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结缔组织病 > 硬皮病
编号:11161704
中藏药配合针灸祛除硬皮病风热痰毒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93期
     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结缔组织病,可以导致皮肤、关节和内脏的严重损害。本病发病率低,目前病因不明,尚没有特效药物,致残率、死亡率较高。

    笔者从微血管病变角度探讨硬皮病的发病机制,用中藏药配合针灸进行治疗,初步形成硬皮病风热痰毒治疗思路和方法,临床疗效亦有明显提高。

    风热痰毒循经入络是发病之因

    1.发病:邪壅经络、蕴化风热痰毒、引发微血管病变,形成本病。病理研究表明,广泛的小血管病变和纤维化是硬皮病不同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主要病理特点,血管呈增生阻塞过程,主要影响小动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微血管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引发了机体的免疫异常,参与了皮肤和内脏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进而造成了皮肤、关节和内脏的各种损害,所以说血管病变是硬皮病的始动环节。临床研究发现,90%的系统性硬皮病最先出现的症状是雷诺现象,这是一种常见的小血管病变,遇冷或情绪变化时发作。心、肺、肾、胃肠道等内脏亦可发生雷诺现象,出现胸闷、心绞痛、肺动脉高压、肾性高血压。硬皮病的发生是在人体阳气不足、皮肤经脉气血郁滞的情况下,风热之邪乘虚侵入皮表血脉经络之中,壅遏胶结不散而生毒,即风热痰毒,毒存体内,不断损伤正气和经络脏腑,形成本病。风热痰毒日久不除,可以深入肌肉关节,或向内传入内脏,导致相应的损害。
, 百拇医药
    2.传变:风热痰毒循经入络、毁损络脉、耗伤气血,导致硬皮病的肿胀、硬化、萎缩三期改变。外周血管和内脏血管的纤维性动脉硬化,在硬皮病发展和所致器官损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硬皮病初期的皮肤经脉郁滞、正邪交争、风热痰毒壅盛,导致皮肤肿胀变厚,病理显示皮肤血管周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引发真皮间质水肿;中期血脉瘀滞、络道痰凝,阳虚不运,导致皮肤僵硬、缺乏弹性,病理显示血管内膜增生,管壁水肿、增厚,管腔狭窄,诱导皮肤和内脏胶原组织增多、纤维化;晚期由于阴津气血耗损、毒损络脉,导致皮肤萎缩、溃疡和内脏损害,病理显示皮肤和肺、肾、食管的血管内皮肿胀,内膜增生,纤维素样坏死,大量血管丧失功能,致使皮肤和内脏血液灌注减少。这种风热痰毒日久不除,循经络深入肌肉关节,或向内传入内脏,导致相应的损害,如胃肠道受累早期出现神经滋养管的小动脉功能改变,引起胃肠道动力障碍。

    3.经络病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也可以成为外邪入侵的途径。硬皮病是在督脉阳气不足、肺气郁闭不畅、肝失疏泄、手三阴经气郁血壅的情况下,风热之邪夹寒湿乘虚循手三阳经侵入,形成阳虚-寒湿-风热痰毒壅滞于肌肤脏腑经络的局面。风热为阳邪,易侵犯人体的上部经络,所以硬皮病往往先从双上肢和头面颈胸发病。
, 百拇医药
    中藏药结合可提高疗效

    中医药对于硬皮病具有疗效优势,但疗效不稳定,常规中药很难根除多数硬皮病患者的小血管病变,原因在于硬皮病存在风热痰毒、阳虚、寒湿并存的疾病性质,用药时非常矛盾,用温阳散寒、祛风胜湿药会助热伤阴化燥,导致风热毒更盛;多数清热解毒药又会损伤阳气,不利于寒湿和痰瘀消散。只有选用能兼顾清热解毒、化湿袪风、温阳散寒的方药,才能获得疗效突破。

    笔者通过实践发现,一些很不常用的植物药和藏药对硬皮病的治疗很有帮助,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在以往方药的基础上加一些很不常用的中药品种,如三颗针、小蘖皮、群虎草,还有一些藏药品种,如人参果、虎掌草、雪莲花、藏红花等,临床疗效可大幅度提高。

    藏药是在青藏高原严酷而特殊的雪域生态环境孕育生长出来的,含有独特的药物成分。某些藏药具有养阴不恋邪,解毒不伤阳气的特点,如人参果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气补血,擅治脾虚血少、气弱阴伤、久病体虚;雪莲花疏通经脉、活血补血、散寒湿、强筋骨。这些藏药与中药的袪风散寒、温阳化湿之品相配合,具有很好的去除硬皮病风热痰毒、补阳散寒化湿、补养气血阴津作用。
, http://www.100md.com
    配合针灸引领药达病所

    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总领阳经经气的作用,能够联合、统帅和蓄溢、调节各经气血盛衰。针灸可以补壮通达督脉阳气,协调、宣畅手足三阳经经气,驱散存在于皮肤脏腑的阴寒、风热、痰毒等邪气。针对硬皮病的经络病机规律,用“透手三阴-泻手三阳-壮督脉阳气”的独特针灸疗法,可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引领中藏药到达病所,深入经隧络道、消除陈瘀宿邪浊毒。

    硬皮病多有肺系病变,皮肤改变贯穿始终。肺合皮毛,皮毛为肺之外应,针灸肺经腧穴是“透达手三阴经”的关键环节,可以宣畅肺气、袪风散邪,改善肺输精于皮毛的功能,解除咳嗽、肘臂挛痛、皮肤紧硬症状。

    三焦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硬皮病的皮肤肿胀、萎缩,都是水谷之气不能外充、水道不通的明证,当责之于三焦经。针灸调理三焦经气,可以透达郁结邪毒,条畅皮肤气机升降出入,化湿消肿,促进消化吸收,调动水谷之气以营养皮肤腠理。

    《内经》曰:“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硬皮病的发生与心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治疗康复需要较长的时间。除了药物和针灸等治疗之外,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科学的养生运动、以及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于取得理想的疗效也非常重要。, 百拇医药(张海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