小、服饰和首饰的搭配不当等等。这些问题,对孩子尤其是青少年来说,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外表对他人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很容易在社交上遭受挫折。

    下面是几个教给孩子学习非语言交流技能的游戏:

    “哨音”游戏(7~12岁)从电视上录下一个适合于孩子年龄观看的电视剧,然后,把声音关掉,只让孩子看画面,要求他们描述剧中人物的情感。当然孩子说出演员的某个表情、体态或姿势所体现的情感,就记1分。然后,加上声音重新播放这一镜头,来检查孩子的答案。

    情感字谜(6岁以上)由3名以上的孩子或家庭成员参加,先准备好20张卡片,每张写上一种情感,例如:快乐、伤心、害怕、担心、恐惧、疯狂等。由年龄最小的开始,任取一张卡片,然后在3分钟内表演卡片上的感情,不能说话,其他人猜测,猜中都保留卡片,并由他继续进行下一轮。游戏结束后,卡片最多者就算赢。

    猜测情感(5~10岁)把某一句话谈5遍,用录音机录下来,每遍语气都不一样,表达5种感情。例如:“你可以去了”可以表达欢喜、疑问、气愤、憎恨、恐惧5种感情,孩子猜对1种得10分,然后让孩子说一句话,努力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每次努力成功得1分。

    父母在帮助孩子学习非语言交流的技巧时牢记:让孩子学习阅读非语言情感,使他们理解情感交流的每个细致之处;情感交流需要对别人的和自己的语言方式(如体态、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语气等)都非常熟悉,孩子了解了自己的站姿、坐姿、行为等这样简单的事,就会使老师、同学对他产生好印象。

    (摘自3月23日《泉州晚报》), http://www.100md.com(研究发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55%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