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2800
怪诞心理学.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0日
第1页
第9页
第13页
第30页
第42页
第80页

    参见附件(869KB,82页)。

     怪诞心理学,这本书作者以实验经验来编写出内容,同时实验以星座、运气、面相、姓名、走路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到每个心理学。

    怪诞心理学介绍

    你走路的方式会透露出你的哪些性格?为什么女性的征婚广告好由男性来写?全世界好笑的笑话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竟然会回忆起不曾发生过的事情?为什么女性驾驶员更容易超速行驶?夏天出生的人和冬天出生的人谁的运气更好一些?真心的笑容和虚假的笑容都打着哪些难以掩饰的烙印?……

    本书是作者和诸多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结晶。它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书中的实验让我们意识到:其实人类的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这些匠心的实验读来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拍案叫绝,如果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用来搞活聚会气氛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怪诞心理学作者

    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拥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的头衔,他在包括欺骗、运气、幽默和超自然等不寻常领域的研究享誉国际,他是英国媒体最常引用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在英国超过 150 个电视节目上播出。他定期出现在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做节目,有关他工作的专题报道更是频频出现在英国各大出版社和报刊杂志上。

    怪诞心理学主目录

    第1章 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时间心理学

    第2章 相信别人,不过别忘了切牌——撒谎与欺心理学

    第3章 一切皆有可能——灵异心理学

    第4童 下定决心——决策心理学

    第5章 以科学的方式搜寻全球爆笑的笑话——幽默心理学

    第6章 是罪人还是圣人——自私心理学

    怪诞心理学截图

    ————————————怪诞心理学————————————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 页 共 82 页

    内容简介

    你走路的方式会透露出你的哪些性格?为什么女性的征婚广告最好

    由男性来写?全世界最好笑的笑话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竟然会回忆起不

    曾

    发生过的事情?为什么女性驾驶员更容易超速行驶?夏天出生的人和冬天

    出

    生的人谁的运气更好一些?真心的笑容和虚假的笑容都打着哪些难以掩饰

    的

    烙印?……

    本书是作者和诸多卓越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结晶。它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书中的实验让我们意识到:其实人类的行为并不像我们

    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这些独具匠心的实验读来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拍案叫绝,如果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用来搞活聚会气氛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简介

    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拥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

    授”的头衔,他在包括欺骗、运气、幽默和超自然等不寻常领域的研究享誉国际,他是英国媒体最常引用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在英国超过 150 个电视节目上播

    出。他定期出现在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做节目,有关他工作的专题报道更是频

    频出现在英国各大出版社和报刊杂志上。

    第 1 节:序(1)

    谨以此书献给我挚爱的父亲和母亲

    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

    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

    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

    的这个社会,那么你所做的一切就是有价值的!

    --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社会生活中的人》

    序

    什么是怪诞心理学?这门学问的意义何在?

    以科学的方法探究泡茶的奥秘、祈祷的力量、水果的个性和人浪的形成。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 微博关注:商业类电子书

    (最新最快的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 页 共 82 页

    长久以来,人类行为的古怪面一直都在撩拨着我那充满好奇的神经。

    在大学里读心理系时,我曾把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当成心理实验室,在那里

    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我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刚刚见到自己的另一半走下火车的

    人。在他们深情相拥的那一刻,我会立即走上前去,同时启动藏在口袋里的秒表,然后对他们说:打扰了,你们不介意做个心理实验吧?从我刚说打扰了这几

    个字到现在,你们觉得已经过了几秒钟?研究结果显示,沉醉在爱河之中的人

    会大大低估时间的流逝速度,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如果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

    坐上一小时,你会觉得只坐了一分钟;如果你在一个热火炉上坐了一分钟,你却

    会觉得仿佛坐了一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对心理学中不同寻常的方面心存好奇。当然,我

    并不是第一个对这种行为测量法感兴趣的人。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代

    都会出现几位致力于探索稀奇古怪事物的研究人员。

    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特立独行的科学家,很可能也是

    这种行为测量法的创始人,他把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研究不寻常的主题

    上。[1]他曾偷偷衡量同事演讲时听众烦躁不安的程度,由此来客观评判同事的

    演讲是不是很枯燥乏味。他曾在口袋里放着计数器,在英国各主要城市的大街上

    游走,暗中记录和他擦身而过的人是貌美如花、相对丑陋或是相貌平平,并由此

    绘制出了英国的美女地图(伦敦的美女最多,阿伯丁的情况最为糟糕)。

    高尔顿对祈祷效果的研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2]他做了一个假设,如果祈

    祷真的有效,那么神职人员应该比大部分人更为长寿才对,理由很简单,他们祈

    祷的时间显然更长,态度也更为虔诚。他对各种人物辞典中收录的成百上千名人

    进行了非常广泛的分析,结果发现神职人员的寿命其实远没有律师和医生那么

    长,这让极为虔诚的高尔顿开始质疑祈祷的力量。

    甚至连泡茶这件事也引起了高尔顿的注意,为了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泡杯好茶

    的完美之道,他花费了数月的时间,还做了一个特殊的温度计,让他可以随时测

    量茶壶里的水温。经过严谨的测试后,高尔顿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 2 节:序(2)

    当茶壶内的水温维持在 180~190 华氏度之间,而且茶叶浸泡时间达到 8 分

    钟时,泡出的茶味道最醇,喝起来最香,而且绝对不会太苦,也不会太淡。

    能够对泡茶进行如此彻底的研究,高尔顿很是得意,于是骄傲地宣称:茶

    壶里再也没有什么秘密了。[3]

    从表面上看,高尔顿对无聊、美貌、祈祷和泡茶的研究可能显得比较分散。

    不过,这些都是同一种人类行为研究方法的早期绝佳案例,我把这种方法称为

    怪诞心理学。

    简单地说,怪诞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稀奇古怪的各个方

    面。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虽然已经有少数先行者在心理学研究中采用了这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却一直未被认定为一门严肃的社会科学。这些研究人员追随着高尔顿

    的脚步,在主流科学家怯于涉足的领域内勇敢前行。他们业已完成了以下创举。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 微博关注:商业类电子书

    (最新最快的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 页 共 82 页

    ●研究过在足球场中至少需要多少人才能形成人浪;[4]

    ●请人试着记住一万张照片,以此来记录视觉记忆的上限;[5]

    ●确定了水果的个性特质(柠檬不讨人喜欢,洋葱很愚钝,蘑菇一心想着攀

    附权贵);[6]

    ●偷偷计算正戴棒球帽与反戴棒球帽的人数;[7]

    ●站在超市外面,手捧募捐箱,暗中衡量请求捐款的不同措辞对实际捐款金

    额的影响(一句简单的一分钱也能帮上忙几乎总会让捐款加倍);[8]

    ●发现越临近圣诞节,孩子们画的圣诞老人会越大,到了 1 月份,这位老公

    公的个头在孩子们的画笔下就明显缩小了。[9]

    在过去的 20 年里,我也对人类行为做过类似的研究。我研究过揭开撒谎者

    面纱的征兆,探索过我们的出生月份对个性的影响,发掘出了快速约会和征友广

    告背后科学的秘密,还研究过一个人的幽默感会透露出其内心最深处的哪些想

    法。开展这些研究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暗中观察人们如何处理日常

    事务、在艺术展和音乐会中进行不寻常的实验,甚至在闹鬼的建筑里举行虚假的

    通灵会。全世界有成千上万人参与了上述研究。

    本书详细记录了我所从事的古怪探险和实验,同时我也把这本书献给上个世

    纪的少数学者,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和倾情投入,怪诞心理学这面旗子才得

    以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迎风招展!

    本书的每一章都将向读者揭示隐藏在人生各个不同层面的秘密心理,其中包

    括欺骗、决策、自私和迷信等。在此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一些我最喜欢的古怪研

    究。比如说,拖延车辆在有红绿灯的路口停留的时间,以此衡量后面会有多少辆

    车的司机不耐烦地使劲儿按喇叭;研究为什么姓鱼的海洋生物学家会特别多;暗

    中分析买的商品超过 10 件却到超市快速通道结账的是哪一类人;叫人用菜刀砍

    下活老鼠的头颅;分析自杀率是不是和全国电台播放的乡村音乐数量有关;虽然

    各种质疑看似不无道理,但实验证明黑色星期五的确对人的健康不利。

    第 3 节:序(3)

    在你即将看到的这些研究中,大多数到目前为止还难登大雅之堂,只能屈居

    于不知名的学术期刊中。这些都是严谨的科学研究,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

    结构而言,这些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和绝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不同,这些研究本身都有点古怪。有些是用主流的方式研究不同寻常的课题,有些则是

    用不同寻常的方式研究主流的课题,它们都是行为科学家搞怪的结果。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怪诞心理学的奇妙之旅吧!

    神奇的 Q 测试

    在我们正式开始之前,请你先花一点时间完成下面的这个小测试。

    举起你平常用来写字的那只手,然后用食指在前额上画一个大写字母 Q。

    事实上,你有两种方式可以完成这项任务,欲知详情,请翻开下一页!

    你画的 Q 可能是小尾巴朝向你的右眼,如图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Q,但站在你对面的人却看不出来。

    你画的 Q 也可能是小尾巴朝向你的左眼,如图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站在你对面的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Q,但你自己却看不出来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4 页 共 82 页

    了。

    稍后我们会谈到,你完成这项任务的方式隐含着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跟

    你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息息相关。

    第 4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

    第 1 章

    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时间心理学

    如何用冷血杀手的生命历程来检测占星术是否真的灵验?

    你是否的确生来就是一个幸运儿?

    在说起生日的时候那些富人和名人为什么会刻意撒谎?

    有些人又是如何一心想着逃税、避税的?

    在美国,每天大约有一亿人都在看自己的星座运程,大约有 600 万人会付钱

    请专业的占星师为自己做性格分析[1],由此可见,对星座的信仰业已经受住了

    时间的考验。能够预测未来的占星师具有某种非凡的魅力,就连世界上的某些政

    要对这种魅力也难以抵挡。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和第一夫人南希·里根就特

    别喜欢向占星师请教。事实上,他们政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受到了占星学的影响,其中包括举办国际高峰会议的时间、总统发表宣言的时间以及空军一号的飞行时

    刻表。[2]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一小部分热情高涨的科学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

    研究人们的出生日期和他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范围涉及甚广,其中

    包括剖析那些残酷无情的冷血杀人狂、追踪数以百万计的美国纳税申报表、分析

    英超足球明星的生日、让两万多人上线进而评估他们各自的运气,甚至还有科学

    家让一名年仅 4 岁的小孩预测全球股市的发展趋势。虽然他们的工作进展缓慢,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他们逐渐从笼罩在星座之上的层层迷雾中发现了

    一个事实:我们的出生日期的确会在很多方面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

    止。

    先知和收益

    英国科学促进会成立于 1831 年,创办人是苏格兰著名科学家大卫·布鲁斯

    特爵士。英国科学促进会拥有几项备受赞誉的创举。1841 年,表示恐龙的英语

    单词 dinosaur 首次出现在了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会议上;在 1860 年的年会上,物

    理学家奥利弗·洛奇向与会者演示了无线传输技术,这是该技术最初的几次公开

    亮相之一;同样是在 1860 年,有关物种起源的著名论战也是在英国科学促进会

    的会议中上演的,论战的双方分别是生物学家赫胥黎和牛津教区主教塞缪尔·威

    尔伯福斯。(威尔伯福斯主教代表的是宗教势力,由于他非常狡猾,而且能言

    善辩,所以为自己赢得了一个绰号油嘴山姆。)据传言当时有这么一番情形:

    威尔伯福斯转向赫胥黎,然后以讥讽的口吻问道,你那类人猿的血统,是来自

    祖父一方呢,还是祖母一方?赫胥黎并没有被主教咄咄逼人的攻势吓倒,他先

    是平静地转身,小声对自己的同事们说,是上帝把他交到我手里的。然后他直

    视着主教宣称自己宁愿认一只类人猿做祖父,也不愿与一位主教扯上什么关系。

    英国科学促进会每年都会举办为期一周的科学庆典,2001 年,他们邀请我

    去做一个实验,该实验是科学周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收到邀请函之后,我碰巧

    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有关占星学的文章,文章讲述的是当时最流行的金融占星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5 页 共 82 页

    学,而且提到有些占星师宣称一家公司的设立日期能够影响到其日后的经营业

    绩。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遍布全球的投资者就有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投资参照依据,于是我决定研究一下这个课题,看看上帝的旨意是否的确能够左右一家公司的

    发展前景。

    我主持的这个实验需要三名参与者:一名金融占星师、一名资深的分析师以

    及一个年龄尚小的孩子。在实验开始的时候,我们会为每名参与者提供价值 5000

    英镑的虚拟货币,然后让他们用这些钱去购买自己最为看好的公司的股票。在接

    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我们会就他们将如何选择进行追踪。那么,到底谁的投资是

    最明智的呢?

    众所周知,要想让占星师参与这类研究非常困难。绝大部分的占星师都不愿

    意拿自己的预言去做实验,即便有些占星师对此有些兴趣,但考虑到这是一次科

    学实验,他们基本上也不会同意参加了。不过,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打了几十

    个电话后,终于有一名职业的金融占星师说他觉得这个项目听起来很有趣,所以

    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接受挑战,他可真是一个大好人啊。

    剩下的两名实验对象招募起来就容易多了。我们在互联网上冲了会儿浪,然

    后打了几个电话,很快就有一名资深的分析师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他也很高兴地

    表示愿意参与实验。最后,我一个朋友的朋友说很乐意问问他的女儿是否愿意做

    第三个实验对象,当然也是最后一个。我们仅用一块巧克力就达成了这最后一笔

    交易,4 岁的小蒂娅来自伦敦东南部,没有任何投资经验,她的加盟为我们的寻

    觅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巴克莱股票经纪公司是英国最负盛名的投资公司

    之一,他们同意担任这场投资大赛的裁判。看来,我们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前期准

    备工作。

    第 5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2)

    我们选定了英国最大的 100 家公司,我们的三名参与者可以用他们所拥有的

    现金购买任意一家或几家公司的股票。我们的金融占星师仔细研究了各家公司的

    设立日期,然后很快确定了自己的投资领域,其中包括通信股和技术股(沃达丰

    通信公司、Emap 公司、巴尔的摩技术公司和培生集团)。凭借自身长达七年的丰

    富经验,我们的分析师决定将投资的重点锁定在通讯行业(沃达丰通信公司、马

    可尼公司、大东电报公司和保诚集团)。

    我们希望小蒂娅的选择完全是随机的,她很高兴地就答应了。我们想到了一

    个巧妙的选择流程,其间要用到一把四脚梯和一大堆小纸片。2001 年 3 月 15 日

    上午 11 点 55 分,在巴克莱股票经纪公司的大理石走廊上,我发现自己小心翼翼

    地站在一把 6 英尺高的梯子顶上。陪着小蒂娅站在走廊上的是公司的几个顶级投

    资经理,他们都在耐心地等待着。我的一只手紧紧地抓着梯子,另一只手里拿着

    一百张小纸片,每一张小纸片上都写着一家公司的名字。当正午 12 点的钟声敲

    响的时候,我把手中所有的小纸片使劲儿抛向了空中,在它们轻轻飘向地面的时

    候,小蒂娅随机抓住了其中的四张小纸片。她把自己抓到的小纸片郑重地交到妈

    妈的手中,这位母亲随后宣布了女儿的投资之选:一家高级银行(苏格兰银行)、一家著名的品牌饮料集团(迪阿吉奥)、一家金融服务集团(耆卫)和一家领先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6 页 共 82 页

    的连锁超市集团(圣斯伯里)。虽然周围的观众并不多,但所有人都为小蒂娅的

    选择鼓掌欢呼,小蒂娅也很淑女地给大家行了个屈膝礼表示感谢。

    为了力求公平,我们允许参与者在实验开始几天后改变自己的投资计划。我

    们的金融占星师重新观测了天象,随后更换了三支股票,所以他的最终投资组合

    是工业气体公司 BOC、BAE 系统公司、联合利华公司和培生集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自己之所

    以选择这些公司,是因为它们的背后都有非常不错的行星风呈现[3]。我们的资

    深分析师坚持不改变自己最初的选择。经过第二次天女散花般的随机洒纸后,小

    蒂娅的投资组合变成了基金管理公司 Amvescap、Bass 公司、苏格兰银行和哈利

    法克斯公司。

    在一周的期限到来的时候,我们再次相聚巴克莱股票经纪公司,开始评估三

    位参与者的投资成果。在过去的一周里,股市出现了极为异常的波动,世界顶尖

    企业的市值突然之间蒸发了数十亿。奇怪的是,无论是金融占星师还是资深分析

    师都没有预见到这场风暴。全球股市骤然暴跌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三位参与者都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损失最大的是金融占星师,观测天象的结果是他的投资赔

    了 10.1%;紧随其后的是资深分析师,亏损 7.1%;相对而言表现最好的竟然是

    小蒂娅,她的随机投资只赔了 4.6%。

    第 6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3)

    我们的资深分析师并没有像一般投资人那样表现出一派豁达乐观的态度,他

    告诉记者说,原本觉得自己可能会是倒数第一名,他一直认为小蒂娅肯定是最后

    的冠军。[4]我们的占星师对投资失利的解释依然跟星象有关,他说如果事先知

    道小蒂娅是巨蟹座,他根本就不会参与这场比赛。[5]相对而言,小蒂娅的态度

    就谦逊多了,她说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赢的,还说在幼儿园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学

    过科学。[6]

    《太阳报》对小蒂娅的成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意在报纸的金融版块辟

    出了一个整版介绍小蒂娅,还列举了小蒂娅送给热血股民的三条建议:金融不

    是万能的,但糖果却是、早点儿上床睡觉、关注日益成长的儿童玩具市场。

    [7]由美国知名主持人莱诺主持的《今夜秀》节目组表示有意让小蒂娅上他们的

    节目,但小蒂娅最终拒绝了,我猜想她肯定是唯一一个以家庭作业为由婉言谢绝

    邀请的嘉宾。

    在金融世界里,一周的时间的确不能算长,因此我们决定将实验的时间跨度

    延长为一年。事实证明,这 12 个月给人的感觉可真够漫长的,全球经济持续低

    迷,市场整体下跌幅度高达 16%。在实验进行到接近一整年时,我们请巴克莱

    股票经纪公司的专家们对三位参与者的投资组合再次进行价值评估。这一次,三

    者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我们的资深分析师赔了 46.2%,金融占星师的成绩相

    对要好一些,但依然亏损了 6.2%,小蒂娅则再次荣登冠军宝座。在大盘持续下

    跌的情况下,她竟然获利 5.8%。[8]

    投资专家对所选股票的预测显然并不灵光,对此我倒觉得没什么可大惊小怪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7 页 共 82 页

    的。资深分析师的智慧受到挑战和质疑并不是第一次。在瑞典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一家全国性的报纸为五位资深的投资人和一只名叫奥拉的大猩猩分别提供了

    1250 美元。奥拉采用投掷飞镖的方式选出了在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的几家公司的股票。一个月后,报纸开始对比每一位参赛者的投资成果,令人惊

    讶的是,奥拉投资的股票在收益上超过了每一位资深投资人所选的股票。《华尔

    街日报》也做过类似的研究,他们定期邀请四名投资人每人选出一支股票,然后

    采用奥拉的投掷飞镖法再选出四支其他股票。6 个月后,报纸开始对比两种不同

    选择的投资回报率。事实证明,随机选出的股票在回报率上总要胜过专家的选择,而且每次至少会打败其中的一位投资人。

    我对金融占星学的测验并非第一次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星象和世俗事务之

    间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研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其中还包括一系列

    非同寻常的实验,就我所知,英国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在这个领域做了

    大量的工作。

    第 7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4)

    占星预言

    汉斯·艾森克教授可能是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在 1997 年去世

    之前,也是科学期刊和杂志最常提及的在世心理学家。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

    无法衡量,即不存在。

    艾森克将毕生的大部分精力用于研究如何量化人性中的某些方面,这些特质通常

    被认为是无法借助科学的方法加以衡量的,比如诗歌、性行为、幽默和天赋等。

    然而,他之所以能够闻名遐迩,可能还要归功于他在人性分析方面的贡献。他发

    明的个性调查表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应用依然是最为广泛的。

    要想完全理解艾森克对于占星术的研究,就有必要对他所从事的个性分析研

    究有所了解。艾森克曾安排了成千上万的人填写调查问卷,然后借助强大的统计

    技巧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主要纬度。研究结果

    显示,人们的个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事实上,在艾森克看来,它们只是在

    少数几个最为基本的特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艾森克将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特质

    分别定义为外向和神经质。艾森克人格调查表就是用来衡量这些特质的,整

    个调查表包括大约 50 个不同的描述。接受调查的人需要针对每一个描述圈选

    是或者否,从而确认每一句话是不是在描述他们自己。

    艾森克所定义的第一个纬度是外向,也就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活

    力多少。得分较高者被称为外向型的人。这种人比较容易冲动、乐观、开朗、喜欢与人相处、追求即时享受、拥有较多的朋友和广泛的人脉,但同时也更有可

    能欺骗自己的伙伴。得分较低者则被称为内向型的人。这种人显得更为小心谨

    慎、善于约束自己,相对也更保守一些。他们的社交圈往往仅限于几个非常亲近

    的朋友,它们对五彩斑斓的夜生活没有什么兴趣,而宁愿呆在家里读一本好书。

    通常来说,大部分人的性格会介于外向和内向之间。艾森克人格调查表在衡

    量这个纬度时常会用到这样的描述:我是派对上的灵魂人物,置身于人群之中我

    感觉很轻松自在,等等。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8 页 共 82 页

    艾森克所定义的第二个纬度是神经质,这个纬度衡量的是一个人的情绪稳

    定程度。得分较高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比较没有自信、常常为自己设立不切

    实际的短期目标或长期目标,而且会更经常性地出现怨恨和嫉妒心理。相反,得

    分较低者更容易保持心态稳定、更容易放松自己,在遭遇失败的打击后情绪也更

    容易恢复,这种人很善于用幽默来化解焦虑,有时候甚至会因为面临压力而更感

    觉斗志昂扬。艾森克人格调查表在衡量这个纬度时常会用到这样的描述:我总是

    因某些事情感到忧心忡忡,我能够轻易摆脱压力的困扰,等等。

    第 8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5) |福哇 www.fval.cn 小说|

    根据古老的占星学传说,十二星座中有六个星座和外向有关(白羊座、双子

    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和水瓶座),另外六个星座则和内向有关(金牛座、巨蟹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和双鱼座)。另外,三种土象星座的人(金牛

    座、处女座和摩羯座)看起来更能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态的平和,而三种水象星

    座的人(巨蟹座、天蝎座和双鱼座)则更神经质一些,情绪和心态也更容易出现

    波动。

    为了验证这种传说是否真的属实,艾森克和广受尊崇的英国占星学家杰

    夫·梅奥联手展开了一项调查。梅奥在几年前创办了梅奥占星学院,并很快从全

    球各地招收了一大批学生。在梅奥的客户和学生中,有 2000 多人被要求提供他

    们的出生日期并填写艾森克人格调查表。对占星学持怀疑态度的人期望看到的调

    查结果就是被调查对象的个性与古老的占星学传说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与

    此相反,拥护占星学的人则认为出生时的星象位置毫无疑问会对一个人的思维方

    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让怀疑论者大吃一惊的是,调查的结果竟然与古老的占星学传说完全吻合。

    星座与外向有关的人在外向特质上的得分的确要比其他人高一些;与土象星座的

    人相比,三个水象星座的人在神经质特质上的得分也明显要高出一截。[9]占星

    学期刊《现象》也因此宣称,这些发现可能是本世纪占星学上最为重要的进展。

    [10]

    然而,艾森克自己却对调查结果产生了怀疑,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参加调查的

    人事实上已经对占星学笃信不疑了。这些人事先早已知晓占星学对他们个性的预

    测是什么。艾森克担心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可能会导致并不准确的调查结果。会

    不会因为调查对象觉得自己应该具备占星学所赋予他们的性格而选错了答案,从

    而引出了那个让怀疑论者大跌眼镜的调查结果?换句话说,这个调查结果可能只

    是心理作用导致的结果,而跟调查对象出生时的星象位置毫不相干。

    有了这个念头后,艾森克又额外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的对象是 1000

    名孩子,他们几乎不可能听说过性格和星座之间的关系。这一次,调查结果出现

    了颠覆性的变化,而且显然与古老的占星学传说毫无吻合之处。孩子们在外向和

    神经质两个特质上的得分跟他们的星座根本就扯不上任何关系。为了进一步验证

    生日和个性之间到底有没有关联,艾森克将调查对象从孩子转到了成人,这一次,调查对象对占星学的了解程度深浅不一。结果发现,如果调查对象很清楚星座对

    性格有何影响,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传说的吻合程度就会非常接近。相反,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9 页 共 82 页

    如果调查对象对占星学没有太多了解,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传说就不会那么

    一致了。结论已经很明确了,出生时的星象位置并不会对一个人的个性产生什么

    魔法效应。然而,的确有这么一些人,由于对占星学中星座和性格之间的关系非

    常熟悉,竟然真的就变成了具有某种星座特质的人。[11]在一次探讨科学和占星

    学的会议上,艾森克公开了自己的后续研究成果。后来为其作传的作家对当时的

    情景做了如下的描述:很多占星学家的反应相当激烈,在他们中间弥漫着一种

    强烈的情绪,他们感觉艾森克欺骗了他们,开始的时候艾森克俨然是他们的代言

    人和保护神,后来却摆出了一些令人难堪的姿态,这无疑是对他们的背叛。[12]

    第 9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6)

    艾森克的实验证明,有些人的确会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当然了,这并

    不是研究人员唯一一次得到类似的证据。在 20 世纪 50 年代,心理学家古斯塔

    夫·杰哈塔曾在加纳中部研究过阿散蒂人的生活。依据传统,每一个阿散蒂孩子

    在出生后都会被赋予一个教名,教名依据其出生日期确定,而且与一系列性格特

    质息息相关。星期一出生的孩子教名为 Kwadwo,通常认为这些孩子会比较安静和

    平和,不会到处惹事。星期三出生的孩子教名为 Kwaku,通常认为这些孩子比较

    调皮捣蛋。杰哈塔很想知道,在出生时被人为打上的性格烙印会不会对阿散蒂孩

    子今后的个性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呢?为了找到答案,他查阅了少年法庭的记

    录,结果发现,出生时被打上的性格烙印的确会影响孩子们的行为,在法庭记录

    中,Kwaku 出现的频率要远远高于 Kwadwo。[13]

    那么,艾森克的研究成果会不会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占星学信徒改变自己的信

    仰呢?很显然不会。相反,很多拥护占星学的人争辩说,星象只会对人的个性特

    质产生大概的指导作用,要想了解更为精确的信息,还必须仔细研究一个人降临

    到这个世界上的精确时间。目前,这种观点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极大

    关注。

    时间双胞胎和波哥小丑

    英国研究人员杰弗瑞·迪恩是一个轻声细语、性格温和的人,他毕生都致力

    于收集和比较有助于评估星象对人类行为潜在影响的各类资讯。他所处的立场非

    常独特,因为他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曾以占星为业的职业占星师。

    2000 年,我应邀到澳大利亚的国际科学大会上发表演讲。我很高兴地发现

    杰弗瑞竟然也在演讲嘉宾名单中。在演讲的时候,杰弗瑞谈到了自己近期从事的

    最大的研究项目,他将该项目称为占星术的决定性试验。和很多好的点子一样,这个项目其实也比较简单。依据占星师的说法,出生时的星象位置可以预测一个

    人的个性,并会对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真的是这样,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出生的人在性格和命运上应该非常相似才对。事实上,杰

    弗瑞指出,他们应该是时间双胞胎。

    在现实中,的确也发现了一些能够支持这种想法的逸事类证据。20 世纪 70

    年代,占星研究人员对一个出生资料库展开了探究,他们惊讶地注意到,有些出

    生日期仅差几天的人竟然拥有极为相似的生命历程。法国的自行车冠军车手保

    罗·恰克和里昂·列弗就是一对鲜明的例子。他们分别出生于 1910 年 7 月 14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0 页 共 82 页

    日和 7 月 12 日。1936 年,他们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恰克

    夺得了环法自行车大赛波尔多-巴黎赛段的冠军,而列弗赢得了同一场比赛两个

    山区赛段的第一名。1949 年 3 月,列弗在王子公园体育场的赛道上意外受伤造

    成头颅破裂,并当场死亡。同年 9 月,恰克也因类似的意外事故在同一条赛道上

    撒手人寰。[14]

    第 10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7)

    这种案例看起来多少有些诡异,但很可能只是巧合罢了。因此,杰弗瑞决定

    对这种现象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他设法找到了一个数据库,里面含有 2000 多

    人的详细资料。这些人都是在 1958 年 3 月 3 日到 9 日之间在伦敦出生的。这个

    数据库是一群研究人员为研究这些人的成长历程而建立的,里面有他们在 11 岁、16 岁和 23 岁时做的智力测试和个性调查表的结果。这些人的精确出生时间都有

    详细的记录,其中超过 70%的人出生时间前后相差不超过 5 分钟。杰弗瑞把这

    些人按照出生时间进行了排序,并从上往下分别计算两两一对的相似度。怀疑和

    支持占星学的人再次对调查结果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预测。怀疑论者认为名单上每

    一组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之间当然毫无关系。相反,占星师们则预测时间双胞胎

    会和同卵双胞胎一样,两个人的个性会存在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

    这一次,终于轮到怀疑论者欢呼了。杰弗瑞并没有发现太多证据可以证明时

    间双胞胎之间存在相似性。以 1958 年 3 月 4 日 11 点 5 分出生的人为例,他与晚

    自己几分钟出生的时间双胞胎之间的相似性和他与晚自己一天出生的人之间的

    相似性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15]

    杰弗瑞做了很多类似的测试,所有的测试结果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

    任何一次的测试结果能够为占星师的说法提供支持。[16]因此,杰弗瑞有时候会

    把自己形容为占星界最痛恨的人,现代的占星师也把他视为占星界的叛徒,因

    为他改变了自己的信仰,竟然公开宣称自己怀疑星象能够影响人的一生。

    就研究方法而言,杰弗瑞和汉斯·艾森克所从事的研究非常类似。他们通常

    都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找出占星学所预言的某种形态。不过,这并不是测试

    占星预言是否准确的唯一方法。其他研究人员也曾对个别占星师的主张发起过挑

    战,其中就有一个最罕见、最惊人的例子。20 世纪 80 年代晚期,一群美国研究

    人员就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很是耸人听闻--《死囚

    占星术》。[17]

    研究人员首先找出了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约翰·盖西的出生时间、出生日期

    和出生地点。盖西因凌辱和杀害 33 名男子和少年而被判处了 12 个死刑和 21 个

    无期徒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冷血杀人魔。在闲暇的时候,他会把自己打扮成波

    哥小丑的样子,然后去孩子们的生日聚会上表演。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邪恶的

    小丑。一位研究人员拜访了五名专业的占星师,把盖西的资料偷偷地转移到了

    自己身上。研究人员告诉占星师自己很喜欢跟年轻人一起共事,希望占星师能够

    帮自己做一个性格分析,并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指点迷津。结果所有的占

    星师都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其中一位占星师鼓励他去跟年轻人一起共事,因为

    他可以激励年轻人表现出最好的特质。另一位占星师分析了研究人员提供的信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1 页 共 82 页

    息,然后信誓旦旦地预测,他的一生将会非常非常光明。还有一位占星师说他

    善良、温和、能够体谅他人的需求。

    第 11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8)

    汉斯·艾森克、杰弗瑞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显示,占星预言通常来说根本

    不准。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在脑海里画一个大大的问号了:既然不准,为什么还有

    那么多人笃信占星术呢?

    伯特伦·弗瑞尔教授与夜店笔迹学家

    20 世纪 40 年代晚期,伯特伦·弗瑞尔教授正忙着设计新奇的方法来测量人

    的性格。有一天晚上,弗瑞尔去了一家夜店。一个笔迹学家走了过来,说可以依

    据他的笔迹判断出他的性格。弗瑞尔婉言谢拒了,不过这次偶遇引起了他的思考: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占星师和笔迹学家呢?弗瑞尔本来可以继续做他的正规

    学术研究,但他实在无法摆脱好奇心的诱惑,于是决定做一个不同寻常的实验。

    结果这个实验让他一下子名声大噪,以至于很多人在很久以后还对这个实验记忆

    犹新,但对他此前在性格方面所从事的主流研究却渐渐地淡忘了。

    弗瑞尔要求上他开设的《心理学导论》课程的学生完成一项性格测试。[18]

    一个星期后,他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纸,然后告诉他们上面有依据他们的测试分

    数得出的简短性格描述。弗瑞尔让大家仔细地读一下自己拿到的性格描述,并依

    据描述的准确性打一个分数,0 代表非常不准,5 代表非常准确。如果觉得性格

    测试的结果还比较准确的话,就请举手。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时光倒流,回到弗瑞尔的课堂上。下面这段话就是弗瑞

    尔的学生拿到的其中一份描述,请通读一遍,看看如果用这段描述来形容你的性

    格准不准:

    你需要别人喜欢你和欣赏你,但你通常对自己要求苛刻。虽然你在个性上的

    确有一些弱点,但你通常能够设法加以弥补。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

    分的发挥,所以还未能变成你的优势。从外表来看,你是一个讲求自律和自制的

    人,但内心却常常焦虑不安。有时候,你会强烈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确的

    决定或正确的事情。你倾向于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和变得丰富多彩,在遇到约

    束和限制时你会感到不满。你很自豪自己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如果没有令

    人满意的证据,你不会接受别人的观点和说法。不过,你也觉得在别人面前过于

    直言不讳并不是明智之举。有时候你很外向,比较容易亲近,也乐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候你却很内向,比较小心谨慎,而且沉默寡言。你有很多梦想,其中有一

    些看起来相当不切实际。

    弗瑞尔的学生都仔细看了自己拿到的描述,并依据描述的准确性打了一个分

    数。随后就开始陆续有学生举手。几分钟之后,弗瑞尔惊讶地发现班上所有的学

    生都把手举起来了。弗瑞尔为什么会如此惊讶呢?

    就和某些心理学实验一样,弗瑞尔并没有真正对他的学生实话实说。事实上,他发给学生的性格描述并不是依据他们的测试分数得出的,而是来自他几天前顺

    手在报摊上买的一本星座书。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拿到的都是同一份性格描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2 页 共 82 页

    述--也就是你刚才读到的那些内容。

    第 12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9)

    弗瑞尔只不过大致翻阅了那本星座书,然后从不同的星座说明中挑选了 10

    句话,凑成了一段文字。尽管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拿到的都是同样的性格描述,但

    竟然有 87%的学生给出的是 4 分或者 5 分,也就是说,他们都觉得测试的结果

    还是很准确的。弗瑞尔独创的这份性格描述现在早已闻名全球,成千上万的心理

    学实验和电视真人秀节目中都曾用过这份性格描述。

    自从在夜店遇到那位笔迹学家后,弗瑞尔就留下了一个未解的心结,经过这

    次实验后,心里的疑惑就烟消云散了。占星学和笔迹学事实上并不需要真的很准,只要看起来很准就足够了。只要给人们一个非常概括的描述,他们的大脑就会诱

    使他们相信这些描述具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做完研究后,弗瑞尔立刻告诉学生他们拿到的都是同一份性格描述,并解释

    说这个实验充分证明了人们很容易过于相信含糊其词的描述,他还指出,这种

    情况跟江湖骗子使用的伎俩其实颇有相似之处。很显然,班上的绝大部分学生并

    没有因为上当受骗而不高兴。很多学生甚至还对这个实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

    们跟弗瑞尔要了一份性格描述,打算拿自己的朋友当靶子重新玩一次这个心理游

    戏。如果换成其他的心理学家,大部分人可能会就此结束实验了,可弗瑞尔并没

    有偃旗息鼓,而是精心设计了最后一个环节,他的学生再次成为了被老师算计

    的实验对象。

    弗瑞尔想知道他的学生是否希望认为自己是聪明机灵的人,而且在现代社会

    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如果是这样,接受含糊其词的性格描述不就是对自我认

    可的一种挑战吗?此外,他们会不会不愿接受坦诚认识自我的痛苦过程,转而选

    择捷径,直接否认自己曾被弗瑞尔的实验骗过呢?

    三个星期后,弗瑞尔告诉班上的学生,由于自己一直疏忽,竟然不小心把评

    分表上的名字给删除了,所以他希望大家能够诚实地按照最初的评分重新在拿到

    的性格描述上圈选一次。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删除学生的名字。他这么做的目

    的就是核对学生两次给出的分数是否完全一致。结果证明,在原来圈选非常准

    确(给出了最高分 5 分)的学生中,竟然有一半的学生认为那份性格描述说得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并且说自己此前给出的分数本来就比较低。弗瑞尔这次终于

    搞明白了,看起来那些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宁可欺骗自己,也不愿意坦然面对自己

    容易上当受骗这个事实。

    巴纳姆效应

    20 世纪 50 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

    勒·巴纳姆的名字将弗瑞尔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曾经说过一

    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马戏团都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19]

    多年来的研究显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是否相信占星术,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

    巴纳姆效应的影响,学生如此,人事经理们甚至也不能例外。[20]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3 页 共 82 页

    第 13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0)

    很多研究人员以弗瑞尔的实验为基础进行后续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项研

    究来自于法国人米歇尔·高奎林。[21]有一家公司号称能够借助高科技的电脑得

    出非常精准的星座分析报告,于是高奎林把臭名昭著的法国杀人狂魔马塞尔·贝

    帝德的详细生日资料寄给了这家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帝德欺骗受害

    者说他能够帮助他们逃离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法国,事实上他却给这些人注射致命

    的毒药,然后看着他们慢慢死去。后来贝帝德被判犯下了 19 宗命案,并于 1946

    年被斩首处决。对于贝帝德人生中阴森可怖的一面,电脑得出的星座分析报告完

    全没有提到。这份报告和弗瑞尔在实验中使用的语言类似,读起来也就是一些无

    关痛痒的巴纳姆式描述罢了。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他的适应性很好,可塑性也很强,这些个性通过技巧和效率得到了淋漓尽致

    的发挥。他在生活中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会朝着秩序、控制和平衡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在社交、物质还是智慧上,他都非常讲求条理。他看起来可能是一个乐于

    遵循社会规范、举止得体、颇有道德感的人,是生活富足、思想健全的中产阶级

    中的一员。

    虽然贝帝德在 1946 年就被依法处决了,但星座分析报告还预测说他很可能

    会在 1970 年到 1972 年期间考虑对感情生活做出承诺。

    高奎林由此受到启发,于是灵机一动,在一家知名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声称可以免费为人们提供电脑生成的星座分析报告。法国各地共有 150 人对这则

    广告做出了回应。高奎林把贝帝德的星座分析报告寄给了每一个人,并让他们通

    过打分的方式评价收到的分析报告是否准确地描述了他们的个性。结果显示,有

    94%的人认识分析报告的内容非常准确。有一个人在给高奎林的信中写道:这

    台机器生成的报告简直太棒了……我得说这简直太超乎想象了。另外一个人则

    写道:一台电子设备竟然能够算出人的性格和未来,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还有一些人被这份报告的精准性深深地折服了,他们竟然愿意付钱给高奎林,以

    便得到更为详尽的分析报告。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被这种类型的描述骗得晕头转向呢?

    人们之所以认同这些描述,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描述都是正确的。

    毕竟,谁不会强烈质疑自己做出的重要决定呢?谁能否认希望别人欣赏和钦佩自

    己呢?谁不会对安全感有迫切的渴求呢?即便是一些听起来很个性化的描述,对

    于很多人来说也可能是正确的。几年前,我的同事心理学家苏珊·布莱克摩尔对

    6000 多人进行了一次调查。她向这些人陈述了一些占星学常用的描述,这些描

    述看起来很个性化,比如你家里有人叫杰克等。[22]调查结果显示,大约 13

    的人在左侧的膝盖上有一个疤,13 的人拥有亨德尔水上音乐的磁带或 CD,15

    的人家里有人叫杰克,110 的人在前一晚的梦中见到了已经多年未谋面的人。

    许多巴纳姆式的描述看起来似乎都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的想法和行为都

    是很容易被猜中的。

    第 14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1)

    此外,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4 页 共 82 页

    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

    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这种效应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大约 50%的人对

    占星术深信不疑。从传统上来说,十二星座可以分为六个正向星座(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和水瓶座)和六个负向星座(金牛座、巨蟹

    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和双鱼座)。通常来说,正向星座的相关特质听起

    来要比负向星座的相关特质更讨人喜欢。一般认为天秤座的人倾向于追求和平和

    美感,而金牛座的人更注重物质,也更容易不满。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玛格

    丽特·汉密尔顿曾让人们提供他们的出生日期,并依据自己相信占星术的程度从

    0~7 分中选一个分数。正如谄媚效应所预测的那样,很明显,相对于负向星

    座的人而言,正向星座的人更有可能相信占星术。[23]

    弗瑞尔及其追随者所做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星座已经欺骗了数

    百万人。占星师完全可以信口雌黄,只要说的时候足够含糊其辞,足够阿谀奉迎,大多数人都会迫不及待地表示占星师的分析非常准确。因此说,并没有太多的

    科学证据可以用来支持占星术。既然如此,我们就很容易得出如下的结论:事实

    上,一个人的出生日期跟真正的科学毫无关系。

    没错,我们很容易得出上述推论,不过这种推论却是错误的。

    时间和心理的科学研究

    时间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时间和心理的新学科,到目前为止还属于小众研究,也比较令人费解。该领域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与昼夜节律、轮班工作和时差息息

    相关的。

    1962 年,法国的洞穴探险家和地质学家米歇尔·希弗瑞决定在暗无天日的

    地下呆上两个月,以此来追踪冰河在地下冰穴中的移动情况[24]。希弗瑞并没有

    百无聊赖地坐在那里记录测量数据,而是充分利用这段难得的地下独处时间,顺

    便做了一个独特的时间心理学实验。希弗瑞决定不带任何时钟进入洞穴,而是强

    迫自己完全依据自身的生理时钟决定作息时间。希弗瑞与外界的唯一联系方式就

    是一部电话,他可以直接打给地面上的研究团队。每当要睡觉和刚睡醒时,他都

    会打电话给研究团队。在清醒的时候他偶尔也会打几个电话。每次打电话的时候,地面上的研究人员都不会向他透露真实的时间。在地下 375 英尺的洞穴里,希弗

    瑞伴着一顶小小的尼龙帐篷度过了 60 个不见天日的昼夜。电话记录显示,他判

    断时间的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到实验的最后阶段,他打电话给地面研究人员

    时还坚信自己一个小时前才打过电话,而事实上好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后,地面研究人员让希弗瑞离开了洞穴,当时他还坚持说实验肯定是提前结束了,在他看来,自己在地下才刚刚度过了 34 天而已。这项实验清楚地表明:日光的

    确有助于我们维持生理时钟的正常运转。

    第 15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2)

    其他的时间心理学研究则致力于探索减少时差影响的方法,时差可能是现代

    人的生理时钟最常遇到、最为恼人的干扰了。20 世纪 90 年代末,康奈尔大学的

    斯科特·坎贝尔和帕特里夏·默菲做了一个用光线照射人的膝盖后面的实验,该

    实验成为了这一领域最不寻常也最具争议性的研究之一。[25]此前的研究表明,如果以光线照射人的双眼,可以欺骗大脑加速或减缓人体生理时钟的运转,因此

    可以借此减小时差所带来的影响。坎贝尔和默菲想要知道,人体的其他部位是不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5 页 共 82 页

    是也能够监测到类似的信号。由于膝盖的后面有很多靠近皮肤表层的血管,所以

    他们决定用特制的卤素灯照射这一区域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在一个小范围的研究

    中,他们发现了自己想要的证据:跟直射在眼睛上的光线一样,照射在膝盖后面

    的光线也具备改变生理时钟运转的能力。

    那么,占星术的根本概念和这个有趣的科学研究又有什么关系呢?并不是所

    有的时间心理学研究都需要研究人员在洞穴里呆上几个月,或者用光线照射膝盖

    的后面。这个颇令人费解的学科还有另外一个分支--有一小部分科学家正在研究

    生日可能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微妙影响。

    这个分支在行为科学中是很不寻常的,其背后所隐藏的概念已经因荷兰心理

    学家艾德·杜丁克的研究得到了近乎完美的诠释。[26]杜丁克对近 3000 名英国

    职业足球运动员的生日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 9 月和 11 月之间出生的运动员

    数量几乎是 6 月和 8 月之间出生人数的两倍。看起来一个人的生日好像可以预测

    其在运动方面所能够取得的成就。有些人可能会把杜丁克的分析结果当成支持占

    星术的有力证据,他们宣称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和射手座所对应的星象位置

    在塑造一流的运动员方面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然而,杜丁克发现的奇妙分析

    结果还有一种更有趣、更切合实际的解释方法。

    杜丁克的研究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进行的,在那个时候,英国的足球新

    秀要想参加职业足球赛,就必须在赛季开始的时候至少年满 17 周岁,而赛季的

    开始时间是在 8 月。也就是说,在 9 月和 11 月之间出生的潜在选手要比在 6 月

    和 8 月出生的选手大十个月左右,所以身体也更加成熟一些。足球是一个需要体

    力、耐力和速度的运动项目,这多出来的几个月时间无疑是一种有力的竞争优势。

    结果就是在 9 月和 11 月之间出生的新秀更有可能被选中参加职业足球比赛。

    多年的研究已经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足以证明出生日期对于不同运动项目选

    手的潜在影响。不管赛季何时开始,出生月份在赛季开始的前几个月的选手在数

    量上都会占据优势。无论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还是英国的郡县板球赛,无论

    是加拿大的冰上曲棍球赛还是巴西的足球赛,运动员的出生月份都跟他们的比赛

    成绩密切相关。[27]

    第 16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3)

    这种时间心理学效应并不是仅仅发生在职业运动员的身上,它们也会影响到

    另外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是人们的

    运气。

    天生幸运儿?

    你经常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吗?还是常因运气不佳而扼腕叹息?为什么有

    些人总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而另一些人却总是跟幸运之神擦肩而

    过?人们能不能改变自己的时运?大概在十年前,我决定通过研究运气心理学来

    回答这些有趣的问题。为此我已经跟 1000 多名幸运儿或者特别不幸的人携手合

    作过,这些人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28]

    幸运儿和不幸的人在人生历程中的差异非常明显,而且他们与幸运之神的关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6 页 共 82 页

    系还颇具连续性。幸运的人看起来总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幸运

    之神总是对他们宠爱有加,即便遇到危险也总能化险为夷。不幸的人则刚好相反。

    他们的生活好像就是由一连串的失败和绝望组成的,而且他们都深信这些不幸并

    不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苏珊可以说是我的研究对象中最不幸的人之一,她是一

    名 34 岁的看护助理,来自英国的布莱克普尔。特别是在感情的道路上,苏珊一

    直走得磕磕绊绊。有一次她被安排与一名男子相亲,对方骑着摩托车赶赴约好的

    碰面地点,却在路上发生了车祸,他的两条腿都摔断了。下一个相亲对象则是不

    小心撞到玻璃门上,把自己的鼻梁给撞断了。几年以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结

    婚对象,可就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他们所选的教堂被人一把火给烧了。除此之

    外,苏珊还遭遇过一系列令人跌破眼镜的意外。其中有一次她算是被厄运之魔给

    死死盯上了,在一段不到 50 英里的旅程中,她就遭遇了 8 次车祸。

    我很想知道人的运气好坏是不是偶然事件,或者是否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这

    些截然不同的人生历程。因此,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人的运气。其中有

    一个实验至少让我印象深刻,我给那些自愿者每人发了一张报纸,请他们仔细看

    过后告诉我里面共有几张照片。其实,我还在这张报纸上为他们准备了一个赚钱

    的机会,不过我并没有告诉他们。在报纸的中间部位,我用半版的篇幅和超大的

    字体写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告诉研究人员看到了这句话,就能为自己赢得 100

    英镑!那些运气不佳的人完全把心思花在了清点照片的数量上,所以并没有发

    现这个赚钱的机会。与此相反,那些幸运儿显得非常放松,所以看到了报纸中间

    的大字,从而为自己赢得了 100 英镑。这个简单的实验表明,幸运的人总能够把

    握意想不到的机会,从而为自己带来好运。

    类似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那些自愿者的运气好坏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他们的

    思想和行为所决定的。幸运的人通常乐观开朗,而且充满活力,所以容易接受新

    的机遇和经验。相反,不幸的人性格相对孤僻,而且反应不够敏捷,所以常常对

    人生感到不安,不太愿意充分利用摆在面前的大好机会。

    第 17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4)

    最近,我在该领域还做了一些研究,同样跟时间心理学有关。俗话说,有些

    人生来就是幸运儿。我的研究目的就是探讨这句话是不是属实。[29]这个项目其

    实源自我在 2004 年收到的一封古怪的电子邮件,发件人是瑞典于默奥大学医学

    院的捷安堤·乔泰教授。

    捷安堤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在探讨人们的出生日期跟其心理和生理健康

    之间的关系。在其中的一项研究中,他要求大约 2000 人完成一份调查问卷,借

    此来衡量他们自认为喜欢追求刺激的程度,然后查看问卷的得分是否跟人们的出

    生日期相关。追求新奇和刺激是我们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喜欢寻求刺激的人无

    法容忍他们此前已经看过的电影,喜欢与他们捉摸不透的人相处[30],容易被登

    山和蹦极等具有较高风险的运动吸引。与此相反,不爱寻求刺激的人喜欢一遍又

    一遍地看同一部电影,感觉跟自己非常熟悉的老朋友相处非常舒服,而且不喜欢

    去他们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捷安堤的研究结果显示,喜欢寻求刺激的人通常是

    在夏天出生的,而那些喜欢熟悉事物的人则更可能出生在冬季。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7 页 共 82 页

    捷安堤在邮件中说,他看过我在性格和运气之间关系上所做的研究。所以很

    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天生就是幸运儿。这是一个很令人着迷的想法,因此我们

    俩决定联手对这个问题一探究竟。

    捷安堤此前的研究表明,出生日期跟人的性格之间的确有一定的关系,但相

    关性并不是很大。为了找出这种微妙的联系,我们必须对数以千计的人进行研究

    才行。我们也知道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要知道,即便是找几百名学生参与研究

    都已经是困难重重了,而我们需要的是数千人,而且他们还要来自各行各业,否

    则我们就别想找到我们期望看到的蛛丝马迹。幸运的是,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帮手。

    苏格兰的爱丁堡国际科学节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科学盛会之一,也是欧

    洲最大的科学节。如果能把我们的实验纳入科学节的活动之中,就很有可能吸引

    到我们所需的大批实验对象。科学节的主办单位给我们开了绿灯,我们在互联网

    上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网站,人们只要输入自己的出生日期,并回答一份我设计

    的标准调查问卷,我们就能够对他们的运气好坏进行评估。

    进行大型的公开实验往往会是一件充满不确定性的事情。这种实验跟在实验

    室内进行的研究不同,你只有一次机会把它做好,而且你永远也无法知道人们是

    否愿意花时间参与其中。不过,我们的研究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强烈关注,并

    很快传遍了全球。网站正式上线才几个小时,就已经有数百人前来访问。到了科

    学节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已经收到了四万多人提交的数据。

    第 18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5)

    实验的结果相当明显。捷安堤已经发现夏天出生的人更乐于冒险。我们的实

    验结果也显示,与那些冬季(9 月到 2 月)出生的人相比,夏季(3 月到 8 月)

    出生的人也会觉得自己更幸运一些。在十二个月份出生的人中,幸运度的自我评

    价曲线呈波状分布,其中 5 月最高,10 月最低(如下图所示)。只有 6 月与整体

    的分布形态不符,我们将其归因于统计偏差。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很多种可能的解释,其中大多跟冬天的环境温度比夏天低

    这个观点有关。可能是因为冬天出生的婴儿要面对更为严酷和恶劣的环境,所以

    会比夏天出生的婴儿与看护人的关系更为亲近,所以在生活中比较不喜欢冒险,运气相对来说也要差一些。也有可能是因为在严冬生产的女性摄取的食物不同于

    在夏季生产的女性,所以孩子的个性也会有所不同。无论是什么原因,这种效应

    从理论上来说还是很有趣的,它暗示着出生时的温度对于个性的发展有着深远而

    长久的影响。

    不过,在接受任何与温度相关的解释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排除其他可能的影

    响机制。或许这种效应跟温度并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跟另外一种会随着月份不同

    发生变化的因素相关。支持占星术的人可能会说,天体活动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夏季时行星和其他星辰的排列分布注定了会给新生儿带来好运。

    要对各种不同的解释进行有效的评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到一个温度跟月

    份没有太大关系的地方重新做一次研究。如果跟温度相关的解释是正确的,那么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8 页 共 82 页

    在温度较高的月份出生的幸运儿在比例上应该还是会高一些。如果占星术给出的

    解释是正确的,那么 5 月、6 月、7 月等月份就应该是新生儿的幸运月。

    对于生活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人来说,温度和月份的关系刚好相反。在北半

    球,6 月是很炎热的,而 12 月是很寒冷的。在南半球,6 月却是严寒的冬季,而

    12 月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正因如此,我决定到地球的另一端去重新做一次研究,看看到底是与温度相关的解释更有说服力,还是占星术就天生幸运儿给出的解

    释更为合理。

    达尼丁市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东南岸,这里每两年举办一次科学节。2006 年,我收到了新西兰科学节主办单位发来的电子邮件。他们已经得知我想在南半球重

    新进行一次天生幸运儿的实验,所以想知道我是否愿意在他们的科学节上重复

    再做一次研究。我当然非常乐意,所以很快就启程前往新西兰了。

    我为第二次天生幸运儿实验重新设计了一个网站,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媒

    体也都对该实验进行了广泛的报道,这非常有助于吸引人们访问我所设计的网

    站。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有 2000 多人提交了自己的出生日期,并给自己的

    人生幸运度打了分数。实验结果显示,与温度相关的解释占据了绝对上风。那些

    在南半球的夏季(9 月到 2 月)出生的人觉得自己要比在冬季(3 月到 8 月)出

    生的人幸运多了。|福哇%小!說@下載站|这次实验得出的幸运度自我评价曲线

    也呈波浪状,不同的是幸运儿比例最高的月份变成了 12 月,比例最低的则是 4

    月。

    第 19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6)

    天生幸运儿之类的研究显示,出生月份的确会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细微

    的影响。不过,也有一些研究人员研究过两者之间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效应。也

    就是说,人们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真实生日的阐述。

    逃税和撒谎神职人员的时间心理学

    依据美国的税收制度,如果小孩在 12 月 31 日出生,那么家庭就可以享受此

    前 12 个月的税收优惠。但如果孩子出生于 1 月 1 日,就无法享受这种优惠。正

    因如此,如果孩子的预产期是在年底,那么父母就会受到财务动机的强烈驱使,希望孩子能够在 12 月 31 日的午夜前降临人世。虽然孩子的父母无法准确预知自

    然生产的日期,但他们可以通过催生或剖腹产的方式操控孩子的生日。

    父母真的会仅仅为获得税收优惠就人为操控孩子的生日吗?为了找出答案,来自美国雪城大学的斯塔西·迪克特·康林和来自肯塔基大学的阿米塔·桑德拉

    分析了美国 1979~1993 年的出生记录。[31]他们将研究的时间锁定为 12 月的最

    后 7 天和 1 月的前 7 天。结果发现,每年 12 月底的出生人数都会急剧上升,只

    有一年例外。

    两位教授开始对手头的数据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以便弄明白这种不寻常的

    状况是不是因孩子的父母贪图税收优惠而导致的。他们选出了 200 多名在元旦前

    后一周出生的新生儿,仔细分析每一个家庭的状况。他们针对每名新生儿算出两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19 页 共 82 页

    个数字--12 月出生的福利待遇和 1 月出生的福利待遇。结果显示,如果孩子出

    生在 12 月的最后一周而非 1 月的第一周,家庭就能够明显获得更多的收益。这

    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统计数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父母的确会为了获得财务收

    益而操纵孩子的出生日期。

    当然了,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可以操纵你的生日。这种方法根本就无需催生或

    者剖腹产,那就是撒谎!

    美国演员露西尔·鲍尔曾说过一句名言:永葆青春的秘诀就在于诚实地生

    活,慢慢地咀嚼以及谎报自己的年龄。这一点鲍尔当然非常清楚,她的真实出

    生日期是1911年8月6日,但在整个演艺生涯中,她几乎都是宣称自己生于1914

    年。鲍尔当然不是唯一谎报自己年龄的好莱坞明星。南希·里根也宣称自己比实

    际年龄小两岁,她甚至在出版的自传中也使用了谎报的年龄。好莱坞喜剧明星格

    雷西·艾伦对自己的真实年龄更是守口如瓶,就连与她同台演出的丈夫乔治·伯

    恩斯也搞不清她的真实出生日期。虽然大家都知道艾伦生于 7 月 26 日,但具体

    的年份却有很多的版本,其中包括 1894 年、1895 年、1897 年、1902 年和 1906

    年。终其一生,艾伦都宣称她的出生证明早已在 1906 年的旧金山大地震中被摧

    毁了,但事实上地震是在她对外宣称的出生日期之前的几个月发生的。当有人指

    出这个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时,艾伦选择了转移话题的回答:唉,那可真是一

    次可怕的大地震啊!

    第 20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7)

    明星玩这种小把戏的背后心理其实并不难理解。在这个重视青春和美貌的社

    会里,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一些,这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但是,那些赫赫有名的上流人物会不会对自己的具体出生日期动手脚呢?也就是

    说,他们会不会刻意隐瞒自己到底是在哪一天出生的?

    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阿尔伯特·哈里森教授和

    他的同事们仔细研究了几本不同的《名人录》和《先贤录》中收集的 9000 多份

    传记资料,并记录了在美国众所周知的日期当天或前后三天出生的人数,其中包

    括美国国庆日(7 月 4 日)、圣诞节(12 月 25 日)和元旦(1 月 1 日)。[32]如

    果仅就概率而言,在这些重要日子当天出生的名人比例应该和前后三天出生的名

    人比例大致相当。然而,哈里森他们得出的统计结果却不是这么回事儿,在美国

    国庆节、圣诞节或元旦出生的名人在数量上要明显多于这些重要节日前后三天中

    的任何一天。这种数量分布从概率上来说只有几百分之一,这就意味着有些名人

    向传记作者谎报了自己的生日,以便让自己与某个举国同庆的日子扯上关系。

    哈里森认为这种效应源自一种不同寻常的心理现象,你可以将其称为沾光

    ,但很多研究人员给它贴上了另外一个标签--BIRG 效应。

    BIRG 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无比自豪地说他们

    和某某名人上的是同一所学校,或者自己抢先一步观看了刚刚获得奥斯卡奖的影

    片(猜猜昨天谁搭了我的出租车?)。这种效应甚至还对我们的日常用语产生

    了影响。心理学家曾偷偷研究过大学校园里的对话,结果发现当自己支持的球队

    在比赛中获胜或失利时,学生们的评论用语竟然有着巨大的差异。人们都迫不及

    待地想要跟获胜的球队沾沾光(我们赢了),如果球队被打败了,他们则忙着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0 页 共 82 页

    跟失利这个事实保持距离(他们输了)。哈里森相信,那些富人和名人之所以

    谎报生日,无非也是想沾沾重大节日的光。某些广为人知的轶闻趣事也为这种诠

    释提供了支持性证据。闻名全球的爵士音乐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宣称自己生于

    7 月 4 日。然而,音乐史学家泰德·琼斯研究了阿姆斯特朗的出生记录,结果发

    现其实他生于 8 月 4 日。哈里森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阿姆斯特朗绝对不是唯一

    通过谎报生日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名人。

    为了进一步调查《名人录》和《先贤录》中的 BIRG 效应,哈里森和他的团

    队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到了显然跟其中一个重大节日最有联系的职业,也就是神职

    人员和圣诞节。通过仔细浏览收集到的数据,他们将神职人员分为了两大类:主

    教或更高级别的神职人员被归类为知名神职人员,其他人则被归类为不知名

    神职人员。仅就概率而言,这两类神职人员在圣诞节出生的几率应该是相当的。

    但事实上,宣称生日与耶稣相同的知名神职人员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不知名神职

    人员。或许这也支持了一种常见的想法:神职人员的职位越高,就会越觉得自己

    需要跟上帝走得更近一些。

    第 21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8)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我们对哈里森分析中涉及到的知名神职人员过于苛刻了

    一些。有些父母会为了节约几个美元而谎报子女的出生日期,同样的道理,还有

    些人之所以谎报孩子的生日,或许只是希望好日子能够给孩子带来好运,让孩子

    能够出人头地。在现代社会中,孩子大多数是在医院出生的,要想谎报生日可能

    会比较困难。但在过去,父母们是通过口头方式向户籍管理部门报孩子的户口,所以撒个谎是很容易的事情。知名推理作家乔治·西姆农的母亲就坦然承认谎报

    了西姆农的生日。西姆龙的真实出生日期是 1903 年的 2 月 13 日,正逢星期五,她母亲觉得对于自己心爱的小宝贝来说,黑色星期五这个日子所寓意的命运肯

    定是太残酷了,因此她在给西姆农报户口的时候就将生日提前了一天。如果这种

    诠释方法可以成立的话,我们所得出的高级别神职人员更可能撒谎的推论就不

    正确了。很显然,更具欺骗性的并不是这些知名的神职人员,而是他们的父母。

    《圣经》里有父罪子担的说法,或许这正是能够为此说法提供支持的少数实证

    之一。

    现在,有些研究人员相信,父母撒谎或许有助于解开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一直

    困扰着科学家的一个谜团,也就是所谓的火星效应。

    火星效应

    法国研究人员米歇尔·高奎林曾把依据杀人魔头的详细出生资料得出的星座

    分析报告寄给无辜的普通大众,除此之外,他还对占星术的很多方面进行过测验。

    依据古老的星座传说,如果出生的时候某些行星高悬苍穹的话,就是一个很好的

    兆头,在此时刻出生的人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将会变得出类拔萃。20 世纪 50 年

    代,高奎林开始研究这种说法的准确性。一部著名的 19 世纪法国传记词典中收

    录了 16000 人的传记,高奎林据此绘出了这些人出生时的星图。结果他惊讶地发

    现,在这些人出生的时候,某些行星的确更有可能高悬于天际。这些证据后来被

    称为火星效应,就连对占星术持绝对怀疑态度的思想家也为此困惑了 50 多年。

    一位研究人员对此评论说:即便说一切都以此为准可能也不为过。汉斯·艾森

    克也指出,相对而言,如果这个结果涉及到任何造假行为,那么支持占星术的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1 页 共 82 页

    正面证据就相对减弱了。[33]到了 2002 年,研究过时间双胞胎现象的杰弗

    瑞·迪恩做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科学研究。[34]

    在 19 世纪的时候,很多法国上流社会的人都对占星术深信不疑,他们会阅

    读流行的历书,并时刻关注着行星在一天中的确切位置。此外,父母还是通过口

    头方式向当地的户籍管理部门上报孩子的出生时间和日期,而不是由医生和助产

    护士精确记录并正式上报。迪恩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证据,这些证据暗示有些父

    母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出人头地,所以会刻意谎报孩子的出生时间

    和出生日期,目的无非是让孩子降临人世这件大事从占星术上看起来有个好兆

    头。随后,这些家长会让孩子接受必要的教育并为他们提供其他所需的资源,从

    而促使这些上天注定的占星预言自然而然地成为不争的事实。简而言之,迪恩

    的研究结果显示,火星效应可能跟占星术没有什么联系,但与相对古怪的社会史

    息息相关。

    第 22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19)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探讨过人们是如何操纵自己的生日的,我们也探讨了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然而,时间心理学还有一个更为古怪的层面,也就是对一

    个更为可怕的话题的研究--出生日期与死亡日期之间的关系。

    死神与时间心理学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是一个对死亡特别着迷的

    人。多数医学研究人员关心的是人为什么会死,但菲利普斯不同,他更关心人什

    么时候死。具体一点说,他特别想知道人们能不能为了等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

    而拖延自己的死亡时间。1970 年,他发表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看起

    来非常古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呈现形式的死亡》,从那时起,他便将这个话

    题当成了自己毕生的研究方向。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们有足够的能力对自己的身体加以控制,从而将死亡延

    后一小段时间,这段时间对于他们至关重要,虽然事实上延后的时间非常有限,但看起来足以让他们经历一个重要的社会或个人事件。菲利普斯对这种观点充满

    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很显然有一些传闻轶事为这种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性证

    据。创作了史奴比系列漫画的漫画家查尔斯·舒尔兹身价高达数百万,他就是

    在自己的最后一本漫画正式出版的前夕去世的,最后的一幅漫画中含有舒尔兹亲

    笔签名的道别信。此外,至少有三位美国总统是在 7 月 4 日告别人世的,其中包

    括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士·门罗,他们很可能是硬撑到美国国

    庆日才撒手人寰的。

    在一项研究中,菲利普斯调查了人们是不是更有可能在全国性的节日后过

    世。研究圣诞节前后的死亡率似乎没有什么意义,这是因为死亡人数的突然上升

    完全可能是 12 月份的气温骤然下降造成的。菲利普斯并没有试图说服全国人民

    改在其他某个随机确定的月份庆祝圣诞节,而是转而寻找一个每年发生时间都不

    相同的全国性节日,结果他找到了中国的中秋节。在中秋节的时候,家中年长的

    妇女会指挥女儿们准备丰盛的饭菜,从阳历来看,每年过节的时间并不固定。菲

    利普斯研究了中秋节前后中国的死亡记录,结果发现,在节前一周中国人的死亡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2 页 共 82 页

    率下降了 35%,但在节后一周又上升了 35%。[35]

    菲利普斯做过很多大型的研究项目,其中之一就是调查人们的出生日期会不

    会影响他们的死亡日期。[36]为此,他分析了 1969 年到 1990 年期间多达 300

    万加州居民的死亡证明,结果发现,在一年的所有时间里,女性更有可能在自己

    生日后的一周内去世。相对而言,男性在生日前一周去世的概率要远远高于一年

    中的任何其他时间。菲利普斯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倾向于把生日看作一次庆

    典,所以总会期盼生日的到来;而男性更倾向于将生日作为回顾人生历程的时刻,他们会在生日临近的时候发现自己取得的成就其实非常有限,进而感受到巨大的

    生活压力,所以死亡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在菲利普斯看来,这些发现其实和

    季节波动、谎报死亡证明的信息、拖迟生命攸关的重大手术以及自杀都没有什么

    关系。相反,这些发现证明了前面提到的观点:有些人的确有能力运用意志延缓

    或加速自己的死亡时间。

    第 23 节: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20)

    菲利普斯的这个观点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许多激烈的辩论。[37]有些研究人

    员成功再现了菲利普斯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另外一些研究人员或者未能得

    出同样的结果,或者激烈抨击菲利普斯所用的研究方法。不过,心理因素能够影

    响身体健康的观点得到了其他研究成果的支持,研究显示,乐观和人的健康是密

    切相关的。举例来说,1996 年,一群研究人员开始调查 2000 名芬兰人的健康思

    维与长寿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把这些人分成了三组:悲观组的人觉得未来是非

    常渺茫的;乐观组的人对未来抱有较高的期望;而中立组的人对未来的预期并没

    有特别积极,也没有特别消极。随后他们对这三组人进行了为期六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悲观组的人比中立组的人更有可能死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

    相反,乐观组的死亡率比其他两组人都要低很多。[38]

    其实,并非只有菲利普斯一个人在研究能够影响人们与死神会面确切时间的

    奇怪因素。1993 年,《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了纳税义

    务是否会影响一个人的死亡日期。[39]该文结合了菲利普斯奠基性的死亡研究方

    法和父母为获得减免税款而操纵子女生日的可能性(前文已有所阐述)。在这篇

    论文中,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沃依切赫·科波兹科和密歇根大学的乔尔·斯

    莱姆罗德想知道人们会不会选择在最有利于后代获得遗产税优惠的时刻告别人

    生。

    为了弄清楚事实是否如此,他们分析了美国的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革期间的

    死亡形态。从 1916 年颁布第一部税法至今,美国的税法共经历了 13 次大的改动。

    其中 8 次是提高税率,5 次是降低税率。在媒体发布税法改革消息到新的税法正

    式实施期间大概有一周的时间。通过分析税法改革前后两周上报的死亡记录,研

    究人员发现了一些确凿的证据,这些证据明确无误地表明:在税率正式提高之前,死亡率会上升;在税率正式降低之后,死亡率会下降。正如论文的标题所言,有

    些人可能真的会死也要节税。

    然而,这并不是他们所收集数据的唯一合理解释。死亡资料通常来说都是由

    可能继承遗产的亲属上报的,如果税收义务得以减少,他们肯定能从中受益。所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3 页 共 82 页

    以,这种情况也有可能证明,人们会谎报富有亲属的真实死亡时间,当然还有更

    糟糕的情况,那就是他们被谋杀的真实时间。

    第 24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

    第 2 章

    相信别人,不过别忘了切牌--撒谎与欺骗心理学

    好莱坞明星莱斯利·尼尔森的谎言实验。

    刚砍下的头与人类微笑之间的关联。

    里根总统与虚构的故事。

    神奇的 Q 测试结果。

    人类易受暗示影响的阴暗面。

    在我八岁的时候,看到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

    爷爷给了我一支记号笔,让我把自己的姓名首字母写在一枚硬币上。随后,他郑重其事地把硬币放在掌心里,合上手掌,轻轻地朝自己的手指吹了一口气。

    等他把手再次张开的时候,我发现那枚硬币已经神奇地消失了。接下来,他从自

    己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锡盒,盒子是用几条塑料胶带密封着的。爷爷把这个看

    起来怪怪的小盒子递到了我的手上,告诉我拆掉上面的胶带,然后把盒子打开。

    我照他说的去做了,发现盒子里放着一个用丝绒做成的红色小包。我小心翼翼地

    打开了这个小包,想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

    签过名的那枚硬币正完好无损地躺在里面呢。

    爷爷玩的这个小把戏激起了我对魔术的兴趣,并因此影响了我的整个人生。

    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了世界知名的魔术俱乐部魔术圈最年轻的会员

    之一。二十几岁的时候,我成为了一名职业魔术师,经常在伦敦西区最流行的餐

    厅表演纸牌魔术。有时候,我也会让一枚签好名字的硬币消失,然后又让它出现

    在一个小锡盒里面的小布袋里。每晚骗人两次的魔术表演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心:人们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这促使我去攻读了心理学学位。二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未能摆脱对欺骗心理学的迷恋之情。

    多年来,我已经学会了如果通过说谎者发出的各种信号揭开欺骗背后的真

    相,也知道了虚假的微笑和发自内心的微笑之间有何不同,以及如何欺骗人们让

    他们相信曾经历过根本就不曾发生的事情。

    现在,就让我们踏上探访这个阴暗诡秘世界的旅程吧。我们首先关注的就是

    针对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欺骗行为展开的罕见研究。你读到的将会是一个奇怪的故

    事,里面涉及到甩鼻子的大象、会交谈的大猩猩以及偷偷回头窥视自己喜欢的玩

    具的孩子。

    大象骗术、会交谈的大猩猩和说谎的孩子

    几年前,当动物研究人员麦辛恩·莫里斯在华盛顿公园的动物园里观察一群

    亚洲象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些古怪的行为。[1]

    进食时间一到,饲养员就会给每头大象一大捆干草。莫里斯注意到有那么几

    头大象会迅速吃完自己的那份干草,然后悄悄地走到那些吃得比较慢的同伴身

    边,开始漫不经心地摇晃鼻子。对于不知情的人来说,这些大象看起来只不过是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4 页 共 82 页

    在消磨时间罢了。然而,经过长期的仔细观察,莫里斯发现这种看似无辜的行为

    隐瞒了一个欺骗的意图。一旦晃动鼻子的大象距离另外一头大象足够近,它们就

    会迅速地卷起一些对方没吃完的干草,以最快的速度吞进自己的肚子里。众所周

    知,大象是高度近视的动物,所以那些吃得比较慢的同伴通常对这种偷窃行为一

    无所知。

    第 25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2)

    有人或许会将这种晃动鼻子偷吃干草的举动看作是精心策划后实施的欺骗

    行为,是大象版本的瞒天过海。然而,这可能仅仅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有

    时候我们会跟自己的电脑或者汽车对话,好像它们通人性一样。因此,在看待四

    条腿的大象时,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采用拟人化的思维。那些看起来颇有心计的

    大象很可能只是偶尔发现了偷吃干草和晃动鼻子之间的关系。由于能够额外得到

    自己喜欢的干草,所以它们就开始重复这个动作,很可能它们并没有想着要刻意

    这么做。当然,要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必须确切地知道大象的脑子里

    在想什么。遗憾的是,大象并不能像人一样描述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不

    过,也有一个好消息。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虽然大象做不到这一点,但在进化过

    程中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祖先们却已经做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会聊天的大猩猩一下子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焦点。作为探究

    跨物种沟通大型研究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弗朗

    西·帕特森开始尝试教授两只低地大猩猩使用简单的美式手语。这两只大猩猩分

    别叫迈克尔和可可。[2]在帕特森看来,大猩猩完全有可能与人进行有意义的沟

    通,你甚至可以跟它们谈论比较复杂的话题,比如说爱情和死亡。大猩猩的内心

    世界在很多方面都跟人类非常相似。比如说,迈克尔喜欢观看儿童节目《芝麻街》,而可可更喜欢《罗杰斯先生和他的邻居》。1998 年,可可作为嘉宾参加了自己最

    喜欢的真人秀节目的拍摄,在其中帮助教育小朋友们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还要

    看内涵。迈克尔喜欢绘画,而且已经完成了很多绘画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自画

    像和几幅静物写生。他的作品很受人们欢迎,并且已经在很多展览馆展出过。公

    众对于可可同样并不陌生,她已经出演过好几部电影。迈克尔·克莱顿的畅销书

    《刚果惊魂》中会说话的大猩猩艾米的创作灵感也是来自于可可。可可还在自己

    的网站宣传片中担当了主角(通过她的沟通技巧募集善款),并在 1998 年参与了

    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跨物种网络聊天。对话是在访问者、可可和帕特森教授之间展

    开的,公开的对话内容显示,要了解大猩猩的只言片语的确还有些困难。[3]

    访问者:现在,我们来看看听众都有哪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可可,将来

    你会生宝宝吗?

    可可:粉红色。

    帕特森:我们在今天的早些时候已经谈论过颜色了。

    可可:听着,可可喜欢吃东西。

    访问者:我也喜欢!

    帕特森:那么宝宝呢?她在想……

    可可:心不在焉。

    第 26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3)

    帕特森:她用双手遮住了自己的脸……这意味着基本上不会发生,或者说事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5 页 共 82 页

    情还没有发生。

    虽然沟通起来还存在困难,但负责训练迈克尔和可可的训兽师相信,他们已

    经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能够证明这两个毛茸茸的大家伙掌握了撒谎的小伎俩。

    [4]有一次,可可弄坏了一只玩具猫,随后却用手势表示是其中的一名训兽师弄

    坏的。还有一次,迈克尔把一名训兽师的夹克给撕坏了,当训兽师质问他谁应该

    对此负责时,他借助手势直接将责任推到了可可身上。训练师对他的回答表示怀

    疑,于是迈克尔表示其实犯错误的是帕特森教授。在训兽师的再三追问下,迈克

    尔终于露出了尴尬的表情(对于一只大猩猩来说这可不太容易),放弃抵抗,全

    盘招供。大象偷吃干草的行为完全是观察的结果,但大猩猩撒谎看起来很可能是

    刻意为之,他们那明显的沟通技能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那么,大猩猩是否具备与人交谈和撒谎的能力呢?针对这个话题,研究人员

    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持肯定观点者声称,很显然,迈克尔和可可能够表达自己内

    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在是谁撕坏了夹克、是她干的这些场景中表现出

    来的行为充分证明了他们的欺骗之举是有预谋的。持怀疑观点者则反驳说,大猩

    猩的举动可能只是一些随机的行为,驯兽师在解读这些行为时显然是操之过急

    了。至于撒谎之举,可能也只是一种机械的重复,因为此前大猩猩很可能因做出

    这些举动而摆脱了麻烦。大猩猩的这些行为其实跟偷吃干草的大象没什么区别,要想真正了解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秘密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要弄清楚大象和大猩猩是否具备撒谎的能力绝非易事,其他一些研究人

    员就将研究目标转到了另外一个更合适的群体身上,也就是孩子。

    在探究孩子撒谎行为的实验中,最著名的就是要求小孩子不要偷看他们喜欢

    的玩具。[5]在这些研究中,一个小孩子会被领进实验室,研究人员要求他面朝

    墙壁站好,然后说会在他身后几英尺的地方放一个很好玩的玩具。把玩具放好后,研究人员会对孩子说他必须离开实验室一会儿,并要求孩子不要回头偷看摆好的

    玩具。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隐藏的摄像机会拍下孩子的一切举动。随后,研究

    人员回到实验室,然后问孩子是否偷看了。结果表明,在已满三周岁的孩子中,大约有一半的人会对研究人员撒谎。如果把年龄段提高到五岁,那么所有的孩子

    都会偷看,而且全部都会撒谎。实验结果清楚无误地表明,从我们学会说话的那

    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学会撒谎了。还有一点看起来更令人惊奇,当孩子的父母看

    到孩子否认偷看玩具的录像时,他们竟然无法分辨自己的孩子说的是真话还是谎

    言。

    第 27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4)

    我的工作原则就是永远不跟孩子或动物共事,所以在研究欺骗心理时,我关

    注的焦点是成人。

    谎言

    谎言曾经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紧急时

    刻,张伯伦和阿道夫·希特勒于 1938 年 9 月在慕尼黑会面,商讨和平解决德

    国和捷克之间的紧张局势。张伯伦万万没有想到,希特勒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希

    特勒暗地里积极准备侵占捷克,因此迫切地希望能够阻止捷克集结强大的抵抗力

    量。这位元首信誓旦旦地向张伯伦保证,他绝对没有袭击捷克的想法,英国首相

    相信了他的话。会面结束几天后,张伯伦给他的妹妹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是这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6 页 共 82 页

    样描述希特勒的:当他做出承诺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张伯伦确信希特勒说的都是实话,所以力劝捷克不要动员军队,否则可能会被德

    国看作具有攻击性的举动。张伯伦万万没有想到,不久以后德国就向捷克发动了

    闪电战,并很快击垮了准备不足的捷克军队,并由此引发了席卷全球的第二次世

    界大战。如果张伯伦在那次决定性的会面中能够识破希特勒的谎言,当今的世界

    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了。[6]

    世界领导人当然不是唯一的说谎者和受骗者。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谎

    言的影响。几年前,我跟《每日电讯报》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有关谎

    言的调查。[7]在所有的反馈中,只有 8%的人号称从来没有撒过谎,虽然调查

    采用了匿名方式,但我依然怀疑这 8%的人中大部分都没有说实话。还有一项调

    查是让人们在为期两周的时间里详细记录每天的谈话内容,而且不能遗漏自己说

    过的每一句谎言。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在一天的时间里会有两次严重的说谎,13

    的谈话都会含有某种形式的欺骗,80%的谎言都还没有被揭穿,超过 80%的人

    会为了获得一份工作而撒谎(大部分人说他们觉得雇主并不希望求职者坦言自己

    的背景和经历),此外,超过 60%的人至少有一次对他们的伴侣不忠。[8]

    你是不是一个撒谎高手呢?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比较善于撒谎,不过,事实

    上人们在蒙蔽他人的技能上存在着天壤之别。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你就能大概

    知道自己的撒谎能力如何了。事实上,你已经做过这个测试了。[9]

    在本书最开始的部分,我已经让大家在额头上画了一个 Q(怪诞心理学的英

    文首字母)。如果当时你没有做,那么请现在就做一下。抬起你平常用来写字的

    那只手,然后用食指在前额上画一个大写字母 Q。有些人画的 Q 只有自己能够看

    到,也就是说,Q 的小尾巴是朝向前额右手侧的。另外一些人画的 Q 则只有他们

    对面的人才能够看到,也就是说,Q 的小尾巴朝向前额的左手侧。这个小测验能

    够大体衡量一个人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倾向于让他们对面的

    人看到自己画的是一个 Q。而自我监控能力弱的人则会专注于让自己看到画的是

    一个 Q。那么,这种自我监控能力跟撒谎又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自我监控能

    力高的人比较注重别人怎么看他们,他们喜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能够很快让

    自己的行为适应所处的环境,并且很善于操控别人看待他们的方式。因此,他们

    更有可能成为撒谎高手。相反,自我监控能力弱的人即便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看起

    来也还是同一个人。他们的行为在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和价

    值观所左右的,他们并不太在意自己的行为会给周围的人造成什么影响。因此,这种人在生活中不太会撒谎,也不太可能欺骗他人。

    第 28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5)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对很多人做过这个测试。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有了一

    个新的发现。有那么一小群人,一听到这个测试是干什么的,就马上说服自己改

    变内心深处的想法,直接把 Q 的小尾巴撇到相反的方向。这些人可以对摆在自己

    面前的证据视而不见,而是扭曲事实,强迫自己变成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因此说,这个小测验也大概能够衡量出你是否善于欺骗自己和欺骗他人。

    研究欺骗心理的大部分工作都未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善于和不善于说谎者的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7 页 共 82 页

    类型上。相反,这些研究更为关注监测谎言的艺术和科学。那么,人们真的能够

    监测谎言吗?有哪些征兆会让谎言泄密呢?有没有可能教会人们成为更高明的

    测谎者?

    1994 年,刚到赫特福德大学任职不久,我就收到了一份群发给英国各地学

    者的电子邮件。邮件中说即将举办全国性的科技庆祝活动,该活动的持续时间长

    达一周,所以能够为学者们提供需要公众参与的大规模实验所需的各种资源。被

    选中的实验项目将会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王牌科技类节目《明日世界》上直播,观

    众人数将会是百万级的。邮件的结尾说欢迎学者们贡献自己的好点子。我觉得借

    此机会测试全国的测谎技巧肯定非常有趣,所以建议请几位政客到电视节目中说

    谎或说真话,并让公共判断到底哪些是谎言。在我看来,通过这种方式就有可能

    科学地判断出哪个政党内有天才的说谎家。几个星期后,我高兴地得知我的提议

    竟然被选中了,于是开始细化和完善研究方案。

    打了一大通电话后,我终于明白了,没有政客愿意参与这个实验,因为他们

    都是可怕的说谎家(他们的话人们根本就没人相信)。于是我们开始寻找最佳的

    替代人选,并向政治类电视访谈节目的主持人罗宾·代伊爵士发出了邀请。罗宾

    爵士在英国广播公司的地位就像沃尔特·克朗凯特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地位一

    样。在对那些政客进行访问时,他提问的风格完全可以用咄咄逼人来形容。他也

    因此成为了英国电视节目中最受观众信赖的人之一,并为自己赢得了大审判官

    的美誉。罗宾爵士欣然接受了邀请,这无疑让我们非常高兴。

    实验的设计很简单。我会对罗宾爵士进行两次访谈,每一次都会请他描述一

    下自己最喜欢的电影。在其中的一次访谈中,他说的每一句话代表的都是他最真

    实的想法。而在另外一次访谈中,他的描述将会谎话连篇。随后我们会在电视上

    播出这两次访谈,看看公众能不能分辨出罗宾爵士在哪次访谈中撒谎了。

    为了做好这个项目,英国广播公司派出了天才的年轻导演西蒙·辛格。西蒙

    后来写过几本畅销的科学图书,其中包括《费玛最后定律》和《密码书》。我们

    两个人在多年的时间里合作过很多不同的项目,但第一次谋面是在伦敦一家大饭

    店的大堂里,目的就是探讨如何拍好罗宾爵士的真话和谎言访谈。摄像机刚

    架好不久,门就被推开了,罗宾爵士走了进来。要认出他来一点都不难,只要看

    看那标志性的粗框眼镜和彩色领结就可以了。在摄像机前坐好后,他看起来竟然

    略显紧张,以前可都是他向别人提出问题,这次却轮到他来回答提问了。我们开

    始了第一个访谈,我请他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电影。他回答说自己最喜欢看克

    拉克·盖博主演的《乱世佳人》。

    第 29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6)

    理查德·怀斯曼:那么,罗宾爵士,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罗宾爵士:《乱世佳人》。

    理查德·怀斯曼:为什么呢?

    罗宾爵士:哦,这部电影它,它很经典。演员都很了不起。一流的电影明星--克拉克·盖博;一流的女主角--费雯丽。很感人。

    理查德·怀斯曼: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角色呢?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8 页 共 82 页

    罗宾爵士:哦,盖博。

    理查德·怀斯曼:这个电影你已经看过几遍了?

    罗宾爵士:嗯……(停顿)我想得有 6 遍了吧。

    理查德·怀斯曼:你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是在什么时候?

    罗宾爵士:电影刚上映的时候。我想应该是 1939 年。

    等他回答完后,我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这一次,他说自己是玛丽莲·梦露

    的铁杆影迷,最喜欢她主演的《热情似火》。

    理查德·怀斯曼:那么,罗宾爵士,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罗宾爵士:嗯……(停顿)哦,《热情似火》。

    理查德·怀斯曼: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呢?

    罗宾爵士:哈,因为我每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觉得它非常搞笑。电影里面

    有很多我喜欢的东西。每看一次,我对这些东西的好感都会增加几分。

    理查德·怀斯曼: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角色呢?

    罗宾爵士:哦,我想是托尼·柯蒂斯,他简直太帅了……(短暂的停顿)而

    且他很聪明。他模仿加里·格兰特真的很像,他试图抵挡玛丽莲·梦露的诱惑,他采取的抵挡方式太有趣了。

    理查德·怀斯曼:你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是在什么时候?

    罗宾爵士: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

    那么,你们觉得罗宾爵士在哪一次访谈中说谎了?

    几个星期后,实验在《明日世界》的直播中全面展开。在节目的一开始,我

    们就播放了两次访谈的画面,然后请电视机前的观众判断哪一次访谈中包含谎

    言,观众可以通过拨打电视台提供的两个电话号码进行投票。此类的尝试还是有

    史以来的第一次,西蒙和我根本不知道会不会有观众打电话参与这样的科学实

    验。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在仅仅几分钟的时间里,就有三万多

    人参与了电话投票。

    投票通道关闭后,我们立即着手分析实验结果。52%的观众认为罗宾爵士并

    不喜欢《乱世佳人》,另外 48%的观众则认为他在回答有关《热情似火》的问题

    时撒谎了。随后,我们为观众播放了一小段视频。我在剪辑中问罗宾爵士他是否

    真的很喜欢《乱世佳人》。他的回答可谓言简意赅,直指要害:天哪!我当然不

    喜欢!那是我看过的最无聊的电影。每次看我都会睡着。在节目的最后,我们

    公布了调查的结果,并做了必要的解释:在揭穿谎言的时候,公众所掌握的技巧

    其实比随意猜测好不了多少。[10]

    第 30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7)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罗宾爵士是一个技艺高超的说谎者,在日常生活中,人

    们会更容易察觉谎言。为了验证这一点,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要找到很多不同

    类型的人针对广泛的主题说谎和说真话。这的确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在过去的

    大约 30 年时间里,有一小部分高度专注于此的心理学家一直都在这么做。[11]

    他们找人参观艺术展,并谎称自己喜欢某些绘画作品;找人窃取别人的钱包,并

    拒绝承认有偷窃行为;找人推销他们其实并不喜欢的产品;找人看描述截肢的电

    影,同时尝试让别人相信他们正在看令人心旷神怡的沙滩景致。他们研究了各种

    人群的撒谎行为,其中包括推销员、购物者、学生、吸食毒品的瘾君子以及罪犯。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29 页 共 82 页

    我在该领域的研究是让人们看录像带,录像带中的主角为谋杀案件公开上诉无

    罪,后来才坦承犯下罪行。

    实验的结果非常一致:如果想要察觉谎言,或许掷硬币决定还比较简单。无

    论男女老幼,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察觉谎言。调查结果还显示,我们甚至无法分

    辨自己的另一半是否在说谎。[12]在一系列探究爱情欺骗的实验中,我们让一位

    已结婚多年的人看一连串的幻灯片,幻灯片上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异性,然后要求

    他她尝试让自己的另一半相信他她觉得那位迷人的异性其实没有什么吸引力。

    结果发现,很多相处良久的伴侣也很难发现自己的另一半正在撒谎。有些研究人

    员相信,很多结婚多年的夫妇之所以能够长相厮守,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彼

    此无法识破对方的谎言。

    普通大众或许并不需要为自己无法察觉谎言而忧心忡忡。毕竟,每个人的情

    况其实都差不多。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曾做过一项研究,他让不同的专家组观看说谎者和说实话者的录像带,并请他们确定谁是说谎者。

    这些专家包括测谎仪操控人员、抢劫案的调查人员、法官和精神科医师。[13]

    虽然他们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没有任何一组人员的表现比胡乱猜测的结果更准

    确。

    那么,人们为什么无法准确地察觉谎言呢?来自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心理

    学家查尔斯·邦德教授所从事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问题的答案。[14]邦德调查过

    与说谎有关的各种行为。和其他心理学研究不同,他并没有去找几百名美国大学

    生在设定好的表格上做选择题。相反,他对来自 60 多个国家的数千人进行了调

    查,要求他们描述如何分辨别人是否在说谎。人们的回答竟然惊人的一致。从阿

    尔及利亚到阿根廷,从德国到加纳,从巴基斯坦到巴拉圭,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说

    谎者倾向于避免目光接触,会紧张地挥手,而且在座位上会坐立不安。

    第 31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8)

    然而,这里却存在一个小问题。研究人员曾经花费过数个小时,仔细对比说

    谎者和说真话者的录像带。这项工作需要经过特别训练的观察人员,他们会长时

    间坐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已经数字化的视频。每次放映的时候,观察者

    都会仔细寻找特殊的行为,比如微笑、眨眼或手势。每次看到想要寻找的行为后,他们都会按下一个按钮,而电脑会因此记下他们的反应。通常来说,一分钟的视

    频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进行分析,但得出的数据却有助于研究人员对比与谎言

    和实话相关的行为,并因此找出哪怕是最细微的差距。调查的结果一目了然,说

    谎者和说真话的人一样,他们也会正视着你,并不会紧张地挥手,而且也不会在

    座位上坐立不安(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要比说真话者更为沉静)。人

    们之所以无法察觉谎言,是因为他们将自己对各种行为的看法当作了评判的基

    础,但这些行为其实与欺骗无关。

    那么,到底有哪些迹象能够揭示谎言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仔细

    研究了说谎者和说真话者在行为方面的可靠差异。结果看起来在于我们的遣词造

    句和表达方式。[15]在说谎的时候,你给出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自找麻烦。

    所以说谎者的话一般没有说真话者那么多,而且提供的细节也相对较少。让我们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0 页 共 82 页

    回过头去,再看一下罗宾爵士的访谈记录。在谈论《乱世佳人》的时候,他用到

    的英语单词大约是 40 个,而在谈论《热情似火》时使用的词汇量几乎是前者的

    两倍。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两次访谈中提到的细节。在第一次访谈中,他对电

    影的描述可谓是泛泛之谈。他只提到电影很经典、演员都很了不起。但在说真话

    的时候,他提到的细微之处则明显多于前者,他描述了加里·格兰特试图抵挡玛

    丽莲·梦露诱惑的场景。

    在谎言的遣词造句方面,上面提到的只能算是冰山一角。说谎者通常会从心

    理与谎言保持距离,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很少提到自己或个人感受。罗宾爵士的例

    子再次提供了很好的证据。当他说谎的时候,他只有两次使用了表示我的英文

    单词I,但在说真话的时候却用了七次。在整个有关《乱世佳人》的访谈中,罗宾爵士只有一次提到了自己的感受(很感人),但在谈论《热情似火》的时

    候却多次阐述了自己的感觉(每看一次,我对这些东西的好感都会增加几分、很多我喜欢的东西、柯蒂斯,他简直太帅了……而且他很聪明)。

    此外还有遗忘的问题。如果有人向你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问你上周都做了

    什么。你很可能已经不记得很多琐碎的细节了,如果你是一个诚实的人,肯定会

    坦言自己已经忘记了。但说谎者却不会这么做。当说到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信息时,他们似乎都具备了超强的记忆力,而且通常都会想起哪怕是最细枝末节之处。

    相反,说真话者知道他们自己忘记了某些细节,而且也乐于承认这一点。罗宾爵

    士的访谈就是一个明证。在两次访谈中,他只有一次承认自己不记得某个细节了,也就是在有关《热情似火》的真实访谈中,他说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具体时

    间我记不清了。

    第 32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9)

    研究人员还不确定为什么肢体语言常会造成误导,而说谎时的遣词造句却能

    够让谎言泄密。有一种理论认为,目光接触和手势都是比较容易控制的,所以说

    谎者能够利用这些信号传达他们想要留给人们的任何印象。相反,要控制我们的

    遣词造句和说话方式则要困难得多,因此,在分辨真话和谎言的时候,一个人所

    使用的语言就成为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无论是什么理论,都离不开一个简单的事实:能够辨别谎言的真实线索就是

    人们的遣词造句。那么,通过聆听谎言或者仅仅阅读说话的文字记录,人们是不

    是就能够更好地察觉谎言呢?我得承认其实自己也撒了一个小谎。我并没有把罗

    宾爵士实验的所有真实情况和盘托出。和所有善于欺骗他人的人一样,我其实并

    没有真正说谎,只是刻意隐瞒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莱斯利·尼尔森、番茄酱和酸奶油

    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中进行的实验只是大型研究的一部分。就在同一

    天,我们也把两段访谈的录音拿到了全国性的电台播放,科学编辑罗杰·海菲尔

    德还安排在《每日电讯报》上刊登了访谈的文稿。他们都请听众和读者来辨别哪

    一个是谎言,并通过拨打两个不同的电话号码进行投票。结果有成千上万人积极

    参与。虽然电视观众察觉谎言的能力跟信口瞎猜没太大区别,但报纸读者猜对的

    几率却达到了 64%,电台听众中更是有 73%的人猜对了。由此看来,在监测谎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1 页 共 82 页

    言时,聆听是一种比观看更有效的方式。

    罗宾爵士的实验当然并不是该领域的唯一研究,还有很多更为古怪的研究也

    证明了人们可通过聆听来提高分别谎言的技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的格里恩·利

    特佩奇和托尼·皮诺尔特所从事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16]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使

    用了美国最为著名和播映时间最长的电视游戏节目。《实话实说》每次都有三名

    参赛者,他们都会宣称自己是同一个人。由四位名人组成的嘉宾评审团会对这三

    个人进行轮番拷问,并尽可能分辨出到底谁在说真话。待嘉宾做出选择后,主持

    人就会让说真话的人站出来揭开真相。这个节目已经成为了美国流行文化的组成

    部分,后来还成为了电影《逍遥法外》的序幕。利特佩奇和皮诺尔特特意录下了

    几期节目。其中一期有三名女子都号称自己是研究中世纪问题的专家,在另一期

    中,有三名男子都说自己曾收到来自中国的邀请,让他们帮忙去发掘史前北京人

    遗址。研究人员把这些剪辑拿给不同组别的人去看。其中一组人看到的是正常拍

    摄的影片,既有声音也有画面;第二组人只能听节目的录音,第三组人则只看画

    面。实验结果证明了说谎用语的重要性。只看画面的人很能分辨出谁在撒谎,但

    只听录音的人却很善于分辨出谁会站出来揭示真相。

    第 33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0)

    现在,是时候测试你监测谎言的新技巧了。几年前,加拿大探索频道的科学

    节目《每日星球》让我帮助进行另一次全国性的谎言监测实验。他们邀请到了好

    莱坞著名影星和喜剧演员莱斯利·尼尔森作为实验对象,尼尔森可是我儿时最崇

    拜的偶像之一,他曾出演过《空前绝后满天飞》、《白头神探》和《笑弹龙虎榜》

    等电影。节目主持人杰伊·英格拉姆会对尼尔森进行两次访问。每一次都问他最

    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就跟罗宾爵士的实验一样,尼尔森在其中一次访问中说的全

    都是实话,而在另外一次访问中说的却是一连串的谎言。这一次,你能够分辨出

    哪一个是谎言了吗?

    第一次访问

    杰伊·英格拉姆: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莱斯利·尼尔森:我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我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我可以

    从任何食物中挑选吧?嗯……天哪,我得说这的确是个艰难的抉择。其实这要看

    情况而定。我猜……我最喜欢的食物应该是番茄酱。

    杰伊·英格拉姆:番茄酱!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番茄酱?

    莱斯利·尼尔森: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我是那种可以把番茄酱涂到任何东西

    上的人,我根本不在乎别人会怎么看。对,就是番茄酱。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想这个习惯就已经养成了。你知道,如果你想找

    点儿东西吃--你就会说:嘿,妈妈,请给我一片蘸果酱的面包。我记得当时我

    妈妈说:我们没有果酱,莱斯利,我们一点果酱都没有。我说:但是,但是,但是。于是妈妈就会说:我给你点别的吧。随后她就会给我一片抹了黄油的

    面包,还在上面涂了番茄酱。事实上她涂了很多番茄酱,我很快就迷上了。我知

    道,当我在家的时候……如果我心情不错,我就会自己去弄一点来吃。不管怎么

    样,如果我饿了,我就会直奔冰箱而去,拿出一片面包,抹上黄油,最后再涂上

    厚厚的一层番茄酱。那会让我的心情变得更棒了。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2 页 共 82 页

    第二次访问

    杰伊·英格拉姆:那么,莱斯利·尼尔森,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莱斯利·尼尔森:它现在正在变成我最喜欢的食物……当然是排在第一位

    的……那我就选第一个想到的食物吧。嗯……你知道酸奶油吧。比如说,把一些

    酸奶油放在牛油果沙拉酱上……我想是因为我比较喜欢墨西哥风味的美食吧。我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会吃拌有沙拉酱的番茄三明治。后来,我觉得沙拉酱看起来

    很像是酸奶油,那可是世界上我最不想碰的东西。

    嗯,所以我真的一直都没有碰酸奶油,可是现在……那种味道真的很不寻常,而且你还可以选脂肪含量比较低的那种,我对这个比较在意,对于我来说这是一

    种新的口味,但我很快就迷上这种口味了,酸奶油的味道。

    第 34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1)|福哇 w ww.fv al.cn 小说|

    你可能已经猜出来了,莱斯利其实并不喜欢酸奶油,他最喜欢的食物应该是

    番茄酱。访问的文稿中含有非常典型的遣词造句,这些语言都带有谎言和实话的

    烙印。谎言的篇幅要比实话短很多--莱斯利在谈论番茄酱的时候用了大约 220

    个英文单词,但在描述他对酸奶油的喜爱之情时只用了 150 个左右。文稿中也含

    有谎言特有的心理距离证据。当莱斯利说真话的时候,他使用了 17 个表示

    我的单词I,而在说谎的时候仅仅用了 9 次。此外,在真实的陈述中,莱斯利

    对儿时与番茄酱有关的经历描述得非常详细,而且多次提到了自己的感受(我

    很快就迷上了、如果我心情不错以及那会让我的心情变得更棒了)。相反,莱斯利在说谎的时候都是在泛泛而谈(比如如果使用酸奶油、酸奶油的味道很不

    寻常、酸奶油脂肪含量较低等),而且只有一次轻描淡写地提到了自己的感受,就是在访谈快结束的时候(但我很快就迷上这种口味了)。

    一旦知道了能够泄漏谎言的迹象,辨别谎言就变得容易多了。这跟说谎者是

    否直视你的眼睛、是否有很多手势、是否坐立不安几乎都没有什么关系。更为可

    靠的说谎迹象是人们说话的语气和他们不经意间的遣词造句。说谎者的描述通常

    缺少细节;说话时停顿和犹豫不决的情况比较多;为了与谎言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会尽量避免使用指向自己的词语,比如我;此外,他们也不会谈及自己的

    感受。对于说真话者可能忘记的琐碎细节他们却记得一清二楚。只要学会了聆听

    这些神秘的信号,你就能够揭开说谎者的面纱。突然之间,你就知道了大家最真

    实的想法和感受,此时你会发现自己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已变得迥然不同了。说

    真的,你得相信我所说的这一点。

    蒙娜丽莎、刚砍下的脑袋和圣母学院修女会

    那么,罗宾爵士和莱斯利·尼尔森的实验是不是就意味着从人的肢体语言和

    面部表情中无法看出欺骗的迹象呢?其实也不尽然。事实上,的确有办法借助眼

    睛而不是耳朵识别欺骗的伎俩,只不过你必须知道自己要看的是什么。现在,就

    让我们来考量一下最常见也是最经常被伪装的非语言行为模式--人类的微笑。

    我们每个人都会微笑,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复杂

    心理。你微笑的时候到底是因为自己很高兴呢,还是想让别人知道你很高兴?这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3 页 共 82 页

    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在研究人员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些人认为微笑几乎完全是

    由内心深处的幸福感所驱动的,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微笑是一种社交信号,目的是

    为了让你周围的人知道你的感受。为了平息这场争辩,康奈尔大学的罗伯特·克

    劳特教授和罗伯特·乔斯顿教授决定对比一下人在两种不同状况下的微笑次数,一种是独乐乐,一种是与人乐乐。[17]几经思考,他们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场所进

    行此项研究--保龄球馆。他们认识到,在打保龄球的人把球抛向球道并打出高分

    的时候,他们通常都是独乐乐。当转过身面对自己的同伴时,他们同样也非常高

    兴,只不过此时变成了与人乐乐。

    第 35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2)

    在几次研究中,克劳特和他的同事们偷偷观察了 2000 多名打保龄球的人。

    每一次,研究人员都会仔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打保龄球的人的

    面部表情、他们打出的分数以及他们面对的是球道还是自己的朋友。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会悄悄地对着录音机说出相关的信息(为了不引起怀疑,所有的信息都

    用代码表示),以确保能够精确记录测量的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显示,在背对

    着同伴的时候,如果打出了高分,只有 4%的人会露出微笑。然而,一旦转过身

    来面对自己的朋友时,42%的人脸上都会出现灿烂的笑容。因此,有确凿的证据

    显示,我们微笑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己高兴,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让别人

    知道我们很高兴。

    和所有的社交信号一样,微笑也是可以伪装的。为了给人留下快乐的印象,人们通常会微笑,但其内心深处可能并不快乐。那么真正的微笑和伪装的笑容是

    一样的吗?或者是否有一些面部信号可以对两者加以区分呢?这个问题已经困

    扰了研究人员 100 多年。最近,我在艺术画廊里进行了一项非同寻常的实验,这

    个问题也是实验关注的焦点所在。

    在上一章里,我提到了新西兰科学节曾好心地允许我进行第二次天生幸运

    儿实验。在出发之前,我又给主办者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能在科学节上进行

    第二个实验,旨在揭开虚假微笑的神秘面纱。这个想法很简单。我想让人们看几

    组照片。[18]每一组照片都是同一个人的两张笑脸。其中有一张是真心的笑容,另一张则是伪装的。公众要做的就是找出其中的真心笑容。通过仔细对比同一组

    的两张照片,就能够知道伪装的笑容是否含有一些足以泄密的信号。通过分析实

    验的结果,就知道人们是否能够利用这些信号。经过讨论,我们想到了一个点子,那就是把实验场所设在一家画廊里。但尼丁公立艺术画廊欣然同意主办这次展

    览,确保我们非同寻常的艺术科学展能够与特纳、庚斯博罗以及莫奈等大家的作

    品一起展出。

    为了顺利推进微笑实验,我必须想办法让同一个人露出真心的微笑和伪装的

    笑容。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已经能够通过不同的技巧激发出这两种面部表情。

    20 世纪 30 年代,心理学家卡尼·兰蒂斯想要拍摄人的一系列面部表情,于是他

    让自愿者欣赏爵士乐、读《圣经》和翻阅色情图片(兰蒂斯说:在最后这种情

    况下,实验者必须特别小心,自己不能笑,也不能表现出很拘谨的样子。)。[19]

    为了激发更极端的反应,兰蒂斯还设计了另外两种场景。一种是让自愿者把手伸

    进放进三只活青蛙的水桶里。自愿者出现反应后,实验者敦促他们继续在水中摸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4 页 共 82 页

    索,接着往水里导入高压电,对自愿者进行强烈的电击。不过,这还不算什么,兰蒂斯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实验是递给参与者一只活生生的小白鼠和一把屠刀,然

    后要求他们把小白鼠的脑袋给砍下来。这也是在道德上最受争议的一个实验。大

    约有 70%的人在实验者的一再敦促下最终结束了小白鼠的生命,剩下的则是由

    实验者代劳砍下了小白鼠的脑袋。兰蒂斯指出,52%的人在砍下小白鼠脑袋的时

    候笑了,而 74%的人在受到电击时笑了。大部分的自愿者都是成人,但其中也

    包括一个 13 岁的男孩。这个小孩是大学医院的患者,情绪不太稳定,而且还患

    有高血压(孩子,今天在医院过得怎么样?)

    第 36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3)

    在微笑研究中,我要求每一名自愿者带一只狮子狗来,还有一把大刀,开个

    玩笑。事实上,我们所选择的两项任务都不是那么具有争议性。我们要求每个人

    都带一名朋友过来。每当朋友引他们发笑时,我们就拍下一张照片,记录下他们

    发自内心的笑容。随后我们会让他们设想遇到了自己特别不喜欢的某个人,但出

    于礼貌还强挤出一个笑容。其中的两张照片如下图所示。这一组照片和另外九组

    照片构成了展览的基础。

    我并不是第一个在艺术画廊研究微笑科学的学者。2003 年,哈佛神经科学

    家玛格丽特·利文斯通曾试图以科学的方式揭开艺术史上最著名的微笑之谜。

    [20]16 世纪时,达芬奇创作了名画《蒙娜丽莎》。数百年来,艺术史学家一直对

    这幅画深感不解。大部分的争论都是围绕她谜一样的面部表情展开的,有些学者

    认为这幅画毫无疑问表现的是一张微笑的脸庞,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是最为悲伤

    的表情之一。1852 年,一位年轻的法国艺术家从巴黎一家宾馆的四层窗口纵身

    跃下,并留下了一封遗书:多年来,她的微笑把我折磨得几近绝望。现在,我

    宁愿选择结束生命。相对而言,利文斯通教授在研究这个谜题的时候采用了相

    对保守的方法。

    多年来,人们留意到,如果你看着蒙娜丽莎的眼睛,她的微笑就会非常明显,如果你直视她的嘴唇,那神秘的微笑就消失了。这显然是这幅名画之所以变得如

    此神奇的关键所在。只是人们并不知道达芬奇是如何制造出了这种奇怪的效果。

    利文斯通教授发现,这种错觉的出现是因为人类的眼睛在看世界的时候事实上存

    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当人们直视某件事物的时候,光线会落在视网膜中心被

    称为中央窝的地方。眼睛的这个部位擅长观看比较明亮的物体,比如在阳光直

    射下的物体。相反,当人们从眼角看物体的时候,光线会落在视网膜的周边,眼

    睛的这个部位擅长观看比较昏暗的物体。利文斯通发现,达芬奇的名画正是利用

    视网膜的两个不同部位看物体的不同方式愚弄了人们的双眼。分析显示,这位伟

    大的艺术家巧妙地利用了蒙娜丽莎颧骨的阴影,使得她的嘴唇看起来比脸的其他

    部位都更暗淡一些。当人们看她的眼睛时,使用的是视网膜的周边视野,所以她

    的微笑看起来非常明显。当人们直视她的嘴唇时,使用的是视网膜的中央窝视野,所以他们看到的是这幅画较暗的区域,这就使得她的微笑看起来不再那么明显

    了。

    利文斯通并不是第一位对人类微笑的神秘感兴趣的科学家。两百年前,一小

    群来自欧洲的科学家针对同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奇怪的研究。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5 页 共 82 页

    在 19 世纪初期,研究人员特想知道电力如何能被用于深入探究人体的生理

    结构和生理状况。有些研究非常可怕,常常是在公开场合电击刚去世不久的人的

    尸体。该领域最知名的学者或许应该是意大利科学家乔凡尼·阿蒂尼。[21]阿蒂

    尼最擅长的技巧就是让杀人犯起死回生。在他的研究中有一个案例是众所周知

    的,阿蒂尼曾专程前往伦敦让一个名叫乔治·福斯特的杀人犯起死回生。福斯特

    的罪状是把自己的妻儿在运河里给溺死了,他因此被判在 1803 年 1 月 18 日执行

    绞刑。死后不久,福斯特的尸体就被转移到了附近的一所房子里。在最著名的英

    国科学家们的亲眼目睹下,阿蒂尼开始向福斯特的尸体上导入各种不同的电压。

    法院对此做的记录如下(刚巧出现在了克鲁克先生编辑的论文集中,而克鲁克先

    生的名字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欺骗):[22]

    第 37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4)

    第一次电击的是脸部,已故罪犯的下巴开始颤抖,周边的肌肉则出现了严重

    的扭曲,事实上有一只眼睛竟然睁开了。在随后的电击过程中,他的右手举了起

    来并开始握拳,双腿和大腿也开始活动。对于一无所知的旁观者来说,看起来这

    个可怜的家伙马上就要起死回生了。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法院记录排除了复活的可能性,依据就是当对福斯特执

    行绞刑时,为了减轻他的痛苦,让他尽快有个了断,他的几个朋友曾在绞刑台下

    用力拉扯他的双腿。记录还指出,即便阿蒂尼真的让福斯特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他也得再次被押上绞刑台。依据法律规定,此类罪犯必须被施以绞刑直至完全

    死去。记录还提到了当时的一位旁观者帕斯先生,他是塞吉恩公司的一个基层

    领导,在观看实验时受到了严重的惊吓,回家后不久就一命呜呼了。这也使得福

    斯特成为了在死后又害死一个人的少数罪犯之一。

    阿蒂尼并不是唯一通过实验研究电击对人体肌肉有何影响的科学家。几年

    后,一群苏格兰科学家对另一名杀人犯进行了类似的电击实验,把那个人的脸扭

    曲成可怕的表情,还让他的手指动了起来,好像尸体在指向不同的旁观者

    一样。这一次,实验的结果同样对很多旁观者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其中一个人当

    场昏倒,还有几个人因感到非常恶心而离开了现场。[23]

    这项研究为现代医学工作中的电击疗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流行文化作出

    了两大贡献。电击看起来可以让人起死回生的概念为玛丽·雪莱带来了灵感,她因而创作出了《科学怪人》。此外,英文中的笑场(corpsing)一词也源自

    于死人脸上呈现的诡异笑容,这个词表示演员在试图做出严肃状时突然发笑的情

    况。

    阿蒂尼的工作也给法国科学家纪尧姆·杜胥内·德·波洛涅带去了灵感,后

    者开发了一套更为复杂的系统,研究不同的面部表情到底会牵涉到哪些肌肉。杜

    胥内并没有拿刚刚受刑的杀人犯作为研究对象,而是采用了一种相对来说更为文

    明的做法,那就是拍摄活人脸部直接受到电击时的表情。经过苦苦寻觅,杜胥内

    终于找到了一位愿意让自己的脸部经受持续而痛苦电击的人。在 1862 年出版的

    《人类脸部表情机制》[24]一书中,杜胥内对这位实验对象的描述可谈不上有何

    赞美之词: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6 页 共 82 页

    我所挑选的主要实验对象……是一位无牙的老者,他的脸部非常消瘦,五官

    虽然不能说很丑,但几乎没有任何特色。他的脸部表情与那无害的性格和有限的

    智慧搭配的可谓是完美之至。

    此外,这个人还有另一个很棒的特质--他的脸部几乎处于完全麻痹状态。这

    意味着杜胥内可以……像面对一具依然能够做出反应的尸体一样,对他的每一

    块肌肉进行异常精准的刺激(如图所示)。

    第 38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5)

    拍摄了数百张照片之后,杜胥内发现了虚假微笑的秘密。当面颊受到电击时,嘴巴两侧的大块肌肉(颧大肌)会拉动嘴角上扬,从而形成笑容。随后杜胥内给

    面部消瘦的实验对象讲了一个笑话,他也露出了一个笑容。杜胥内将这两种笑容

    进行了仔细对比后发现:真心的笑容并不仅仅涉及到颧大肌的活动,同时还会关

    乎到眼睛周围的眼轮匝肌。当露出真心的微笑时,这些肌肉会绷紧,把脸颊往上

    拉,同时把眉毛往下拉,从而在眼角周围产生微小的细纹。杜胥内发现眼部肌肉

    的收缩是无法随心所欲加以控制的,只有内心的甜蜜感能够让它们动起来。

    最近的研究也肯定了杜胥内的工作,[25]我们在 21 世纪所拍摄的真笑和假

    笑照片也呈现出了同样的效果。请再看一眼 59 页上的两幅照片。右边的照片呈

    现的是虚假的笑容,颧大肌把嘴角往上拉起。研究人员最近把这种微笑命名为

    泛美式微笑,名称源自于现已不存在的泛美航空公司空姐的虚假笑容。左侧的

    图片呈现的则是真心的笑容,同时牵动了颧大肌和眼睛周围的眼轮匝肌。脸颊的

    上扬在鼻子的两侧以及眼睛的下方和旁边产生了更为明显的线条。此外,眉头和

    眉头下方的皮肤已向眼睛所在的方向移动,从而让两者之间的间距变得更为狭

    窄,并在眼睛的正上方挤出了一个小袋。在下侧放大的照片中,更容易看到这

    些细微的改变(上图是真心的笑容,下图是虚假的笑容)。

    在科学节期间,成百上千人参观了但尼丁公立艺术画廊并好心地参与了实

    验。我们给每位参与者发了一份调查问卷,让他们仔细观看每一组照片,然后指

    出哪一个是真心的笑容。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无法分辨微笑的真假,即便是那些自

    认为对他人的情绪特别敏感的人,答对的几率也跟随意猜测差不了多少。然而,如果他们知道该看什么,答案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只要看看照片中那人鼻子的

    两旁就可以了)。

    参与研究的人们并没有高超的技巧去发现真心的笑容。然而,利用杜胥内开

    发的系统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能力却让心理学家得以深入探讨情绪与日常生活之

    间的关系。最近,研究人员甚至开始关注人类幼年行为中一些看似无关的细节,他们想要知道这些细节是否有助于预测人们的长期成功和幸福。

    肯塔基大学的心理学家黛伯拉·丹纳针对 200 名修女做了一项研究,从而充

    分阐释了这一概念。[26]在加入美国圣母学院修女会之前,每位修女都必须写一

    篇自传。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丹纳对 180 篇自传进行了分析,这些自传都出自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入会的修女之手。丹纳计算了她们用于描述积极情绪的词汇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7 页 共 82 页

    出现的频率,比如高兴、爱和满足等。统计结果令人惊讶,那些形容自己

    经历过很多积极情绪的修女竟然比别人多活了十年之久。

    第 39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6)

    类似的研究工作也显示,从青年时代展露的杜胥内微笑就可以洞悉一个人的

    人生。20 世纪 50 年代晚期,大约 150 名米尔斯女子大学的大四学生同意让科学

    家长期研究她们的生活。在接下来的 50 年里,这些女性持续为研究人员提供相

    关的个人资料,其中包括她们的健康、婚姻、家庭生活、职业和幸福等。几年前,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达彻·肯特纳和丽安·哈克查看了这些女性在 20 多

    岁时为大学毕业纪念册拍摄的照片。[27]几乎所有的女孩子都面带笑容。然而,仔细观察后,研究人员发现有一半的人露出的是虚假的泛美式微笑,另一半流露

    的则是发自内心的杜胥内微笑。随后他们开始查看这些女性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提供的各种资料,结果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与露出泛美式微笑的女性相比,那些展现杜胥内微笑的女性更有可能步入婚姻的殿堂,更有可能维系婚姻,在整

    个一生中生活得也更为幸福、安康。

    一个多世纪前,眼睛周边的细纹首次引起了杜胥内的注意,但这些细纹竟然

    可以预测一个人的终生成就和幸福。有趣的是,杜胥内比其他科学家更早地认识

    到了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职业生涯结束之际,杜胥内总结了自己对于这一发现

    的感想:

    你无论如何强调虚假微笑的重要性都不为过。这种表情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礼

    节性的微笑,也可以是对背叛的一种掩饰。当我们内心感到悲伤时,嘴角就会浮

    现出这种笑容。

    孩子,别担心,我们会一起降落的!

    说到日常的欺骗,谎言和虚假的微笑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心理学家开始正视记忆的可塑性。心理学家伊丽莎

    白·洛夫特斯和她的同事们进行了一系列经典的实验。他们让参与者观看车祸的

    幻灯片。[28]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辆达特桑轿车沿着公路行驶,然后在路口转弯

    时撞上了一名行人。观看完毕后,研究人员开始偷偷地向参与者灌输虚假的信息

    误导他们。事实上,幻灯片中的路口有一个停车标志,然而,研究人员想要神

    不知鬼不觉地误导参与者,以让他们觉得看到的是另外一个标志,所以他们向参

    与者提问,请他们说出驶过让车标志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随后,研究人员让

    参与者观看两个不同的幻灯片,其中一个路口有停车标志,另一个有让车

    标志,他们需要指出之前看到的是哪一张幻灯片。大部分人都会很肯定地说他们

    看到的是带有让车标志的幻灯片。这项研究后来激发出了大量类似的实验。研

    究人员成功地说服了参与实验的人,使他们将锤子记成了螺丝起子,将《服饰与

    美容》杂志记成了 Mademoiselle 杂志,将刮了胡子的男人记成了留胡子的男人,将米老鼠记成了米妮。

    第 40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7)

    后来的研究显示,同样的概念还可以用来欺骗人们想起未曾发生过的事情。

    威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金伯利·韦德和她的同事们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充分显

    示了这种效果的强大力量。[29]韦德请 20 个人说服自己的一名家庭成员参与实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8 页 共 82 页

    验,实验的幌子是研究人们为什么会记得儿时发生过的事情。研究人员要求招募

    者暗中提供一张参与者儿时的照片。随后研究人员对这张照片进行处理,捏造出

    参与者儿时搭乘热气球在空中遨游的假照片。其中的一张真实照片和动过手脚的

    照片如下图所示。最后,研究人员请招募者再提供三张参与者的真实照片,这三

    张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参与者曾经历过的一些童年趣事,比如生日聚会、海滩玩耍

    或者参观动物园等。

    在为期两周的时间内,参与者会接受三次访问。每次访问的时候,研究人员

    都会给他们展示那三张真实的照片和那张动过手脚的照片,并鼓励他们尽可能详

    细地描述照片所记录的每一次经历。第一次访问的时候,几乎每个人对真实发生

    过的童年趣事都记得非常清楚,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说他们也记得未曾发生过

    的热气球旅行,有些人甚至还能清楚地描述搭乘热气球的细节。随后,研究人员

    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回去后再好好回想一下。到了最后一次访问的时候,有一半的

    人想起了虚构的热气球旅行,而且很多人都能够描述这次旅行的细节了。有一名

    参与者在第一次接受访问的时候明确表示从来没有搭乘过热气球,但在第三次接

    受访问的时候却对这次并不存在的旅行做出了如下的描述:

    我很确定那是发生在我在当地小学上一年级的时候……基本上你只要花上

    10 美元左右就能搭乘一次热气球,它能飞到 20 米左右的空中……那一天应该是

    星期六,而且……我敢肯定当时妈妈正站在地面上给我们拍照。

    韦德实验只是众多实验中的一个,这些实验显示:通过操控人的记忆,就可

    以让他们回忆起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请一组参

    与者详细描述小时候参观迪斯尼乐园并遇到兔八哥的经历(兔八哥并不是迪斯尼

    卡通人物,所以不可能出现在迪斯尼乐园里)。[30]还有一项实验是这样的,研

    究人员访问了一些潜在参与者的父母,询问他们的子女小时候是否在购物中心走

    失过。[31]随后,研究人员仔细选出了一组没有此类经历的人,并设法说服了大

    部分的人详细描述了这一并不存在的可怕经历。类似的研究还包括:让人们相信

    曾因发高烧在医院住了一晚,而且耳朵可能也受到了感染;曾在婚礼接待处不小

    心将一大盆果汁泼在了新娘父母的身上;曾因消防洒水系统启动而被迫从杂货店

    疏散;曾因拉开了手刹而让一辆轿车撞到了另一辆车上。[32]研究工作显示,人

    类记忆的可塑性要比我们所能够想象的更为惊人。一旦某位权威人士指出我们有

    过某种经历,多数人都会觉得很难否认,随后就会用设想填补记忆中的空缺。经

    过一段时间之后,事实和虚构情节之间的界限就变得难以区分了,于是我们开始

    相信谎言。这种效果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权威的声音

    也能够愚弄自己。有时候,我们甚至完全有能力把自己骗得团团转。

    第 41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8)

    1983 年 12 月,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国会荣誉勋章协会上发表演说。他

    决定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他此前已经讲过很多遍的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架 B-17 轰炸机受到了防空炮火的重创,里根总

    统讲述的就是这架轰炸机如何克服困难飞越英吉利海峡的故事。飞机下方的炮塔

    已被击中,里面的炮兵已经受伤,炮塔的门也被卡住了,所以无法打开。飞机开

    始下降,指挥官要求机组人员跳伞。炮兵被困在了炮塔内,他知道自己就要跟着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39 页 共 82 页

    飞机坠毁了。最后一位离开飞机的人后来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情景:指挥官坐在炮

    塔的旁边,对着被吓坏的炮兵说:孩子,别担心,我们会一起降落的。

    里根解释说正是这项英勇的壮举让指挥官在死后获得了国会荣誉勋章。在结

    束这段感人肺腑的演讲时,里根指出,美国把最高的荣誉颁给为了安抚难逃一

    死的孩子而甘愿放弃自己生命的人绝对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很棒的故事,不过

    却存在一个小问题,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记者们查看了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颁发的 434 个国会荣誉勋章的记录,发现并没有提到这件事情或者任何类

    似的事件。最后,有人指出这个故事和广为人知的战争电影《飞行之翼与祈祷者》

    中所描述的情节几乎毫无二致。在电影的高潮部分,无线电操作员告诉飞行员说

    飞机已遭受重创,他自己也受伤了,无法动弹。飞行员回答说:我也不知道高

    度了,麦克。我们将共同面对这一切!

    暗示的欺骗效果并不仅仅会让世界上的领导人把虚构的故事当作事实。职业

    骗子也会使用同样的技巧,并以此让人们相信他们曾经历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记得不可能的事情

    魔术师是诚实的骗子。和大部分的说谎者不同,他们完全承认自己是在欺骗

    观众这个事实。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得设法让观众相信物体会凭空消失、女人能

    被锯成两半、未来也可以准确地加以预测。

    一百多年来,有一些心理学家已经探索过魔术师用以欺骗观众的秘密心理。

    19 世纪 9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贾斯特若和两位世界闻名的魔术师组成

    了一个研究小组,他们的研究目的就是弄清楚人的双手是否真的比眼睛还快。贾

    斯特若是我最崇拜的学术偶像之一。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做过很多非同寻

    常的调查研究,其中包括率先探索阙下知觉、分析盲人的梦境以及了解碟仙背后

    的心理。不幸的人,贾斯特若自己也患有抑郁症。芝加哥一家报纸在报道他的疾

    病时使用了这样的标题--《知名心理医生也有心理问题》。

    为了探究魔术心理学,贾斯特若开始与两位知名的魔术师亚历山大·赫尔曼

    和哈利·凯勒携手合作。[33]赫尔曼和凯勒是当时最著名的两位魔术师,在他们

    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一直处于针尖对麦芒的较劲儿状态。如果其中一位把一头驴子

    变没了,另一位就会让一头大象消失。如果一位让一名女士在舞台上空飘来飘去,另一位就会让自己的助手在舞台上飘得更高一些。如果一位凭空变出了一副排列

    成扇形的纸牌,另一位就会把眼睛蒙上后再玩同样的把戏。贾斯特若把这两位魔

    术大师都请到了自己位于威斯康星大学的实验室,让他们参加了一系列的测试,并衡量了他们的反应时间、移动速度以及手指动作的精准度。贾斯特若得出的测

    验结果并没有非同寻常之处。与几年前收集的非魔术师的数据相比,两位魔术大

    师的数据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第 42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19)

    但是,贾斯特若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大部分魔术师已经知道的事情。魔术事

    实上跟快速移动没有太大的关系。相反,魔术师会借助多种心理武器去愚弄他们

    的观众。在魔术进行的整个过程中,暗示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一个角色。就像研究

    人员可以让人们相信他们曾经历过并未真实发生的热气球旅行或者曾在购物中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40 页 共 82 页

    心走失过一样,魔术师也必须能够操控观众对于魔术表演的观感。

    这个概念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室实验加以证明,也就是我最近所做的意志

    力实验。[34]我给我的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视频,里面的魔术师显然是在借助意志

    力让金属的钥匙变弯了(其实是在耍花招),随后他把钥匙放在了桌子上,并往

    后退了几步,并大声说到:看啊,简直太神奇了,钥匙啊弯曲。事后,所有的

    学生都就自己看到的事情接受了采访。超过一半的学生说他们看到了放在桌子上

    的钥匙依然还在弯曲。他们的确不知道魔术师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意味

    着专业骗子能够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自信地说出一句话,就能够让人们相信

    他们看到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且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通灵会中的心理

    或许我最难忘的研究是探讨暗示在通灵会中所扮演的角色。[35]这些研究

    大多是和我的朋友安迪·尼曼共同进行的。安迪是一名技艺精湛的演员和魔术师,他还为英国最成功的电视魔术师达伦·布朗发明了很多东西。几年前,我和安迪

    在一场魔术大会上首次谋面。我们发现彼此都对 19 世纪的通灵会中用于制造通

    灵假象的技巧很感兴趣。我们很好奇这种延续了百年的骗术是否还能够愚弄现代

    的观众,所以决定联手展开一系列非同寻常的实验。

    我们的计划其实很简单。我们邀请几组人来参加重新上演的维多利亚通灵

    会,并使用包括暗示在内的各种技巧来伪造灵魂的各种活动。随后我们会请参

    与者告诉我们他们感受到了什么,并借此评估他们是否真的被我们给骗了。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看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地点。我们找到了位于伦敦心脏

    地带的拘留所,这是一个维多利亚风格的地下监狱,如今早已废弃不用,但里面

    依然阴暗而潮湿。这简直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完美之选。好心的房主欣然同意让我

    们租用这个毫无魅力的场所一周。我们每晚上演两场假的通灵会,每场通灵会都

    有 25 人参加。

    当人们到场时,我们会请他们填写一份简单的表格,问他们是否相信真的有

    超自然现象存在。随后我会带领大家穿越迷宫般的地下监狱通道,途中简要介绍

    维多利亚通灵会的历史。最后,我会带他们穿越狭窄的通风井,进入监狱中央的

    大房间。安迪在这里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并告诉大家他将扮演今晚的通灵人。房

    间里只有影影绰绰的烛光,安迪让大家和他一起坐在房间中央的大桌子周围。

    第 43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20)

    在接下来的 20 分钟里,安迪会给大家讲述一个虚构的鬼故事,在故事中,一位并不存在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音乐厅歌手玛莉·安布罗斯遭到了谋杀。依据经

    过安迪精心推敲的故事脚本,玛莉就住在监狱附近,而且监狱里经常可以看到她

    的鬼魂。随后,安迪会把几件物品传给大家看,并号称这些物品都和玛莉有关,其中包括一个沙铃、一个手铃和一颗籐球。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我几天前从二

    手商店买来的。所有的物品和大家围坐的大桌子上都涂上了一层亮光漆,让大家

    在黑暗中也可以看到它们。安迪把东西放在了桌上,让大家都要手牵着手,然后

    就把蜡烛都吹灭了。房间里顿时变得一片漆黑,但由于涂有亮光漆,所以桌子上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41 页 共 82 页

    的物品还隐约可见。安迪开始慢慢地召唤玛莉·安布罗斯并不存在的灵魂。

    安迪让大家先专心看那颗藤球。几分钟之后,藤球腾空升起了几英尺,并开

    始在房间里四处移动,最后又轻轻地落回到了桌子上。接下来,大家的注意力转

    移到了那个沙铃上。在这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沙铃开始慢慢地在桌子上滚动。这

    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现象都是 20 世纪初的通灵人经常使用的简单伎俩。我们很快

    就发现,很显然这些技巧对于现代的观众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用红外摄像

    机拍下了很多场通灵会,录像带显示围坐在大桌子周围的人有目瞪口呆的,有大

    声尖叫的,也有人在死一般的静寂中被吓得瑟瑟发抖。

    接下来上演的就是当场的重头戏了,也就是暗示的部分。安迪让玛莉移动

    又大又重的桌子,让大家知道她就在房间里。事实上,那张大桌子纹丝未动,但

    安迪却暗示大家它已经飘起来了。他说了做得很好,玛莉、把桌子再抬高点

    儿以及桌子现在开始移动了之类的话。接着安迪让玛莉的灵魂重回阴界,打

    开了灯,并感谢大家光临今晚的通灵会。

    两个星期后,我们给实验对象寄去了一份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参加通灵会时

    的感受。我们首先问大家是否认为他们亲眼所见的一切都是超自然现象。在事先

    表示相信存在超自然现象的人,有 40%的人认为那些现象的确是鬼魂活动的结

    果。但在事先表示不相信存在超自然现象的人中,只有 3%的人认为那的确是鬼

    魂在活动。接下来,我们要看一看暗示有没有什么效果。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超过 13 的人认为他们的确看到桌子腾空而起了。参与者是否相信超自然现象的

    存在再一次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在事先不相信的人中,有 50%的人都明确

    表示桌子根本就没有动过。而在相信鬼魂存在的人中,只有 13 的人明确表示没

    有看到桌子腾空而起。此外,我们的调查问卷也会询问参与者在通灵会进行过程

    中是否有任何不寻常的感受。看起来我们刻意营造的气氛的确带来了令人毛骨悚

    然的效果,15 的人说他们当时在打冷颤、有一股很强的能量在体内游动,而且

    还感觉到房间里有神秘的东西存在。

    第 44 节:撒谎与欺骗心理学(21)

    实验结果一目了然。正如简单的暗示可以让人们回忆起儿时并没有经历过的

    童年趣事一样,它同样可以让很多人感受到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办完通灵会后又过了几年,我跟一家电视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探讨此

    类技巧是否可以用来在新世纪里创造一种神奇的信仰,甚至让人们甘愿拿自己挣

    来的血汗钱买单。

    在研究开始之前,我们到当地的五金店买了两样东西:一个价值 50 便士的

    铜制窗帘扣环和一个价值 2 英镑的铬合金吊灯拉绳。赫特福德郡一家大型购物中

    心的经理好心地让我们在购物中心的中央进行实验。

    实验的最初阶段被设计为建立基准。我们拦住了一些人,请他们把铜环或吊

    灯拉绳放在手中,然后问他们是否感觉有什么异样。果然不出所料,没有人表示

    有什么不寻常的感觉。接下来就到了运用暗示的时候了。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42 页 共 82 页

    我又拦住了一些人,这一次我告诉他们我是一名心理学家,设计了两种让人

    感觉略有不同的物品,目前正在做随机的实地测试。和此前没什么两样,好心的

    人们同样把铜环或吊灯拉绳放到了自己手中。然而,这一次人们的反应却变得大

    不相同。之前我们看到大家都是面无表情,而现在暗示开始改变他们的想法。人

    们纷纷表示自己隐约感觉到了某些奇怪的效应。有些人说我设计的物品让他们感

    觉非常放松。另外一些人则说感觉稍微有点麻麻的。他们往往会觉得其中一件物

    品能够带来某种效应,而另一种就不会,所以他们很想知道两者到底有何不同。

    当我问他们愿意花多少钱买这些物品时,他们预估的价格是 5~8 英镑之间。

    到目前为止,我们用到的还仅仅是口头暗示。现在,则到了加入一些视觉元

    素的时候了。我穿上了白色的实验室服装,并为铜环和吊灯拉绳买了两个廉价的

    小盒子。我又找了很多购物者进行实验,大家还是很好心地帮我进行测试。我解

    释说自己设计的这两样物品能够给人带来奇妙的感觉,所以想找一些人提供诚实

    可靠的反馈意见。这一次,大家的反应变得更为激烈了。有一个人说|福哇%小!

    說@下載站|铜环让他感觉很亢奋。另一个人则说铬合金的吊灯拉绳让他感觉到

    自己的双手好像获得了磁性,并开始互相吸引了。还有一名女士说感觉到好像有

    电流通过自己的双手。这项实验充分证明,利用简单的暗示就能够轻易把人们兜

    里的钱骗到手。那么,现在人们愿意为 50 便士的铜环和两英镑的拉绳付多少钱

    呢?

    大家给出的估价已经上升到了 15~25 英镑!

    第 45 节:一切皆有可能--灵异心理学(1)

    第 3 章

    一切皆有可能--灵异心理学

    为什么迷信会伤财害人?

    为什么看似不可能的巧合却会意外成真?

    某些人如何能赤足走过火炭堆?

    鬼屋背后的真相和可怕的超低音波。

    伦敦沙威酒店以精美可口的菜肴、贴心周到的服务和富丽堂皇的装修而闻名

    遐迩,当然,酒店的名声大震也离不开那只 3 英尺高的木制黑猫卡斯帕。1898

    年,一位名叫伍尔夫·乔尔的英国商人在酒店订了一个 14 人座的桌子。不巧的

    是,他的一名客人在最后时刻因故未能出席,所以只剩下了 13 人共同进餐。据

    传如果 13 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是不吉利的,但伍尔夫决定不理会这个无稽之谈,照常宴请宾客。三个星期后,他到南非旅行,在一桩骇人听闻的谋杀案中不幸中

    弹身亡。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沙威酒店不再允许 13 人在酒店共同进餐,如果

    的确出现了这样的预定,他们就会安排一名员工加入。很明显,酒店再也不想冒

    险跟另一宗谋杀案扯上关系了。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酒店邀请设计师巴塞尔·隆

    尼兹创作了一尊雕像来取代真人版的吉祥物,卡斯帕由此诞生。从那以后,这

    件华美的黑猫装饰艺术品就一直陪伴富有的 13 位贵宾一起进餐。每一次,酒店

    都会为卡斯帕准备餐巾和全套的餐具,并且给他上跟其他宾客完全一样的美食佳

    肴。很显然,卡斯帕也是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最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一群傲慢狂妄的军官在酒店就餐时抢走了卡斯帕,丘吉尔特意伸出援手把它

    给找了回来。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43 页 共 82 页

    在我们的一生中,充满了迷信和奇幻的思想。很多研究人员对这个主题充满

    了好奇之心,所以展开了诸多奇怪的、不同寻常的探索。当然了,这也是情理之

    中的事情。这些研究工作涉及到广泛访问房地产经纪人、观察新几内亚遥远地区

    的渔民、在全国范围内玩传递包裹游戏、在经典音乐会上偷偷地加入低频声波,以及让一群人尝试走过长达 60 英尺、烧得通红的火炭。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为

    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奇怪的巧合却会意外成真、为什么在

    闹鬼的建筑物里人们会感应到灵异现象。

    迷信思想

    塞缪尔·约翰逊博士每次出门的时候都会先迈右脚,以求为自己带来好运,此外,他在人行道上行走时总会避开路面上的裂缝。阿道夫·希特勒笃信数字 7

    具有非凡的魔力。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相信数字 13 一直在为他的生活带来

    好运,他说自己的名字由 13 个英文字母组成,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呆了 13 年后成

    为了该校的第 13 任校长。[1]菲利普王子殿下在每次参加马球比赛之前都会轻轻

    地在自己的马球帽上拍打 7 下。瑞士顶尖网球选手玛蒂娜·辛吉斯据说在打球时

    会避免踩到球场两侧的边线。美国篮球明星查克·佩尔森承认,如果在比赛前

    不吃两块 Kitkats 巧克力或者两块 Snickers 巧克力或者一块 Kitkats 巧克力和

    一块 Snickers 巧克力,他肯定就会感到紧张。[2]即便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尼尔

    斯·波尔据说也会在自家门口放一个马蹄铁。(虽然把这个例子当作人们总会迷

    信的证据还存在争议,但当被问到是否真的认为马蹄铁会给他带来好运时,波尔

    回答说:不,但是有人告诉我,不管信不信它都会给我带来好运。)

    第 46 节:一切皆有可能--灵异心理学(2)

    这些不理性的思想和行为当然并不仅限于那些王子、政客和物理学家。最近

    的一次盖洛普调查显示,53%的美国人说他们至少有那么一点儿迷信,还有 25

    %的人承认自己比较迷信或者非常迷信。[3]另一项调查显示,72%的公众说自

    己至少有一个幸运符。[4]我和英国科学促进会携手展开的 2003 年迷信调查的结

    果也显示,现代英国社会中同样是迷信之风盛行。大约有 80%的人会习惯性地

    敲敲木头以避免霉运临头,64%的人会交叉手指祈求上苍保佑,49%的人会避免

    从梯子下面穿行。[5]即便是美国大学中最聪明的一些学生也会做出类似的举动。

    为了祈求好运,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在考试之前会习惯性地去触摸约翰·哈佛雕像

    的脚,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则会去摸发明家乔治·伊斯特曼铜像的鼻子。随着

    时间的流逝,哈佛的脚和伊斯特曼的鼻子都因这种迷信心理而被摸得愈来愈光滑

    了。虽然很多传统迷信相对来说并没有什么害处,比如敲木头或佩带幸运符,但

    其他一些迷信思想却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1993 年初,研究人员想要了解门牌号为 13 的房子是不是真会给住在其中的

    人带来厄运。[6]他们在 30 多家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了广告,希望住在13 号房

    子里的人跟他们取得联系,并判断自己搬进房子后是不是的确距离好运越来越远

    了。结果有 500 户人家做出了回应,大约有 10%的住户表示在搬进 13 号后的确

    遭遇了更多的霉运。研究人员还想要知道这种迷信思想会不会影响房价,于是他

    们就这个问题做了一次全国性调查,调查的对象是那些房地产经纪人。调查结果

    令他们大吃一惊,40%的经纪人说购房人通常不愿意购买门牌号为 13 的房子,从而导致卖家不得不降价出售。

    微博:商业类电子书————————————怪诞心理学————————————

    第 44 页 共 82 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869KB,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