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62106
骨伤术后要及时进行康复训练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83期
     前不久,30岁的李先生不慎被摩托车撞倒,右上肢肱骨下段发生横断性骨折,术后右上肢石膏固定3个月。当石膏拆除后,李某发现自己的右上肢呈半屈曲状态,肌肉萎缩,肘关节活动受限,根本无法伸展。随后他来到黑龙江省康复医院接受了系统康复治疗,一个月后其右上肢功能基本恢复了正常。

    据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骨伤康复科主任李朝介绍,像小李这样的例子临床上很常见,主要是因为一些临床医生和大多数患者缺少康复意识导致的。过去有种错误思想认为: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后就不用住在医院了,只要回家静养就行了,其间应尽量静养以免“骨折错位”。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后不是不能活动了,而是必须要活动,而且是在复位后的2~3天就开始,只是这种“活动”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其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活动方法、力度、频率等都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并根据不同的病情随时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功能障碍的发生,使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治疗骨折不仅需要恢复骨骼的支架,更重要的是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等。像李某那样只注重骨折部位解剖关系的恢复,结果导致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虽然后来通过“补救”其功能得到恢复,但所用时间远长于术后即接受康复治疗的病人,效果也略差些。

    目前认为,治疗骨折的正确观点应该为: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固定与活动相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局部与全身兼治,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结合。这样才能做到骨折复位而不增加软组织损伤,不妨碍肢体的活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加速骨愈合,并使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齐头并进。

    骨科康复治疗正是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以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其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运动疗法

    即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四肢各关节及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手术后早期(2~3天)可以做肌肉的等长收缩运动,既可保持肌肉不萎缩又可为骨折端加压,促进骨折愈合。半个月后即可在治疗师的帮助下锻炼关节活动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既可保持肌肉的正常收缩功能,又能防止软组织粘连和关节功能僵硬。

    按摩

    治疗师通过手法让患者在紧张治疗的过程中得到休息,恢复体力,防止肌肉萎缩、肌腱挛缩,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损伤组织愈合。此治疗在术后3~5天即可开始。

    推拿

    此法适用于肌腱及软组织有粘连、挛缩、损伤的中晚期病人,利用推拿手法逐渐松解粘连。

    针灸

    通过穴位的刺激,利用经络原理调节四肢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愈合,同时还可以刺激损伤的周围神经,促进神经的恢复,调节血气循环,使病人得到更好的营养,有利恢复健康。

    物理疗法

    声、光、电、磁等物理疗法,充分刺激患者的肌肉神经,使四肢肌肉神经得到快速恢复,如低频、中频电刺激,电磁波,频谱等。, 百拇医药(衣晓峰 靳万庆 吴力勇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