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4 > 不怕生病的智慧
编号:11835733
一日三餐到底合不合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22日 不怕生病的智慧
     我们刚出生时没人管我们什么时候吃饭,饿了就吃,随心所欲。可是后来就被大人逐渐灌输了定时吃饭的观念,美其名曰:“一日三餐是人体的生理规律。”于是到点就饿,饿了表示该吃饭了,其他时间不应该吃饭。不让吃零食,我们很多时候就偷着吃。一日三餐真的是生理规律吗?

    其实,与其说是人体的生理规律,倒不如说是人们自己制造的条件反射。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生命活动,也就不断地消耗各种营养素,如果进行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则消耗得更多,因此,吃饭时尽量多吃才能保证人体的需要。大家都知道风平浪静时一切平安,但时常也会出现海浪,大的海浪会对海岸造成损伤,甚至折断铁锁、冲垮码头,还能将船只打落。我们吃饭的情况也一样。每次吃的食物进入消化道,经过消化和吸收变为营养物质,如果突来过多的营养素,尤其是酒精、糖类等,就像海浪一样冲击着身体,需要身体做出多项工作才能平息,日久就会导致做这些工作的组织和器官慢性损伤,有时甚至导致某些组织急性损伤。糖类一次摄入过多会导致糖尿病,水一次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细胞损伤,酒精一次摄入过多或暴饮暴食会导致急性胰腺炎,钙摄入过多导致高钙血症等等。那么,如何既减小“波浪”,又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呢?

    *首先是小份多餐,这是医生经常对糖尿病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说的话,为的是避免血糖一时性过高或一时性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得了疾病才知道小份多餐的好处,为什么健康时不采取同样的措施呢?如果平时坚持小份多餐,很有可能就不会得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及其他慢性病了。现在很多专家也都在提倡小份多餐,每天最好吃6顿饭以上,每次吃5~6成饱。因此,我很提倡吃零食,尤其是孩子,他们需要很多营养素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吃零食也得知道吃什么、怎么吃。少吃或不要吃经过精加工而成的食品(一些天然的保持原有营养成分的食品除外),首先应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肉、蛋、奶及豆制品都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不过必须保证这些食物中不含有害成分,以及所含的脂肪不能过高。奶制品因为含有极难消化的蛋白成分,尽量少喝,肉最好是熬成肉汤。其次是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以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的摄入,还要多饮好水,适量运动。

    *尽量吃营养物质释放慢的食物,主要指的是糖类,要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膳食纤维可以令所有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减慢,或将部分营养物质经大便排出体外,所以纤维素的摄入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会导致多种营养物质的浪费,以大便正常为宜。

    我和我的家人现在吃饭也已经打破了常规,和小孩子一样想吃就吃,什么时候都想吃,什么时候都不觉得特别饿或特别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人身体健康,尤其是辛辛苦苦养育我们的父母,他们健康我们才幸福。因此,多学一些养生保健的知识非常重要,于人,于己,于社会。,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