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153
身体使用史.pdf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8日
第1页
第8页
第11页
第26页
第49页
第152页

    参见附件(9928KB,399页)。

     身体使用史是由新周刊发表的一本书籍,讲述了人人都想知道关于身体及性的事情,帮助用户可以更好的了解身体使用史,本站提供身体使用史

    身体使用史内容

    《身体使用史》辑录了近十年来《新周刊》 有关身体这个话题的文章、采访录,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这些年间在身体与性领域曲折前行的轨迹。心为形役,形也为心役。身体从来不只属于自己,它被时代风潮深刻影响,并在不自觉中渗入个人生活日常中。重新审视人类的身体使用史,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时代,身体受过苦、享过福,也被规定过用法、重新定义过胖瘦尺度和美丑标准。在当代,我们更体验到科技对人的解放和它对身体的禁锢。本书为《新周刊》所刊发的身体与性专题类文精华合集,梳理了总是被权力、法律乃至道德束缚着的身体使用史,并采访了养生、减肥、行为艺术、性用品产业、心理咨询等诸多领域的个案,结合近现代多种身体研究理论,呈现当代国人的身体使用现状。正如心灵在行动中高举,身体也在使用中发光。

    身体使用史作者介绍

    《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新周刊》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是中国期刊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新周刊》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

    身体使用史部分目录

    身体使用史

    用身体写一部人类的自由史

    身体使用简史

    身体,从未属于自己

    身体的33种诉求

    用文化重新定义身体

    体育 游戏化的战争和身体极限的测试

    时尚 重新定义了身体

    科技 对人的解放和对身体的禁锢

    经济 孤独是一门大生意

    政治 政治世界里的身体使用规则

    40年裸体事件簿

    40年祼体事件簿

    21世纪,中国人如何面对裸体?

    中国式祼体

    祼体观调查:祼体的问题与策略

    祼给谁看?

    不穿衣服的历史

    管得着的祼

    解放的性:在愉悦与危险之间

    性小康—— 一个考量生活质量的全新视角

    性小康之前的民间性事

    一个性学者的私人话题与反思

    身体使用史截图

    身体使用史

    作 者:《新周刊》编辑部

    出 版 人:詹秀敏

    责任编辑:张 懿

    技术编辑:薛伟民 陈诗泳目 录

    序

    身体使用史

    用身体写一部人类的自由史

    身体使用简史

    身体,从未属于自己

    身体的33种诉求

    用文化重新定义身体

    体育 游戏化的战争和身体极限的测试

    时尚 重新定义了身体

    科技 对人的解放和对身体的禁锢

    经济 孤独是一门大生意

    政治 政治世界里的身体使用规则

    40年裸体事件簿

    40年裸体事件簿

    21世纪,中国人如何面对裸体?

    中国式裸体

    裸体观调查:裸体的问题与策略

    裸给谁看?

    不穿衣服的历史

    管得着的裸

    解放的性在愉悦与危险之间

    性小康——一个考量生活质量的全新视觉

    性小康之前的民间性事

    一个性学者的私人话题与反思专家会诊性小康

    上海女性性观念深度调查

    多少年修成性健康?

    《性与城市》及单身性爱

    没有性权利,哪有性小康?

    床上世界杯

    正确看待性,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危险的性

    性越容易,艾滋越接近

    危险的愉悦解读18种不安全的性体验

    走向安全的性

    互联网时代与多媒体下的情与欲

    互联网与微性时代的两性关系

    要不要和陌生人上床?

    微信摇一摇,陌陌聊一聊

    陌陌与微信的言行潜规则

    微博性生态分析

    为什么女孩爱自拍?

    泛社交时代的性与人际关系序

    李银河

    这本书辑录了近十年来《新周刊》有关身体这个话题的文章、采访

    录,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这些年间在身体与性领域曲折前行的轨迹。

    常有人问我:你认为中国目前的性现状处于哪个阶段?我的看法

    是:我们处于刚刚走出中世纪的阶段,处于西方性革命之前的阶段,我

    们的性现状,我们的许多法律、观念、习俗仍带有前现代的痕迹。

    经过漫长的中世纪,西方从13世纪开始了启蒙运动,历经数百年的

    艰苦努力,无数文人学者哲学家艺术家用他们人文主义的思想、论著、小说、戏剧、绘画、雕塑,将西方社会从一个神权至上的阴郁社会,改

    造成一个人权至上(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在性规

    范方面,也从反性禁欲,逐步地走向自由平等的性表达和性欲满足,整

    个社会的性氛围越来越宽松,越来越平和,正逐步走向每一个人的快乐

    最大化和压抑最小化。

    中国性文化的发展轨迹却与西方相当不同。我把它大致划分为三个

    阶段:在古代,中国的性文化淳朴自然,以正面价值为主。福柯曾经把

    中国古代的性文化与古希腊罗马、古埃及、古日本并列,多有褒赏。从

    宋明理学开始,中国的性文化开始进入相当于西方中世纪的阶段,规则

    压抑严苛,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最终把所有人

    的性活动压缩到婚姻之内以生育为目的的狭窄范围,不但失贞会导致肉

    体惩罚(《白鹿原》中所描绘的祠堂鞭笞),甚至会导致私刑处死

    (“浸猪笼”“沉塘”)。多数民众只是谨小慎微,终生绝不越雷池一步,活得相当压抑,不快乐。由于男女双重标准,这种压抑对女性尤其沉重,因为男人还可以有三妻四妾,可以购买性服务,女人却必须大门不

    出二门不迈,笑不露齿言不高声,把性欲压抑到最低限度,终生郁郁寡

    欢。

    这种状况直到30年前才刚刚开始改变,所以从整个社会的性氛围来

    看,我们才刚刚走出漫长的“中世纪”,有了一点现代社会的样子,但是

    前现代的痕迹还是相当浓重的。

    从法律方面看,我们还在实行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聚众淫乱法,动用

    刑罚惩罚三人以上的自愿性行为;我们还在实行全世界只有少数国家才

    有的淫秽品法,惩罚淫秽品的制作与传播;我们实行的是全世界最严苛

    的卖淫法。这些对人类自愿性活动的惩罚的法理背景不是别的,正是前

    现代的反性禁欲观念。

    从观念方面看,很多人为人类性欲赋予负面的价值,认为它是低级

    下流肮脏堕落之事,只能严厉打击,深重压抑,不可自由宣泄。写性的

    小说,即使是再纯再美的纯文学,也被列为禁书,就像当年劳伦斯的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那样;电影的审查尺度之严已经到了妨碍艺术家

    自由表达和创造美的程度。所有的电影人都在同声吁请的分级制还没有

    可以批准的迹象,同性婚姻等比较前卫一些的诉求的实现更是遥遥无

    期,介绍多边恋类新型人际关系的书籍被打入冷宫,无法与读者见面,被所有人视为匪夷所思。原因在于人们对人类性欲还是不能持平常心看

    待,更无法持正面看法。

    从习俗方面看,虽然有变化,但是千百年来的习俗早已被社会心理

    内化,显得根深蒂固,每涉及一点变动,都引发社会阵痛,伤心动肝,伤筋动骨。也难怪,全世界罕有国家社会像中国这样由最高权力机构直

    接褒贬人的私人行为,如寡妇守寡、烈女自裁之类行为,入正史,树牌

    坊,其观念早已被植入社会心理深处,成为社会习俗。晚至1990年代,对农村妇女的社会调查显示,还有70%的妇女在“贞操与生命孰轻孰重”一问中选择“贞操重于生命”;某年有人大代表发表“贞操是女孩送给

    婆家的最好礼物”的言论,而当时婚前性行为比例早已从过去的近乎0飙

    升至71%;近年来,传播三从四德的女德馆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危

    言耸听,仿佛不回归传统女德,中华文化就要面临彻底的沉沦湮灭。

    但是,中国正在汇入世界现代化的大潮,一场静悄悄的性革命已经

    启动。方向已定,前途光明。可以期待,中国人终将一扫中世纪的阴

    霾,走进现代社会的明媚阳光之中。

    2014年9月25日身体使用史

    心为形役,形也为心役。

    身体从来不只属于自己,它被时代风潮深刻影响,分解为生命的身

    体、文化的身体和经济的身体。

    我们重新审视人类的身体使用史。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

    息文明时代,身体受过苦、享过福,也被规定过用法、重新定义过胖瘦

    尺度和美丑标准。在当代,我们更体验到科技对人的解放和它对身体的

    禁锢。我们梳理总是被权力、法律乃至道德束缚着的身体使用史,呈现

    当代国人的身体使用现状。

    正如心灵在行动中高举,身体也在使用中发光。24岁的希腊爱奥尼亚大学音响与视觉艺术系学生Anastasia Mastrakouli以一种大胆的剪影方法,创作了这组摄影作品。磨砂玻璃后的裸体女人,通过不同的身体姿势,并变换不同肢体与玻璃

    的距离,来创造从A到Z这26个字母。她把这种艺术称为“身体文字”(body text),目的在于剖

    析人体与视觉艺术之间的关系。她是从美国女摄影师法兰克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的摄影集和电影《精神病患者》中的沐浴镜头获得灵感的。用身体写一部人类的自由史

    从古到今,人类从来没有,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在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尽管福柯早就注意到,企图支配身体的意志,总是被权力、法律乃

    至道德束缚着,始终有枷锁,始终有绳子。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

    有抗争,为了给身体松绑,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与来自社会外在和自

    身内在的各种禁锢、束缚的斗争。身体的自由度,始终贯穿在人类的自

    由意志成长的历史进程中。从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赛上的身体游戏,到

    中世纪禁欲主义教规下身体的叛逆,直至现代社会,人类终于可以放纵

    自己,把身体或置身于野蛮的荒原,或潜入清澈的海水,或攀缘于险峻

    的山壁,或用性为身体获得高度的愉悦。一部身体使用史,就是一部人

    类追求自由的精神史。米勒的《拾穗者》,在农耕文明时代,身体的特点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身体使用简史

    英国古典爱情小说有一个很特别的规律:男女主角大多是四十多岁

    的中年男子和十多岁的花季少女。这是因为古代英国男人都有“洛丽

    塔”情结吗?并非如此,他们实在是被动而为之。中世纪的英国贵族实

    行长子继承制,长子一般在上一代去世或失去劳动能力、自己得以继承

    家产之后才结婚。因此,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男子结婚的平均年龄接近四

    十岁。爱情、生殖的人性本能,让位于家族继承这一权力象征,是人类

    身体使用始终遭遇外界左右的一个例子。

    从人类诞生那天起,身体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工具”,也是最

    重要的“工具”。从耕作、渔猎、战争乃至繁衍,人类都依仗身体完成。人类通过身体推动社会前进,也通过社会前进逐渐解放自己的身

    体。比如生产工具的创造、使用与改进,就使得人类从单纯为了生存的

    繁重体力劳动中慢慢解脱出来,开始有了愉悦身心的享受,如体育和舞

    蹈等。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身体的使用逐渐偏重于享受,纯粹用于生存的身体使用已越来越少。许多当初的谋生手段,如钓鱼、划船等,如今都成了娱乐。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对自己的身体完全

    自主,政治、伦理、金钱等都会左右人类的身体使用。

    农耕与狩猎中的身体使用

    人类最早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因为工具的简陋,更多依靠身

    体力量,受伤害的风险也极大。

    距今约12000年前,出现了一次全球性暖流。随着气候变暖,大片

    草地变成了森林。许多大中型食草动物突然减少,迫使原始人转向平原

    谋生。在漫长的采集实践中,他们逐渐认识和熟悉了可食用植物的种类

    及其习性,开始尝试种植。同时,原始人还不得不改进和提高捕猎技

    术,长矛、掷器、标枪和弓箭的发明就是例证。但捕猎技术的提高加速

    了捕猎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迫使人类进行种植植物和驯化动物。

    此后,农耕成为人类最长久、最普遍的谋生手段。在神话传说中,神农氏是农耕之祖。据说远古时期,因为人口逐渐增加,渔猎和采集所

    获的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神农氏为此尝遍百草,终

    于选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又制造各种工具,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

    是出现了农业。神农氏作为一个传说人物,其实是早期优秀人类的“合

    体”,尝遍百草本身就是人类通过身体使用解决困难的一个例子。

    “铁犁牛耕”的传统农业不仅仅是农业技术上的飞跃,也标志着人类

    从纯粹的身体使用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脱,采用“人力+畜力”的方式进

    行谋生。随着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到了近现代,人类更大程度地从农耕中解脱出来。

    但值得一提的是,早在秦汉时期,铁制生产工具已经普及,但在这

    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异常缓慢。难道古代人没有进

    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解放身体的需求吗?当然不是,但他们的身体一直

    被约束被限制,这与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都很有关系。

    从社会结构而言,由于小农经济体系根深蒂固,秦汉时期形成的生

    产工具完全能够满足当时生产方式的需要;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商品经

    济不发达,也制约了生产工具的发展。这之中隐含的政治目的更为可怕

    ——将人们束缚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让他们工作趋于饱和,无暇“胡

    思乱想”,也是统治的一大手段。

    曾经是人类主要谋生手段的狩猎,在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后逐渐具有

    了娱乐、军事、体育等多重性质。《周礼》中记载君王四季田猎,分别

    称作春搜、夏苗、秋狝、冬狩,作为礼仪的田猎被后来的统治者沿袭了

    下来。

    战国之前,狩猎是军事大典,为练兵的综合演习。随着军事战术的

    变化,狩猎不再作为阅军大典,变成帝王的娱乐。汉武帝刘彻喜欢狩

    猎,“以驰逐野兽为乐”。唐代帝王的狩猎活动,有规模庞大的田猎和随

    意灵活、不拘形式的小型打猎,仲冬季节举行的田猎作为国家一项重要

    活动被纳入五礼之一的军礼之中。

    清朝一直重视狩猎,尤以康熙、乾隆两朝为甚,每年都要进行一至

    二次大的狩猎活动。据《东华录》记载,康熙二十二年开辟了热河木兰

    围场,把木兰秋猎定作一项大典。康熙还把几次平定叛乱的功绩归功于

    围猎训练之勤。但到了清朝后期,几任皇帝不事武功,将木兰围场作为

    避暑娱乐之地,咸丰更是借木兰秋猎之名逃离京城,躲避英法联军。钓鱼作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一种古老手段,由单一而多元,谋生功能

    不再是唯一,也变得非常次要,主要功能变成了娱乐休闲。在历史上的

    渔猎时期,钓鱼与网捕、叉鱼等是人类获鱼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

    展,人类的捕鱼之术越来越多,如利用动物捕鱼、药杀、光诱等。钓鱼

    的效率显得很低,社会功能大大降低。但随着社会发展,形成了统治阶

    级或有闲阶级,将钓鱼当成了娱乐方式,历代文人墨客就留下了无数有

    关垂钓的诗词。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无忧的人越来越

    多,钓鱼的娱乐功能占比也越来越重。

    从“11路”到飞天遁地

    远古时代,人类在战争、狩猎中都依仗双腿移动,后来发明了骑

    马、乘车等方式,逐渐解放身体。传说夏朝的奚仲发明了车,殷商的祖

    先王亥“服牛乘马”。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车战成为战场的主要作战形

    式。比战车的使用更为持久的是骑兵。骑兵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兵种,有“以人为体,人马一体”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近代机械化

    战争时代,利用各种资源的人造动力完全取代了人力和畜力。

    除战争外,“车”的发展史也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从两条腿走路,到借助畜力代步,再到制造车辆,同样是人类身体使用的一个渐进过

    程。与牛耕一样,马车也是对人类身体使用的一次解放。在那之前,无

    论是农耕还是行走,人类依靠的都是自己的身体。但在发展过程中,人

    类希望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开始使用畜力,并发明各种

    机具,直至今日可以乘坐飞机、高铁飞天遁地。迭戈·里维拉的《底特律工厂》,在工厂里,身体成为机器的部件。

    追求身体使用的解放,大多伴随着社会进步。但凡事都有利弊,有

    些工具的发明也带来了问题。比如北宋时期,乘轿之风渐兴,权贵阶层

    畏惧乘车之颠簸,更别说骑马了,因此喜欢坐轿,出行但求安稳不求快

    速。也正因此,两宋时期对制车业极不重视,致使我国古代制车技术长

    期处于停滞状态,直到近代也没有很大的改观。原先远远落后于我国的

    西方制车技术却逐渐得到发展,并很快超过了我国。当西方已出现转向

    自如、轴舆间装配有弹簧的豪华型四轮马车之时,我国却还在沿用自汉

    代以来就一直使用的双辕双轮车。

    与“车”并论的“船”,也是人类身体使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宋元是我

    国古代海上交通最繁盛、海外贸易最发达的时期,促使我国造船史上出

    现高峰。但统治者对人们身体的限制,也会制约制造业的发展。明末和

    清代,统治者多次实行海禁,不仅限制人们的身体,也使我国原有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水平急速下降。

    体育领域的身体使用

    中国许多体育项目的雏形都是军事训练,如射箭、摔跤、举重、田

    径、狩猎、足球和马球等。秦汉时期,军中有军戏名为角抵,发展到唐

    宋变成相扑。明清时期,相扑出现了另一个名称,即摔跤。满人入关

    后,更看重摔跤,官方养有“布库”,设“善扑营”,每年在御前进行摔跤

    表演。战国时期,秦军提倡“投石超距”,让士兵练习臂力。从汉代一直

    到唐代,军队对于有投掷技能者都会进行嘉奖。

    目前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名为蹴鞠。

    传说蹴鞠源自黄帝时期,轩辕擒蚩尤,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

    者赏。到了汉代,它成为了一种军训手段。曹魏时期的何晏曾写过《景

    福殿赋》,描述景福殿上的蹴鞠。唐代时骑兵重于步兵,因此马球兴

    起,蹴鞠没落。到了宋代,蹴鞠又重新为人们所喜爱,成为一种娱乐。

    水军也有自己的军训项目,后来也成了体育运动。拔河和龙舟都起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水军,拔河古称牵钩,楚国为训练舟师,发明

    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两船交汇时,以之搭

    上对方船舷,便于登船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之无法逃脱。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龙舟被

    认为是纪念屈原所发明,它与拔河都有着浓厚的地域情结和意识形态隐

    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它不但涉及身体使用,也曾经被限制使用——

    南渡王朝(如东晋、南宋等)存在时,二者都很兴盛,甚至被赋予某种

    政治含义,但当北方异族统治时,就会刻意打压二者。换言之,体育运

    动的兴旺与被打压,其实质是权力对身体使用的指引或限制。

    还有一类体育运动根据民俗节令的变化而兴起,如秋千、踏青、登

    高、放风筝、舞龙和踢毽子等,它们同样是人类基于社会民俗、风气而出现的身体使用。

    在西方,古希腊是最重要的教育发源地,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

    古希腊城邦制时代两种教育的代表。前者注重个性自由及身心和谐发

    展,后者以严格高效的军事体育教育制度著称,是极具代表性的两种身

    体使用模式。

    斯巴达人墨守古老的生活方式,实行军事民主制,不事生产,依靠

    奴隶劳动维持其生活需要,公民唯一的职业就是当一名战士。婴儿出生

    后,决定是否抚养婴儿的不是其父母而是地方长老。残弱的儿童将被遗

    弃,健康的儿童到了7岁就被送入军营接受各种体育和军事训练。年满

    20岁的青年要开驻国境沿线接受实战训练,直到他们年满30岁正式获得

    公民资格,教育才正式结束。

    斯巴达的军事体育教育明显地带有原始、野蛮的特征,比如把忍耐

    饥饿伤痛作为训练儿童的重要内容,把体罚作为教育的主要方法。斯巴

    达教育不重视文化知识,大多数人都不识字,并以此为荣,这无疑也是

    对身体使用的一种限制。

    斯巴达对待女性的方式,也是身体使用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斯

    巴达十分注重对妇女的教育,让她们与男性一样接受严格训练,这显然

    是对身体的一种限制。但与此同时,女孩可以过自由的户外生活,学习

    跑、跳、投标枪、角力和舞蹈等。斯巴达对女性身体教育的重视,其实

    也隐含着政治目的,是政治对身体使用的一种干预。首先,斯巴达有着

    极大的人口压力,即使在其最兴旺时期,人口也仅有3万,因此需要女

    性接受训练,随时成为战士。另外,斯巴达人认为只有健壮的母亲才能

    生育健壮的子女,因而对女性体格有极高要求,以保证优秀兵源。也就

    是说,斯巴达女性尽管能够拥有相对自由的户外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

    身体使用的自由,而是恰恰相反,她们仅仅是斯巴达人繁衍和征兵的工

    具。超越生殖,追求身体愉悦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夕,场馆建设者意外发现了一座仿照古希腊爱

    神神庙所建成的妓院,距今已有2500年时间。古希腊人注重享乐,因此

    卖淫业十分发达,他们认为狎妓是权利,无伤于道德。到了中世纪,许

    多基督教哲学家仍受古希腊思想影响,为卖淫辩护,奥古斯丁尽管是禁

    欲主义者,仍认为“假使废止公娼,热情的力量将要打倒一切”,“若从

    人类中消除妓女,你将以淫欲玷污一切”。

    性是人类自身繁衍的手段,也是人类极乐。早期人类当然也有性享

    受,但更大的目的在于繁衍,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在性事上的身体使用

    更加追求愉悦感。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出土了不少性文物,如自慰工具

    等,都是人类追求性愉悦的证据。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性的生殖功能大于享受功能。在中国古代相

    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战国初期中国总

    人口仅1000余万,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翻了一倍,达2000万

    人左右。当时诸侯争霸,战争连连,可人口不减反增,就是当时各诸侯

    国实行鼓励多生政策的结果。这一时期,“计生”政策实施最坚决的当属

    越国。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条就是鼓励生育,增加

    人口。据《国语》记载,越国当时对孕妇实行“公费医疗保险”,女人生

    产时只要通知政府,医生很快便会赶到产妇家里助产。如果生的是男孩

    子,奖品是两壶好酒,一条狗;如果生的是女孩,奖品是两壶好酒,一

    头小猪;如果是双胞胎,政府安排免费保姆;如果是三胞胎,政府安排

    免费奶妈。越国还强制早婚,规定“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娶壮

    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唐朝把鼓励生育当作基本国策,李世民登基后便鼓励生育,还动员富人赞助娶不起老婆的穷人,将生育数字当成地方官员的考核指标。唐

    代还提倡“男子娶寡妇、寡妇再改嫁”的政策,否定男子娶二婚女不体

    面、女子“从一而终”的旧观念。

    春秋时的齐国推行男20岁、女15岁的“早婚”政策,某些朝代甚至将

    女子婚龄提早到13岁。

    古代中国对违反计生对象的处罚也很严厉。西汉惠帝时期便有明确

    的“罚款”方案,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即年龄在15

    至30岁之间的适婚女子如果不出嫁,将被罚款,罚款的金额是“五

    算”。“算”是当时计征人头税的一种计量单位,15岁以上、56岁以下的

    国民都要缴纳,每人税款金额是120钱,称为“一算”。五算即720钱,这

    笔钱当时可以买七八石粮食,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

    以政治控制生育,也是一种身体占用。这种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

    的身体占用,在欧洲倒是比较少见,或说较为宽松。古代欧洲人对生育

    始终抱着警惕态度,古希腊思想家一直强调控制生育。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口增殖与城邦的经济政治状况有密切的联系:“繁殖如无限制,势必

    导致贫穷……跟着贫穷,又导致内乱和盗贼。”

    古希腊的年轻人比几千年后的中国人观念更为新潮,他们注重个人

    成就,不愿过早地为婚姻所困而影响其追求。希腊社会流行晚婚,一般

    男子结婚都在三十岁左右。古罗马帝国政府虽然也曾大力提倡生育,但

    收效甚微。此后欧洲各国也深受古希腊思维影响。

    冷战时期,极权主义国家对民众身体的占用更为专制野蛮,在欧洲

    也有体现,最典型例子当属罗马尼亚的前领导人齐奥塞斯库。他认为人

    是国家的资源和财产,罗马尼亚的2300万人口不足以让这个国家强大,因此提出强制生育。在他执政期间,罗马尼亚禁止离婚,每对夫妻至少

    要生四个孩子,不能受孕的要缴纳罚金,堕胎者将受到严厉处罚。国家会派出执法者到全国各处监视避孕妇女和堕胎手术,这些人被称为“月

    经警察”。这种野蛮的身体占用使得女性遭遇了严重戕害,地下流产导

    致怀孕妇女死亡率攀升,医疗资源无法应对大量的新生婴儿,生育政策

    推出的头一年,婴儿死亡率增长了145.6%。

    对身体的禁锢从未停止

    有时,体育锻炼不仅仅为了身体健康,它也有可能是一种身体束

    缚。

    权力对身体的占用,自古有之,且常常超出权力的边界。比如古代

    的各种刑罚,如宫刑、幽闭等,都有违人性。宦官制度同样是权力对身

    体的占用,为了保证皇帝的血统纯洁,残害普通人的身体。又如缠足,不仅仅是某些男性的变态爱好,也在生理上限制了女性的移动,使得女

    性依附于男性。

    “缠足”几乎是许多外国人对中国难以磨灭的旧印象,能与之相提并

    论的唯有“辫子”。明亡之后,中国落入异族之手,满清对汉人的控制十

    分严酷,强求男子剃发易服,甚至要求留发不留头。头发自古就是一种

    象征,在中国远古的巫术中,它具有神奇的同感力量,因而在远古的信

    仰与巫术体系中,头发常常是灵魂与肉体的媒介。在儒家文化体系内,发式的差异不仅是出于美学的需要,也是华夷的界限。一部清朝的政治

    史与头发结下不解之缘,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时的“蓄发令”,再到辛亥之后的“剪辫易服”,对头发的苛刻要求的背后是复杂而隐晦的

    历史在流动。

    对头发的泛政治化理解,其实与有清一代满汉之间民族风俗与民族

    认同等问题密不可分。这种文化上的冲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特别

    是太平天国时期因政治上的对抗而凸显为“蓄发”的身体反抗。清末民

    初,一方面表现在发式问题上的满汉民族矛盾继续延续,许多志在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者,将是否剪辫视作革命与否的身体标志。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列强坚船利舰的威胁下逐渐融入世界,租界与通商口岸的设

    立,外国传教士、商人来华,西方文明与生活习俗逐渐东入中国。中国

    式的发辫成为许多洋人和趋新华人所批判嘲讽的“落后”的身体符号。与

    此同时,中国留学生、华侨、华工等远赴海外,发辫问题也成为这些旅

    居海外者与当地社会、文化、法律不能融合的重要方面。许多知识分子

    呼吁“断发易服”,与之相逆而行的是遗老遗少们对长辫的顽强坚持。和

    剪发易服派一样,对长辫的坚持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文化含义。

    18世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纷纷诞

    生,身体成为政治保护的对象,也是人权的基础。但它并不意味着彻底

    的解放,一来身体往往沦为消费符号或政治符号,二来常有政治因素左

    右,逆人性而动。

    如广播体操以及引申出的大型团体操,表面上看是强身健体或形象

    展示,但其机械死板的特征迫使参与运动的每个人必须统一着装、统一

    动作,有着“去个体化”的思路。在这样的“集体主义”大背景下,树立所

    谓“正面典型”的榜样式教育也应运而生。“领操”其实就是“榜样式教

    育”的具体呈现:选择一个最顺从体制的同类树为榜样:越接近则越正

    确,反之则被判定为错误的、应该批判的。百老汇的娱乐本质使身体产生愉悦的光芒。

    这种意识形态对身体的占用,在“文革”时达到高峰。忠字舞是“文

    革”时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粗放、简单、夸张,采取象形表意、图解化

    的表现手法。单腿的脚尖跳跃着,另一条腿不断后踢,双手把那一个心

    形向右上方一下一下地送上去。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

    或红绸巾作为道具。它的动作有点像广播体操,多僵直的、生硬的、对

    机械的物理位移的模拟。舞蹈者全身心充溢着朝圣的庄严感,情绪激

    荡,但由于舞蹈粗糙、僵硬、稚拙,却又让人产生滑稽的感觉。

    游行时的忠字舞方阵动辄成百上千人,前后相连可达上万人、队伍

    逶迤数里,同时载歌载舞前进,有时竟持续十多里路、好几个小时。无

    需特别舞蹈基本功和专门训练,易学易会,男女老少都可以完成,而且

    必须参加(牛鬼蛇神、黑五类除外),因为是政治任务。据说在沈阳火

    车站,曾发生过不会跳“忠字舞”者被阻拦上火车的事。跳舞跳不好,甚至有坐牢的危险。如果不拿红宝书,徒手跳忠字舞,也有被打成反革命

    的风险。

    年纪大的人都知道,过去是不能乱说乱动的,身体是受到禁锢的,只有跳忠字舞和跳秧歌时可以动,几亿人变成一个身体,这就是新的禁

    锢。

    也是在那个时代里,禁欲观念流行,身体遭遇束缚。女性往往要中

    性装扮,丧失性别特征,流行的“斗破鞋”就是对女性身体和尊严的双层

    戕害。

    文叶克飞

    身体,从未属于自己

    从1951年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每天上午10点,大江南北、长城

    内外无数的高音喇叭会同时响起激昂的旋律。各级学校,机关厂矿,甚

    至边远乡村,无论男女老幼,都会走到空旷的地方,伴随着音乐节

    奏,“一二三四”做起广播体操。很少人意识到,这是一场由几亿人参

    加,数十年如一日,以集体主义名义对中国人身体的占用。

    法国哲学家福柯指出,从18世纪起,权力和政治大规模主宰和包围

    着身体,身体进入了“知识控制与权力干预的领域”。每日不断的广播体

    操,正是权力对身体干预的典型状态。

    从古到今,人类从来没有,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在

    古代,医疗水平低下,随心所欲使用身体,危险度高,任何一个小伤口

    都可能使人丧命——因为没有抗生素。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身体

    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的支配已经上升到孝的

    高度。现代社会,人类终于可以放纵自己,把身体或置身于野蛮的荒原,或潜入清澈的海水,或攀缘于险峻的山壁,或用性为身体获得高度

    的愉悦。这是人类自由意志给身体的松绑。

    但福柯却简单地戳穿了这种自由,企图支配身体的自由意志,总是

    被权力、法律乃至道德束缚着,绳子永远都在,从未解开。

    在过往所有时代,人的身体都可以被视为一种“抵押”,作为被权力

    或者国家强制力控制的抵押。如果人突破常规的社会框架,如触犯权

    力,违反法律,那么抵押的身体将受到严厉的惩处。

    在所有时代,无论中外,人类都曾面临肉刑,以失去身体器官为惩

    罚的酷刑,由于产生的恐怖效果,一直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惩罚手段。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宫刑——阉割男性生殖器。有过幽闭——对女

    犯施行的宫刑,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只能便

    溺,而人道永废。有过椓刑——将女性耻骨击碎(击打致耻骨骨折)。

    由于耻骨骨折,故而此处无法被触碰,以达到禁淫的目的。也有刖刑

    ——将膝盖卸掉(另有一说是斩掉膝盖以下腿部),人便只能瘫坐在

    床,无法动弹。

    比较轻的还有黥(刺面并着墨)、劓(割鼻)等,汉族的肉刑还是

    比较局限于对性器官的残害。在西藏布达拉宫里,经常会有控诉封建农

    奴制的展览,里面包括了挖眼、抽筋、割舌、砍手、剁脚等对身体最残

    酷的伤害。

    即使在古代,野蛮的肉刑也会遭遇反对。汉文帝下诏宣布废除肉

    刑,觉得即使有这么残酷的刑罚,人仍难免犯罪,这说明是教化的问题

    而非刑罚不够。于是把肉刑改为笞刑,即打板子。不过肉刑到底有没有

    全部废除还很难说,写出《史记》的司马迁便是遭受了“宫刑”的人,而

    他受刑时是在汉武帝年间。身体作为“抵押品”与权力、法律的碰撞中从来都是弱者,到了现代

    虽然绝对的身体残害没有了,但失去自由的坐牢,则是惩罚身体的现代

    方式,痛苦从肉体转化为精神。

    在人类历史中,即使没有权力和法律带来的残害,也有各种各样特

    殊原因造成的残害。比如在中国延绵数千年的宦官制度,为了保证皇帝

    的血统纯洁,要把人阉割掉,再使其伺候皇帝,这种主动的有目的的阉

    割,比宫刑更进一步。而太监也成为历史中大反派之一,宦官的变态皆

    从对身体的残害开始。

    人们曾经认为缠足仅仅是一种关于色情的发明,最早来自艺术家皇

    帝李煜的变态爱好。费正清说:“使女孩子们痛苦地终生致残,只为着

    吸引可心的丈夫,而这些丈夫不过迷恋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神话。”

    但换个角度想想,这种缠足的陋习,却从生理上限制了女性的移

    动,在无法远足以及从事某些复杂性工作时,女性只能愈加从属于男

    性。元代伊世珍的《琅环记》说:“吾闻圣人立女而使之不轻举也,是

    以裹其足,故所居不过闺阁之内,欲出则有帏车之载,是以无事于足

    也。”汉斯·巴尔东·格里恩,《女人的三个年纪和死神》(1510年),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纵然古代把缠足描绘成“步步生莲”般美丽,但如果看到真正的小

    脚,具有现代审美观的人仍然无法把缠足与美联系起来。

    以上种种对身体的残害早已消失在历史之中,但时至今日,仍然有

    一些身体残害以宗教或风俗存在着。比如割礼,非洲或者印尼等地方对

    女性生殖器进行的割礼,以残酷血腥的名声依然存在于21世纪。

    在21世纪,文明和法律已经扼杀了绝大部分对身体的残害。但仍有

    一些恶存在于阴影之中,如最近曝光的“丐帮”事件,某种程度上,丐

    帮“制造”乞讨残疾儿童,是比古代肉刑更恶劣的行为,但经济利益会驱

    使某些人选择兽性。

    身体从来都没有真正属于过自己,它的起起落落有时候也是文明演

    变的象征。单从身体的特征而言,罗圈腿可以由多种文化产生,以前那

    些马背上的民族便因为骑马而造成罗圈腿人群。但对于蒙古族而言,罗

    圈腿并不丑,反而是英武剽悍的象征。除了骑马,据说踢球也会造成罗

    圈腿,在足坛历史上曾出现过加林查、罗伯特·卡洛斯、范佩西等罗圈

    腿球星。

    还有一个罗圈腿高发症候群是日本人,日本男人跪坐时双膝分开,身体的重量落在两条小腿上而容易造成罗圈腿。而恰好日本人的足球已

    经称霸亚洲,罗圈腿与足球被日本人扯上了关系。不过日本女人恰恰相

    反,和服狭窄的裙筒导致女性跪坐时双膝并拢,双脚分开,这便容易形

    成内八字。

    说起日本,一个固有的观念正被逐渐扭转,就是日本人的身高。在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小日本”成为对该国人口身高的固有观念。

    但在明治维新以来一个半世纪,日本人平均身高却达到170.7厘米(据1993年统计),增幅超过14厘米,增长率几乎和高头大马的北欧人

    一样。而据2000年统计数据,中国成人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9.7厘米。

    关于日本人身高变化的研究很多,总的来看,从明治时期,日本开

    始给穷困孩子提供营养午餐并逐渐扩展开来。1954年,日本国会通过

    《学校给食法》,1975年日本小学的配餐供给率即达到93%。除了营养

    午餐,还有牛奶,从1964年开始,学生牛奶从奶粉换成了国产鲜奶。

    从1950年到1985年,日本国民每日人均钙质摄取量从270mg增到

    553mg,动物性蛋白摄取量从17g增到40.1g,而乳制品摄取量从11.7g到

    116.7g,翻了十倍。

    身高到底由什么决定?在日本的例子里,答案似乎由食物与营养给

    出。

    但在另一个地方,朝鲜半岛,身高的问题却并非那么简单。据韩国

    媒体报道,朝鲜参军身高要求从2008年的150厘米,降到了2012年的142

    厘米。

    而作为兄弟的韩国人入伍的身高最低标准不见报道,但有一点是肯

    定的,韩国男人的平均身高在中日韩三国中是最高的,达到174厘米。

    同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同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身

    体状况。你可以说,这是因为食物与营养造成的区别。但从1950年那场

    战争造成的南北分野来看,这又是文明造成的,一个封闭的朝鲜;一个

    经济发展,走向现代化的韩国。

    在国共斗争的历史中,曾有一条对共产党重要的指控——“共产共

    妻”,这在当时使人们对共产党产生了广泛的恐惧与误解。那么这种传

    说又是从何而来呢?追根溯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曾经谈到过“公妻制”:资产

    阶级的婚姻实际上是公妻制。人们至多只能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想用

    正式的、公开的公妻制来代替伪善地掩蔽着的公妻制。

    如果仅仅是理论的,或许不会引起太多误会,但在俄罗斯十月革命

    时,却真有这样的故事:1918年,苏维埃政权刚刚成立,莫斯科一家布

    厂的老板赫瓦多夫贴出一份告示——《俄罗斯处女和妻子公有化令》。

    在这份告示中,起草者赫瓦多夫以政府名义宣布:所有人类优秀因子都

    被保留在资产阶级腐败的躯体内,而这违反了人类繁衍的准则。基于

    此,从1918年5月1日开始,所有17至32岁的女性都将不再拥有对自己的

    所有权而将成为“公有品”。

    最后,赫瓦多夫因发布这个告示被苏维埃抓住,“共产共妻”在俄罗

    斯仅仅是谣言而已。但一度被推崇备至的太平天国起义,男女之间的身

    体行为却被天国严密控制。

    《天条书》第七天条要求:“天堂子女,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

    得混杂。凡男人女人奸淫者名为变怪,最大犯天条。”谁敢触犯这条规

    矩,那就砍头点天灯,有死无生。夫妻“只准月晦日同宿”。晦日,即每

    月最后一天。

    当然对于天王以及其他领袖来说,这不成问题,天王自己有88个老

    婆,东王西王各有13个老婆,其他王爷都有6个老婆。

    太平天国把性严控起来,作为一项特殊的政治制度,但这并不能帮

    助他们获得成功,反而成为其愚昧、邪恶的明证。

    对生殖的控制不仅太平天国有,到了现代社会仍然不乏其国。罗马

    尼亚在上世纪曾经以鼓励生育为名,严厉控制着这个国家的生殖。而在

    地球另一端,中国却采取了与之相反的政策,这里的生育政策是不让人们多生。

    在电影《天煞地球反击战》中,外星人变成了大脑袋,手脚退化成

    小细棍的生物。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似乎想暗示,这是未来人类进化的

    方向,也是网络时代的谶语。有人认为1997年是中国的互联网元年,对

    于世界其他地方而言,可能要更早一些。从此,人类无法抗拒地投入到

    这张大网之中。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网络越来越体现出它的本质,比如宅、懒人经

    济、数码生存等。身体越来越被禁锢在电脑面前,人们只要通过鼠标和

    键盘,就能完成生活的基本需求。

    如今,手机互联的概念更将人类与网络的关系进行了无缝连接,上

    班在家可用电脑上网,出门在外则用手机。于是低头族、拇指族等特殊

    人群应运而生。网络重新给身体分配了任务,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完全改

    变了人类的行为。

    但网络已经对身体带来新的损害,《大众医学》杂志曾与医院合作

    进行了一项针对颈椎病的调查,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高发年龄平

    均在55岁;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年龄下降到了49岁;而现在,颈椎

    病住院病人的高发年龄只有39岁左右了。调查发现,30岁以下的门诊患

    者,其比例比30-39岁人群还高出2.5%,表明已有越来越多的二三十岁

    的年轻人正在步入颈椎病患者行列。

    人类经过几千年不懈的奋斗,自由意志对身体的控制越来越强。但

    不幸地,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在网络面前,人类无法抵挡,身体在不知

    不觉中被大网笼罩,无法自拔。

    文唐元鹏身体的33种诉求

    身体跟很多东西相关:权力,政治,欲望,消费……身体是生理学

    的,也是人类学的;身体是隐喻、是符号,也是商品。对身体的最高赞

    美是:你是一个仙境。

    【一种容器】 孟子说“气,体之充也”时,实际上是把身体视为容

    器。而英国生理学家A.F.郝胥黎指出,“body”一词与butt(大酒桶)、bottle(瓶子)等词意义相关,本义就指容器。

    【一份财产】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到头来,你会发现,这一辈

    子真正拥有过的、无法忽视息息相关的物质,只有自己的身体。其他

    的,不过是身外之物。

    【一种民主】 《独立宣言》说,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所赋予的

    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正是将

    身体作为权利的基石,现代民主国家才得以跟古代国家区分。

    【一种原罪】 在《圣经》中,身体由于成为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

    的诱因。在西方传统哲学里,身体是苦难的代名词。

    【一种哲学】 尼采说“我整个地是肉体”,“灵魂是肉体某一部分的

    名称”,认为所谓哲学——美学必须以身体为主体。他是第一位将身体

    提高到哲学高度的哲学家。

    【一种社会学】 福柯认为,身体是权力运作的对象和目标。进入

    消费时代,规训机构对身体的控制手段有所变化,比如这样的广告

    语:“想脱就脱,但拜托要苗条瘦削、有型有款、肤色健康!”

    【一种美学范式】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之美,认为人体是美中之

    美,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人体艺术都发源于此。【一种隐喻】 在《国王的两个身体》(1957)中,历史学家、政

    治学家坎托洛维茨指出,一个君主或统治者拥有两个身体,他的自然身

    体会死,但他所代表的政治身体永远不死。

    【一种修行】 比如佛教的修行中有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他心

    通、神足通,实质是提高肉身的潜能。养生也无非就是耗费时间、金钱

    和精力,让身体消耗得更少、修复得更多、衰老得更慢的过程。

    【一个符号】 最被符号化的,是所谓“三寸金莲”。弗洛伊德从三

    寸金莲解读出很多东西:阉割情结、从对女性的残害到对女性的“崇

    拜”、从男性自身的阉割焦虑到对被阉割女性的欲望……

    【一种革命】 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首先是身体的自由和解放。

    20世纪60年代的性解放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自由地运用自己的身

    体追求快乐,是身体的需要激发了革命。

    【一种资本】 女人要有“事业线”,男人要有迷死人的颜,这就是

    当今势利的身体观,所以整容手术盛行。对于运动员来说,身体就更重

    要了,贝克汉姆就曾花费1.5亿美元为“黄金右脚”投保。

    【一种艺术】 行为艺术是“最简单”的艺术形式——只需要运用身

    体;也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人人都拥有着自己的身体。但对它

    的评价,从来都毁誉参半。

    【一个秀场】 Lady Gaga曾被戏称为“Daily Gaga”,形容她每天以

    出位的行头招摇过市。她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作品就是她自己。

    【一个仙境】 古代中国人相信色即是空,所以美女被贬称为“红粉

    骷髅”;美国歌手约翰·梅尔却歌唱“你的身体是个仙境”——这可以说是

    对女性身体的最高赞美。【一种武器】 “我们的上帝是女人,我们的使命是抗议,我们的武

    器是裸露的乳房。”这是已经组织过上百次裸体抗议的乌克兰女权组织

    费蒙(Femen)的宣言。

    【一种政治】 一些乌克兰女记者和社会活动人士呼吁女性“不给俄

    罗斯人”,用性抵制手段跟俄罗斯人斗争。性抵制运动最早可追溯至古

    希腊。

    【一种载体】 电影《枕边禁书》中,诺子先是让男人们在她的身

    体上写字,之后换成她在男人们身体上写字。男人不过是她要完成的作

    品的一页纸而已。

    【一种语言】 言语会骗人,但身体不会。不经意间的身体语言,传达了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一种异化】 很多学者、作家认为,身体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的必

    然结果。卡夫卡的《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一只大甲虫,这是人们

    的共同梦魇。

    【一个机器】 在未来,所有人类都成了工业化的量产品,过着程

    序化的“幸福”生活——这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设计的身体的乌

    托邦。听上去很美,但细思恐极。

    【一种资源】 在齐奥塞斯库治下的罗马尼亚,数千万人的身体被

    视为国家资源,生育孩子是国民的使命,离婚和堕胎被禁止——因为会

    损害国家利益。

    【一种道具】 在纪录片《奥林匹亚》中,由人群组成的身体狂

    欢,沦为国家意志的道具。朝鲜的十万人团体操《阿里郎》动用的身体

    更多。【一种商品】 身体曾经是道德的、审美的,在这个消费社会,身

    体变成了商品。脸漂亮当平面模特,手漂亮当手模,至于干露露那种,其身体的裸露程度与收到的费用成正比。

    【一套标准】 人体黄金分割率是0.618,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但对

    身高、体重乃至三围的要求,则不论在职场还是情场,都是硬性指标。

    【一种广告】 日本人大川龙弥把自己的脸当成广告媒体,在脸上

    粘上印着广告的特殊贴纸,在规定时段和地点出现。这是一种身体广

    告,就像球员把印有品牌Logo的球衣穿在身上。

    【一种器皿】 据说女体盛在日本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欲望都

    市》中,萨曼莎也尝试了一把。2004年昆明有人经营女体盛餐厅,被有

    关部门取缔,理由是违反《卫生法》。

    【一种娱乐】 英国人马克·罗伯兹可能是世界上最疯狂的裸奔者,他在公众场合的裸奔次数超过400次。他说过,生命太短暂,这个世界

    又那么严肃,他得为大家找点乐子。

    【一种解构】 社交媒体发达,面对面的交流不再是必需的,此

    时,身体不得不退场,活跃在网络上,是人的Avatar(虚拟化身)。你

    可以变成自己想变成的样子,而真实的身体被消解了。

    【一种乡愁】 作家林东林著有《身体的乡愁》,探索人类身体日

    渐麻木的诸般感觉。现代人的味觉、嗅觉退化已久,而饥饿感、痛感以

    及孤独感,更成了必欲除之而后快的东西。

    【一种狂想】 哈利·波特的祖传隐身衣,使他成了来去自如的隐形

    人。据说现代科技在不远的将来也可以实现这一点。遁去身形、像侠士

    或魔法师那样高来高去,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一份礼物】 翻译家傅惟慈临终前要求把遗体捐赠给协和医院,香港则把遗体捐赠者称为“无言老师”,以感谢他们对医疗事业做出的贡

    献。这是他们送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礼物。

    【一种世界观】 《马太福音》有云:“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

    要怕他们。”那么,如果灵魂脱离躯壳(倪匡称灵魂为“记忆组”,认为

    可以游离于身体之外),你还是你吗?这是永恒的追问。

    文谭山山斯宾塞·图尼克,《裸体世界》摄影作品。图尼克认为人的身体代表着美感、爱情以及和平,从

    这些人体艺术作品上,人们能感受到美和激情。用文化重新定义身体

    人的身体,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物体或物质性躯壳,它承载着

    人不同于动物的全部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

    在。

    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一个主要的驱动力就是解放人类的身体。对

    舒适、力量、速度、美感以及竞争刺激的追求,驱使人类不断丰富身体

    的内涵,也不断拓展身体追求的极限。即使是像思想、政治以及商业活

    动这样的人类行为领域,都无可避免地被身体界定着,并围绕身体而展

    开。

    身体表达着文化的全部诉求,它也因此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

    体育 游戏化的战争和身体极限的测试

    希腊雕刻家米隆在公元前450年创作了雕塑“掷铁饼者”,这尊被誉

    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把体育的动感和人类肌肉线条相结合,放大了

    身体的美感。

    体育原本就是身体的游戏,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在孜孜不倦地把人的

    身体机能推向极限,运动员和普通人一起用身体的维度诠释“更高更快

    更强”的含义。

    一部关于柏林奥运会的纪录片《奥林匹亚》在1938年问世,德国女

    导演莱妮·瑞芬斯塔尔在这部片中,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了运动的魅

    力、竞争的刺激以及理想主义的巅峰。人的身体,与体育的力量、速度

    融为一体,成为力量崇拜的经典符号。体育和身体之间也许还有另一层

    秘而不宣的关系,人类要改造世界,必先改变自己,身体作为硬件,总是率先被磨砺被强化,身体进化史就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切片。

    在追逐极限,强化身体的过程中,人类不断改变着对身体的应用,试图在体育和自身之间找到平衡与契合。比如百米赛跑,一开始起跑是

    站立式,在第一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托马斯·伯克作为唯一一个使

    用蹲踞式起跑的选手,并以12秒的成绩获得了百米跑冠军。从此蹲踞式

    就成为了短跑的不二选择。短跑发展到今天,人类仍然力求通过电脑软

    件对跑步者每一步的动作进行纠正。

    体育为每个人提供了一种了解身体的途径,并学会如何善用和激发

    它的潜能。最早,人类跳高使用的是跨越式,1864年英国人柯奈用跨越

    式跳过了1.70米的高度,这个姿势极限是1.93米。随后美国人发明了滚

    式过杆(剪式),这个姿势让人类首次跳过了2米。1936年美国人又琢

    磨出新的跳高姿势——“俯卧式”。从1941年以后的11年内,世界男子跳

    高纪录一直为跳俯卧式的美国跳高选手所保持。他们把成绩提高到2.11

    米。1968年,美国男运动员R.福斯伯里使用背越式,以2.24米的成绩获

    得了金牌。从此背越式与俯卧式进行了长时间的竞争,直到1980年莫斯

    科奥运会,联邦德国人韦希格以背越式征服2.36米,彻底击败俯卧式。

    从此跳高技术才基本定型。体育有时候就是一场战争,南非世界杯荷兰队与乌拉圭队的比赛。南非摄影师里迈克·哈钦斯,第54届荷赛体育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人类固然会在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中获得满足,但美感也是体育能

    带来的最原始的愉悦。跳水、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将身体做出各种

    各样的姿势,或旋转、或翻腾,以动作的新奇与难度产生的美感征服观

    众。在美感之外,体育也同样是人类意志的写照,日复一日的磨炼身

    体,勇气与恒心背后总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刀锋战士”奥斯卡·皮斯托

    瑞斯离阶下之囚的境遇只有一步之遥,但没人能够否认他在赛场上以残

    破之躯展现了坚韧的价值,他的神话曾一度为残疾者照亮了人生之路。

    相比于改变环境,改变际遇,改变他人,改变自己的身体可能是人

    类最能掌控的事情,但事实是今天地球拥有史上最多的肥胖症患者。不

    过,我们多多少少可以用一点阿Q精神聊以自慰,很多人在甲A联赛中

    听到过那个让男人特别敏感的词——“雄起”。四川球迷创造了一个独特

    的球场口号,用足球来叫“起”身体中的某些软弱与不争。看来,不管我

    们运动与否,或许只有置身于体育的语境下,才能公开而有力地为身体

    加油打气。

    文唐元鹏

    时尚 重新定义了身体

    不管时尚媒体如何鼓吹健康的女性身体才是最美的,不管设计学院

    如何强调能装下普通女性身体的才是好时装,看看凯特·莫斯就知道这

    些都不是真的。她四十岁了,依然是全球最赚钱的超模之一,依然那么

    瘦,依然那么面色苍白。从她20世纪90年代登上CK海报的那一刻起,她让时尚圈的女人和爱时尚的女人,饿了整整30年。

    衣服本该让人舒适,它是人的附属品。爱因斯坦曾对要求他穿得体

    面一点去见德国大使的妻子说:“要是他们想见我,我人就在这儿;要是他们想见我的衣服,打开我的衣柜,让他们去看吧。”但衣服对于男

    人的附属地位在2001年被终结,罪魁祸首是艾迪·斯理曼。他的超窄版

    迪奥男装让男人体验了一把女人对身体的狠劲,其中佼佼者是斯理曼的

    前辈卡尔·拉格菲尔德。他以64岁高龄减重90公斤,把满是皱纹的身体

    塞进了比他曾经的胳膊还细的裤腿里。

    在旧爱被夺、身材走样后多年,拉格菲尔德前所未有地开始释放自

    己:“女人长得短不打紧,男人长得短真是丑死了”“宽松运动裤是人生

    失控的表现”“就算去睡觉,你也要表现得像马上去约会一样”。

    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你就能把人生掌握在手里——因为时

    尚,减肥和整容成了现代成功学的一种,因为时尚,人和身体成为时装

    的附属品。维多利亚在嫁给贝克汉姆前隆了个胸,这样穿起王薇拉的无

    肩带婚纱来才显得曲线逼人,值得《OK!》支付100万英镑做独家跟踪

    报道,但那只是八卦小报爱的身体。等到贝嫂捧起CFDA年度最佳新时

    装设计师的奖杯时,她的胸前又变回了坦荡荡。身体的性感经常被时尚元素点燃。2013年11月13日,纽约,维多利亚秘密内衣时装秀。(图GETTY)

    每年搞成狂欢节的“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外行看起来热闹,超

    模个个闪亮登场,但如果只有内衣邀你走秀,你的时尚生涯就快结束

    了。泰拉·班克斯与凯特·莫斯同期出道,18岁便走遍香奈儿等顶尖品牌

    的T台,但到了20岁,“我的屁股开始止不住变大,于是我和妈妈一合

    计,就给维多利亚的秘密送去了我的资料夹”。她此后成了维多利亚的

    秘密最出名的黑天使,又一手做起了模特真人秀《全美下一个超模》,但她留在时尚界的著名一刻,依然是当年穿着香奈儿白色礼服在海上劈

    叉的清瘦模样。

    不是时装设计师爱省布料,时尚摄影师才是让身体一直在饥饿中煎

    熬的罪魁祸首。他们的镜头让每一具身体变胖至少5公斤,他们打上

    光,告诉你要是骨头多,就能塑造画面的立体感。他们越修片,对时尚

    身体的霸权也越多。于是,时装设计师不少都自己做了摄影师,比如拉

    格菲尔德、斯理曼。他们用设计圈住身体,又用镜头完全控制附属于设

    计的身体。

    为了掩饰瘦与健康曲线之间的不同,时尚界在90年代末又给“瘦”安

    上了一个同义词:性感。胸前的肋骨印是性感,嶙峋的膝盖是性感,且

    性感程度等同于玛丽莲·梦露。

    时尚界拿出一系列证据,譬如赫尔穆特·纽顿,他的摄影作品既时

    尚又性感——但他的性感作品大多是六七十年代完成的。90年代,纽顿

    给中性设计大师阿玛尼本人拍照,他命令瘦骨嶙峋还穿着黑色毛衣的大

    师在地板上不停扭曲变换姿势,这真心比直接让丰满的模特脱光站在面

    前难多了。

    2012年,前凸后翘不亚于梦露的金·卡戴珊(她可不比梦露短)占

    领了各种娱乐头条,但她去向大牌借时装穿,即便是她要好的设计师也断然拒绝:她还远不是I.T girl。同年垄断格莱美的阿黛尔,因为太胖,最后勉强套进了阿玛尼的裙子。大家的赞美也是:看!这条裙子让她看

    上去多瘦!

    但不要认为只要占领时尚界,就能对身体为所欲为。设计师减肥潮

    是一例,就连莫斯女神生子后下巴从30度变成35度都有人刻薄。用尖头

    高跟造成无数例大脚趾外翻畸形的马诺洛·伯拉尼说:“我设计的鞋里,起码有15%根本就是疯了。”这丝毫不影响品牌的销量。引申一下拉格

    菲尔德的话:UGG是失败者穿的,所以女星只能偷偷在镜头下穿。

    关于瘦就是性感,时尚界大概还会举出一个例子:范思哲。他热爱

    女性线条,他早年的缪斯女神也全非模特。但他最后被一枪崩了。

    文陈非

    科技 对人的解放和对身体的禁锢

    对于科技,一向有两种泾渭分明的对立观点:一种是狂热分子

    (Freak),坚信科技必胜,乐于享受科技带来的一切便利和赋予我们

    的能力。一种则是勒德分子(Luddite),害怕或者厌恶科技。勒德分子

    的得名源于19世纪初,据信英格兰纺织工人内德·勒德用锤子砸毁了让

    他失业的两台纺织机,自此勒德分子成为科技质疑者的代名词。

    不论是科技狂热分子还是勒德分子,都看到了科技推动人类解放的

    力量,只是对此的反应截然不同:前者是乐见其成,后者则是恐惧。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科技每向前跨越一步,都会对人

    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科技的第一次重大跨越,是18世纪70年代,以第

    一次产业革命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化大生产替代了手工生

    产(也就是勒德们所恐惧的东西),生产劳动“也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了一种快乐”(恩格斯语)。劳动者通过操纵机器加工产品,既提高了生

    产效率,也使他们的身体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解放。比如,第一次产业

    革命之前是没有“童年”的概念的,孩子一旦有了生存能力,就会被视为

    成人,参加劳作,早早结婚生子。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不需要那么多

    劳动力,孩子不再被当作小大人,“童年”的观念才由此产生。

    人类的解放和自由,首先是身体的解放和自由。而人类所有的发明

    创造,一个主要的驱动力,就是解放人类的身体:火车、飞机、汽车的

    发明,使人类的远程移动成为可能;计算机的发明,使电脑替代了人脑

    的部分功能;互联网的发明,可与蒸汽机的发明相媲美,使每个人不再

    成为孤岛;而智能手机的发明,使人类从PC旁边解放出来,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随时在线”(always on),“随时、随地、随意”地连上互联

    网。

    但勒德分子们的担心,也并非全无道理。马尔库塞曾指出,生产者

    被牢牢地捆绑在机器设备上,人类不得不受到机器的支配而成为“附属

    品”,技术的解放力量实际上成了解放的桎梏,直接后果就是,我们的

    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而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科技使人异化,并导致身体某些部位萎缩的例子,可以参见动画电

    影《Wall-E》。人类弃地球而去,在宇宙飞船上过着整齐划一的生活。

    所有人都胖得没法走路,事实上他们也不需要走路,他们被固定在一个

    机器上,行进在机器设定好的路线上;他们面前的屏幕上,时刻闪烁着

    各种无聊的资讯,他们只需要动动嘴就可以跟线上的朋友交谈,却无视

    近在咫尺的人;他们也不需要跟任何人有身体上的接触,繁殖和培育后

    代这种事,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身体接触的前提下进行。所以有评论

    说,这简直是《1984》的高科技未来版——就连飞船的名字都

    叫“Axiom”(真理)。更可怕的是,《1984》里还有霍斯顿这样的异

    端,敢于反抗秩序,而在这个未来的世界里(时间设定为2700年),人们干脆放弃了思想的能力,把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都交给了他者,什么市

    民社会、公共领域,统统化为乌有。

    美国文化学者道格拉斯·洛西科夫著有《当下的冲击》,他断言,定义21世纪的就是当下主义,即过去与未来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紧跟

    现在发生的事情。他发现,身边的朋友总是忙得要死。如果人的大脑必

    须适应无线生活的节奏,每隔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要回应一些新发生的

    事情。久而久之,人就变成了一架机器。

    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曾自嘲为“勒德分子”,在《没有国家的

    人》一书中详细描写他如何坚持用打字机写文章,之后用铅笔在打印稿

    上修改,最后塞到青蛙样子的绿邮筒里寄出。这实际上是一种怀旧,在

    后工业时代对手工劳作的一种怀旧。

    文谭山山澳大利亚艺术家史帝拉,《第三只手》,在他的艺术里,科技附着在人身上,甚至入侵了人的身体。

    经济 孤独是一门大生意

    每年的11月11日成为光棍节,足够说明光棍力量之强大。淘宝的促

    销能解决物质问题,但不能释放本能需求。几千万颗骚动的心,都在等

    着解决问题,但渠道之少足以让他们内心焦躁。所以屌丝们看到富人把

    长江商学院发展成约会场所时,立即以道德的名义一顿狂喷。谁都知

    道,真正的问题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网络看似公平,其实阶层差异更加明显。在BBS流行的年代,你一个小菜鸟是会遭人鄙

    视的,只有把自己修炼成斑竹,展示出自己的“才气”,才能顺利约到

    人。名利场一样的微博则更加势利——你得把自己变成挂V大号,并狂

    热肉麻地吹捧女性,才能有所斩获。

    哪里都没得玩,只能跟自己玩。无数打工仔拿着山寨手机,每个月

    贡献数百元给手游企业。这不是主动需求,而是被动需求;宅男内心并

    非真的“宅”,只是他们找不到和别人发生联系的更好方式,才在二次元

    里自娱自乐。这世界就是这样——没有人愿意孤独,但性格、财富、容

    貌等等的影响就让一个个人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落寞而过。

    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孤独感。互联网刚刚普及的时候,我上高

    中,身边的朋友都疯狂地通过QQ添加好友,似乎和每一个陌生人聊天

    都能打开一个新世界,从而平复青春期里那难以言状的孤独感。但几年

    之后,QQ变成了熟人网络,很多人就直接隐身或干脆不上了。对他们

    而言,孤独感依旧,只是已经找不到更好的工具来解决问题。在那之后

    的N多年,以社交为核心的网站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革命,但我们都知

    道,人与人的关系并没有好多少。

    今天的陌陌、微信和那时候的QQ没什么不同,只是它们在产品上

    做到了极致,让你可以有足够多的机会和陌生人发生联系——你可以和陌生人在微信上唱歌、讲笑话以逗乐子;也可以和异性在陌陌上玩暧

    昧,甚至进一步发展身体关系——甚至屌丝们都可以摇到不少妹子。但

    问题是,它们只是让你不那么寂寞,却始终无法解决你的孤独。“你好

    陌生人”(陌陌Slogan)之后怎么办?你可以毫无障碍地与陌生人发生

    身体关系,却始终无法保持感情上的亲近感。

    也许高估很多人的需求了——他们可能仅仅是需要聊天而已。坦率

    地说,这种功能并非陌陌和微信的本意。陌陌创始人唐岩说自己“没有

    道德洁癖”,但也不同意外界对陌陌的定位;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则

    说:“我们并没有刻意做这件事情。”它们最终以“神器”的名号走红,大

    概跟我们特殊的国情相关——将网络关系简化为男女关系一直是我们的

    传统。从聊天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习惯在网上暧昧,现在把社交

    App“神器化”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延续。这种沟通方式当然不能减少孤

    独,但容易让人上瘾,太适合商业化了。

    互联网刚开始在中国普及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聊天室里勾搭

    了。只是那时大家还有点矜持,所以都会先讨论一下兴趣爱好才进入暧

    昧期。但现在,大家只要在手机的社交应用上看一下照片,就可以直奔

    主题。科技改变了沟通方式,但人的社交需求并没有变。今天热火朝天

    的各类LBS社交应用,和当年的同城聊天室不是很像吗?它们唯一的差

    异在于存在方式——当聊天室已经走向消失的时候,创办一年多的陌陌

    估值却已经超过1亿美元。

    事实上,社交从来就是互联网的创业热点,但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

    创业者会像中国的产品经理一样,以“神器”为方向,并取得如此大的成

    功。这种根植于中国土壤的商业模式,就连硅谷也学不会。

    更早的时候,网上还有更加夸张的视频表演,很快就被取缔。但在

    此后,这种以“表演”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很快就移植到其他应用上,并大

    获成功——2012年上市的欢聚时代,有三成收入都来自在线演出(YY音乐),它的运营模式很简单,“表演者用卡拉OK、唱歌比赛或者视频

    的方式与观众互动。用户则购买虚拟物品赠送给喜爱的表演者”。根据

    欢聚时代上市前提交的申请文件,YY音乐每位付费用户每月贡献254

    元。

    收益更多的网站是9158,这个年收入7亿元以上的网站,核心也

    是“虚拟礼物”,不同的是,这里的粉丝相对YY音乐更疯狂——有人为

    了和竞争对手抢夺“主播”的欢心,可以一下子送出价值30多万元的礼

    物。很多人看不明白,但就是有人愿意在网络社区里这么干。创始人傅

    政军认为在中国干社区很简单,“吹吹牛,泡泡妞,社区就火了”。另一

    个著名网络社区是51。

    社区之外,网游也在有意无意地推动这种基于暧昧的吸引力,比如

    魔兽的“铜须门”,比如《征途》和《劲舞团》。

    毫无疑问,你可以对这些模式进行道德指责,但这无碍它们继续以

    隐秘的方式狂赚。张小龙说:“中国人喜欢把道德和行业混合在一起考

    虑,这个我觉得挺麻烦的。”没错,道德对商业模式而言,从来就不是

    一个问题,但这些商业模式背后映射的中国现实可能是一个大问题。当

    人们把性当成网络社交的终极目的时,他们在现实中的情感可能破碎不

    堪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这不是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的问

    题。

    我们都知道,我们与这世界相处的方式出现了问题,但我们又不知

    道如何解决。也许,在当下现实中,它们完全无解。

    文张坚

    政治 政治世界里的身体使用规则HBO在2011年出品了一部电视电影《迎接变革》,朱利安·摩尔在

    片中饰演了因说出“在阿拉斯加的阳台上能够看到俄罗斯”的无知言论而

    被嘲笑的阿拉斯加州州长佩林。故事的背景被设定在2008年,佩林受到

    共和党总统提名人麦凯恩的提携,成为竞选伙伴,角逐副总统一职。影

    片对佩林极尽丑化之能事,但片子里有一些桥段还是彰显了佩林的执着

    和努力,连佩林竞选团队的成员也承认,佩林接受形体顾问训练那一段

    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情境。

    成为政客固然有诸多限制和条件,尤其是女政客。女人通常都是高

    跟鞋的粉丝,它广受青睐的主要原因是,穿上后能让女性的臀部抬高至

    少25度,看上去曲线毕现、小腿笔直、第二性征更突出,令人赏心悦

    目。但身为副总统候选人,挺着一副翘臀发表竞选演说就显得太不严

    肃,片中的形体顾问劝说佩林放弃“恨天高”,选一款“稳重低调,不会

    让屁股翘到肩膀上”的皮鞋,佩林含泪应承。除此之外,外衣不能紧

    身,纽扣要足够大,确保它不会滑出扣孔,露出里面的内衣。以上就是

    身为政客的代价,权力可以让你得到很多,但你拿不回自己的身体,必

    须把它交给专业人士打理,这一点不分男女,没有性别歧视。

    和佩林相比,另一个女强人撒切尔夫人就显得庄重得体,她几乎从

    不更换发型,着装都是千篇一律的职业套装,经过演讲顾问的调校后,说话的语速也不疾不徐,言谈之间不怒自威,“铁娘子”的称谓更是让人

    恍然忘记了她的女性身份。在旁人看来,政治是男人的游戏,女人要参

    与其中自然该收起一些女性特质,身体一直都是人最容易改变和遮掩的

    部分,只能首当其冲地被重塑一番。凡事也有例外,泰国前总理英拉从

    来不介意显露自己的女性之美,每一件衣服都尽可能地衬托玲珑凸透的

    身段。奥巴马访问泰国时,CNN说,他明显没有见过像英拉这样有如此

    风韵的女政客,两人相互吸引。但奥巴马的倾慕不能挽救英拉的政治生

    涯,她一直无法摆脱滥用职权的指责,在被罢免总理职务后,炫露形体

    之美的行事风格也很难被同行推广。比起女政治家,男政客的身体使用就要简单很多,更多依靠先天条

    件。身高一直是美国选民衡量政客是否靠得住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在这

    个有英雄崇拜情结的国家,军人的身材固然要雄壮英挺,专攻权术的政

    客们如果没有前者的肌肉,也至少在高度上要过得去。

    《外交政策》杂志做过一个统计,美国历任总统的平均身高在180

    厘米以上,老布什身高188厘米,奥巴马身高189厘米,威尔逊180厘

    米,肯尼迪183厘米……当然也会有身高低于平均值的竞选人赢得民

    心,麦迪逊的身高只有162厘米,但还是当选总统。不过,细数美国历

    次大选,在两党候选人的竞赛中,长得更高的那一个有90%的概率能笑

    到最后,近五十年来,只有2000年大选例外,185厘米的戈尔输给了180

    厘米的小布什,但获胜的小布什实际得票总数低于戈尔。

    俄国人对美国人以身高论英雄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这一点自有领导

    人佐证,列宁的身高为164厘米,斯大林更矮,只有162厘米,即便是地

    球人无法阻止的普京,高度也不过172厘米,唯一挽回一点印象分的是

    叶利钦,他以192厘米的雄姿傲视众人。跟着高度有限的领导混饭吃,下属也要注意分寸,列宁的爱将加里宁、布哈林等人,身高都在160厘

    米以下,这说明无论在威望上还是高度上,合格的下属都不会抢领导风

    头。

    身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政客还必须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有象

    征意义。奥巴马在第一次当选后,向媒体表示,自己的头一个大动作

    是“组建美国历史上篮球实力最强的内阁”。法国前总统萨科奇也经常有

    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喜欢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希望有一天能参加环法,其实两人都在表达同一句潜台词:我和我的团队充满活力,有强健的体

    魄可以扛住压力,带领国家稳步前进。不过,在借身体言志方面,做得

    最好的当属普京,国家元首通常极少半裸出镜,但普京打破了惯例,各

    种半裸照在网上疯传,还配以猎豹、捕鱼等动感场面,证明这位KGB前特工体魄不减当年,强壮与智慧兼备,是个值得信赖的总统。

    普京的形象转变让很多人感觉突然,自1999年第一次当选俄罗斯总

    统后,他从当初的矜持寡言、不善交际,摇身一变,成为秀肌肉秀才华

    的社交达人,让自己和俄罗斯保持着超高的曝光率。有媒体发现,普京

    的所有肌肉照片都出自公关公司的摆拍,一家名为凯彻姆的美国公关公

    司从2006年起开始为普京服务。凯彻姆奉献的第一个方案就是,让普京

    的身体在网络上走红,他必须半裸,让人的目光聚集在他的胸肌上,借

    以打造出一个酷总统的形象。这个方案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在Facebook

    和新浪微博上,普京的照片都是吸引点击率的大户,每个人都喜欢充满

    雄性气质的普京大帝。

    身高是很难改变的,接骨手术不仅痛,还很麻烦;肌肉是可以练出

    来的,只要肯花一点时间。对政客来说,身体方面面临的最大敌人和普

    通人一样——时间。它真的是把杀猪刀,可以改变面容,让你变得形容

    枯萎。还好,时间的破坏力可以被延缓,政客只需要做点小小的身体投

    资,比如整容。

    2006年2月,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在总统官邸的一个医疗所内接受

    了眼睑整容术,来自汉城大学(现首尔大学)的一个医疗小组帮他去除

    了日渐下垂的眼袋。这不是卢武铉第一次走进整容室,2002年韩国总统

    大选前,他为了使自己显得更年轻,接受了清除额头皱纹的整容手术。

    现在看来,这笔钱花得很值。

    整容风在政界蔓延已久,在南美尤其盛行。巴西总统罗塞夫做了全

    脸提升手术,智利总统皮涅拉去过眼袋,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打了丰

    唇针……

    《名利场》做过一个调查,发现选民对国家领导人是否整容并不在

    意,他们只在乎领导人看起来是否精力充沛,容光焕发,能把信心带给国民。不过,并非所有整容都能起到正面效果,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

    尼被《经济学人》称为最爱整容的欧洲领导人,拉皮、打肉毒杆菌、植

    发、抽脂,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但意大利人发现,他把自己

    收拾得漂亮是为了组织性派对。普京在2011年的大选之前进行了整容手

    术,但被认为很失败。

    文胡尧熙亨利·马蒂斯作品《蓝色女孩》(1952)40年裸体事件簿

    2007年,王小波的裸体出现在雕塑里,徐静蕾的裸体出现在油画

    里。两件作品引发了国人对裸体艺术的新一轮争议。

    这种争议在过去30多年里从未停止过。

    裸体艺术似乎成了国民心态宽容度的晴雨表。

    无人否认公众和政府面对裸体的态度所折射的社会进步,许多人对

    裸体的公共道德标准、艺术界限和立法持有不同的宽容尺度。1927年,鲁迅在《而已集·小杂感》一文中感叹:“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

    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

    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唯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如今,国人对身体的认知已经进步,在全球化语境下,在商业和传

    媒情色文化的推动下,对裸体已经司空见惯。裸体的杀伤力大大降低

    了,以至于一个人想要真正获得成功,必须把脱下的衣服一件件穿回

    去。

    40年裸体事件簿

    1978-1988年:裸体解冻,欲看还羞

    1978年12月15日,中宣部转发了13年前毛泽东的最高指示:“男女

    老少裸体模特,是绘画和雕塑的基本功,不要不行。”

    随着中宣部转发的最高指示,一度被中断的人体艺术由此小心翼翼

    地恢复起来。身体慢慢解冻,裸体第一次进入了澡堂之外的公共视野,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和尝试。

    1983年拍摄的电影《原野》被禁了7年,据说原因是剧中刘晓庆胸

    部的扣子开了并在镜头前晃了一下。“裸”字在当时是一个见不得人的字

    眼,让人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出口。陈醉的《裸体艺术论》为了顺利通过

    审查,特地在申报时将书名改为《人体艺术论》。“裸”字触到了80年代

    社会道德观念的G点,人们既兴奋又不好意思。80年代末年人体油画首

    次大规模地在国家级美术馆公开展出,艺术爱好者和人体爱好者都把这

    看作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历史性事件。尽管门票的价格在黑市上翻了十

    倍,每天仍然有超过一万的观众在凛冽的北风中哆嗦着排队等待一睹裸

    体的风采。

    1979年,唐大禧创作的雕塑《猛士》将烈士张志新以裸体形式塑

    造。这是新中国第一座使用女性裸体形象的雕塑,在社会上引起了长时

    间争议,作品发表后没能参加全国巡展。1984年广州市政府出资将雕塑

    竖立在市人民公园。2006年,此作品参加了“庆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成

    立50周年美术作品展”。

    1979年,新落成的首都机场候机大厅里,中央美院教授、画家袁运

    生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中,出现了傣族少女裸体沐浴的画

    面。之后十年中,壁画的裸体部分都被遮得严实。爱国港商霍英东曾回

    忆:“当时投资内地,就怕政策突变。我每次到北京都要先看看这幅画

    还在不在,如果在,我的心就比较踏实。”

    1981年,全国各美术院校开始可以进行全裸体绘画教学,在此之前

    学生学画人体使用的都是“泳装”模特。

    1983年12月,上海某大学艺术系一名学生因画裸体并借给他人传阅

    而被逮捕,6个月之后被释放。这幅裸体画作使8个人相继入狱,罪名

    是“精神污染”。1986年,南京艺术学院模特张素华回乡探亲,正赶上电视台播放描

    写刘海粟的连续剧《沧海一粟》,乡里人将电视剧中的裸体模特情节投

    射到张素华身上,认为她做模特是“卖身”。19岁的张素华受不了乡亲的

    非议,最终精神失常被送入医院。

    1987年11月,《裸体艺术论》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获得全国

    图书金钥匙奖、年度优秀畅销书奖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在国内外累计发

    行20余万册,1991年又在台湾再版。创下了出版史上学术专著成为畅销

    书的奇迹。2007年2月,《裸体艺术论》第四次再版。

    1988年,电影《疯狂的代价》中出现了5分多钟的浴室裸体戏,这

    是中国电影里最早的裸体情节。导演借助浴室中的雾气使女主角伍宇娟

    的裸体呈现出一种朦胧美。有人评价说:“裸得很清纯,与色情无关。”

    1988年12月,北京《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开幕,这是中国第一次人

    体艺术的专门展览。18天中约有22万人参观了展览。吴冠中说:“岂止

    是亚当和夏娃,人人都想尝禁果。”

    1990年代:肉体有限,尴尬无限

    1993年,人体摄影趋于活跃,出现了第一本由中国人拍摄的中国模

    特的摄影集。澳大利亚华人张晓雄在北京举办了男性人体摄影展,中央

    工艺美术学院为他举办了研讨会。已经打进好莱坞的陈冲举办人体摄影

    展,《陈冲写真集》在海外发行成功。

    人体摄影集的大量出版意味着裸体的表达越来越通俗易懂。裸体从

    画室走进了摄影棚,融入了大众文化,渗入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成为

    一种常用的表达句式。1990年代,吊带衫和低腰牛仔裤开始流行,香皂

    盒上的女模特露出了后背和大腿,影楼推出了各种尺度的写真,丰胸广

    告见缝插针地挤进了地方卫视的黄金时段。市场经济的活跃使裸露成为一种商业运作的需要,可很多人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个尴尬的

    局面:曾经只在意淫中出现的画面如今在电视上循环播放,我们已不会

    再像十年前那样排队去看一张人体油画。短暂的兴奋过后我们转而回到

    道德的地盘里讨论裸露的潜台词。在传统价值与当下欲望的磨合中,我

    们被尴尬地夹在中间,传统像美元一样贬值,欲望却日益坚挺。

    1993年12月,王德顺在北京国际艺苑艺术沙龙首次表演活人雕塑。

    演出时他身涂油彩、只在私处挡一片树叶,用自己的形体去模仿罗丹的

    雕塑。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报道了活雕塑的演出,节目当天就被禁

    止了重播。不久演出单位的负责人告诉他文化部责成公安部门来调查此

    事。

    1993年,电影《画魂》中一处情节是巩俐扮演的潘玉良去公共浴室

    偷偷练习画裸体,这是国产电影第一次正面清晰地使用全裸镜头。拍摄

    前剧组向社会公开招募群众演员,不限身材、不限年龄,只要愿意这场

    戏裸体出镜。

    1995年,电影《红樱桃》被作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主

    旋律影片隆重推出,叫好又叫座,党政机关、大中小学校纷纷组织集体

    观摩。片中的全裸镜头在公映时被保留下来。未成年的女主角郭柯宇因

    在片中裸背出演,让很多人看不顺眼,但她仍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次年

    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1999年,电影《红河谷》上映,有一个版本的宣传海报上描绘了一

    个身材浑圆的女人站在湖中,极巨诱惑力。这部电影一度成为最受欢迎

    的爱国主义电影,因为在接受革命教育的同时还能看到宁静美丽的胴

    体。

    21世纪:3.0时代的裸体加速度2001年1月11日,中国首届人体摄影艺术展在广州举办。人们已不

    再对裸体大惊小怪,12天中有2万观众参观了展览,远不及1988年那次

    人体油画大展在北京开幕时的盛况。另一方面,参赛作品主要以年轻貌

    美的女性作为模特,追求唯美、煽情的画面效果,似乎只有年轻漂亮的

    裸体才能被人们接受。

    2001年5月17日,德国艺术家舒尔特在金山岭长城上展示他的装置

    雕塑《长城人》。前来参观的女画家何成瑶即兴脱光上衣,坦然走在舒

    尔特等人的前面,一直走到作品摆放的尽头。事后何成瑶把自己这次突

    发奇想的行为艺术命名为《开放长城》。

    2003年9月20日,首届中国西部模特大赛重庆赛区决赛,主办方声

    称要用全裸挑战传统观念。然而比赛时选手的露点和主持人挑逗的解说

    受到指责。鉴于失败经验,第二年的全国总决赛变成了健美表演和内衣

    秀。

    一路狂奔的网络文化把裸体推入3.0的加速度时代。41个大学生用

    身体组成的“@”符号,是互联网裸体化的直观呈现,也是裸体网络化的

    一种注解。技术的便捷使互联网成为发布裸体的第一平台和观看裸体的

    第一现场,观淫癖PK卫道士,荷尔蒙挑战荣辱观。从流氓燕到二月丫

    头,从欲望女神到竹影青瞳,个人的身体不再是古典浪漫主义的秘密花

    园,它变成了可以分享的公共资源,是直达一夜成名的特快专列。身体

    被用来暴露、炫耀,是自恋、自虐、自嘲、自残的发泄出口。裸露的身

    体成了最生猛的名利场。裸体被意味深长地解构了。在后现代的语境

    下,我们要关心在家里光屁股是否会给他人带来性骚扰,用人体做餐具

    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以及女明星的胸部怎样才能为公益事业作出

    贡献。看了张艺谋的“黄金乳”之后,舒勇以一座高2米、宽3.6米的世界

    第一大乳房雕塑来表达他对肉体的思考。

    教授脱了,诗人脱了,明星脱了,民工脱了,美少女脱了,不是美少女的也脱了。为了艺术裸,为了商业裸,为了公益裸,为了名利裸,为裸而裸——活着的人上演裸出位的真人秀,死去的人以另一种方式露

    出他们的生殖器。欲望在颤抖,仿佛荷尔蒙在燃烧,什么都没改变。

    辑王璇

    2002年9月,《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出版,被评价为国内第一本

    实名人体摄影,汤加丽本人也被称为“中国人体艺术署名第一人”。半年

    后,摄影师张旭龙起诉新浪网未经允许在网上公开其作品,并在关键部

    位使用马赛克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同时张旭龙还起诉汤加丽侵犯其著

    作权,一年后汤加丽起诉摄影师侵犯其肖像权。

    2003年11月,《民工同志》当代艺术展在北京展出。200名民工和

    作者宋冬一起赤裸上身,在100多平方米的展览厅里展示行为艺术。

    2004年2月,广州女大学教师以竹影青瞳的网名,在天涯博客公开

    裸照,一月内点击率飙升到13万。一年后,流氓燕取代竹影青瞳成为天

    涯社区最红的ID,她的裸照和性爱文字的点击率让天涯服务器为之瘫

    痪。

    2004年4月,昆明出现“女体盛”,用女大学生半裸身体当食器盛

    菜。这受到妇联的严重抗议。工商行政部门很快对这家餐厅进行了处

    罚,并指出“女体盛”活动违反了《广告法》《食品卫生法》《妇女权益

    保障法》。两年后,鞍山一家餐厅推出售价4600元的“女体盛”宴席,卫

    生部门要求“活人餐具”出示“健康证”。

    2004年10月,《时尚健康》杂志推出“一百个乳房的故事”专辑,并

    出版《50位女性讲述乳房的故事》一书,希望以此唤起中国女性对乳房

    健康的关注。随后两年内,李冰冰、钟丽缇、邬君梅、蒋勤勤、伊能

    静、吴君如相继为杂志拍摄全裸封面。2005年4月,成都南郊牧马山高尔夫球场的一处草坪,上演了一幕

    名为《@41》的行为艺术。以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为主体的41位

    在校男女学生露天全裸,一个紧挨一个,用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

    号“@”,然后以多米诺骨牌的方式逐一倒地。

    2005年12月,男青年李索伦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门前裸奔,希望以

    此为他的小说找到出版商。大约一分钟之后,李索伦自觉地穿好衣服,被民警带到西长安街派出所。

    2006年5月,国际裸体日,宋庄画家邝老五构思的40人裸体作品失

    败,只有6人加入创作。

    2006年6月,湖南长沙街头出现了“关爱女性”的半裸公益广告。当

    事人之一的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主持人陈丹被一度停职,理由是有损电

    视台形象。事后为“表达形式欠妥”道歉。

    2006年8月,电影《夜宴》上映前,邵小姗在个人博客中公布自己

    就是章子怡的片中“裸替”,并要求制片方给其署名。1979年10月创作完成的首都机场壁画中,艺术家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中绘了3个

    沐浴的傣家女裸体。画作经邓小平首肯展出。海外媒体称“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

    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2006年9月,常州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莫小新在“人体艺

    术与人性意识教育”教学研讨会上,脱光衣服向现场几十位学生和老师

    阐述自己对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理解。文化部官员表示“裸体教学”显

    然不妥,网民骂他是“臭流氓”,莫小新认为接受裸体教育是全民应享的一种权利。

    2006年9月30日,在一场力挺赵丽华、保卫诗歌的朗诵会上,诗人

    苏非舒上场把身上的16层衣服衣服一层层剥下后默读诗歌。事后他因在

    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被北京中关村大街派出所拘留10天。苏非舒

    说:“这跟大街上裸奔不一样,这是出于创作的需要。”

    2007年3月,预计参加上海国际雕塑展的王小波裸体雕塑遭到其亲

    属反对,被迫撤展。目前两个雕塑拷贝分别闲置在北京和上海。作者郑

    敏拒绝了某地产商人的购买要求,表示愿意将雕塑送给李银河作为私人

    收藏。

    2007年3月底,一幅徐静蕾裸体拥抱半兽人的油画在网上公开。作

    品未经徐静蕾本人同意。这是安迪恶搞名人系列作品之一。

    2008年1月,陈冠希和多名女星的“艳照门”爆发,成为两岸三地的

    最热话题。这起事件导致陈冠希无限期退出娱乐圈,张柏芝和钟欣桐的

    星途也由明转暗。

    2009年12月,车模兽兽的性爱视频被传至网上,在短暂的静默期

    后,兽兽的知名度反而因此上扬,各种商业活动应接不暇。

    2010年5月,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女嘉宾闫凤娇的上百张裸照在网

    上疯传。闫凤娇声称自己是被诱骗拍摄裸照,但很快有网友扒出证据证

    明她是兼职“裸模”。

    2011年4月,电影《3D肉蒲团》在香港公映,由于题材和尺度问

    题,影片没有引进内地,但有近水楼台的珠三角影迷奔赴香港观看。这

    部电影有大量裸露镜头,也是全球第一部3D情色片。

    2012年11月,重庆市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的性爱视频流出,他很快被立案调查,并牵扯出腐败问题,遭受处分。自此后,中国落马官

    员大多会事后被曝出有“不正当男女关系”。

    2013年5月,由于“嫖宿幼女”事件频发,中山大学教授、妇女和公

    共问题学者艾晓明公开自己的半裸照片,并配文字“开房找我”。艾晓明

    表示,此举是为了表达对成年人性侵未成年人的愤慨。

    2014年6月,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的学生为了让校方给宿舍

    安装空调,发起“百人裸跑”行动。校方的极力阻止下,裸跑未能实现,但每间宿舍都有了空调。

    30年裸体嬗变

    穿上衣服是生活,脱下衣服是意义,裸着的肉体比遮着的身体更具

    符号意义。30年间,“裸”在中国由意义走向了符号,剩下的是,无意

    义。

    以艺术的名义逃避有限的法律责任、无限的道德责任,是“裸体”运

    动在中国进入伪消费社会以后,最没有风险的常规动作,以至于连诗人

    们都爱上了脱衣服的动作。在王小波裸塑事件中,个体的权利意识站起

    来了——我的美丑、我家人的美丑不需要他人干预,这才是审美领域里

    最可贵的启蒙意识,但这又绝非“裸体”运动的产物。

    “裸体”运动30年中国行,从来没有偏离过至善解放论的轨道,这是

    艺术本土传播的最重大失误,其害有如艺术的意识形态化。恰恰是因为

    裸体承载了太多艺术审美之外的社会意义,包括革命的、解放的意义

    等,才使得裸体艺术本身的艺术伦理、审美抱负还没来得及完成自身健

    全的时候,就一头栽进伪消费社会的色情与时尚符号体系。30年来,对“裸奔”的喝彩声由少及多,并非是审美乾坤、人心向背发生了根本性

    的转移,而是人们的注意力随着社会大势由想象的政治意义转向了官能的消费符号。

    1970年代以来的裸体事件进程中,革命的意义被无限夸大,艺术的

    审美价值乃至思想价值反而被遮蔽。任何行政干预、道德谴责,已无法

    阻挡裸体艺术在摄影、舞台剧、影视等多种艺术载体中现身的大趋势。

    稍有异议与阻拦,“艺术家”们必以落后、保守、禁锢、不懂艺术等任重

    道远的教育术语斥之,毫无拯救与逍遥的艺术精神与艺术风度。裸体实

    现了符号上的大联展:人体化为反抗、革命、解放、消费的符号,审美

    意义成为最无关紧要的事物。在至善解放论的“艺术”精神蒙骗下,“裸

    体”运动在中国30年,最终演变成为美的失意史、利的得志史。

    文胡传吉

    21世纪,中国人如何面对裸体?

    李公明:中国人对裸体已经司空见惯

    (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今天的中国人已不那么害怕裸体。禁欲年代早已成为过去,如今中

    国人对人体艺术已经不会无法接受,在某些方面他们与西方人对待裸体

    艺术的态度已经没有多少差别。再看看今天中国的社会景观,情色文化

    的泛滥已经比西方社会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内衣、内裤、隆胸、性医药

    的广告在街头巷尾无处不在,公众随时随地都会受到性广告的视觉污

    染。因此王小波裸体雕塑事件争执的关键并不是裸体,而是公众对真实

    名人、对心目中偶像的裸体艺术接受程度的问题。

    中国公众面对名人身体的真实展示还是不能坦然,因为中国人对身

    体的真正了解和哲学思考并没因为商业社会中色情艺术的泛滥而加深。

    在整个西方思想哲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身体、对灵肉关系的认识可谓道路曲折。只有在现当代哲学的范畴中,身体、身体的正当性以及欲

    望的正当性,才被重新意识到。

    在何种语境中,身体的出场有其内在的、独特的意义?为什么事物

    的异质性、真实性在某种语境中与身体的出场有着紧密的联系?身体的

    境遇与人类的境遇与命运究竟有着何种关系?所有这些问题目前公众还

    是比较难以明白的。在西方,对于真实人物的人体表现,人们往往不会

    不接受。在中国,公众对身体的审美理解、哲学理解能否提升到更高的

    层次,这需要做更多的文化普及工作。

    针对这种裸体行为艺术事件或者名人的裸体雕塑事件,首先需要从

    法律的角度让我们了解它存在的合理性。

    当人们在法律层面确定这些作品的存在是合理的,才可能有怎么去

    看、怎么去培养自己的审美精神的讨论。光讲美学是没有用的。现在需

    要确认的是法律所保证公民的权利与艺术家的权利等问题。

    这方面,或许我们可以读读美国著名法学家波斯纳的著作。他让我

    们明白我们不能用当下简单的、现成的伦理道德去判定性文化与艺术作

    品的生存问题。我们现在这方面的法律解释系统太简单、太一刀切了,而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我希望看到的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状态是对性的文化、性的理论研究

    以及对身体出场等问题可以更加宽容,只要不触犯合理的法律解释系

    统,它们就能存在。相反,对大众商业文化里滥用性的符号,不顾任何

    场合强迫公众面对性的身体,则应该有所限制。

    为什么对此类事件我比较强调宽容?因为我们都在倡导自由、反对

    专制,而自由有种维度是指精神与心灵自由,其实践是有条件的,比如

    学识、修养、文化品味等,不是单单依靠某些立法、打破某些规矩就能做到。为了实现中国文化进步,我们尤为需要有一种自由与宽容的制度

    保障和社会氛围。

    采访朱慧憬

    郑敏:王小波就应该裸体

    (郑敏:广州美术学院大四学生,2007年因创作王小波裸体雕塑,引起文化界和艺术界的极大反响)

    “王小波”就应该是裸体的。也许罗丹做雨果裸体雕像,纯粹是他喜

    好裸体,而王小波的雕像如果不做成裸体,就没办法表现他。做一个作

    家的雕像不是为了表现他生活的琐碎细节,也不是表现他的爱好脾性,而是为了表现他的精神。看过王小波书的人,一定觉得他对人身体的描

    写是如此出色而自然。其他人描写裸体是为了表达性欲,而王小波是用

    身体描写表达其他东西,比如自由。这就是王小波的精神。

    在创作过程中,我对于雕塑构图有其他想法,但是我认定一点,一

    定要让他裸露。《黄金时代》里有个场景是这样描写的——“我过21岁

    生日那天,正在河边放牛。下午我躺在草地上睡着了。我睡去时,身上

    盖了几片芭蕉叶子,醒来时身上已经一无所有。”我想表现的正是他刚

    坐起来的那个样子。我也曾经想过,可能这个雕塑,普通公众无法接

    受,他的家人也会反对,但我没想到他的热爱者也会反对。如果喜欢他

    的书,应该能体会到那种精神吧。

    当然我能理解人与人是不一样的。王小波自己也说,有人喜欢他有

    人不喜欢他,这是自由的。我本身提倡自由,如果我对别人说你闭嘴,就等于扇了自己的耳光。我想说我的作品更多是表达书里的“王二”。他

    姐姐说过一句话,说中国人会把这个雕塑看作淫秽的裸像。我想说,中

    国人没她想象的那么俗。我认为中国正处于当年西方文艺复兴前夜的时期,这时人是艺术表

    现的主角,人体应该是最好的表达语言。很多人不能接受我是觉得我做

    得太丑了,多数民众还是接受古典美学,认为裸体应该是完美的。我希

    望艺术属于普通大众,现代艺术不脱离社会。

    在美国,公众人物的肖像权不属于他的家人。比如偷拍克林顿裸照

    是违法的,但做一个克林顿的裸体雕塑就不违法。一个经过艺术创作

    的,与原人像差别程度超过10%的人像作品就不侵犯被创作主体的肖像

    权问题,在中国,这方面还没有法律涉及。

    采访朱慧憬

    李:王小波是不是公众人物,法官说了算

    (李: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小波塑像事件是一桩个人事件,个人事件就要听取他本人或者他

    家属的意见来决定。塑像的主体如果是公众人物,那么这个事件就不属

    于个人事件,要另外讨论。比如说给美国总统画个裸体像,法律上就很

    难追究责任,因为他是一个公众人物,这个塑像事件就不是个人事件。

    我们不能简单确认王小波是不是公众人物,这点必须通过诉讼程序来不

    断界定。目前法律没有也并不需要明文去界定哪些人物是公众人物,这

    是法官具体判定的事情,不可能在法律中写:王小波或者李小波是公众

    人物。

    如果你问我,是否这个塑像与被雕塑的主体有10%的差别,这就是

    艺术创作,不涉及肖像权问题,我没办法马上回答你。这个10%需要大

    家来确认。如果我对王小波塑像事件作一个判断,我需要几天到半月时

    间来考察很多方面才能回答你。我首先要看这个作品,看看我的感觉怎

    么样,这是法官自由听证的权力,然后考虑一般人怎么看待,然后会考虑特殊身份人怎么看待,比如和他有过接触的人怎么看,艺术家怎么

    看,他的家人怎么看,此外还要考虑法律最基本的私权保护等系列规

    定。

    至于在公众场合的裸体行为艺术,在1989年的时候,法学界已有过

    讨论。目前中国法律上,界定哪些是色情,哪些是艺术的,有一个原

    则,这个原则几乎是人类共同的原则。我们后来在宣传出版上的标准基

    本是照早年美国的标准,我觉得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

    表达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与艺术家不艺术家没有关系。第二

    点,表达自由不能影响别人。比如你愿意裸体,人家不愿意看,你必须

    找一个特定的地方,比如裸体浴场,如果做大规模活动,比如欧洲一些

    城市的裸体游行,你事先告知大家,那么不愿意看的人就不会来,然后

    有一些程序,对来的人有一些保护,当这个社会趋于多元,就要在不同

    主张、不同利益人群之间保持一种均衡。

    我同意说裸体行为的界定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但很多事情都是很

    复杂的。我不特别认为这方面的法律需要完善,因为中国整个法律都在

    完善之中。

    采访朱慧憬

    李子勋:放松地接纳自己的身体,才可能放松地接纳生活

    (知名心理专家,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心理专家之一,中央电

    视台《心理访谈》心理专家之一)

    在中国,一些在公众场合展示的裸体行为艺术被认为有伤风化。其

    实,我觉得这是裸体行为艺术表现者没有考虑正当和应当之间的平衡,确实欠妥。不要说中国,即使在美国,在迪士尼乐园,如果有人突然裸

    胸,就有警察来制止你,然后让你去穿戴好衣服。也许作为一个裸体的行为艺术者,他有很好的艺术动机,想挑战身

    体禁忌,表达人类对自己的身体的珍爱和敬畏,但是美好的动机并不见

    得能够代表你行为的本质和结果。在公众场合裸体,从行为的本质上来

    看,这是一个失当。你的精神是去追求人体的美,这是一个层面,是正

    当的(正当就是说你个人权利的一个正当的表达,可以去表现);但是

    在伦理层面那就叫作失当,不应当。

    当然,面对裸体的态度,中国人相对比较保守,相对于西方人在展

    示自己的身体方面会表现力弱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内敛,不追求

    个性,追求一个大我而不追求小我,中国人是按照家庭来划分,而不是

    按照个人来划分,这就造成一个集体无意识,衍生出对身体的羞耻感。

    当然我主张中国人面对裸体,能够自然而坦诚。身体是我们外化的

    一个边界,一个喜欢自己身体的人,常常是一个比较自信的人,同时也

    比较容易接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正视自己的身体,最大的弊端就是他在接纳别人

    的时候会变得很挑剔,因为人如果对自己挑剔的话,也不会全面接受别

    人。一个连爱自己都缺乏勇气的人,他不可能有勇气去欣赏其他人。人

    只有放松地接纳自己的身体,才可能放松地接纳生活。

    采访朱慧憬

    中国式裸体

    陈醉:商业文明改变了中国人的裸体论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1960年代,在上海戏剧学院读舞台美术系的陈醉第一次画裸体模

    特。假期回到广东阳江,他特别兴奋地把这件事告诉中学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相对而言,1949年至1979年是中国性封闭比较严重的时期之一。按

    照陈醉的说法,那时候即使是世界名画里的裸体形象也不被允许在任何

    公共场合和一般出版物上出现。与此相矛盾的是,打开西方艺术史教

    材,第一章讲的就是裸体雕刻。

    陈醉写《裸体艺术论》的时候,连插图都找不到。

    1981年,即将研究生毕业的陈醉忐忑不安地向导师王朝闻提交了自

    己的硕士论文题目,这就是《裸体艺术论》的雏形。这本书的书稿,陈

    醉前后修改了7年。裸体实在是一个“不好说”的主题,虽然改革开放初

    期中国人对裸体的好奇已经打开了缺口,要下笔写裸体仍然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

    1987年,《裸体艺术论》终于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第一版就

    卖出了20万册。那一年,陈醉成了明星式人物。作家张抗抗曾对媒体

    说,她的小说《情爱画廊》就深受陈醉的影响。

    《裸体艺术论》成为话题焦点,陈醉红了,裸体作为禁忌却依然故

    我。“中国人的羞耻感无法改变。”陈醉爱引用艺术史之父温克尔曼的话

    来形容裸体艺术,“高贵的单纯,静默的伟大”。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

    没有多少人能用艺术的眼光打量裸体。

    2007年2月,《裸体艺术论》由中国文史出版社第四次再版,陈醉

    没有对内容作多少修改,严格说来,它还像20年前一样。只是书的封面

    已经从维纳斯变成一个玻璃后湿着头发的少女和一点乳晕。这是个信

    号,《裸体艺术论》看起来更符合这个时代人们对裸体知识的需索,可

    是它再也不会像20年前一样风行。

    不是陈醉的论调过时,而是他所处的时代场域发生了巨变。人们可能还没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打量裸体,但商业文明早已把禁忌变成了日常

    性话题。

    在陈醉的学生时代,禁忌是最纯真的禁忌,而裸体则是最革命的裸

    体。

    那时的人体模特是艺术院校的正式职工,每一次公开裸体都是在为

    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她们每一个人都有国家指标的。”虽然也有合同

    工,但是学校上下会一致替她们保密。

    对学生来说,画人体是件特别不好意思的事,而且有很严格的规

    定。比如说,只有3个人以上才可以使用人体模特;再比如说,画室必

    须完全封闭,禁止闲杂人等入内。

    1980年,陈醉所在的上海戏剧学院曾经公开招聘50个人体模特,报

    名表很快就发完了。“很多人觉得这个工作好。”陈醉说。

    中国近代的观念革新实在太快了,要知道,刘海粟1914年才把第一

    个男性裸模引进美术课堂,而且是个化名和尚的小男孩;直到6年后,才有了第一个女性人体模特,而且是个俄裔女子。

    那时候人体模特的底线在于,她们是在工作,而不是色情或其

    他。“裸体不一定色情,但是半裸不裸一定色情。”陈醉很反感现在的大

    众趣味,“利用裸体获取关注是商业行为经常使用的手法。”他举日本

    的“裸体盛”做例子说。另外,“明星裸体的公共策略意图也很明显,脸

    熟再加上裸体,就是为了吸引眼球。”

    “人从本质上来说是不怕裸体的。”陈醉的根据是辽宁红山文化出土

    的裸陶,“四五千年前中国就有裸体的艺术形象了。”到了宋明理学时

    代,官方对裸体的控制相当严格,但也正是在这样的高压气氛之下,春

    宫却形成了一股地下涌动的暗流。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作“模棱情感”,陈醉认为,在父系社会,女

    性常常抱有这种心态。“既害羞,又想进行性炫耀。”

    1979年,中国曾经流行过一阵子有色胸罩,很多女孩子穿着薄薄的

    的确良衬衣露出内衣颜色;而当下的低胸装、低腰裤,也被陈醉看成一

    种性炫耀。追溯到再早的50年代,在一片“板绿茶蓝”之中,常常能看到

    女孩子衣襟下露出的花棉袄。“中国人爱说黄段子也是这种心态。”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陈醉突然说:“其实女孩子心里很喜欢被骚

    扰。”他的意思是,亲昵和骚扰只是一线之隔,被自己喜欢的人骚扰也

    是一种性炫耀。

    在离开陈醉家的电梯上,女电梯工突然指着画册上的陈醉照片

    说:“是陈老师呢。”

    采访孙琳琳

    马六明:我现在胖了,再裸体不合适

    (马六明:裸体行为艺术家)

    马六明微笑着打开工作室大门,这两年他发福得厉害,早就褪去了

    清瘦少年的女孩气。策展人黄燎原曾经评价他有“天使的面孔、魔鬼的

    身材”,而眼前的马六明,面孔和身材都像天使一样憨态可掬。

    2004年儿子出生以后,马六明一直在画油画。问他为什么不做行为

    了,马六明一脸诚恳地说:“真不是因为孩子。我现在胖了,再裸体不

    合适。”

    1993年,马六明24岁,偶然被女性朋友化妆成女孩拍了几张照片。

    他觉得照片里的自己太美了,如果用这张面孔做行为艺术,效果应该很棒。那时候他还是个没长成的瘦削小伙子,跟女孩接触也不多,就自顾

    自地脱下衣服、化好妆,开始作为芬·马六明的生涯。

    私下接触过马六明的人都知道,他其实特别男人。“我易装和裸体

    出发点是艺术,我只是想做些不一样的事情。”在行为艺术这一行里,马六明是温和派,他只作展示,而不自残或攻击。即便如此,实施行为

    艺术的过程在他的记忆里仍然是痛苦的。

    1998年6月的一天,马六明在长城上裸体行走。开始的时候他大步

    流星,跟随拍摄的朋友羡慕地说:“看你很舒服,我也想裸体了。”事实

    上,走了一会儿之后,马六明的脚底就打起了好几个血泡,“你看录像

    就能感觉到,后来脚下都走不稳了。”一天的行为,马六明偷了几次懒

    停下来休息,而且他老是惦记着压在长城脚下石头缝里的衣服,“万一

    被拿走了可怎么办?”

    马六明形容裸体行为是一个走向低谷的痛苦过程,2000年左右在慕

    尼黑、里昂等地表演合影系列的时候,他每次都要赤身裸体并服食6倍

    剂量的安眠药。“这个时候艺术家最脆弱,任何人都可以来伤害他。”

    自始至终,西方人对马六明的裸体行为艺术都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他们只是好奇一个中国人的身体和方式,并且很愿意参与到跟他的互动

    中。比如与昏睡的裸体马六明合影留念。

    而中国人则把马六明看成笑柄。1994年,马六明受到最严重的一次

    教训,因为“制造、传播色情”,他被警察抓走了。“幸好这是人民内部

    矛盾,最严重也不过是劳教。”马六明眨眨眼说。那之后他非常小

    心,“我的裸体行为艺术更地下了,不敢叫不可靠的人来看。”

    马六明做行为艺术有打破传统的企图,也是为了追求某种程度上的

    自由感,可是现在,“行为艺术”却成了人们眼里不靠谱事情的代名词。他觉得这也不错,至少这个词进入了公众话语系统。

    如今他还会把过去裸体表演的录像拿去展览,“艺术的自由表达没

    什么不对,况且我的裸体并不是强调性意味。”他说自己的父母从没为

    裸体的事情给过他压力,“我家里人都特别支持我,他们知道我从小就

    喜欢艺术。而且他们不懂艺术也挺好的,这样我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说西方标准,”马六明指了指自己,“在西方标准里我根本算不

    上健美。”他不认为中国人已经被西方的美学标准同化,“信息社会地球

    变小了,中西方难免有共同的价值观,但是不会完全一样。”

    马六明举了个例子,他的很多朋友,最终的生活伴侣都选择了中国

    人。“他们中有很多还跟老外结过婚,后来也离了,又找回中国人。”

    裸体在西方有很深的美学传统,但是在中国,至今还不被公众所接

    受。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鸿沟从未消失。中国人不肯裸露不是出于文

    化身份或者身体结构的自卑感,而恰恰是他们强大的自我道德肯定造成

    了对裸体的抗拒。在今天,这种身份认同又回到了成名艺术家马六明身

    上,当初不管不顾要杀入国际艺术界的初生牛犊也谨慎起来了。

    “除非特别需要。”马六明说现在反而对裸体有所顾虑,“当时是因

    为年纪小,有闯劲,什么都敢做。”而对于已进入国际艺术平台的他来

    说,裸体再也不是必须的事情。

    采访孙琳琳

    瘦马:有原则地表现身体

    (瘦马:《男人装》执行出版人兼主编)

    瘦马觉得这件事很难控制。市场反应好的那期未必表达了《男人装》的主张,而契合杂志精神的那期却未必卖得好。这就是商业社会,读者是上帝,上帝的口味常常令你大跌眼镜。

    对摄影师来说,《男人装》是一个足够好的创作空间。只是作为特

    定的市场产品,杂志本身对尺度的把握成了难题和重点。“我们与摄影

    师的每一次合作都充满了艰辛。”瘦马一直在思考《男人装》走多远可

    以被接受。

    《男人装》的封面编辑特别辛苦。一张大片,常常需要花费一整天

    的时间直到次日东方发白才能收工。“我们自己有道德底线,”瘦马

    说,“我们希望杂志是一个思考身体的空间,而不是无限度的表演和贩

    卖。”

    在当代中国,身体从不缺乏表演的平台。尤其是开放的互联网,给

    了不开放的身体最大便利。相对而言,传统媒体有更多的禁忌,它必须

    和公众道德互为探索。瘦马解释这种探索是与道德感的对话,而不是禁

    区,“我们从不试图突破它”。

    《男人装》在乎这个市场,但是没有在乎到“投怀送抱”的地

    步,“我们对身体的表现是有原则的,它必须符合人的正常生活规律”。

    即使模特对身体表达足够配合,《男人装》也很谨慎,“我们希望提供

    一份关于男性健康的文本,模特和杂志对身体的态度必须磨合到一

    致”。

    瘦马强调“商业产品与商业意图截然不同”。《男人装》乐于满足特

    定群体的需求,但前提是,这种需求不能是不道德,或者违反民俗民风

    的。“我们绝不会恶意展示身体。”作为媒体人,《男人装》一直在积极

    谋求健康的评价。

    在《男人装》里,最吸引眼球的可能是美丽的女性身体,但是引人发笑的往往是趣致的文字。你能在这本原本应该特别为男性“着想”的杂

    志里读出对女性真实的态度,所以它在时尚女人中间也成为流行读物。

    瘦马指出趣味性之外的另一个原因:“爱对别人身体,尤其是同性

    身体发表评论的多数是女性。”《男人装》和其他所有时尚杂志一样关

    注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但是所走的路线却不那么温和。“千篇一律的美

    人像最多是及格的摄影相册,缺乏表现生活常态的诚意。大多数时尚杂

    志总是在粉饰生活。”

    在写字楼里,《男人装》成为女白领喜欢的读物,“她们很清醒,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而不是公司或者父母、恋人”。身体权利不清楚的

    年代,女性甚至不敢解开衣服上的第三颗纽扣,而如今她们都决定对自

    己负责。

    但是,瘦马不太满意西方对中国的滞后认知。“他们还是拿过去的

    眼光看待中国女性,将中国女性充当男性杂志的封面看作是多么大的社

    会挑战。”对中国人来说,这早就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了,也与政治

    毫不相干。

    “至少目前我在国内看到的裸体表演基本上指向商业。”瘦马不抗拒

    商业,但是他怀疑目前有多少把裸体作为真正意义上艺术载体的人,甚

    至包括时下热门的艺术家。

    瘦马曾经在深夜接到过几个来自女性的电话,对方热切地说特别想

    上《男人装》,这种态度让他很警惕。“现在不少人过于想一夜成名,心态上很难自在地表现身体。”

    “你多大?学生还是职员?有没有结婚?”瘦马总是首先抛出这几个

    问题,他不是关心别人的私隐,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对方仔细想

    一想,自己是不是能真正把握这件事。“现在的女孩子,尤其是在大学读书的那些,太热衷于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敲门砖了。”

    对这种私人展示来说,网络空间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去处,而在《男

    人装》这里,你能任凭编辑们研究你的履历、照片、故事,甚至来自朋

    友的评价。“如果只要漂亮的身体,我们找模特就行了。”

    瘦马希望未来的《男人装》更加理性,减少躁动。“中国的媒体政

    策越来越开放,从西方引进的东西很可能会冲击一个国家原本的道德规

    范。”他希望媒体善待业已获得的民主空间,也希望《男人装》能够使

    中国的后雅皮群体产生真正持久的归属感。

    采访孙琳琳

    张旭龙:拍写真?两万块!

    (张旭龙:人体摄影师)

    2007年3月,张旭龙第四次被汤加丽告上法庭,这搞得他有点烦。

    在人体摄影这一行,张旭龙是走在前面的人,和汤加丽的官司对他来说

    是个困扰,也使同行对他产生了不少误解。

    找张旭龙拍人体写真,开价两万块。不过,如今他很少直接面对客

    人,主要工作是影楼摄影师培训。人像摄影不是简单的事,用光、技

    巧、内涵都很重要,“否则看到的可能是一堆白肉。”

    在公共场合的裸体,需要逾越极大的心理障碍。“中国人没有这样

    的遗传基因。”张旭龙认为,就算是为了艺术,也不一定非要在公众场

    合裸体,“西方文化和西方意识照搬到国内不合适。”

    每一种在公众场合的裸体,在张旭龙看来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有

    的人把这个作为新闻炒作点,有人为了赚钱,也有人为了成为小热点。”

    张旭龙界定职业人体模特的标准有3条:身材好、有表现力、适应

    性强。“现在中国的人体模特全是为了赚钱,以为脱了衣服就能拍,这

    样的模特充其量只能说是个敢脱的女人。”

    从摄影师的角度来说,也不是每一个都能拍人体,毕竟这种禁忌在

    中国人心里根深蒂固。“前几天一个河南的摄影发烧友花1个小时300块

    请了个人体模特,”张旭龙觉得有些好笑,“结果他一看到白花花的人就

    晕了,站了20分钟动不了,最后想到不能浪费300块钱,才草草把片子

    拍完了。”

    这种人在张旭龙看来是还没有产生对女人体的防御能力,“摄影师

    即使面对裸体也得冷静地处理工作,这个训练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

    的。”

    “10个里面有8个半想拍裸体的。”张旭龙说现在的女孩子比较直

    白,她们觉得裸体照很漂亮,但问题是,她们不要色情。在这一点上,摄影师起到绝对作用。

    “穿了衣服拍未必不色情。”面对来拍照的客人,张旭龙的立场很明

    确,她们的审美取向最重要,“比如她觉得自己趴下来最漂亮,那我就

    满足她,毕竟人家花了钱。”

    不过张旭龙不愿意用过于张扬的方式拍片,“中国人拍不了欧洲那

    种特别色情的东西,从身体、文化上来说都没到那么张扬的程度,中国

    有中国的情色文化。”

    他的客人里面,最大的45岁。年龄不是问题,张旭龙的感觉是,反

    而文化修养高的人更愿意展示自己。“衣服展现身份特征,什么都不穿

    表现的只能是内在。”所以裸体还是挺考人的。他很反感有的摄影师花钱找小姐拍裸照,“是不是小姐一眼就看得出来。再说小姐也不愿意拍

    人体,怕拍了被送到公安局。”

    作为摄影师,张旭龙考虑的问题更职业化,“这张照片是创作?是

    杂志图片?还是给客人?”如果是写真,那摄影师只把它看成展现个人

    最好一面的产品,而不是人体摄影作品。

    中国人不是害怕裸体,中国人是需要裸体。“人的潜意识里都有暴

    露狂的因素,三五岁的小女孩都知道爱美、炫耀。”张旭龙的经验是,虽然时下的女孩子热衷于展示身体,但绝不会有人成群结队地拍写

    真。“这件事对她们来说还是挺私人的。”

    人体写真的流行透射出这个时代女人的自我意识。她们拍照的动机

    常常被描述为“留住青春、留住最漂亮的样子”。在这个自我体认的过程

    中,裸体无疑是最极致的表达。“很多女孩子拍了之后会忍不住拿去给

    男朋友或者好朋友看。”

    在张旭龙跟客人打交道的经验里,当下的女人给他留下了开放的印

    象。“最初10分钟谁都会有不适感,”张旭龙说,“但是大部分客人很快

    就特别放松,还会自发地摆一些姿势,问你这样可以吗?那样可以

    吗?”

    对那些相对羞涩的客人,好的人体摄影师也必须在短时间内消除沟

    通障碍,“女人都有表演欲,就看你怎么引导她。”作为男性摄影师,他

    觉得自己有很大的便利,“正常来说,女人在异性面前的表演欲更强。”

    这个时代毕竟不同了,张旭龙感慨:“镜头表现力稍微好一点的客

    人,我一天可以拍她六七十张片子。”只要环境足够私密,女孩子很容

    易对自己的身体放心。

    采访孙琳琳海容天天:中国人怕穷,而不是怕裸

    (海容天天:网络裸体主义者)

    在大众的思维里,裸体常常和两个极端挂钩,“高尚的艺术”或

    者“低俗的色情”。而在公众场合裸体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勇敢者”,或

    者“想出名想疯了”。

    海容天天模样娇柔,声音细小,她因多幅网络上的裸照小有名气,2006年年底又因征集男性生殖器照片而引起轩然大波,2007年又说

    着“自愿被导演潜规则”。她自称是一个裸体主义者,问她什么是裸体主

    义,她简单地说:“对裸体有正面认识,并坚持的人。”

    在裸体主义者眼中,裸体都是一样的,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无论

    美丑。可是在公众的眼光里,一个年轻貌美女子的裸体,当然比一个年

    老色衰者更有吸引力。

    海容天天觉得“这是因为对裸体的认识不够充分”。人们总是把裸体

    和性联系在一起,不仅中国人是这样,很多外国人也这么看。“改变这

    种观念需要时间,”她顿了顿,“以及我的不懈坚持。”

    参加过几次天体运动的海容天天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个从肉体到精神

    的进化,“裸体是我和衣服和物质的关系,天体运动是我和宇宙的关

    系。褪去衣服是一个决定,退去物欲则是一个后果。”她坚持认为审美

    情趣的高与低,裸体都是存在的,裸体艺术和裸体游行是两样事,一个

    是艺术品,一个是为达到某种利益的社会活动。

    海容天天称征集的男性生殖器照片,是为了“感受和研读男人,甚

    至是解读男权主义的一个着眼点”。她否认炒作,并希望将来能够进行

    展出。但是有人指出“如果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想必为艺术献身的成分

    少,抱有某种龌龊的期待的多”。备受争议的海容天天,反而乐于谈论中国人观念里“裸体和道德相

    悖”的问题。她把中国人对裸体的抗拒看成少见多怪,“在中国的社会历

    史和艺术历史中,裸体从来没有过一个很高的地位。”

    “在中国,人人都必须尽力去维护一个好的大众形象。”但是海容天

    天似乎不怕裸体破坏自己在中国生存的人际关系,尽管公众对她的评价

    并不高,她仍然坚持做一些不为大众接受的事情。

    “衣服和美丑和冷暖无关,它成了富裕的象征。”海容天天说,“中

    国人是怕穷。”

    采访李燕君

    周晓文:有内涵的裸体是美好的

    (周晓文:电影导演)

    1988年,青岛的一个澡堂子里聚集了很多穿浴袍的女人,她们偶尔

    低声耳语着,目光的焦点却在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身上。姑娘羞红着

    脸,怯怯地瞥着澡堂子里的三个男人,其中一个,就是导演周晓文。

    周晓文回忆起那个场景时说:“伍宇娟一直不肯脱,我们已经把现

    场的男人清理得不能再少了,她还是干站着。”

    1981年,凌子执导的《原野》没通过电影局的审查,成为了“内参

    片”。民间传说被禁的原因是电影里出现了刘晓庆的裸体镜头,但实际

    上,1988年周晓文执导的电影《疯狂的代价》,才是中国电影史上真正

    意义上的第一次裸体。

    那年,现在已经很红的一个演员看了剧本,没有接;而另一位煤矿

    文工团的女演员的反应则正好相反,看了剧本就说:“没问题。你们打算怎么拍?全裸还是半裸?”

    “这两种反应都不是我最想要的。”周晓文说,“一个过于矜持,即

    使说服了她,拍出来的效果也不好;另一个就完全不矜持,没有少女的

    羞涩。”最后剧组定了伍宇娟,原因是“她看完剧本一直在傻笑,问她能

    不能拍,她说不知道”。伍宇娟的话和1980年代末期中国年轻女性对性

    的认识刚好吻合,既矛盾又模糊。

    《疯狂的代价》中两场裸戏分别出现在电影的开始和结尾,都是在

    澡堂子里。开场是伍宇娟饰演姐姐洗澡时发现了妹妹的初潮。最后一场

    则伴随着妹妹解脱的笑声和姐姐的眼泪。周晓文试图把少女纯洁的身体

    和强奸遭遇对比,让观众感觉到更真切的残酷。

    1988年是中国电影非常自由的一段时间,所以周晓文在设计这两段

    裸戏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电影在被审查时可能遭遇的困难。实际上,电

    影局对这两段戏的评价是“很唯美”。

    当年走进电影院看《疯狂的代价》的观众,大多暗自惊讶了几分

    钟。而事隔多年,不管是路边的盗版DVD摊子还是网络,都能找到比这

    尺度大很多的电影。可是从中国电影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是走向开

    放、健康、宽容的开始。

    后来,周晓文另一部电影中的透点镜头又被网友找了出来。“我自

    己都不记得了,”周晓文笑着说,“对主流文化感兴趣的人是纯真的。”

    采访李燕君

    宋厚方:没有羞耻心挺可怕

    (宋厚方:《人像摄影》杂志策划总监)1983年创刊的《人像摄影》现在特别商业化。如果你是一个商业摄

    影师,可以从这本杂志了解到整个行业的动态和趋势。人体摄影是这本

    杂志的一个固定栏目,针对人体,《人像摄影》还做过几次专题。

    策划总监宋厚方说:“我们创刊时就有人体摄影板块,但是那时候

    特别艺术,现在却特别商业了。”

    “十几年前北京历史博物馆搞过一次人体摄影展览,当时特别轰

    动,”宋厚方说,那时候人们很难接受裸体,但是现在,人体摄影越来

    越发达,甚至出现了专门针对孕妇的妈咪摄影,“丰臀肥乳成了一种自

    信的标志。”

    这个时代是人体摄影的好时光,摄影技术越来越先进,相对而言,人们对身体的态度也不像过去那么保守,“过去我们杂志的人体摄影都

    是轮廓光很重,面目特别模糊的那种。”但是现在,既然能够站在镜头

    前,被拍摄者就不会抗拒把脸庞也交给摄影师。

    拍人体最多的还是舞蹈演员,宋厚方说她们“要么体态好,要么特

    别年轻”,更能帮助摄影师表达想法。从模特的角度来说,拍人体的好

    处在于来钱特别快,“普通模特拍一次三五百,人体模特大概得要三五

    千。”

    但是,宋厚方说:“真正好的人体摄影常常不是花钱请人体模特拍

    的。”作为女人,她更容易跟同性沟通,所以很多摄影师都委托她帮忙

    挑选模特。“我也是暗暗地看,遇到合适的人就劝她合作。”因为展现的

    是最美的一面,女孩子通常都会愿意。

    在商业摄影里,人体摄影的活儿大多由个人工作室完成。“但是没

    有谁说我是开人体摄影工作室的。”这是行内默认的规矩。“一般摄影师

    不敢拍人体,”宋厚方说,“没有相当的功力,不会轻易让人家脱掉衣服。”

    人体与肉体一步之遥,光影运用不到位,后果很严重,“比方说,错误的打光就会把乳房拍成三角形,特别难看。”

    拍人体写真是一件挺冒险的事,“有的女孩子拍了之后连男朋友都

    吹了。”至于男人拍人体写真,宋厚方说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一般是搞

    艺术的人,比如说画家、健美教练、舞蹈演员。”在这些人之外,拍人

    体的男人在世俗的眼光里都有些奇怪。

    “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害羞感,没有这个也挺可怕的。”就算是主动

    拍人体写真的女孩子,也不会大大咧咧地说“给我来套人体”。总体来

    说,宋厚方所接触的模特大多比较羞涩,“你总要进行一些说服工作,人家不是让脱就脱。”

    十几年前武夷山搞了一次摄影活动,几个人体模特被两三百摄影发

    烧友同时拍照。“那些人已经站得很近了,还用200、300的变焦镜

    头。”如今,这种活动几乎不会再有了。“现在没有这种傻姑娘。”宋厚

    方说。

    因为跟摄影师来往密切,宋厚方也见过不少人想通过拍裸照成名的

    人。“她们也会挑选一些出名的摄影师,然后以拍艺术照的名义接触对

    方。”宋厚方觉得这个时代的竞争太残酷了,长江后浪推前浪。“通过拍

    人体出名是最速成的方式。”

    “这些女孩子都不一般。”宋厚方说,“一般的人体模特都比较羞

    涩,可是她们对自己的身体特别不在乎,拍完照就裸着走来走去,吃东

    西、喝水、聊天。”

    类似的女孩,这个行业里的人几乎都曾经遇见过。可是大家的共识

    是,没有真正好的人体模特。这个事情不难理解,双方的出发点和要求不一样,很难达成一致。

    甚至有的摄影师说:“花钱请来的模特,还不如普通客人素质好,要什么没什么,皮肤粗糙得要命。”对普通人来说,脱下衣服是“革

    命”,而对摄影师来说,漂亮的身体只是第一步。

    至于网络色情和媒体对身体的渲染,宋厚方说她从不看这些,但“人总有无聊的时候,难免需要刺激性的东西”。

    采访孙琳琳

    零点:再裸就是想红

    (零点:天涯社区的“真我”斑竹)

    网络中火了一个竹影青瞳,后面跟着流氓燕和二月丫头,不久天涯

    社区又跳出了一个向梦飞。ID为零点的女孩2006年接管天涯社区的“真

    我”版块,她坦言当时很不情愿,主要因为反感靠脱成名的行为。一年

    过去,她的态度温和很多,“其实她们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像向梦飞这

    样的女孩,摆明了就是要一脱成名,她说裸体是穷人成名的方式,至少

    挺勇敢的”。

    “竹影青瞳贴裸照能让天涯服务器瘫痪。”零点说。流氓燕为了平息

    自己的半裸风波,曾经以死相逼,没想到半年之后就开始挑战更高限

    度,顺便扛一下“新女权主义”的大旗;二月丫头酥胸半露,主打是乳

    沟。

    要么把卧房里的事讲出来,要么把卧房的样子给人看,这么多人出

    名了,自然有更多人蠢蠢欲动。向梦飞称自己为“2006新晋网络红人,文采出众,容貌骄人,身材妖媚”。可是她在天涯真我贴出自己的露点

    照片后,有人回复道“不是我打击你,就你这长相裸露也没用”。零点说:“在网络上靠裸露出名,已经不像几年前那么容易了。”现

    在有太多的“红人”,公众对重复出现的噱头已经产生了免疫。单纯的裸

    露只会引起短暂讨论,“想和流氓燕或二月丫头一样红,很难。”

    早期的天涯上有许多人发性感或裸露的照片,那时候目的只是展现

    自己,带着炫耀身体资本的意味。现在看来,最初的成名大多是无意为

    之,而现在的成名则完全是设计好的,只要是秀裸体,都会自动被归类

    到“想红族”。

    裸露的姑娘们一个个被骂了,却无一例外地红了。无论是全国皆知

    还是社区皆知,靠丑成功发迹的只有芙蓉姐姐一个,靠脱走红的却多到

    数不清。

    女人宽衣解带其实与爱情或者色情不怎么相干,也不是电影、画册

    里的为艺术献身。她们顶着批评甚至咒骂,一次次地把身上的衣服脱

    光,等待的是自己的名字在公众视野里更加频繁地出现。

    采访李燕君

    裸体观调查:裸体的问题与策略

    裸体艺术不符合中国国情?

    《新周刊》借助新浪博客调查了网民对裸体的态度。在裸体的观看

    渠道上,电视、电影和新媒体(网站、手机上网)堪称裸体视觉供应

    商,超过六成的网民从中观裸。裸体艺术展比裸体真人秀(人体彩绘、环保抗议、裸模)的传播有效一些,你有时分辨不出裸体与艺术哪个是

    噱头。在公共场合观裸的比例极低(6.98%),部分原因是政治正确的

    观念起了作用。

    裸体艺术被质疑最多的部分是创作动机,为了艺术而裸体,还是为了裸体而艺术?有39.6%的人认为,裸体不是必需的表达方式;38.93%

    的人认为,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裸体艺术不符合中国国情;也有17.85%的

    人认为,艺术家的创意与受众无关。人体艺术展和行为艺术展办多了之

    后,公众对裸体艺术的认可与抵触心理对半分,此次调查显示了这一

    点。

    在“中国人为什么害怕裸体”这个问题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缺失的

    性教育成为主流声音。也有15.3%的声音不认为中国人害怕裸体,只是

    要区别场合。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裸体尺度,这尺度还会随着年龄和阅历而发

    生位移。就此调查而言,参与调查的网民做出了以下自我裸体接受尺度

    的排序:裸睡、裸泳、裸体晒太阳、拍裸照、裸奔、其他——超过九成

    人接受裸睡,近半人接受裸泳。

    自我裸体接受行为的排序是:拍裸体写真集、参加天体运动或国际

    裸体节、与爱人拍裸体婚纱照片、让著名艺术家做你的裸体雕塑给公众

    参观、裸奔——任何一种行为都没有获得超过半数的接受。

    如果网络新闻标题出现以下关键词,你最先点击的是哪个?从“裸

    体、走光、写真集、乱伦、偷情、露点”的字眼来看,目前传媒中的情

    色文化的确够显性。“裸体”的字眼能获得最高的点击率。也有15.3%的

    人根本不感兴趣,毕竟裸体可能既是当事人的策略,也是传媒的策略。

    对于传媒中的情色文化,偏于批评的声音占据主流:情色文化没有

    分级,政府应该规范管理;过于色情化,会误导青少年。也有人认同这

    是合理的现实,观念进步、思想开放的标志之一,不失为一种性教育的

    变相方式。

    在裸体问题上,没几个人是色情狂,但人人贪得无厌。女人要更丰乳细腰肥臀、更美白、更轻瘦,男人要更健力美、更高大威猛雄壮。对

    于别人的裸体,几乎无人拒绝更新鲜、更多数量的异性裸体视觉享受。

    这世上总有人比你更爱你的裸体——至少有一个(婴儿时期帮你洗

    澡的父亲或母亲),一般有一打(长大后你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儿姿色吸

    引爱慕者吧),成为公众人物之后,你的裸体形象(包括裸照)就成了

    这个世界的稀缺资源。

    在吸引力上,自己的裸体不如别人的裸体,别人的裸体不如新鲜的

    肉体,新鲜的肉体不如传说中的肉体,传说中的肉体不如近在眼前的穿

    着衣服的身体,端庄或风骚,妙曼或惹火。

    对于公众场合的裸体,一种政治正确的观念如同自动安装程序,存

    在于每个人的脑中。极少人会当众乱来。借助调查可以看到,裸体的传

    播渠道和接受观念发生了改变;但作为社会进步的标签,它的说服力不

    会比时装强多少。

    网络调查

    2007年4月,《新周刊》与新浪博客联合调查,4天内共有7540人参

    与投票。

    你通过以下哪些渠道看到过裸体?(多选)

    电视或电影60.54%

    新媒体60.27%

    裸体艺术展23.49%

    裸体真人秀18.39%其他场合17.72%

    公共场合6.98%

    公众对裸体艺术有很大的抵触,你认为原因是?(多选)

    人们有权选择不喜欢50.6%

    裸体不是必需的表达方式39.6%

    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不符合中国国情38.93%

    艺术家的创意与受众无关17.85%

    其他12.48%

    你觉得中国人为什么害怕裸体?

    因为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符44.56%

    缺乏性教育23.36%

    我不觉得中国人害怕裸体15.3%

    商业过度炒作,裸体变得妖魔化12.75%

    中国人体型不如西方人,有自卑感2.15%

    其他1.88%

    你对以下哪种裸体行为可以接受?(多选)

    裸睡90.2%裸泳49.53%

    裸体晒太阳45.43%

    拍裸照39.6%

    裸奔13.02%

    其他11.68%

    有条件的话,你觉得自己可以接受去做的行为是?(多选)

    拍裸体写真集42.15%

    参加天体运动或国际裸体节36.38%

    与爱人拍裸体婚纱照片34.5%

    让著名艺术家做你的裸体雕塑给公众参观18.93%

    裸奔10.87%

    如果网络新闻标题出现以下关键词,你最先点击的是哪个?

    裸体22.95%

    走光16.11%

    写真集15.3%

    根本不感兴趣15.03%

    乱伦11.54%偷情10.87%

    露点8.59%

    你对当下的传媒中的情色文化过多的看法是?

    情色文化没有分级,政府应该规范管理30.74%

    过于色情化,会误导青少年27.11%

    合理的现实,允许存在19.6%

    其实现实比传媒反映的更有过之10.47%

    观念进步、思想开放的标志之一6.85%

    不失为是一种性教育的变相方式5.37%

    裸与不裸,不是问题,只是策略。好莱坞大婶桑德拉·布洛克说得

    够刻薄:“男人对不时髦的衣服一点都不在乎,他们只想看我们光着身

    子。女人早就对此做好准备,只是为了其他女人才打扮。”

    我们都不再是裸猿了,公众都知道什么是政治正确,什么是艺术。

    文山鸡哥

    访问调查:“中国人为什么害怕裸体?”

    25个城市的100个人接受了本次调查。他们分别是学生、教师、公

    司职员、老板、主妇、飞行员、下岗工人,从7岁到70岁,每个人都有

    着自己的理由。

    1.因为中国人有穿衣服的教养,没有裸体的教养。2.因为中国人觉得文明的人不会暴露。

    3.因为裸体会让人直接联想到性。

    4.因为害怕有人利用裸体传达性息。

    5.因为缺乏性教育。

    6.因为性开放在前,身体开放在后。

    7.因为大家认为裸露的人心理一般有问题。

    8.因为大家害怕裸露给下一代带来问题。

    9.因为爸妈不准,他们说这是坏孩子做的。

    10.因为不想变成家人或亲友眼里的坏孩子。

    11.因为从小见得少。

    12.因为面子问题,喜欢看裸体的人品位低下。

    13.因为必须对爱人负责,身体是私人所有。

    14.因为不信任观众,公开是对名节的侵犯。

    15.因为裸体是人权,却常被偷窥文化伤害。

    16.因为社会不够开放,也没有这种风俗。

    17.因为有人以艺术之名行猥亵和成名之实。

    18.因为裸体艺术超越了常态生活,猛烈撞击着我们感官和精神的

    承受极限。19.因为中国人的艺术细胞不够发达。

    20.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种含蓄美,而裸体的表达方式特不含蓄。

    21.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挑战道德底线。

    22.因为人总得有点社会责任感,要是人人裸体,社会还不乱套

    了?

    23.因为中国人的思想比较保守。

    24.因为中国的封建历史束缚太根深蒂固。

    25.因为中国人尊崇孔儒,行为内敛,当然不会在大庭广众袒胸露

    乳。

    26.因为宗教的束缚。

    27.因为中国人有素质,不想裸体。

    28.因为中国的法律不允许。

    29.不穿衣服像什么话!哪还需要什么理由!

    30.因为中国人害怕用肉体表达观点。

    31.因为中国人整体不自信,不像唐朝。

    32.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希腊式自然文化。

    33.因为中西方对裸体视觉的教育过程不同。

    34.因为西方是个人主义,东方是集体主义。35.因为中国人身材不够棒,显得丢人。

    36.因为中国人性功能不够强,有自卑感。

    37.因为中国人体毛没外国人多,遮不到羞处。

    38.因为害怕隐私部位被异性看到。

    39.因为外国人都有体臭,喜欢裸体把那股味道散发出去;中国人

    没体臭不必脱衣服。

    40.因为中国不像西方认为裸体是自然美。

    41.因为中国人认为裸体是伤风败俗。

    42.因为裸体代表性,是一种禁忌。

    43.因为穿衣服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

    44.因为中国人以为自己不是动物了。

    45.因为从小到大的固定思维,看穿衣服看惯了,不穿衣服太奇怪

    了。

    46.因为中国是一个服装大国,不缺少衣服穿。

    47.因为穿衣服有安全感。

    48.因为裸体不好看,还是穿衣服好看。

    49.因为人犯了错都想掩饰,穿衣服也是为了掩饰什么吧。

    50.因为裸体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出卖。51.因为在大街上裸体,等于对群众开放身体。

    52.因为大家不想被人看,都想看别人的。

    53.因为无利可图。

    54.因为没有适合价格。

    55.因为利益考量问题,考虑正负面效应。

    56.因为难为情。

    57.因为虚伪。中国人都是“闷骚型”,不敢公开表达,骨子里是另一

    回事。

    58.因为脱了没有安全感。

    59.因为裸体没有神秘感。

    60.因为人人认为有伤风化。

    61.因为商业化过度炒作。

    62.因为感觉不对,气场不对。

    63.因为从众心理作祟,没有人做过的就不敢。

    64.因为跟生殖崇拜有关。

    65.因为裸体是欲望的来源。

    66.因为裸体使人暴露无遗,有悖于中国人传统男女有别的思想。

    67.因为害羞+自尊+道德约束+舆论压力。68.因为这是人的天性。

    69.因为人性压抑。

    70.因为不喜欢赤裸对人的感觉。

    71.因为喜欢,所以害怕。

    72.因为气候问题,冬天裸体当然很恐怖啦。

    73.因为中国的蚊子太多了。

    74.因为以前裸体要被批斗,老一辈有心理阴影。我们年轻这一辈

    人没有害怕裸体的说法了,有的话就是有病。

    75.因为很多人并不是出于艺术方面的想法。

    76.因为有些场合不适合裸体,但如果是在海滩、家里裸体就很

    OK。

    77.因为不好意思吧,不过我不怕。

    78.因为看到裸体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力比多。

    79.因为看到别的异性裸体会让伴侣吃醋。

    80.因为能看不能碰,心里干着急。

    81.因为穿bra会让胸部看起来更丰满。

    82.因为热爱名牌,支持时装工业。

    83.因为以为自己是贵族的绅士和淑女。84.因为穿衣服有走光的乐趣。2006年10月,香港某会所(图 马岭新周刊)。

    85.因为在光膀子问题上男女不平等。

    86.因为演员们接了裸戏就不能再装纯情了,接片机会少了影响收

    入。

    87.因为有空气污染,不穿衣服太脏了。

    88.因为裸体是许多人的底牌,不能轻易把底牌翻给人看。

    89.因为不穿衣服就没有裤兜装钱包手机。

    90.因为广告说:穿得少不少,要看皮肤好不好。

    91.因为怕晒黑。

    92.因为中国人喜欢把手放在袖子里,不穿衣服手没地方放。

    93.因为裸体让人失去了调情的余地。

    94.因为想通过衣服来显示品位和个性。

    95.因为提前曝光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96.因为长期观看裸体会让人性欲减退。

    97.关键是看谁在裸,为什么裸。尊重为艺术献身,鄙视卖肉。

    98.其实也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害怕裸体啦,可能是观念问题,或者

    与自身性格有关。

    99.纯属扯淡!公共澡堂也没见写“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禁入”呀!要不

    黄片能这么经久不衰?100.谁怕裸体?还不就是一群媒体在一惊一乍的,我看了真没什

    么。

    统筹王璇调查袁吉吉黄景雄匡尔娜吴思佳

    裸给谁看?

    荷兰阿姆斯特丹东部的赫特伦小镇,“健康世界”体育馆在2007年3

    月4日举行了一场名为“裸体星期天”活动。十几位中年、老年人裸体在

    体育馆进行各种项目的锻炼。此次活动获得了荷兰裸体主义者委员会批

    准,但绝大多数成员表示宁愿参加远足或园艺活动,也不愿意来体育

    馆,也曾有女性报名参加,但最终没有现身。有趣的是,不少人关心的

    不是裸体的问题,而是卫生。

    体育馆的会员表示很担心器械的卫生问题,有网友在体育馆网站上

    留言,裸体运动可以,但别在公共场所。活动中,这些裸体者被要求在

    举重器械上使用毛巾,在自行车等器械上使用一次性坐垫。活动结束之

    后,馆方对所有器械进行了消毒。

    当地政府表示支持此次活动,称其能够促进居民的健康运动,而且

    裸体者有表达自我的权利。但如其他许多裸体表达活动一样,这次活动

    最终也只是丰富了报纸的花边新闻版面。

    与国外的诸多裸体活动所遭受的待遇不同的是,在中国要使用这种

    表达方式似乎永远都会洋溢着悲壮的情绪。这仅仅是因为国情不同吗?

    屈原《九章·涉江》用了寥寥几个字描述了两位行为艺术的先驱

    者:“接舆髡首兮,桑扈行”,这位桑扈兄为了表达对时世的不满,选择

    了裸体行走江湖。屈原对这两位显然心有戚戚,因为他本人也是一位喜

    欢穿着怪异服饰的出位人士。到了三国时期,一位“忠果正直,志怀霜雪”的祢衡在觐见曹操的时

    候,也大胆地选择了裸体表达。一曲悲壮的《渔阳掺挝》之后,祢衡先

    生施施然尽褪衣衫,他说得比桑扈兄更为直白:“吾露父母之形体,乃

    展示清白之躯耶。”直接针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有趣的是,同为艺

    术家的曹操却并不认同他的艺术观和社会判断,满心不高兴,最终使用

    了阴险的小伎俩把祢衡辗转派到黄祖那里去送了命。

    更不要说之后的魏晋时期,裸体成为了文化人、艺术家的重要表达

    方式。

    裸体,向来是蕴含着一种反社会的表达方式,裸露就相当于大声高

    呼“我反对”。问题是,反对什么呢?

    2006年8月10日,在德国科隆,一帮动物保护主义者们裸体躺进保

    险盒,装扮成超市出售的肉制品,抗议人们食肉和残暴对待动物,他们

    的口号是“将你自己放在动物的位置”。之前的2006年6月,中国台湾地

    区的环保组织以“宁裸不核”为口号来抗议核电站建设,女学生在写

    满“核殇”的布上挣扎,最后挣脱,全身一丝不挂。Nuke(核能)和

    Nude(裸体)仅一字之差,在这里却不仅仅是文字游戏,而是身体游

    戏。

    这仅仅是我们看到的众多裸体事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我们也可

    以想见,基本上,裸体所表达的抗议和反对都指向的是公共利益,尤其

    是自然环境。

    当下的消费社会,推行的是消费拉动生产的价值观,以摧毁环境和

    消耗资源为乐事。现在的裸体人士所要反对的正是这种自掘墓穴的商业

    消费文化,这虽然同样是和社会主流需求对着干,但已经和桑扈、祢衡

    的古典裸体派对社会上层建筑捅刀子的行为大异其趣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肉体禁忌和表达需求,裸体表达虽然醒目,却并

    不一定清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天体主义者的天堂,2004年9月18日在圣塔克

    鲁兹市的裸体海滩上曾经有环保主义者组织过收集垃圾的环保活动。由

    于裸体海滩只有裸体者才能进入,这里的垃圾长时间无法清理,这帮好

    心人不得不全裸上阵——天可怜见,那天天气很冷,小风飕飕的。该组

    织发言人表示:“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清理海滩垃圾,我们在裸体海滩清

    理垃圾并不是为了倡导裸体主义!”

    可惜,这么善意、真诚地进入对方语境的裸体表达并不是我们看到

    的裸体事件的全部。事实上,更多的裸体事件表达出来的意味却是走

    形、怪异,宛如谵语梦呓。

    打算给自己出本书,于是就裸奔,还要奔遍全中国。“80后作家”向

    名主持人求婚被拒,于是发誓要“在她足迹所至的31个大中城市裸奔”。

    昆明出现“女体盛”,重庆就搞了“男体盛”,欲裸又不敢裸,几位女食客

    居然还煞有介事地表达了“有一种男女平等,挑战‘女体盛’的快感”。诗

    人要保卫另一个诗人或者保卫诗歌本身,于是毫无征兆地即兴裸体朗

    诵。至于更多充斥网络的女性博出位者,无不以裸露为最大亮点。

    裸体本身与传统相对抗,裸体的实施者却利用了它这种反禁忌的力

    量感,成为自己有蓄谋的表达方式,也是最语义混乱的表达方式。后工

    业时代的裸体不再是表达方式,而变成了商业道具。

    在福柯的逻辑里,身体分为“可理解的身体”和“有用的身体”,而对

    于那些居心叵测或者自己都一脑子糨糊的裸体表达者来说,只有“有用

    的身体”。我们的商业文明教会了这些人怎样利用自己的身体,身体在

    他们那里被商业所“规训”,成为用得最滥、最无趣、急功近利的表达方

    式。1974年4月,在伦敦西部的特威肯哈姆体育馆举行的英法橄榄球比

    赛上,迈克尔·奥布莱恩闯入球场,他一丝不挂,唯有嘴角挂着一抹笑

    容。那张警察用头盔遮住奥布莱恩的重要部位的照片在今后几十年内成

    为了经典。纪录片《裸奔者》里,这位警官说:“那天很冷,而且我可

    以告诉你,他没什么可以自豪的。”

    对于大众来说,裸体表达除了环保主义者的大义凛然,最为有趣的

    还是体育赛场上的这一幕幕调剂品。而我们不幸是中国的大众,中国的

    裸体表达者既没有庄严的普世主题,也没有趣味盎然的小品。毫不夸张

    地说,中国的裸体表达是最缺乏幽默感的,我甚至怀疑他们先天就有着

    被迫害妄想,总是满腹怨恨。

    首先,他们总会事先就把自己的表达和艺术联系起来。设立了这种

    前提,所有对其裸体表达感到不适的意见都会被自动归类为品位低下,严重的会被认为是阻挡历史潮流的道德卫道士。

    其次,有一种观点认为裸体和性的联想意味着道德败坏和观念落

    后,再上升到民族性上,就会有5000个人向你举例鲁迅先生的名

    言:“看见白胳膊,就想起裸体;想起裸体,就想起生殖器……”我完全

    不能理解这种超链接的逻辑,对自己的表达不做任何自省和调试,却以

    道德观来划定观者。实际上,裸体的性意味从来就不是禁忌,也不是可

    以生硬切割的,夸张一点说,一个正常男性如果对于女性裸体不再视为

    性信号,不如去访问一下专科门诊。昆德拉在《笑忘录》里描述的那些

    男人也不过如此:“他们裸露的性器官这时正傻呆呆地、忧伤地看着地

    面的黄沙。”

    如今是个人恐怖主义的时代。粉丝绑架偶像,我爱你所以你必须爱

    我;暴露胁迫观看,我裸露所以你必须观看。一旦裸体,则意味着以艺

    术或思想的名义对你进行绑票,裸体表达者接管话语权,反对者势必遭

    遇道德家的恶名,表达即使失败,也将成为烈士。这是一场悲壮而稳赢的后现代战争。

    文林奇

    不穿衣服的历史

    整个东西方文明史,道德不断给裸体施加压力,而裸体也理直气

    壮:为了艺术的名义!这个肥而不腻的口号,从19世纪一直喊到21世

    纪,还是那么剽悍。

    奥耳西波斯在公元前724年第15届古奥运会上意外跑掉了“兜裆

    布”,裸体成为当时体育竞技唯一正确的“衣着”,此后的参赛者都秉

    承“我裸奔,我奥运”的宗旨,不着寸缕并刻意地展示全部家当,以此来

    证明自身的健美与强壮。在希腊人的意识中,裸露是天性使然,众神和

    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拜神即是拜人。理想的人物拥有的不是善于思

    索的头脑或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发育好、血统纯、比例匀称、擅长各

    种运动的裸体。古希腊的裸,应是最坦诚最规矩的裸。

    无法考证,希腊人是穿衣的时候多还是裸体的时候多。阿基米德奔

    出澡堂叫喊着“尤里卡”的时候也许雅典大街上同样一丝不挂的人还不

    少。他的裸奔说明了两点:一、他发现了浮力原理;二、他本人身材很

    好。

    拥有傲人身材的阿基米德人也很傲,罗马士兵不爽就一刀把他解决

    了。长期征战被军事化的罗马人不具备美学欣赏素质,他们认为希腊的

    衰亡是因为淫乱昏聩,裸体和淫乱始终脱不了干系。前车之鉴,罗马时

    期的裸体雕塑明显减少。

    中世纪对裸体讳莫如深,由亚当夏娃引领穿衣史的基督教会一统天

    下,裸体正式被戴上邪恶肮脏、肉欲异教的枷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教堂中可以发现许多被赋予宗教色彩的裸体图案。对于一个因原罪和

    肉体困扰而对肉体特别重视的时代,让·克洛德·布洛涅所说的“真正的民

    间信仰和正统宗教并存”,或许是最好的解释。

    民间信仰需要裸体,改革社会制度也需要用裸体来制造舆论。沉寂

    两千多年后,古希腊的裸体们被意大利人从灰堆里扒拉了出来。在文艺

    复兴者眼中,传达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裸体在这一时期变得任重道远:它

    们不单是美的象征,还是文艺复兴的形式主义代表。人体模特也在此时

    出现,但当时敢于裸露的人们只愿意让画师把自己创作成神话中的虚构

    人物。同时,一些画家画模特也睡模特,不可否认裸体的色情意味在此

    时加重了。

    文艺复兴解放了裸体,却也遭到社会廉耻观和教会的坚决抵抗。

    1504年,米开朗琪罗在夜里偷偷把大卫雕像竖到了大街上,次日便有愤

    怒的市民狂扔石子表示抗议。后来,28片铜葡萄叶子挂在了大卫的胯

    下,在“挂葡萄运动”推行的200多年间,有无数的裸体艺术品被迫穿上

    裤子,裹上遮羞布,甚至被焚毁。蒙田曾公开嘲讽教皇:“这位老好

    人,在我年轻时代为了不玷污老百姓的眼睛,曾阉割了许多漂亮而又古

    老雕像的性器官。”

    在假正经的18世纪,有伤风化的处罚不再把矛头指向科学宣传和艺

    术创作,却出现了“道德裸体论”:如果把裸体作品臆想成真的裸体,那

    么难免产生邪念,受到鄙视;如果能用人道主义的方式从中获得美感,那么这就是道德的艺术。

    照相技术诞生后,重现真实使逼真不再是艺术美的标准。画家失去

    了肖像市场,却开发了窥淫狂们的市场,这个市场同样有大把的钱赚。

    19世纪50年代,裸体淫秽照片悄悄出现,人们窥视的本能得到了空前的

    满足。相较于西方,裸体在中国从来没有掀起过大风浪,向来都是被打压

    的对象。上下五千年,除了昏君聚众淫乱的群裸之外,便是惊世骇俗的

    文人愤青们的独裸。前者是直白赤裸的性需求,后者是小众口味的行为

    艺术。

    魏晋时期堪称古代愤青的裸体行为表演高峰期。暴君迭出,草菅人

    命;而文化却达到极高的造诣。这种畸形的社会形态最宜造就艺术气质

    型人才。不能去做官,对政局绝望,只能躲在山野或集市上,白天做贩

    夫走卒,晚上思考关乎宇宙的哲理。前朝已有的原始性文化习俗激发了

    他们回归自然摆脱束缚的欲望,于是裸体便顺乎其然了。与屈原在野外

    孤独惨兮兮地披头散发裸行不同,他们更愿意把自己暴露在世人眼光

    中。谢鲲、胡毋辅之、毕卓等人喜欢在一起裸身纵酒;竹林七贤之一的

    刘伶把房子当衣服,旁若无人地整天吊串葡萄在家中晃荡;曹操办酒

    会,请柬上注明了要正装出席,祢衡穿着乞丐服就去了,被宾客责备干

    脆当众脱衣裸奔,击鼓骂曹……

    魏晋之后呢?再也找不出哪个阶层能这么有默契地展示裸体了。唐

    朝被称为“女人最自信的时候”,但唐朝留下的是裸露而不是裸体,是呼

    之欲出却始终一点不露的胸脯和穿七层薄纱还非要透出胸前一颗痣的大

    国矫情。

    裸体在古代中国似乎就两个用途:要么泄欲,要么泄愤。儒家思想

    严厉又紧密地和社会道德及社会地位挂钩,绝不允许谁有“裸家思想”,于是文人骚人们不敢再用裸体来表达情绪,转而专注于礼学和白日梦。

    这奠定了中国人闷骚的基础,也让裸体逐步被妖魔化。清朝对文人裸体

    有记载的,无非是康熙年间一个老学究在夏天脱光了看四书五经时被访

    客发现传为笑谈而已。

    春宫图的发展以及隐秘流行很生动解构了道德和人欲的冲突。秦汉

    有大大方方的野合壁画,隋唐时尚有裸体飞天,及至明清,只能从坊间偷偷获取线条简单的春宫画,而且一部分还是穿了衣服的。伴随世俗小

    说的产生,春宫画盛于晚明,这和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暴露出的“民间信

    仰需要裸体”有微妙的投合之处。然清代此类画作的刊行在政府干预

    下,遂衰微下去。

    布洛涅在研究廉耻观历史时惊讶地发现,在中世纪的教堂里,很多

    看似神圣的地方,裸体明目张胆地横陈在严肃正经的目光下。他由此戏

    谑地推断,教堂是上帝的地方,而上帝不像素人所想的那么忌讳裸体,上帝穿衣人却裸着,是因为人的卑微。

    在中国,无数学者为欢喜佛的真正意义纠缠不休。藏传佛教唐卡中

    裸露交媾的男女双修图案从元代开始便被皇室奉为精品。正方称,此裸

    非彼裸,藏秘中裸露的本质是传教,通过双身佛的阴阳结合来提炼佛教

    乐空双运的思想。反方则说,宗教给裸露穿了外衣,欢喜佛的意思是佛

    可以欢喜,人不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9928KB,3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