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2期
编号:10707589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康复的健康教育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2期
1调整心理失衡,树立康复信心,2矫正不良行为方式,3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4出院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因为早期活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脏并发症,需卧床休息4周,而卧床休息,会使病人生理机能减退,心理产生郁闷、急躁等不良影响。而早期活动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了促进疾病恢复,减少卧床休息时间,现对病人提出以下几点。

     1 调整心理失衡,树立康复信心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情发作时,胸痛异常剧烈,有濒死感,由此产生恐惧心理,由于心肌梗死使病人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力大大下降,病人易产生焦虑。此外,病人入院后住进监护病房,常常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一系列检查和治疗,如心电监护、吸氧、多次抽血、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反复给药等,这些都会加重病人焦虑或恐惧心理。这就需要我们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监护病房及治疗目的,让病人知道医护人员随时都在观察其病情,使之有安全感。同时告诫病人不良情绪不仅难以缓解胸痛,而且还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脉搏加快,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肌缺血和坏死,不利于疾病康复(向精神过度紧张者介绍放松疗法,以稳定病人情绪)。发病3~5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