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462
乘势而上 加快发展——山西省卫生厅厅长李俊峰就中医工作答记者问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89期
     山西省作为中医药大省,有着丰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历代名医辈出。西晋医家王叔和整理《伤寒论》,著述《脉经》,流传千古。明末清初的傅山以医济世,医学著作流传甚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涌现出了李翰卿、白清佐、韩玉辉、李学义、于载畿、原明忠等中医药名家,为全省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是如何在三晋大地上继承、创新与发展的,在“中医中药山西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启动前夕,记者对山西省卫生厅厅长李俊峰进行了专访。

    记者:作为分管中医工作的厅长,请您首先谈谈山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李俊峰: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加大对中医工作的扶持力度,使全省中医药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是全省中医医疗机构日益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全省县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5023所,开放床位8538张,从业人员近4万人。以山西省中医院、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省针灸研究所等省级中医机构为首,形成了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医疗体系,成为全省中医行业的龙头,对全省中医院建设起着引领示范作用。全省119个县(市、区)中,104个设有中医院,对全省中医的发展起着枢纽作用。全省1238个乡镇卫生院,近80%设有中医科、中药房。完善的中医医疗体系,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年为2000多万人次提供中医药服务,占全省总诊疗人次的34%。
, http://www.100md.com
    二是科研能力与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五”期间,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4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9项;全省7个中医药科研实验室达到国家标准,其中省中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临床药理实验室”达到了国家三级实验室标准;省中医院消化科和太原市类风湿病医院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计划。“傅山医学文献研究项目”已进行7年,硕果累累,出版了《晋医传心录》系列丛书。

    三是中医专科医院蓬勃发展。形成规模和特色的中医专科医院40多家,年业务收入总额已超过2亿元;专业设备总值达8000多万元。累计获得各级科技成果212项,年门诊总人次已逾120万,已成为全省医疗服务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记者:山西在落实吴仪副总理重要讲话方面,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

    李俊峰: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 百拇医药
    出台政策,全力支持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我们相继下发了《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农合中作用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

    要求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中,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全部纳入定点服务医疗机构。纳入定点服务机构的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科和独立的中药房。对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的,可适当降低起付线标准等。到2010年底,县级综合医院中药处方量逐步达到参合农民处方量的20%以上。乡镇卫生院逐步达到30%以上。

    要求在社区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到2010年,全省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设施齐备,人员配备合理;服务功能完善,慢性病防治和保健康复的中医药参与率不低于80%。鼓励离退休老中医药专家和民间传统中医领办、创办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在机构审批、人员准入、纳入医保、业务开展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 百拇医药
    要求严格按照《山西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建设评审标准(试行)》,把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纳入到全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来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加强县级中医院的内涵建设。狠抓了县级中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县级中医院急诊急救能力、感染性疾病科以及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逐步提高县级中医院对急危重症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建立急诊急救和具备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防控能力的相对稳定的中医药队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初步形成一批专业与地域覆盖面广、中医特色明显、诊疗水平较高、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促进农村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中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强化了人员培训,对县级中医院急诊急救技术骨干和感染性疾病技术骨干进行了培训。组织县级人员赴省级以上重点专科临床进修;分期分批对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确定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示范项目20项,选择5个试点县开展以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主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作。
, 百拇医药
    下大力气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近日,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全省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到2010年,全省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80%以上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新增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市、区)达到99个,覆盖人口约2000万左右;2008年实现基本覆盖全省农村居民的目标。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到2010年,在全省设区的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双向转诊试点,探索建立社区首诊制,逐步实现病人的合理分流,努力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加强市、县两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提高医疗救治能力,以达到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外出就医往返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的目的。

    记者:请您谈谈今后山西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思路,将要采取哪些新举措?

    李俊峰:山西在全国较早出台了《山西省中医发展条列》。2005年,省委书记张宝顺作出“对中医药的人才、事业发展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重要批示,卫生部门立即组织力量贯彻落实。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到2010年,在全省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中医药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强化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改善中医药人才结构,建立较完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和制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实施“三名”战略,开展“山西省名中医”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名医、名科、名院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有效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三要建立较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技术平台,取得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全面提高我省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充分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发挥我省中医药文化大省的优势,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工作,使我省成为我国中医药强省。最后,要特别重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这是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各项中医药工作的基础和条件。, http://www.100md.com(周颖 文渊 赵红娟 黄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