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60794
10年后,最闹心的是名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6日 《健康时报》 2006.10.16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最近指出,私人可以申请开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消息一出,许多人都在问“社区医院真的能‘个体’办吗”?其实,个人投资开办社区医院早在10年前就已经悄然开始了,本文的主人公宋爱国是其中之一。

    10年前的“走出去”

    傍晚,北京石景山海特花园小区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小区48号楼一单元楼门上方有一个并不醒目的小牌子,上面用荧光灯管勾勒出“社区卫生站”几个字。101室是一套200多平米的四室两厅格局的住房,被精心装饰成社区医院,素雅整洁的布局让人感觉亲切温馨。

    宋爱国递过来的名片上,刻意用括号标着“女士”两个字。今年53岁的宋爱国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在一家部队医院当妇产科医生,一干就是20年。1994年4月,宋爱国创办了一家民营医院,医院创办后的前4年一直亏损,到了1998年才出现转机,略有赢利。

, 百拇医药     “我们当时首先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综合的三甲医院的条件我们不具备,他们能治的病我们治不了,那会儿实行公费医疗,人们都很少到民营医院来。后来我就想,我们不能坐在医院里等病人来,人家不来,那我们就走出去。”

    宋爱国决心面向社区居民,搞一些家庭病床。她把自己的这个计划上报给了北京市石景山区卫生局,得到了卫生局的大力支持。

    有了上级的支持,宋爱国就着手实施,联系小区物业找场所,自己摸索着,一步步把工作开展起来了。

    “摸情况”屡屡被赶走

    “最初我们对周围居民的情况不熟悉,就希望通过入户调查来摸清情况。有时门敲开后,居民一看是我们,就说一些很不好听的话,把我们的工作人员赶走,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我们当时的工作,觉得不需要。入户调查特别困难,有时候去了家里没人,还有的人什么都不跟你说,病史情况也不说。”在宋爱国的坚持下,这项艰辛的工作还是开展了下来,动员了全医院的所有工作人员,花了一年的时间,总算是把社区的情况摸清楚了。
, 百拇医药
    “经过这次调查以后,附近居民对我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宋爱国感到,第一步虽然艰难,但为以后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9年,宋爱国感到原来那两间小平房,根本就不符合社区医院的发展方向,就到银行贷款买下了48号楼一套120多平米的房子作为服务站;2002年,她又感到这个面积肯定也不符合国家对社区医院的规模限定,就又贷款把现在这套200多平米的房子买了下来。原先那间作为康复站,主要为附近居民开展一些公益性的卫生医疗服务,比如体检、健康讲座之类,分文不收。

    目前,卫生服务站已有七名工作人员,其中三名全科医师,全部是退休返聘的,有丰富临床经验,“我自己也是全科医师,我们每年还都去参加卫生局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宋爱国对服务站的医疗水准非常自信。

    在宋爱国的社区医疗服务站,记者看到很多独具匠心的人性化设计。医生们的办公桌被宋爱国设计成曲线型,她说这样医生和患者之间就没有距离感,能像朋友似地进行沟通交流。服务站里还有一台微波炉,宋爱国说,如果病人治疗时间一长需要吃点东西了,有了微波炉就可以让大家方便地吃上一口热饭。服务站的卫生间内,甚至还安装了一部呼叫器,“来我们这儿就医的人大部分是老年人,如果老人们方便时出现了突发状况,只要按一下这个呼叫器,医护人员就会马上赶过去。”
, 百拇医药
    宋爱国的良苦用心很快得到了回报,小区居民们对服务站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排斥、不理解而转变为热情、欢迎。一般的慢性病、普通的感冒发烧等小毛病,大家都愿意到她这里诊治。

    进不了医保的“示范点”

    在2004年北京市三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评比中,当时全市600多家卫生站,只评了10家,宋爱国这个站就是其中之一,还是一个示范点,因其良好的就医环境、便利的交通和可以信赖的服务等,很受周围老百姓的认同,但申请5年了,因为是“个体”,服务站至今仍进不了医保系统,医药费无法报销,居民看病时也就只好忍痛割爱,舍近求远,到其他进了医保系统的公立社区医院看病。

    “据我所知其他的服务站早就申请下医保来了。”宋爱国郁闷地说:“就因为我这个社区医院不是公立的,就处处比人家低一头。”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政府是支持个人申办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只要符合我们对社区服务站的设置要求,就可以审批。”

    “今年我们又申请进入医保,医保局的人来检查,各个项目都是合格的,但不知什么原因,目前仍然没有批。”宋爱国的口气充满了无奈,“邓小虹局长的讲话,我是在报纸上看到的,特别高兴,但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给我们以足够的支持,让我们个体社区医院能堂堂正正地给居民看病。”, 百拇医药(薛京实习记者吴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