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女性保健 > 女性天地
编号:11010828
妈妈治孩子厌学的好药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7日 《健康时报》 2006.03.27
     每到新学期来临,总有许多母亲带着厌学的孩子找心理医生咨询。医生明确告诉她,孩子求学的目的不仅是到学校接受新知识,更要接受学校的集体生活方式,接受学校的规范管理。大多数孩子厌学是由于难以适应学校规范的生活方式,所以母亲要先把自己当成治疗孩子厌学最好的药,先纠正自己对学校生活的误解,再对孩子施教。许多母亲在检讨后,果然发现厌学问题只是一个表象,其根本在于,孩子不是对学习本身厌烦,而是对学习环境和学习结果的差异不适应。具体表现在交往障碍,如不服老师管教,对老师的严格教育很反感,顶撞老师。在集体生活中总想当“老大”,对失败的忍受力差,缺乏宽容素质和等待素质。结果造成不合群、人缘差,每天都和不同的小伙伴发生矛盾。心理医生强调,无论孩子的不当之举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是不可以随意放过的,尤其是打骂师长的行为,母亲要立即制止,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孩子受不了老师的批评,就把他接回家;不想上哪个老师的课,就托关系帮他请假;和同学相处关系不好,就找老师帮助协调关系———这一切等于纵容他。母亲对孩子严格施教并不是简单的体罚,其根本目的是让他适应学习环境,尊师敬长,勇于接受别人比自己强。母亲首先要向孩子做检讨,告诉他自己以前对他过分纵容,并表示今后将对他严格要求。如果孩子依旧我行我素,可以利用家庭主妇的“职权优势”,如采取故意拖延开饭时间,给他做不可口的饭菜,给他布置难以完成的家务等,从而让他体会到,再不及时改正错误,不仅在学校寸步难行,在家里也不会有任何市场。还有,母亲可以找不到某个物品来“冤枉”孩子,让他受受委屈,体验被别人误解是很正常的,这样促使他积极寻找办法,提高沟通能力。如果孩子暂时改不掉脾气暴躁的毛病,反复与家长发生语言冲突和肢体冲突,可以先行冷处理,对他置之不理,甚至对他提出的合理要求也不满足,让他在等待中反省。有的母亲担心孩子身上有许多缺点,带不出去,这其实也纵容了孩子“窝里横”,母亲应该主动多带孩子参加亲朋好友的聚会,孩子在与同龄人交往中,自私、冷漠、逃避等不健康的行为就会暴露无遗,母亲更容易发现平时在家难以发现的问题。另外,让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吃吃苦头、受点委屈,迫使他学会承受压力和委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