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16期
编号:10795299
论中医肝脏在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16期
糖尿病,1情志失调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情志失调首先伤肝,2肝是脾胃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3劳欲过度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治疗上,不仅补肾,而且补肝,4肝在五脏调气血中具有特殊性,5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验证中医“肝脏”,6结束语,【参考文献】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对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处于控制或终生用药的阶段。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属于“消渴”或“消瘅”的范畴,从脏腑而言,多数人认为本病的病变脏腑的重点在肺,脾(胃),肾。笔者认为肝脏具有十分重要性,探讨之对治疗糖尿病的思路创新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1 情志失调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情志失调首先伤肝

    情志失调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如《灵枢·五变》曰:“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现代医学也证明精神因素是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情志活动分属五脏,虽为心脑元神所统摄,但离不开肝之疏泻。肝主疏泻,此为肝脏功能的总括,包括疏泻气机,调畅情志,调节血脉等,肝之疏泻的功能正常,人体内部的脏腑,器官,组织,气血的生理功能就处于正常状态,这种疏泻功能与气机。情志调节密切相关。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在志为怒。肝主疏泻为气机之枢。因此,情志失调首先伤肝。

    临床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