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监督
编号:10922359
“一药多名”该止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92期
     药价高,吃不起药,如今已成为老百姓的沉重负担。造成药价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一药多名”。老百姓往往只看到一种药在医院和药店里买价钱会不一样,但他们不知道,今天花很多钱买的“新药”很可能就是过去他们很熟悉、价钱便宜的普药。

    “一药多名”现象目前多存在于治疗感冒、胃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药品中,抗生素类药是重灾区。常常一个通用名药就变换出几十种商品名。

    比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百炎净片、SMZ其实就是我们过去十分熟悉的复方新诺明;青霉素V钾片、安必仙、阿莫仙、阿莫灵、阿莫西林就是口服青霉素;罗力得、迈克罗德、严迪、罗迈新、罗红霉素胶囊……这么多花样翻新的药都是一种药——罗红霉素。还有心脏病人常用的用于预防和治疗心绞痛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竟有一长串不同的名字:伊贝特、德明、艾司莫、异乐定、艾狄莫尼、依母多、欣康、晋新泰、莫诺美地……谁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一家药房的药师说,感力克、太福胶囊、快克、索拉普胶囊、感克、必康,这些感冒药说明书上标注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酚氨基酸、盐酸金刚烷胺等,疗效大同小异。
, http://www.100md.com
    企业为什么热衷于给同一种药起不同的商品名?通过商品名的宣传达到促销的目的这当然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老药被“改头换面”作“新药”可以抬高价格是更实际的原因。药品的“改头换面”,一方面可以省下巨大的新药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凭借“新药”身份从物价部门获得宽松的定价政策,同时还可以从容应付各地的药品招标,以免旧药价格低廉在招标中失去“操作”空间。

    比如一种药品的核心成分是青霉素,每支才六角钱,换一个“包装”,起个好听的名字,药价就升到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一些传统老药,本来利润很低,但经过重新注册改名,同样的剂型和剂量,价格却会上涨很多。一些药品降了价,利润减少了,就停产这些药品,取一个更上口的名字,设计一个更漂亮的外包装,一种所谓的“新药”便被研制出来了。

    在我国,同一类成分被研发成不同剂型、不同治疗目的的药物在药品市场上是司空见惯的;同时,换一个包装,换一个名字,身价就暴涨的现象已泛滥成灾。
, 百拇医药
    一种药品一般有三个名字,通用名、化学名、商品名。通用名和化学名是药品的法定名称,即其主要化学成分或原有的基本名称;商品名又称商标名,即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药物制剂可以起不同的名称,具有专属性,是企业为了宣传和保护自己产品而起的名字。“一药多名”就是指一种药有许多种商品名。一些厂家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甚至故意在外包装上用明显的字眼突出商品名,而将通用名弱化,更让老百姓难以分辨。

    一药多名,既费解又混乱,不仅令病人头疼,就连药店工作人员也常常陷入尴尬境地,消费者拿着处方来买药,常常费尽口舌顾客还是半信半疑,生怕抓错药。

    一药多名,更苦了医生、护士和药剂师!空军总医院心内科王俊华大夫说:“让一个临床医师记住并弄清本专业范围内常用药物中60%的药物的各种名称已经是很难做到的事,要让医师收集、整理并记住这么多商品名十分不易。现在能找到的《药物手册》一般只收录了1000种左右的常用药物,还有约6500种药物的别名、商品名无处可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录的通用药名为7500个,如果再加上所有这些药物的别名、商品名,我想即便是天才也记不住吧。”依记者看,即使收集齐并记住了,恐怕也赶不上众多厂商“造名”的速度。
, 百拇医药
    “一药多名”现象在上市药品中普遍存在,不仅让患者多花了冤枉钱,也给药品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隐患。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导致药物中毒的严重后果。如果普通患者不了解同一种药有不同的商品名,那么他就可能在生病时吃了不同商品名的同一种药,这样超量服药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吃错药而住院的病人达250多万。

    在去年“两会”期间,“一药多名”是代表提案中仅次于药价虚高的又一大焦点问题。它已成为国家发改委17次大规模降低药品价格仍未降低药价的主要原因。一些医学专家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规范医药市场,抑制“一药多名”现象。为此,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要求药监部门着力解决药品注册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现象,规范药品名称。

    除一类新药等一些药品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逐步扩大限制仿制药使用商品名药品的范围,从三方面对“一药多名”现象进行规范。一是制定统一的命名原则;二是中药、仿制药的注册,不允许申请商品名,一律使用通用名;三是新药审批时,对申请商品名的药品,要求生产企业使用商品名时,必须按照规定以相应的字体比例突出药品的通用名,即通用名字体的占位面积是商品名的两倍,同时,严格审查商品名的词语意义指向,坚决杜绝暗示疗效的商品名。就是说,今后仿制药将不能再随意变换商品名了。

    在此,有关专家特别提醒患者,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商品名和通用名,如果通用名或化学名相同,那就是一种药,应选择购买,少花冤枉钱。, 百拇医药(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