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7489
别把咨询师当终身拐杖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28日 《健康时报》 2005.04.28
     20世纪阿根廷结构派家庭治疗师米纽绅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少女患了瘫痪症,不能走路,米纽绅象征式的交给她一根拐杖,女孩把靠在父母身上的力量,挣扎着移到手杖上,一瘸一拐的走起路来。后来米纽绅认为治疗的时机成熟,在最后一次会面中,向女孩取回拐杖。他说:“我当时以为女孩会顺利地把拐杖返还,然后戏剧性的自己行走出门,治疗便可大功告成。”没想到女孩却坚持不放手,米纽绅只好要求:“你决定放下这支拐杖时,可以让我知道吗?”两周后,女孩来信,说她终于放下拐杖,自己走路了。

    米纽绅把所有儿童的心理问题,都视为长大的阻碍,而孩子要长大,就要学习放下父母,这就是“丢掉拐杖”的意义。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故事中的米纽绅也是少女的一根拐杖。少女从抓住拐杖不放,到最终丢掉拐杖的过程,就是治疗深入以至成功的过程。

    在治疗的某些阶段,治疗师作为来访者生活中的支持性力量,就是来访者的拐杖,这个拐杖能够满足来访者的正常需要,能够接纳他,能够支持他,能够使他暂时把一部分里比多投注到咨询师身上,从而缓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来访者不能永远依靠咨询师,就像上面那个少女不能永远依靠拐杖一样。孩子总要长大,学会自己飞翔。

    在心理学中,拐杖相当于一个“过渡性客体”。孩子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时,也许会抱着毛毯睡觉,毛毯就是过渡性客体。而在心理治疗中,来访者的基本需要在咨询室外,咨询师作为一个安全接纳的客体,暂时充当了拐杖,或者毛毯。但拐杖的作用是使来访者逐渐不再需要拐杖。, http://www.100md.com(本报特约专家 刘晓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