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919
身体知道答案.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1日
第1页
第9页
第16页
第30页
第49页
第259页

    参见附件(1414KB,261页)。

     身体知道答案是作者武志红写的关于身体和心理的书籍,主要讲述了作者根据很多的案例,对身体和心理以及精神进行分析,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身体的反应。

    身体知道答案内容简介

    《身体知道答案》作者从一名心理学者的角度,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分析了身体与心灵、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指出了我们的心是如何构建了自己的世界的。我们身体的很多反应,其实都是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的,因而作者提倡回归身体,将身体与心灵链接起来,“成为真实的你自己”,做到这一点后,你将发现,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身体知道答案作者信息

    武志红,既是资深心理咨询师,又是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1992年考进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国内着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已帮助大量患者恢复健康,重获幸福。

    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现为《心理月刊》专栏作家,网络视频节目《跟武志红学心理学》主讲人。

    着有《为何爱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为何家会伤人》《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梦知道答案》等,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身体知道答案章节预览

    Part1 回归你的身体感觉

    1.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2. 身体呼应的美

    3. 身体知道心灵的答案

    4. 感觉:破除内心藩篱的钥匙

    5. 哺育你的内在保护空间

    6.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7. 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

    8. 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Part2 破解你的思维游戏

    9. 不要成为自己心念的囚徒

    10. 突破思维的心魔

    11. 对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12. 抚平你内心的钩子

    13. 警惕可怕的心想事成

    14. 认识你的生命游戏

    15. 心理问题是一种选择

    16. 想要什么,先给什么

    Part 3 深入你的潜意识之井

    17. 艾瑞克森:疼痛铸就的催眠大师

    18. 借天才的策略唤醒你的心灵

    19. 问问你的疾病想说什么话

    20. 修炼你的第六感

    21. 心灵感应:超越距离的心灵共振

    22. 流产的胎儿还在怨恨吗?

    Part 4 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23. 聆听你内在的声音

    24. 寻找属于你自己的真理

    25. 找回失去的自我

    26. 不含敌意的坚决

    27. 每天给心灵片刻宁静

    28. 清空心灵深处的噪音

    29. 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30. 重塑自我意象改变人生

    身体知道答案截图

    目录

    封面

    序 回归身体,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Part 1 回归你的身体感觉

    1.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2.身体呼应的美

    3.身体知道心灵的答案

    4.感觉:破除内心藩篱的钥匙

    5.哺育你的内在保护空间

    6.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7.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

    8.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Part 2破解你的思维游戏

    9.不要成为自己心念的囚徒

    10.突破思维的心魔

    11.对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12.抚平你内心的钩子

    13.警惕可怕的心想事成

    14.认识你的生命游戏

    15.心理问题是一种选择

    16.想要什么,先给什么

    Part 3深入你的潜意识之井17.艾瑞克森:疼痛铸就的催眠大师

    18.借天才的策略唤醒你的心灵

    19.问问你的疾病想说什么话

    20.修炼你的第六感

    21.心灵感应:超越距离的心灵共振

    22.流产的胎儿还在怨恨吗?

    Part 4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23.聆听你内在的声音

    24.寻找属于你自己的真理

    25.找回失去的自我

    26.不含敌意的坚决

    27.每天给心灵片刻宁静

    28.清空心灵深处的噪音

    29.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30.重塑自我意象改变人生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序 回归身体,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肉麻,这个词,你知道。平时你也会用到这个词语。

    可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肉麻吗?

    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肉麻,是在一次做心理咨询时。来访者是一位中年男士,他讲

    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他感觉到烦恼。

    烦,是他最常有的情绪,弄明白他的烦恼到底是怎样的,非常重要。所以,我请他

    闭上眼睛,躺在一张躺椅上,重新讲述一下那件事情,讲的时候,尽可能详细,同

    时,保持对身体的觉知,而身体则不能动弹。

    我们做过多次这样的练习,他驾轻就熟。然而,闭上眼睛讲了约一分钟,他就打了

    一个激灵,猛然睁开眼睛说:“武老师,太难受了,我可不可以不谈这个?”

    “不行。”我少有的强硬地说,“这是极关键的时刻,好好去体会它。”

    接下来,他一直躺在躺椅上,讲那件事情。我们很快发现,烦,其实仅仅是一个表

    面的情绪,而深层的情绪,是羞耻。

    这份羞耻弥散在整个咨询室里,也传递到我身上,我感觉到身体麻得不得了。当这份情绪最强烈时,他停止讲述,只是感受它,而我也静静地陪着他感受。

    过了约半个小时,无比强烈的羞耻与肉麻终于消散,整个咨询室归于静谧。

    这份静谧也消失后,我问他,发生了什么,这个过程中有什么要和我分享。

    他说,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肉麻,在讲述的过程中,他的身体麻得不得了,非常难

    受,而他也终于明白,这就是羞耻。

    原来,我的肉麻是对他的肉麻的呼应。

    这次咨询,使他产生了一个很深的领悟——这完全是他自己领悟的,他觉得自己的

    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又过了一小段时间后,困扰他多年的前列腺炎竟然不药而愈

    了。

    前列腺炎、羞耻、烦、肉麻……这些其实都和一件事有关,就是性。他一直困扰在一

    个独特而普遍的性问题里,从来不敢直面,这次咨询,我们干脆而彻底地直面了一

    次他的性羞耻感,最终导致了身与心的变化。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我们的很多词汇,并非是形容词,譬如肉麻这个词,就只

    是一个很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已,它没有修饰或比喻的特征。肉麻,就是你的肉真

    的麻,而且情绪上伴随着的,是强烈的羞耻感。

    由这个小小的感悟,我继而想到,我们的许多词汇,其实都在强调身体在学习与觉

    知方面的重要性,譬如体会、体验、体证、体悟、体察等。

    但是,你可以问问你自己,在你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有谁告诉过你,学习与觉

    知必须与你的体验相结合?若是没有,你学到的就只是别人的知识,而非你自己的。

    譬如,有谁曾如印度哲人葛印卡那样教诲你说:

    “别人证悟到的真理,只是他自己的真理,而不是你的真理。”

    又有谁曾像美国催眠大师史蒂芬.吉利根那样教诲你说:

    “如果没有身体的佐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

    或者说,你能否有股神巴菲特的运气——他的父亲一直在对他说:

    “尊重你自己的感觉。”

    或者,你能否如乔布斯那样,很早就能领悟到:

    “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

    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中国,假若你拥有以上的运气,那我要祝福你,你真的是太幸运了,你是绝对的

    幸运儿。

    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你最容易听到的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别太把你自己当回

    事,要好好听大人的话,好好听权威的话……

    本来,我们还有极好的传承——体验、体察、体会、体证、体悟等词汇中所藏着的

    重视身体的智慧,但近几十年来,身体也沦为了一个鄙俗的存在,仿佛身体只是用

    来吃喝拉撒睡的一个所在,而忘记了一个事实——身体是灵魂的居所。更准确的说法是,你的身体是你的灵魂的居所。

    比忘记了这个事实更糟糕的是,我们的社会有一个强烈的倾向:将你的灵魂赶出你

    的身体,而让别人的灵魂寄居进来。

    你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否则,你就白活了。

    一位来访者对我说,他妈妈常讲,他们家的人都是,你为我活着,我为你活着,他

    们都不自私。

    这句话的真相是,我的灵魂没有在我身体的居所里,我却试着将我的灵魂放到你身

    体的居所里。

    这样的人,都没有“活”着。

    除了社会与家庭的影响,我们自己也容易割裂自己,无形中将自己的灵魂埋葬。

    推动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有时候,太痛苦了。

    欢乐与痛苦,都必然要有身体的参与。如果人生有很多欢乐,你不会愿意切断与身

    体的链接;但如果人生有很多痛苦,你就容易想切断与身体的链接。

    譬如前文提到的那位男士,他之所以要切断与身体的链接,是因为身体里有肉麻,有强烈的性羞耻感,这些让他觉得自己糟糕透顶、罪大恶极,为了躲避这些糟糕的

    体验,他让自己只生活在头脑中。

    一个只生活在头脑中的人,身体将逐渐干枯,情感变得简单而僵硬,难以感染别

    人,也很难被别人感染……总之,他将生活在一个头脑所构建的囚笼中,感到无比孤

    独。我们每个人,都程度不一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囚笼中,而要走出这个囚笼,我们必须

    有真正的学习与觉知,即头脑与身体合一的学习与觉知,意识与潜意识合一的学习

    与觉知,也即我们老祖宗所说的体验、体会、体证、体悟与体察等。

    这本书的宗旨,就是与大家分享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大家看到,我们是如何与身

    体取得链接的,而那是多么美的故事。

    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这本书也写出我们的心是如何构建了我们自己的世界。

    我们绝对是我们生命的创造者。

    这句话,从积极的角度看,意思是,你可以使你的生命变得丰盛。

    这句话,从消极的角度看,意思是,如果你人生失败,那你并非别人的受害者,你

    是你自己的受害者。

    要使你的生命变得丰盛,要破解你生命游戏的规则,你必须重新与身体建立链接,在头脑与身体之间打通一个通道。

    做到这一点后,你将发现,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Part 1 回归你的身体感觉

    1.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如果我们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时时安抚照顾它的话,很多疾病就不会因为

    日积月累而产生。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湖南某媒体曾报道过一个新闻,娄底有一位62岁的老人,冬天要穿38件上衣和11条

    裤子御寒,但还是冷得要生两个炉子烤火。

    怎么会这样?这位叫王少光的退休教师说,他变得特别怕冷是从1992年开始的。那

    年妻子遭遇车祸去世,此后他的体质开始变差,常感冒,衣服因此越穿越多。近两

    年,夏天他都要穿10件衣服和多条裤子,而冬天更是要穿几十件衣服,但还是冷。

    很可能,这是心冷。最爱的妻子突然过世,丢下自己形单影只度日,这样子心太冷

    了,任谁都不能替代那个人,令自己的心变暖。心灵的这种状况映照在身体上,便

    出现了无论穿多少件衣服都不能变暖的怪现象。

    对于这样的冷,我也略有体会。

    一天,我穿得厚厚的出门,发现与天气并不匹配,好像自己到哪里都是穿得最多的

    一个,但却仍然觉得冷,忍不住发抖。

    “你病了?”朋友问。“应该没有!”我回答。我猜我没有病,我想身体的这种冷,源自心冷,源自那一天笼罩在心头的孤独的

    冷。

    意识上不能沟通,就用身体沟通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这个道理,我在太多故事中看到。

    一个深圳的男孩,去年高考发挥失常,没能如愿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最

    后,他被父母送到了东北读书。他想读广州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或华南理工大

    学,但父母不同意,他们的理由是:他从来没离开过家,从来没吃过苦,就去冰天

    雪地的东北锻炼一下吧。

    结果,他在东北那所大学严重不适应。短短的一学期,他瘦了几十斤,经常肚子

    疼,会疼得流下汗来,还莫名其妙地摔了腿,骨折了。妈妈心疼他,去东北带他到

    当地最好的医院检查,但却检查不出肚子疼的缘由来。医生还说,照他当时摔跤的

    程度,骨折按说也是不该发生的。

    在我看来,瘦几十斤、肚子疼和骨折,都是他心灵深处的反映。

    因为在东北,不只是天冷,心也冷。

    首先,他的好友差不多都在南方读书,仅有几个在北方的,也集中在北京,这让他

    感到异常孤独。

    其次,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他认为,自己应该去北大、清华的,东北的那

    所大学尽管也不错,但比北大、清华差了两个档次,他认为配不上自己,所以他根

    本不愿意去适应这所学校的生活。最后,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了。高考报志愿时,他的父母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强行给

    他填报了这所大学,而且明确地对他说,以前他们对他太溺爱,他该去过一下独立

    的、有挑战的生活。这让他觉得自己既被父母否定了,又被抛弃了。

    这三个原因加在一起,令他在那所大学度日如年。他不能接受那所大学的一切,从

    老师到同学,从宿舍卫生到食堂水平……

    于是,他一到那所学校,便对父母说,他在那里待不下去,他想转学,想回到南方

    去,不然复读也可以。

    但是,他的父母丝毫没有理会他的这一呼声,反而嘲讽他说:“这么一点苦都受不

    了,你就这么没出息?”

    从那以后,他不再对父母讲他想回去。甚至,他可能都不再对自己这样讲,他强迫

    自己在那所学校待下去,做一个父母眼中有出息的孩子。然而,这只是他意识上的

    努力,他的潜意识仍然执着于回去,仍然拒绝融入那所学校。

    于是,在潜意识的指挥下,他讨厌那所学校的饮食,吃得很少,很快瘦了下去。同

    样在潜意识的指挥下,经常肚子疼。并在潜意识的指挥下,他莫名其妙地把腿摔骨

    折了。

    他不再和父母说回去的念头,但他会和父母说这些明显的事实:他瘦了,他肚子

    疼,他骨折了……

    通过这些事实,他在表达一个信息:我都这么惨了,你们还不让我回去,你们还爱

    不爱我,你们还是称职的父母吗?

    本来,他想和父母沟通,用语言来表达这个信息,但父母不允许,无奈之下,他只好改用身体来传递这个信息。

    癌细胞或是被压抑的情绪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当我们心中升起某种情绪或某种念头时,我们常不愿意接受它

    们,并试图压制它们,这种压制常常成功,我们果真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了。

    然而,它们并未消失,只是被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了。并且,它们还一定会寻求自己

    独特的表达方式。而通过身体来表达,是最常见的方式。

    一个男孩,工作很不顺利,常被人批评,他没学会应对这种批评,也不愿意去直面

    自己的失败,于是他想逃避,他把工作不顺利的细节和别人批评他的刺耳语言全忘

    了。

    但是,以前从不梦游的他开始了梦游。他睡着睡着会突然从床上坐起来,说一些发

    泄性的话,接着会在宿舍里晃悠,盯着宿舍里的工友看,把他们吓得半死。

    意识上,他努力忘记这些不愉快的事,努力压制自己的愤怒,但梦游状态表明,这

    些事他并未忘记,他的愤怒也并未消失。

    一位成功人士,具有非凡的控制能力,他会把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安排得合情合理、满满当当,每天像钟表一样控制着自己的节奏,但晚上,他也会梦游。

    他以为,自己可以操控一切,而梦游这种失控状态则告诉他,他其实做不到这一

    点,试图操控一切只是妄想而已。

    身体的健康,不是想追求就能追求到的,也不能仅在身体层面上追求,因为心灵和

    身体是相互呼应的,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据我的医生朋友说,癌症病人多有一个共同特点:特别压抑自己某一方面的情绪。

    这种情绪可能是愤怒,可能是悲伤,可能是内疚,也可能是其他情绪。

    我想,这或许是这样的道理:某种重要的情绪产生了,你拒绝接受,绝对地拒绝接

    受,并把它极力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你成功了,你似乎不再受这一情绪的困扰。然

    而,这一被压制的情绪通过身体表达了出来。或许,癌细胞便是身体对这一被彻底

    压制的情绪的表达。

    脊椎病或象征着过度的负担

    我认识的几个心理医生的身体有了问题,且都是脊椎的问题,有的是颈椎,有的是

    腰椎,并且其中两名心理医生很年轻,一名三十多岁,一名不到三十岁。脊椎问题

    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他们帮来访者承担了太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压垮了他们。

    我把这个观点说出来,他们都赞同。他们知道自己真的很累,因为身体无数次地传

    递过这种信号,但他们还是忍不住想为别人承担,因为他们认为那是自己职业的使

    命。

    这听起来挺伟大,但这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潜意识一再表达对过度承担别人问

    题的不满,而他们在意识上拒绝重视这一信息,最终这一信息只好通过身体来表

    达。

    其实,如果深入探讨的话,这种替别人承担问题的做法也称不上伟大。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说,我们不能剥夺别人从受苦中获益的权利。这种想法的

    境界要更高。

    派克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会在受挫中成长,这是极大的获益,如果心理医生替来访者承担问题,那就剥夺了来访者通过自己解决这一问题而获得成长的机会,所以这

    称不上伟大。

    甚至,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种自私。替别人承担问题,这会令自己获得一种价值

    感。若心理医生在咨询室中追求这种价值感,他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病人的自我

    发展。

    身与心的呼应,这一点在现代医学上得到了充分重视。现代医学越来越强调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统一,强调不能只从生理的角度看身体健康,还要从心理和社会的角

    度去看身体健康。

    譬如,我们都知道,各种各样的溃疡多和心理压力有关,而心脏病也和多种心理因

    素密切相关。

    对于怕冷的王少光老人,这一点也适用。娄底一家医院的医生说,他可能是血糖低

    或结核病,也可能是心理问题。

    如果综合地看,这自然首先是生理问题,因为他是实实在在地怕冷,他的身体有很

    真实的反映。但这也是心理问题,是心冷,是孤独的冷。同时,这也是社会问题,他挚爱的妻子过世了,他的社会支持系统遭受了重创。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从生理的角度追求健康,还必须学会聆听并尊重心灵深处的声

    音。

    2.身体呼应的美

    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讯息。——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在优酷网看了一期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汪涵主持的,请来了俄罗斯女子艺术

    体操的冠军组合,表演了多个项目。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跳舞

    时,两人宛如一人,那种呼应让我沉迷。

    说到舞蹈,以前看国产古装电影或电视剧时,常有帝王们观舞蹈的情节,那些舞蹈

    我只感觉到沉闷与无聊,心想:如果总看这样的舞蹈,做帝王的代价也太大了吧?

    但看了这对姐妹花的表演,我改变了这个观感,不由想:如果帝王们观看的都是如

    此级别的舞蹈,那该是何等美事!

    我还想到了曾去广州长隆看过享有盛名的大马戏,其中一个插曲性质的表演,是一

    对男女在一个吊着的圆环中表演杂技。这个表演看得我热泪盈眶,同样是被他们的

    那种呼应所打动,他们的步调似乎完全一致,他们似乎已经融为一个人。我只是观

    看到他们之间的那种链接感,却感到我与自己身体的链接感也被唤醒了。

    热泪盈眶,只是为这种被唤醒的感觉。这是很深的渴望——两个人深深地链接,宛

    如一个人。也许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或者是与自己的身体有全然的链接时,我们才

    真正走出了孤独。

    身体可以达到这种链接感,头脑可以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心理咨询中也许最重要的概念是共情。这个概念是人本主义心

    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后来有人又区分出初级共情与高级共情。

    共情的经典定义是,感人所感,想人所想。那时我对身体一无所感,完全是从头脑

    的层面去理解共情的定义,于是陷入了一种怀疑论——这可以吗?这只是一种理想境界吧,这是不可能达到的吧?

    最后自己思索,想出一个结论——共情,即当别人说了什么话,我就不断地去澄清

    ——“对于你刚才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你觉得对吗?”

    从2001年毕业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我现在身体越来越敏感,才明白了什么叫感

    人所感,想人所想。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身体打开一个通道。

    譬如上一次我的“好人小组”聚会,一个学员讲了她的一次近乎惊恐发作的经历。

    最初,她诉说这份经历的时候,注意力都在头脑和语言上,我请她将注意力放到身

    体上,看看身体哪里有感受。

    她说有两个部位,一个是心口稍上的部位,一个是嗓子,尤其是嗓子很难受。

    我请她将一只手放到心口稍上的部位,另一只手碰触嗓子,感受它们,看看它们想

    表达什么。

    她说她知道是什么,但说不出来。

    我说,是不是这样一句话——“去他妈的!”

    她笑,拼命点头,我们都大笑,正是这句话,正是这个意思。

    我怎么想到了她的想法?关键是,我感受到了她的感受。我先是觉得头部很涨,还

    有点痛,由此知道她一开始的能量都集中在头部,而之所以这样做,一般都是为了

    逃避身体与内心的痛苦,于是建议她将注意力放到身体上,而她这样做时,我也感

    受到了心口稍上位置的压抑,以及嗓子的难受。

    身体的感受得到她的确认后,我想象自己是她,让自己沉浸在这些感受之中,看看有什么东西会从心底浮起,结果浮现出来的是愤怒与不屑,它们集中表现为这句话

    ——“去他妈的!”

    这是一种心与心的呼应,但却看似是通过身体的通道而实现的。不过在我看来,我

    的这次呼应只是一个局部,而长隆大马戏中的那对表演者,他们的呼应更像是全方

    位的。他们的呼应,也与我的身体——或者说是更深的潜意识,有了一种呼应,那

    是我渴望而没有达到的程度,所以我很自然地热泪盈眶。

    还有一个例子。我有一次去北京,在友谊宾馆看到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八九岁的

    样子,他们手挽着手,嘴里一边唱“今天晚上,7点半,不回家”,一边跳着他们自

    己的舞步,那时他们的小脸上写满了喜悦。

    如果你试图从头脑和语言上理解,你会以为,他们是因为“今天晚上,7点半,不回

    家”这件事而喜悦,但如果你从身体上去理解,你会知道他们是因为两个人身与心

    的呼应而喜悦。

    这时,你会感悟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一直以来,因为唯物主义与科学思维的双重影响,在所谓身心灵三个范畴中,身体

    日益降格为一个纯粹的物质机器。譬如我自己,一直到2008年,对身体的价值无形

    中是有些鄙视的,但现在越来越确信,身体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一个了不起的通

    道,而且远比被别人的语言所填充的头脑可靠。

    佛教说慎用三宝,所谓三宝,即眼睛、耳朵和嘴巴,这三者看似让我们很容易交

    流,但仅仅这三个层面的交流就是巴比伦塔,你不可能听到对方,对方也不可能聆

    听到你。必须放弃对三宝的依赖,你才可能达到共情,你才可能走出要命的孤独。当然,头脑是深具价值的,这一点也毋庸置疑。

    我渴望自己的身体能有更深更全面的打开。看了长隆大马戏后,我对女友说,如果

    有下辈子,那么下辈子就做一个身体无比自由的艺术家吧。

    如果这辈子能做到,自然更好。

    3.身体知道心灵的答案

    作为一个催眠师,你要先和自己链接,再和个案链接,这样他好像可以透过你的身

    体呼吸。

    让你与个案的链接左右一切,引导一切。一定首先是身体的链接,意识或思维是不

    能链接的,意识和思维是孤独的片段,它们会四处乱跑。

    ——美国著名催眠治疗师史蒂芬.吉利根

    2008年,我曾两次到广州莲花山学催眠,授课老师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催眠治疗

    师史蒂芬.吉利根。

    坦白地说,在这个课上,我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因为我不仅自己难以进入很深

    的催眠状态,也难让我课上的拍档们进入很深的催眠状态,即使他们能进入,那也

    主要是因为他们懂得自我催眠。不过有一次,我也进入了很深的催眠状态。

    那一次,做我拍档的是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她坐在我的右侧,一开始,我

    感受到她散发出强大的能量,好像我身体中的很多无形的东西被她的能量场

    给“吹”到了身体左侧。我把这个感受说出来后,孙瑞雪立即做了调整,我的这种

    感觉随即消失了。我在她的引导下逐渐进入很深、很舒服的催眠状态——我看到了一根抽象的脊柱,它会随着我呼吸的节奏而有韵律地起伏,那种感觉实在是美妙极

    了。

    为什么有的学员能享受催眠并能做一个很好的催眠师,而有的学员,譬如我就难以

    做到这一点呢?

    按照吉利根老师的话来理解,前一种学员比较容易和他们的身体取得链接,而像我

    这样的学员,因为平时注意力都在头脑上,所以较难和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

    吉利根论三种智慧

    吉利根老师说,我们有三种智慧:身体的智慧、认知的智慧和场域的智慧。在催眠

    中,如果能同时使用这三种智慧,那么一个好的催眠很容易产生,但太多人过于依

    赖认知的智慧,甚至认为这是唯一重要的,这时他们就会被限制住,既不能和自己

    的灵性取得链接,也不能和对方取得链接,好的催眠就不可能产生。

    太依赖认知的智慧,我们就会被割裂在一个个孤独的世界中,这也正是自恋幻觉的

    关键所在。我们沉浸在自己头脑所想象的世界中,而且还希望将这个想象的世界强

    加给真实的世界,结果我们越是在乎一个关系,我们就越容易将自己的幻觉强加给

    对方,于是爱的渴望反而导致了伤害。

    那么,怎样才能跳出自恋幻觉呢?或者说,怎样才能与别人建立真正的链接感呢?

    一个很简单的答案是,先与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即,先去发展自己的身体智慧,试着用身体去聆听别人发出的信息。认知的链接常是幻想中的链接,而身体的链接

    则是真实的链接。

    与身体的链接并不难,它一直存在着,我们只需给予它足够的注意,它就会逐渐发展起来。

    首先是身体的智慧。它一直在运作,最多只是和意识分离而已,健康和快乐都跟身

    体有关。

    我们的生命之旅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在花园中,和美好的环境幸福地融为一

    体,这是生命最初的2~3年;第二阶段,被放逐在沙漠里,体制的教育会发生在你

    身上,你被教育要用头脑思考,你的头脑和身体开始分离。每个人的一生都一定会

    经历被放逐。但这不完全是坏事,因为人在放逐中会学到很多生存技巧;第三阶

    段,越发感受到要回到花园的使命感,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召唤你。

    在催眠中,我们带个案回到花园,第一个家在自己的身体里。你的第一个家在你身

    体环绕的能量里。每当你真的想要回家,你的身体值得信任,你可以聆听,可以和

    它做朋友,这是第一种智慧的意思。

    其次是认知的智慧,也即自我。这种智慧中,“我”和其他事物是分开的、独立

    的,这是人类一切问题的来源。我们须找到第一种智慧和第二种智慧的链接,如果

    认知的智慧能和身体的智慧相通,就是和谐的,这一定是非常令人称羡的。如果切

    断了,认知的智慧就会左右我们,而身体的智慧就被忽略了,几乎所有人都发生过

    这种事情。

    最后是场域的智慧。这是在你之外的智慧,你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所围绕着的智

    慧,不论你怎么想,永远有一个比你更伟大的存在。你的想象是无限的,但这个伟

    大的存在更无限。

    试着去接纳这三种智慧,达到三种智慧的统一。最初可以探讨的是,怎样和身体的

    智慧取得链接,如果没有和身体取得链接,身体会痛,而头脑则会一直在矛盾中思考。

    一个人进入催眠后,就不在意你说什么话。一个很棒的催眠是有一个很温暖的场

    域,让人觉得安全、有趣、自在,一切事情可以很自然地流动。

    当我们与身体的智慧取得链接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相应的,做催眠时最大的障

    碍是,催眠师太注重技巧,而没有建立非语言的链接。

    催眠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个案此刻完全自由,意识没有受限,完全追随他的潜意

    识。催眠师要常说:“你可以完全追随你的潜意识。”同时,催眠师也在追随自己

    的潜意识,并把自己的身体智慧和个案的身体智慧相链接,这就营造了一个和谐的

    场域。

    要和个案的心跳合拍,这就是催眠的节奏。

    需要注意的是,催眠师在开口讲话前,自己要先静下来,先感受自己,与自己的身

    体取得链接,再感受个案的身体。

    聆听身体的声音一点都不难

    在催眠课上,有一个学员来自法国,精通法语、英语、希伯来语和汉语,吉利根老

    师让他用一种大家都听不懂的语言抱怨5分钟,他选了法语。

    他抱怨时,我的胸部感应到了奇特的波动,一直在一松一紧地动。而他抱怨结束

    后,吉利根老师对这个法国学员说,自己的胸部很难受,而这个法国学员则说,他

    也感受到了自己胸部的难受。

    然后,吉利根老师让他做一个练习:带着对胸部这种难受的觉知,继续抱怨5分钟。结果,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个法国学员尝试了一会儿后说,他发不出抱怨了。

    对此,吉利根解释说,抱怨是针对别人的,我们之所以向别人发出负面的信息,其

    实是在逃避自己内在的痛苦,而内在的痛苦总是会先表现为身体上的不舒服,假若

    我们觉知到了身体的这种不舒服,我们就与自己的内在建立了一定程度的链接,那

    时我们就不必再向外寻求链接了。

    从莲花山回来后,我在咨询中开始使用这一方法,结果发现,身体的链接是非常容

    易建立的。

    譬如,在一次咨询中,当听来访者讲一段话时,我发现我的脖子和肩部绷得很紧,于是我说:“我的脖子和肩部很紧,你的脖子和肩部有什么感觉?”

    同样,她的脖子和肩部也很紧。

    又如,在另一次咨询中,有那么一会儿,我觉察我的两个前臂很热,于是我

    说:“我的两个前臂很热。”

    来访者有点诧异地问我:“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吗?”

    “不知道,”我回答说,“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她回答说:“我的全身都很热。”

    还有一次咨询中,我照搬了吉利根老师的办法,先让来访者抱怨,再觉察身体的不

    舒服,然后让她带着对这种不舒服的觉察继续去抱怨。结果,她的抱怨发不出来

    了。

    觉察到身体的反应,就会多一份从容当在咨询中注意身体的感受时,作为一个咨询师,我在咨询中的敏感度提高了很

    多。

    以前,我可以通过分析发现来访者的问题,这可以非常准确,但这时没链接感产

    生,好像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与来访者有着相当的距离感。现在我明白了,如果

    只使用头脑,人与人之间就有一个《圣经》上所说的巴比伦塔,在这个塔上,每个

    人说的语言都不同,而真正的合作就不可能产生,这时不管我们多么渴望与别人亲

    近,我们最终只能陷入孤独。

    然而,当同时使用头脑和身体时,头脑会变得更敏锐,原来那种距离感也减轻了很

    多,我和来访者也更加平等,更加亲近。本来,我从不希望自己有什么身份感,不

    想以专家自居,但当我主要使用头脑时,我发现,来访者很容易将我放在专家的地

    位上,而当我学会同时使用头脑和身体时,来访者自然就不太把我视为专家了。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也开始尝试这种办法。在某些场合中,当我感觉到有些不自

    在时,我就去觉察自己的身体,那时身体总有一个部位不舒服,然后带着对这个部

    位的不舒服的觉察去和这些场合中的人相处,立即便恢复了镇定。

    现在,我也试着在和别人相识时,先去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结果发现,每个人发

    出的能量都是不一样的,最常见的维度是冷与热。有的人接近我时,我会感到一种

    热的能量,这种热有时很舒服,有时不舒服;有的人接近我时,我会感觉到冷,而

    冷一般都是不舒服的。有一次,刚认识一个男子,和他相处时,我感觉有一股“阴

    风”不断袭来,令我很不舒服,并立即想起了古龙小说中常写的“杀气”。后来,认识他的几个人说,他们和他相处时都感到很不舒服,忍不住想远远地避开,现在

    回想起来,他们的感觉和我一样,也是觉得他“阴风阵阵”。不过,我的感觉是,如果没明确感觉到这股“阴风”,就会更加想离他远一点,但

    假若能觉察到这股“阴风”,并带着对这股“阴风”的觉察而与他相处,就自在多

    了,对他会多出一份宽容。

    最深刻的一次体验发生在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时。她说,最近的工作出了状况,她每

    天都像救火队员一样努力工作,但她的工作几乎每一层面都出现了严重的状况,她

    希望我能帮她分析一下并出一些主意。

    我的头脑是很厉害的,以前多次帮她把她的事情分析得一清二楚,也帮她找到了好

    的应对之道。所以,她对我的头脑很信服。

    不过,这次我决定用一下身体。

    我和她一坐下来,我就感觉很疲惫,好像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过这么疲惫,身体好像

    很重很重,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因为我最近在咨询中使用身体太多,所以才这么疲惫。这

    倒也是真的。以前主要是使用头脑,我一天做5个个案都不觉得累,但现在同时使用

    头脑和身体,我一天做3个个案就会觉得累,而在见这位朋友前,我已做了几个个

    案,所以累是很正常的。

    只是,这种累实在太特殊了,我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累,这很不寻常,我决定使用

    一下这个信息,所以对她说:“很奇怪,我从来没有这么累过,你呢,有什么感

    觉?”

    她先是用很快的语速说:“你这么一说,我的内心深处似乎有一种很微弱的声音在

    说,我好累。”当使用很快的语速时,我们常是在逃避一些东西,所以我请她用慢一点的语速再次

    表达这个信息。她有些诧异,但还是这么做了,结果,什么都还没说,她的身体就

    一下子沉了下去,然后她用很疲惫的声音说:“我实在是太累了,我好想休息……”

    随即,她觉得很惊讶,她实在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累,但她越说,越觉得这就是自

    己内心的呼声。

    为了休息,她的潜意识追求失败

    原来,她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子,她的工作从去年就遇到了不少状况,对于这些状

    况,她的应对方式是:不能认输,必须使用积极的方法去应对。所以她一年多来一

    直像一个救火队员一样四处去灭火,甚至在整体经济形势不利的情形下反而扩大了

    她的生意规模。

    然而,她的内心深处的想法是想休息,但她不愿意接受这个想法,她觉得不可以懒

    散下来。于是,矛盾就产生了,她的潜意识深处的想法是渴望闲适一些,而她意识

    上排斥这种想法。所以,她的潜意识越渴望懒散,她表现得也就越忙,而她表现得

    越忙,她的潜意识就越渴望懒散……

    最终,一个奇特的局面产生了:她经常轻率地作一些决定,而这些决定最后证明都

    有问题,结果她的工作几乎每一方面都遇到了大麻烦。

    可以说,这些不断出现的大麻烦是潜意识所营造的结果,既然你不愿意主动休息,那么你总可以被动休息吧,当你的工作一塌糊涂时,你想不休息能行吗?

    对于我这一分析,她表示深深的赞同。她说,有几次,当麻烦出现时,她脑海里闪

    出的第一个念头都是:“这么麻烦,干脆不做算了!”这样一想,她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松弛下来,但她接着会斥责自己:怎么可以这样想呢?于是又开始忙碌起

    来。

    我见她的时候,是她最忙的时候,这种忙碌的表象背后,是潜意识对休息的深深渴

    望,当我用身体去觉察时,她的这种渴望立即反映在我的身体上,于是我感到了前

    所未有的疲惫。

    她必须尊重潜意识深处的动力,但这种尊重并不意味着彻底走向忙碌的对立面——

    彻底懒下来,而是找到一个平衡点,可以优雅地表达她对懒的渴望。其实她在创业

    的最初几年就是这样做的,差不多完全随性,同时又做得很好,所以她现在完全可

    以向最初几年的经验学习。

    和她聊完后,离开她,我闭目养神了一会儿,这种前所未有的疲惫逐渐从我身上消

    退,我熟悉的身体感觉又恢复了。这时我更加清晰地知道,这种疲惫不是我的感

    受,而是我接受了她的感受。

    头脑是孤独的,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试图通过头脑去了解对方,那么这种了解必然

    是非常局限的,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是一种自恋幻觉。譬如我在咨询室中试图只

    用头脑去分析时,无形中就会营造出一种我是权威而来访者依赖于我的气氛来。也

    就是说,这个咨询室中,我占了主导地位,尽管我意识上特别想做到以来访者为中

    心,但结果往往是我做了主导。

    使用身体则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或许,正是鉴于此,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旗手罗杰

    斯才提出了“机体评价过程”这个术语。他也旗帜鲜明地说,身体永远比头脑可

    靠。

    神奇的直觉源自简单的练习在催眠班上,那些容易进入催眠或容易帮个案进入催眠的学员,都是很注意身体感

    觉的人。

    参加家庭系统排列的工作坊以后,我越来越意识到,身体的智慧一直都在发挥作

    用,关键只是我们认知的智慧要与之共舞,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也会逐渐形成

    场域的智慧,并拥有不可思议的直觉能力。

    关于种种神奇的直觉能力,我已听过太多。有一个做精神分析治疗的心理医生,常

    常把他的朋友吓到,因为他偶尔会冒出一些奇怪的话,说出他的朋友从未向他透露

    过的信息。

    例如,一次,他和一个女性朋友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他突然冒出一句话:“你

    的爸爸吹黑管。”这句话把她吓到了,因为她的爸爸就是在交响乐团吹黑管的,以

    前,她告诉过他,她的爸爸在交响乐团,但从来没有说具体是做什么的。所以,她

    很好奇地问,他是怎么得到这个信息的。他回答说,当和她聊天的时候,他眼前模

    模糊糊出现了一个男人吹黑管的形象。

    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常想,怎样才能获得这种直觉呢?虽然我也有一些直

    觉,但我这种直觉是模糊的,并没有形象出现。

    现在,这个故事已不再那么吸引我,因为我看到了更神奇的故事。在家庭系统排列

    的工作坊上,郑立峰老师能更具体地通过直觉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当事人的家庭情

    况;而在催眠课上,吉利根老师也看到了被他催眠的当事人在催眠状态中的奇幻的

    世界。

    不过,尽管这看起来是一条神奇的路,但通向它的方法并不高深。德国哲人埃克哈

    特.托利在其著作《当下的力量》中也提到了一些简单的办法:一、当你的身体某个部位不舒服时,觉察它,只是觉察它,而不做任何分析和想

    象。

    二、每天早上起床前,花15分钟,细细觉察你的身体,从脚到头,再从头到脚,不

    用急,要试着去觉察每一个细微的部位。一开始,很多部位你只能想象而觉察不

    到,但这个练习做到最后,你就可以觉察身体每一个细微的部位。

    这两个办法很简单,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也正如吉利根老师所说:

    不要把催眠当成万灵丹,很多人在催眠时,好像就等着一句话,然后所有问题烟消

    云散,这是孩子式的幻想。不过,如果我们每天练习一点点,以很诚恳的态度,那

    么这些和深层自我的链接会让你快乐,让你更健康。

    如果你学会与自己的潜意识链接起来,你会睡得更好,更有精力,身体也比较轻

    松。

    但不要期待万灵丹,再伟大的老师也没有魔法棒,挥舞一下,以后你们就长命百

    岁。你们需要的不是我,而是一些练习,做的越多就越好,越少就越差。

    一位钢琴家说过,如果一天不练习,我有感觉;两天不练习,评论家会知道;三天

    不练习,听众会知道。

    人类的神经系统,真是一个神器,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先进的工具。拿着它,你

    可以做什么?你想怎样演奏、怎样练习?你有没有办法创造出音乐?我们不是学习

    控制程序,而只是练习演奏它,练习怎样调音,怎样拨出不同的音符,怎样碰触到

    那个伟大的存在,臣服于它。

    这是你的选择!4.感觉:破除内心藩篱的钥匙

    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在讲授我的心理学课程“自我觉醒之路”时,解梦是必备节目。每天上午,学员

    们到齐后,我都会问:“谁有梦要分享?”

    课程期间,很多学员会做印象极其鲜明的梦,所以解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有时,我还会布置作业:如果你对某件事感到困扰,那么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对潜意

    识发出一个请求——我有一件事感到困惑,请梦指引我,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潜意识总是很慷慨的,当你提出这个请求后,总会做一些印象无比深刻的梦出来。

    譬如,一天课上,男学员小郑说,他有一个梦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小郑有点恐高,尤其怕坐过山车,那次课的前一天晚上,他在睡觉前向梦发出了一

    个请求:“我希望知道我为什么会怕坐过山车,请梦指引我。”

    果不其然,他做了一个梦。梦很简单,他看到一个人从高处坠落,掉在地上摔死

    了。在坠落的过程中,这个人面部一直朝向他,好像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但没说出

    来。看着这个人的脸,他感到无比的恐惧,一下子从梦中醒来。

    我请小郑出来,坐在教室中间,闭上眼睛,放松,然后开始回忆并体会梦中的感

    觉。

    他闭上眼睛一会儿后,我问他:“体会到梦中的感觉了吗?”他说:“体会到了一些。”

    “很好,”我说,“这种感觉让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不必做出努力,说出第一

    时间跳到你脑海中的想法就可以了。”

    他突然间激动起来,说:“我想起来了,我知道这个梦的意思!”

    “你想起了什么?”我问。

    接着,他讲出了一个悲惨的故事。

    最恐怖的感觉源自妈妈?

    那是约十五年前,小郑刚工作。一天中午,开饭了,他去打饭,饭堂在一栋正在修

    葺的大楼的五楼。打完饭后,大家会挤在五楼的走廊上吃饭。

    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间,距小郑仅一米远的一个工友跌了下去,小郑第一时间看

    到了这一幕,他看到那个工友面朝向他,嘴巴张开,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似的。

    小郑的这次经历,让我第一时间有一个判断——这是一个创伤事件,小郑现在的反

    应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的症状和反应,而处理PTSD的一个常用办法是让

    当事人完整地回忆此事。所以,我很详细地问小郑,事发时有什么细节,例如,当

    时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身体有没有一些鲜明的感受,当时还

    有什么想法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开始,小郑只能记起男子掉下去的那一幕,但慢慢地,他回忆起了一个又一个细

    节,他记起,他后来回到了同在五楼的宿舍,一个室友还质问他:“那个人是你的

    属下,你为什么回来了?你应该去处理这件事!”我让小郑一遍遍从头讲这件事,讲了三遍后,事情越来越清晰了,但好像小郑仍没

    有一点解脱感,我也感觉,事情好像卡住了,再继续追问工友坠楼而死的事情,对

    小郑并没有什么帮助。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问小郑:“现在你想讲什么?”

    小郑说,他想起了另一个噩梦,比刚刚讲的梦恐怖得多。

    “很好”,我说,“请讲这个梦吧。”

    小郑记不清这个梦是什么时候做的,但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梦中,他和一个工友

    睡在一间约五平方米的房间里,突然一只老鼠爬进来,爬到他的胸口后不见了,他

    极度恐慌,从床上跳了起来。工友也醒了过来,他问工友:“你看到老鼠去哪里了

    吗?你看到老鼠去哪里了吗?”工友说没看见。

    显然,这个梦的关键是,那只老鼠爬到小郑的胸口不见了。所以,我让小郑闭上眼

    睛,放松,然后回忆这个梦,并细细体会那只老鼠爬到胸口不见后的感觉。

    很快,小郑进入状态,而我也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电流一般的感觉流遍我全身,我

    觉得毛骨悚然。

    我问小郑:“那种感觉又来了,是吗?”

    小郑拼命点头。

    我接着问:“这种感觉,让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

    “我妈妈!”小郑说。不为妈妈争气=死?

    小郑的这个回答让我一时有点晕,我本来有了一个判断,以为这种感觉和那个工友

    的死有关,但没想到小郑居然想到了他的妈妈,这真是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

    不过,这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经常出现的情形,每当这种情形出现,一个合格的

    治疗师会在第一时间放弃自己的判断,而去关注个案发出的信息。

    于是,我问小郑:“请具体讲,你想到了妈妈什么?”

    一开始,他说:“我不知道,我只是感觉妈妈站在了我面前,我很有压力。”

    “没关系,”我说,“这时你可能想逃走,想远离妈妈,但试着不逃,试着去面对

    妈妈,然后看看,妈妈在对你做什么。”

    他试了一会儿说:“我听见妈妈在一遍遍地对我说:‘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你为

    什么这么不争气!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我请他睁开眼睛,在我们的学员中选一个像他妈妈的人上来,他选了一个精强能干

    且颇有些强势的女学员。我请那个学员想象自己就是小郑的妈妈,然后一遍遍地对

    小郑说:“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小郑的选择很到位,那个女学员一上来,就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小郑,用很大的声

    音说:“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听到这个声音,小郑一下子泪流满面,身子也从椅子上瘫软了下去,并喃喃自

    语:“不要这样子,你不要这样子说。”

    我问小郑:“老鼠爬到胸口不见后,就是这种感觉吗?”小郑点点头,说:“是,百分之百就是这种感觉。”

    “很好!”我说。我请那个女学员下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回到自己的角色

    里。

    接下来,我再一次请小郑回忆工友坠楼而死的细节。

    虽然小郑已经回忆了三遍,但有些关键的细节他忽略了,而我也没有逼问他,这一

    次,我想适当地逼问他。当回忆到那个工友坠楼的细节时,我对他说:“认真看着

    这个工友的脸。”他这样做了一会儿后,我继续问:“他是谁?”

    这时,他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他是谁了,他是我现在的上司!”

    听他这么说,我又晕了,而这一次晕得尤其厉害。难道那个男子没摔死,而且现在

    又做了小郑的上司?

    我问他:“真的是你现在的上司吗?你是说,他没有摔死?”

    他愣了一会儿后说:“不,不,我现在的上司不是那个工友,那个工友肯定是死

    了,我只是现在想起了上司的脸,你让我看着那个坠落的工友的脸时,我看到的是

    现在上司的脸。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为什么会看到他的脸?”

    我解释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联想,我让他继续看着这张脸,问他这又让他第一时间

    想到什么。

    他说,他想到了这个上司最近一次调动,总公司升了这个上司的职,他当时预言

    说,这个上司的能力与那个职位不匹配,他肯定还会掉下来的。果然,几个月后,他掉了下来,又回到了以前的位置上,还是继续做小郑的顶头上司。我提醒小郑说,我注意到,他谈到上司时,用了“掉下来”这个词。

    小郑一开始有点不明白,反问说,用了“掉下来”这个词又怎么样?但他接着又一

    次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这一次小郑真正而彻底地明白了,他那一刹那发现,工友“掉下来”摔死的事之所

    以对他有那么大影响,他之所以那么怕坐过山车时“掉下来”的感觉,和之所以对

    上司“掉下来”这么敏感,都是因为,他惧怕自己果真成了妈妈所指责的“不争

    气”的男孩。尤其是工友摔死的事情,就好像是在告诉他,“不争气”而“掉下

    来”就会死掉,所以对他刺激极大。

    小郑的故事很经典,它充分说明了我们为什么会惧怕一些事情。其实,我们惧怕的

    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且,我们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

    带来的感觉,经常是因为,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唤起了我们以前的某种感

    觉。

    你可以站在任何位置上

    不过,如果真想训练自己,希望自己能从某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而抵达一种新的境

    界,那也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强行令自己处在新的境界中,感受其中的感

    受。

    譬如小郑,前面的那番对话,相信会对他有很大的帮助。明白他之所以惧怕“掉下

    来”的感受,是因为妈妈总质问他“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他会获得解脱。但

    是,等再次处在高位而有“掉下来”的危险时,他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恐惧。这

    时,他假若想化解这种恐惧,可以迫使自己处在高位,而细细地体会所有的感受。后来课上,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练习,其中一个环节,是要一个人站在椅子上,和

    坐在椅子上的伙伴对话,接着,两个人再调换位置,站着的坐下来,而坐着的站起

    来,继续对话。

    这个练习结束后,我问小郑感觉如何。他说,当他坐着,而他的伙伴——一位女学

    员站在椅子上时,他觉得很自在,而当伙伴坐着,他站在椅子上时,他感觉到很

    晕,很想坐下去。

    这是惯性的力量,小郑习惯了妈妈高高在上而他处于低位的感觉,所谓的自在就

    是“又回到了习惯中”,而他既不习惯自己高高在上的感觉,又担心“掉下来”的

    感受,所以那时会感觉到很晕。

    但我问他,想改变吗,想体会高高在上的感觉吗?他说,想。很好,我说,并请他

    重新站在椅子上,看着我们所有人,愿意说话的话,也可以和我们说说话。

    于是,他重新站上椅子,而其他三十多人,要么坐着,要么站在地上。

    一开始,他仍然说晕,但细细地体会了一下站在高位上的感受后,他笑了起来,说

    这种感觉很好,他现在很喜欢这种感觉。

    我对他说,任何时候他想体会这种感觉,都可以做这个练习。并且,他在生活中一

    定有处在高位的时候,那时,他可以迫使自己处在高位,细细体会那种感受,他会

    发现,他其实可以处在这种位置上。

    其实,我们若愿意这样做,势必会发现,我们真的可以处在任何位置上。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内心没有矛盾读颇受欢迎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时,最吸引我的人物是王阳明。他被誉为伟

    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顶峰。读他的

    故事,你会发现,这个人心中好像没有什么牵绊他的力量。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他37岁顿悟“天理即人欲”后便立即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

    界。

    孔子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时已70岁,我想王阳明应该并不喜欢孔子这个说

    法,因为这个说法还是先设置了一个似乎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规矩。对于王阳明而

    言,没有什么规矩,但他做的一切,一样是对社会有益而无害的。

    王阳明这种境界,可以说是心的自由,即对他而言,没有什么东西羁绊着他的心,在任何情景中,他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佳应对之道,并立即实施。因为这种特

    质,他一生征战无数,从未有败绩,他在政治上也遭遇种种风险,但与他作对的政

    敌,不管地位高出他多少都败下阵来。同时,更难得的是,王阳明做的所有事情都

    是善行。

    对此,《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说:“王先生虽然是哲学家,但某些方面

    却很像湘西的土匪,放下枪就是良民,拿起枪就是悍匪……”

    王阳明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知行合一”,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原因是

    他内心中没有矛盾,而我们普通人之所以做不到“知行合一”,是因为我们内心中

    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这些矛盾,我们在行动时就有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动

    力,所以行动力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也就做不到知行合一了。

    譬如,对于小郑而言,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希望有成就,但他不敢全然追逐成

    就,因为他很担心抵达高位后“掉下来”的感觉。对他而言,“掉下来”就意味着死掉——其实是再也得不到妈妈的爱,所以他会尽一切努力防止这种感觉的发生。

    但是,小郑之所以恐惧“掉下来”,是妈妈给他种下的一个看法,这个看法因为妈

    妈一再强调,而让小郑以为这就是真理,不用检验,一定会发生的。所以,他只要

    一站在高位,就会恐惧,就会非常害怕。

    然而,如果小郑自己用心去探索,他就会发现,这些恐惧并不成立。如果细细体会

    站在高位的感觉,他还会发现,这也可以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无数人因为有小郑这种心理,所以不敢真正追求成功。相反,也有无数人因为有和

    小郑完全相反的心理,会刻意追求成功,而根本不敢处于低位。这样的人和小郑有

    着看似相反其实类似的心理——处于低位就会被人瞧不起,就会被抛弃,而被抛弃

    就意味着死掉。

    若想消除这种潜在的心理,可以参考上文所提到的办法,既可以去探究这种心理形

    成的历程,也可以试着迫使自己处在低位,而去感受其中的感受,那么最终也会发

    现,自己其实也可以很自由自在地处在低位。

    假若我们最终能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处在任何位置,那么我们就破掉自己心中的种

    种障碍,而获得充分的自由,那时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

    5.哺育你的内在保护空间

    当你深深地扎根于你的体内时,成为你思维的观察者,你会很容易进入当下。不管

    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任何事情都不会动摇你。

    ——摘自埃克哈特.托利的著作《当下的力量》汶川地震后,我去过地震灾区做心理救援,从灾区回来几天后,接到一个成都朋友W

    的电话。

    她参与创办了一个心理志愿者团队,刚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去地震灾区的一个县

    为上千名公务员做心理辅导。然而,她的团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令她很焦

    虑,她打电话来是希望我能帮她出一些主意。

    尽管成都与广州隔了数千里的距离,但我的身体仍然能感受到她的焦虑,我的上呼

    吸道周围感觉到紧得难受。对她说了我这种感受后,我问她,你的身体有什么感

    觉?

    她回答说,她得了感冒,呼吸道感染了,有炎症。对此,W有自己的理解,她

    说:“或许我太累了,但这种时候,我的意识拒绝休息,我好像在期待得病,最好

    还病得重一点,那样就可以没有愧疚地休息了。”

    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显然就是在满足她内心深处的这种渴望了。不过,我们知道,最好不要让“病得重一点”这种事情发生。

    于是,我对她说:“我感觉,你现在的注意力在外面,现在主要在我身上。那么,试着把这个注意力收回去,放到你身体的不舒服的部位,只是去觉察这些部位的感

    受,不做任何分析和思考。”

    W安静下来,开始觉察自己,约两分钟后,她在电话里说,她的身体刚才出了很多

    汗,她现在感觉舒服多了。

    当遇到挑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焦虑或难受,那时我们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外面,试图抓住一些什么东西,希望这些外在的资源能帮助自己去面对暂时似乎超出了自己应对能力的挑战。然而,我们越这样做,就越容易感觉到失控。

    这首先是因为,外面的资源,尤其是别人,是很难被我们掌控的,无论我们多么信

    任那个人,这种不确定感都会令自己更焦虑。

    不过,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我们努力向外面寻找答案时,我们通常切断了与自己内

    在的联系,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重心,令自己的心像浮萍一样处于飘忽状态,这时无

    论怎么做都是消除不了焦虑的。

    可以说,这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去和自己的内在取得链接,找到自己的重心,然

    后带着这种链接去考虑问题。这时,或许你还会做出和以前同样的选择,但因为有

    了和自己内在的链接,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是踏实的。

    通常来说,和自己的内在取得联系的最容易的一步,是首先和身体取得链接,而方

    法就是去觉察自己身体的反应。

    觉知创造了一个自我保护空间

    觉察自己的身体是非常简单的,但也是非常神奇的方法。现在,在做咨询以及和一

    些朋友聊天时,我习惯性地使用这个办法,经常会发生一些神奇的事情。

    带着觉知去行动,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最近一段时间中,最触动我的故事,来自于我的一个来访者M。

    M的问题是,她太拘泥于依赖别人。差不多在任何场合,她都想扮演一个可爱的小女

    孩形象,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别人接纳她、亲近她。然而,这种方式只对小部分人有

    效,而在多数时候,她过于依赖的样子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甚至攻击,这给她带来

    了很大的困扰。M非常渴望能改变她的依赖,但同时,和所有喜欢依赖的人一样,她对于部分放弃依

    赖并走向独立充满恐惧,担心自己一旦不依赖了就更没有人喜欢她、接纳她了。

    可以说,M是我的来访者中问题比较严重的,前两三次的咨询中,她强烈的抑郁情绪

    甚至会把我催眠,让我控制不住地晕睡过去几秒钟。但是,当她在咨询室中学

    会“带着对不舒服的身体反应和负面情绪的觉知去面对问题”,并将这一办法应用

    到生活中以后,她立即发生了一些很好的转变。

    一次,她去给公司的新员工培训。新员工早她半个小时到了课室,等她到了以后,他们问她,你不是说今天提前半个小时开课的吗?

    这时,她才记起自己是这样说过,但她完全忘记了这一点,所以还是按照旧的时间

    安排赶到了。

    那一刻,她慌了,本能性地想反问:“我说过吗?我没有说过吧?”

    这是她做错事而被别人质疑时的通常反应,同时她还会表现得很茫然,好像根本不

    知情,甚至有点儿无辜,总之是用一个依赖的形象来换取别人的谅解。

    但这次,她立即想起了“觉知”,于是她立即静下来,试着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和身

    体反应,接着,她将注意力保持到脚底,体会那种双脚踩在大地上的踏实的感觉,找到了这种感觉后,有一种力量从心中升起,这种力量让她第一次尝试简单而真诚

    地道歉。结果,当她做出了简单而真诚的道歉后,所有新员工都立即表达了对她的

    谅解。此前,她从未获得过这种谅解,每当她像一个无助的小女孩一样去祈求谅解

    时,都会有人表达对她的鄙夷。

    简单而真诚地道歉,是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对她而言,这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她以前从未尝试过这种办法,但一旦开始并尝试了它的力量后,她终于

    真正体会到,原来真的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的,她不必再像以往那样。

    现在,她在很多时候都应用了“带着对问题的觉知去行动”这个技巧,学会了很多

    全然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口头表达中,她发现,带着对自己内在的觉知

    去说话,原来是那么好的表达方式。对此,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把我真实的感受慢慢说出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来,不用害怕自己的表达,不

    用在意别人愿不愿意听。我发现,原来我会有很多的话想说,我也可以很善于聊天

    吹牛,以前我总以为我说的话是很没有意思的,没有人愿意听我说话。

    我学习信任我的感觉,把它真实地表达出来,我相信我的表达真诚而细腻。现在,我已经在信任我的感觉的旅途中了。今天,我看到我真诚的话真的吸引了很多人

    听,我看到他们用一种充满欣赏和友爱的眼神在听我说,好像我的讲话是最有趣

    的、最引人入胜的。这种感觉很好!

    或许,对于一个自信而独立的人而言,M描写的这些细节实在不算什么。但在我看

    来,对于过于依赖的M而言,这些细致入微的体会是难能可贵的,它们就是M走向一

    个全新的自己的基石。

    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很多人期待着一些神奇的体会,期待着让改变从神奇开始,但

    在我的经验中,我发现,改变经常是从细节开始的。当一些不同于以前的细节发生

    后,当我们有了一些新的细小的体会后,如若我们信任它,充分吸纳它带给我们的

    收获,并将这一收获扩展到生命中的其他领域,好的改变就会发生并逐渐巩固下

    来。

    M已经体会到这一变化,尽管在一些较大的挑战时刻,她会很难容纳较强烈的、不舒服的身体反应和负面情绪,但一个又一个细小的改变让她充分品尝到了“带着对问

    题的觉知去行动”这一方法的好处,并在一天的日记中总结道:

    今天一直保持着一种觉知,这好像给了自己一个保护空间似的。尽管我话不多,也

    没有非常热情的样子,但是感觉我在自己的空间里,没有了以前那种受冷落、孤立

    无助、压抑的感觉了。在我想说话的时候我就说,别人说话时我就听,如果觉得有

    点慌就停下来进入我自己的空间里面,这就没了以前那种很想急着插话题、害怕被

    丢在一边的慌张感觉。

    这是一段精彩绝伦的描绘,M发现了“觉知”的重要效果——“好像给了自己一个保

    护空间似的”。

    觉知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

    对于觉知的保护作用,埃克哈特.托利称,觉知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加

    强我们的精神力量,他写道:

    你对身体投入越多的觉知,你的免疫系统就会变得越强,好像每个细胞都被激活并

    欢跃一样。你的身体喜欢你的注意力,它同样也是一个很强的自我治疗体系。当你

    不进驻你的身体里时,大部分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如果主人长期不在,各种角色将

    会入住。当你进驻你的身体时,一些不受欢迎的“客人”就会很难入侵。

    不仅你的身体免疫系统会得到加强,你的精神免疫系统也会得到提升。后者可保护

    你不受他人消极心理和消极情绪力量的影响,这种消极力量是具有传染性的。关注

    身体并不是帮助你设立屏障,而是加强你的能量的振动频率,所以任何低频率振动

    的东西,比如害怕、愤怒、抑郁等,会完全在一个与你不同层次的现实之中。它们

    不会再进入你的意识领域。即使这种情况发生了,你也没有必要去拒绝它们,因为它们很快就会穿越你而消失。

    对于没有足够体会的人而言,托利这一段文字太神秘了。但假若我们回到本文最初

    的W的例子上,就会明白这一道理并不玄虚。

    在这个例子中,W对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缺乏觉知,结果,她的身体患上了比较严重的

    感冒,而她的心理则陷入了严重的焦虑状态。假若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我可以推

    断,最多一年后她会出现更严重的身体疾病和更差的心理状态。其实,我最初在成

    都注意到她,一个重要原因是隐隐为她担忧,因为我发现,她每天差不多把所有可

    能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心理救灾中,而同时,她失去了与自己内在的链接。

    不过,当她仅仅花了两分钟去觉知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好的转变就明显发生了,而

    假若她像M一样,能在多数焦灼的时刻去觉知自己的身体反应和情绪,那么她或许可

    以既保持自己目前的工作强度,同时又不必付出身体和心理的昂贵代价。

    被父母抛弃,这是最可怕的心冷

    很巧的是,最近我也遇到了一个类似的案例,尽管没有上述两个案例那么夸张,但

    其中的逻辑应该是一致的。

    我这位来访者L也是怕冷。记得她第一次来的时候,天气有点热,我穿了短袖,咨询

    室里还开了空调,而她进来时,却穿着长袖衬衫和毛衣。看到她这样子,我有些纳

    闷,但没急于问这是为什么,而是像和其他来访者一样很自然地与她谈话。谈着谈

    着,谈到了她的童年,很小的时候,她两次被父母送到别人家,第二次是被送到爸

    爸的朋友家,而且父母想把她送给这个朋友做养女。她说,那个冬天,印象中她一

    直觉得很冷,要穿很多衣服,靠着火炉取暖,但还是冷,而外面总是飘雪。最后,她生了一场大病,整天哭得像个泪人似的,父亲的朋友没有办法了,又把她送回了她父母家。

    听她说这段经历时,我感觉到好冷。我知道,这是我的身体捕捉到了她的冷。带着

    这份觉知,我和她很充分地谈她这次童年的经历,尽可能地让她说出那些细节。这

    个过程中,她一直泪如雨下。

    不过,随着表达的结束,我的身体的冷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很热。我说出了

    我这一感觉,而她则说,她现在热得厉害,很想把外面的毛衣脱下来。我说,不必

    急着去改变外在,先去体会内在的变化,然后再慢慢地改变自己的穿衣风格,最好

    是身体比较稳定地从冷中恢复过来后,再减少衣服的厚度。

    这是一个由“心理的冷”转变成“身体的冷”很经典的例子。对于一个小女孩来

    说,这种心冷实在太痛苦了,于是她在相当程度上斩断了与这种心冷的链接,但这

    种冷还是要表达,而身体的冷就是她心冷的外化。

    只要不重新和这种心冷取得链接,身体的冷就会一直持续下去。L长大以后,她又遭

    遇过这种体验。

    那时,她的公司调动她的工作,将她从家乡调到了另外一个城市。也是冬天,也赶

    上了下雪,而她调到新城市后,开始频繁得病,一开始是每天都在发烧和感冒,慢

    慢地变成了两个星期感冒一次,后来是一个月一次,最后用了几年的时间,她才好

    转起来。

    这次工作调动的时间和环境,和童年那次被送人的经历,实在是太相像了,于是就

    像扳动了一个扳机一样,一下子唤起了她的身体和情绪对童年那次可怕经历的回

    忆,令她的身体和情绪都陷入了严重的痛苦中。很有趣的是,在咨询中,我经常感觉到身体的冷与热的变化,但是,当我用手去碰

    触自己的身体时,我又发现,我的体温并没有什么变化,这只是一种感受而已。

    用简单的练习提升你身体的觉知能力

    自从开始使用身体的感受捕捉来访者的信号后,有一段时间,我分明感觉比以前累

    了很多。

    不过,我本能上相信,这应该是一个暂时现象,随着我的觉知能力越来越强,这种

    累应该会逐渐减轻乃至消失。后来我的确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不用惧怕在咨询

    室中使用身体的觉知,也不用惧怕在生活中用身体去觉知别人。毕竟,觉知从根本

    上提供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其实是将自己与那些貌似消极的能量拉开了一个距

    离,所以越有觉知能力,保护空间就越大。

    托利说过一个办法:

    保持一个舒服的姿势,然后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缓慢地、逐步地去体会一下自

    己身体每一部位的感受。只是去感受就可以了,不必分析,也不必想象,只有当有

    些部位,譬如脚趾,体会不到时才想象一下。

    这一办法,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升级,就是加进呼吸。没有做过类似练习的人,可以

    先从手指开始体会一下。先伸出你的一只手,把注意力转移到这只手上,然后呼

    吸,就好像你不是通过口鼻,而是通过手来呼吸似的。在这个练习中,你能很容易

    感受到一种能量在你的手上流动。

    接着,你可以再细化一下这个练习,把注意力放到你的一个手指,譬如大拇指上,先放松,然后呼吸,好像你是在通过这个大拇指呼吸一样。这一点也是很容易感受到的。

    接下来,你就可以做全身练习了。你可以从头练到脚,也可以从脚练到头,让注意

    力按照次序不断移动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同时呼吸,就好像你是通过这一部位呼吸

    的。这一部位分得越细越好,不过一开始你可能很难感受到一些比较细的部位,那

    没关系,随着练习的增多,你的感受会越来越精细,并且会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能

    量在这一精细部位的流动,它可能是一种麻痹感,也可能是一种热感,或者可能是

    其他感觉,总之你会清晰地体会到这一部位切实地属于你。

    一般而言,你可能只需做完一次完整的练习就会睡着。这时的休息效果很惊人,只

    需睡上几分钟就会有好像无限的精力恢复。如果你想治疗失眠,这是一个很值得尝

    试的练习。

    但或许,你的身体的某一部位很不舒服。那么,你可以先让身体的其他部位放松,然后再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部位上,不断地做此练习。即便你的经验很少,一般程

    度的不舒服也会在这种练习中得到化解。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练习,试试看,你或许会很快发现它的威力。不过,不要太看重

    这一练习的治疗效果,因为比它更重要的是对身体更细致的觉知,这才是根本。

    6.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

    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跟着感觉走》是二十多年前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出来后,风靡全国,但也遭到

    了评论界大肆挞伐,一种集中的意见是人必须做理性的人,感觉是不可靠的。但

    是,NLP导师舒俊琳说,在一定程度上讲,“跟着感觉走”的确是卓越的人的一种心

    智模式。

    NLP的全称是神经语言程序。舒俊琳说,NLP是研究“卓越”的心理学,找到卓越者

    之所以卓越的NLP,即他们之所以卓越的心理机制、心理特征、心理活动模式。一句

    话,就是寻找健康的人的心理模式,它们就是治疗的药方。

    卓越的人和普通的人之间的差异,首先是心理评价机制的差异。卓越的人有一个内

    在的心理评价机制,普通的人有一个外在的心理评价机制。卓越的人从自己的身上

    寻找答案,时刻倾听内心的声音,听从直觉的指挥。普通的人从别人的评价中寻找

    支撑,排斥或忽略自己内心的体验、感觉,作决定的时候,也容易迷失在缜密但摇

    摆的理性中。

    “我很赞同你自杀的选择”

    舒俊琳讲了去年秋天他做过的一个心理咨询案例。

    某电信公司的大客户经理Anne(化名,下同),31岁,漂亮迷人又精明能干。几个

    月前,丈夫卢冽突然提出离婚,她一下子觉得自己的世界崩溃了。

    Anne和卢冽是大学同学,10年前相识并相恋,两人都是初恋。虽然经过了一些波

    折,但两人还是在她26岁的时候走进了婚姻的殿堂。Anne一方面是干练的女强人,另一方面又是典型的传统女性,非常恋家,认为家比工作重要,对卢冽也从来是言

    听计从。她很想吃海鲜,但因为卢冽不喜欢吃,她就从不吃海鲜,似乎吃海鲜就是

    对卢冽的背叛。结婚后,在卢冽的要求下,无论有什么工作或应酬,她每天晚上都不会迟于10点半回家。

    结婚五周年时,小两口专门从广州飞到杭州西湖度假,那时候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完

    美。但就在回来的第三个月,卢冽就提出了离婚,无论Anne怎么努力,卢冽都无动

    于衷,铁了心要离开Anne,而且不讲是什么原因。Anne偷偷请了一个私家侦探,才

    发现卢冽有了第三者,而且那个女孩在相貌、气质、家庭背景、收入和持家能力等

    方方面面都不如她,Anne实在想不明白,卢冽为什么要离开她。

    Anne认为,爱一个人就要尊重他的选择,所以很快和卢冽离了婚。但离婚后,Anne

    整个人立即垮了下来。“既然10年的感情都可以毁于一旦,既然最亲密的人都不可

    以信任,那么这个世界还有谁可以信任?还有什么可以依靠?”Anne决定自杀,但

    一次割腕、一次上吊都被亲友发现并救了回来。

    这时,朋友向Anne推荐了NLPSKY的公益工作坊,她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舒

    俊琳老师的课给了她很大震撼,她决定请舒老师给她做一次心理治疗。

    在工作坊中,Anne已经讲过她的故事,舒老师知道该怎样对症下药。他邀Anne去一

    个安静的西餐厅做咨询。

    在西餐厅中,简单的寒暄后,舒老师直截了当地对Anne说:“我很赞同你自杀的选

    择。”

    听到舒老师劈头扔来的这样一句话,Anne惊得目瞪口呆。

    “你心中有没有一些遗憾”

    舒俊琳说,Anne的身上有两种力量:生的力量与死的力量。死的力量让她两次自

    杀,而生的力量又让她活下来,不仅鼓足勇气在培训课上袒露了自己的伤痕,也决定求助。这两种力量看起来势均力敌,但Anne的亲人朋友和同事肯定都毫无例外地

    和她生的一面对话,用尽各种办法强化她生的力量,而死的力量,人们却很容易忽

    略,不知道怎么处理,也不敢去碰。但这又是同样重要的力量,所以舒老师决定和

    它对话。

    舒老师说,面对自杀的人,和死的力量对话是很重要的。否则,这股力量会令自杀

    者和拯救者作对。

    舒老师问Anne:“活着太痛苦了,所以你决定去死?”

    Anne肯定地点了点头。

    “但你想没想过,你选择的死的方式仍然很痛苦?”舒老师这一句话让Anne又一次

    目瞪口呆。接下来,舒老师先描绘了割腕自杀的痛苦和上吊自杀的惨状,又绘声绘

    色地讲了十几种不太痛苦的自杀方式。

    大概讲了30多分钟后,Anne的惊讶完全消失了,开始陷入沉思中。舒老师知道,这

    是Anne身上死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安抚,不再认为人们都是来和它作对的。

    这时,该和Anne生的力量进行交流了。舒老师不再谈自杀方式,一起和Anne沉默了

    几秒钟。然后,他问Anne:“死是很容易做的选择,但在再次自杀之前,你心中有

    没有一些最简单的遗憾?想不想把它们完成了再去死,不留遗憾地去死?”

    Anne想了想,说出了两个遗憾:第一,从来没有去吃过海鲜;第二,每天晚上都是

    10点半之前回家,从没破过例。

    “既然这样,那我们今天晚上就弥补这两个遗憾吧!现在去吃海鲜,你请客,我们

    大吃一顿,反正你快死了,留着钱也没用。”舒老师对Anne说。“活着是多么美好”

    Anne欣然同意,两人去了广州最出名的一家海鲜店大吃了一顿。饱餐后,舒老师又

    带着Anne去了一家非常热闹的酒吧蹦迪。其实,舒老师不会蹦迪,只是坐在旁边

    看,而Anne在舞池里蹦得非常忘我,蹦到最后,她号啕大哭起来。以前,她虽然自

    杀过,但却很少放声痛哭。哭是最好的一种治疗,可以宣泄不良情绪。否则,不良

    情绪郁积下来,最终会化成死的力量。

    等Anne的情绪平静下来时,已是凌晨1点钟了,Anne的两个遗憾都弥补了。在回去

    的路上,舒老师问Anne,除了这两个已经弥补的遗憾,她还有多少本可以实现的愿

    望,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去做。Anne想出了好多个,舒老师建议她回家好好整

    理一下,把它们清楚地写在一张纸上,列个清单,并规定完成的期限,第二天当作

    作业交给他。

    Anne第二天交出了“愿望清单”,上面所列的都是并不难实现的愿望:和顶头上司

    吵一架,在那个电信公司工作了6年,Anne一直抱着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领导的观

    念,从未惹领导不高兴过;去北京旅游,工作后,Anne一直有去北京看香山红叶的

    愿望,但因为刻意要做一个完美的妻子,她总是抽不出时间;痛痛快快地吃川菜、湘菜和东北菜等,卢冽是典型的广东人,只喜欢吃粤菜,所以Anne一直没有吃过这

    些味道很浓郁的菜……Anne一共列了10个愿望,规定三个月内完成。

    第一个愿望很快便实现了。她向顶头上司请假,并借机和他吵了一架。出乎她的预

    料,顶头上司并没有怎么生气,而且准了她一个长假。她一个人依次去了四川、上

    海和北京等地旅游。11月在香山看红叶的时候,她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

    的力量显然占据了上风。她给舒老师发短信说:“香山的红叶分外娇艳,空气清

    冽,活着是多么美好。”三个月后,她的10个愿望都实现了。回来后,她对舒老师说,虽然这10个愿望并不

    难实现,但这些发自内心的愿望实现后,她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了,她再也不在乎

    别人的看法,她决心痛痛快快做自己。自杀的念头已经彻底消失了。离婚的伤痛虽

    然还在,但再也不会彻骨地痛。

    她开始做自己,不再以别人为中心

    吃顿海鲜、去趟酒吧、和领导吵一架、到北京看看红叶……三个月内做十几件这么简

    单的事情,就可以这么有效地改变一个人,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舒俊琳说,这是因为,这十几个愿望虽然简单,但都发自Anne的内心。以前,Anne

    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譬如丈夫,譬如领导,哪怕自己最简单的愿望都不会去追

    求,她形成的是典型的外在评价系统。

    因为这个外在评价系统,Anne在乎别人的看法远远超出了在乎自己内心的感觉与体

    验,所以她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丈夫、迎合领导、迎合其他人,其中丈夫是

    最重要的,成了她的支柱。丈夫一离去,就相当于她整个外在评价系统崩溃了,而

    且也意味着,整个外在评价系统对她作出了最严重的否定。这个时候,Anne的世界

    必然会崩溃。

    但是,这十几个简单愿望的实现,让她发现,原来别人的看法并没有那么重

    要,“我行我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譬如,以前她把和领导顶嘴当成灾难,刻意

    压下了自己心中的很多怨气,但和顶头上司吵了一架后,她发现天没有塌下来,反

    而为自己赢得了不少好处。对她来讲,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这个体验在

    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她在工作领域的外在评价系统。

    其他十几个愿望,也有类似的功效。它们都是发自她内心的,因为这十几个愿望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累积到一起,就颠覆了她整个的外在评价系统,并帮助她构

    建了一套全新的内在评价系统。

    简单地说,Anne的工作与生活不再以其他人为核心,而是以自己为核心。舒老师

    说,这种内在评价系统不是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是最健康的人的心智模

    式。

    我们为什么不敢做自己?

    既然内在评价系统最健康,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却形成了外在评价系统呢?舒俊琳引

    用他最推崇的罗杰斯的观点说,这是因为在成长中,人们得到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

    积极关注,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有条件积极关注的逻辑是:你必须做到A,我才能给你B。B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

    是精神奖励。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影响下,一个人会形成这样的经验:只能表

    露“好的”(或“可被接受的”),否则就会被拒绝被伤害。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

    断学习、修正自己“应该如何部分地表露”的过程,最终就形成了一套外在评价系

    统。

    然而,“表露”经常违背内心,你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但你的体验和感觉却

    是另外一回事。久而久之,一个人会逐渐忽略乃至压抑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只

    去关注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自己怎样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Anne的情形正是如此,她极端地压抑了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不去吃海鲜,不去

    北京看红叶,每天晚上10点半之前一定回家。这是典型的外在评价系统,她这样

    做,含义就是“我要做一个好妻子”,就是为了得到丈夫的认可。为了做好“好妻

    子”这个角色,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需要。体验的扭曲是问题之源

    舒俊琳说,他没有和Anne深谈过去,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极端的外在评价系统都是

    在童年形成的。最可能是父亲给她的一直是有条件积极关注,如“你必须做一个听

    话的乖女孩,我才爱你”“你必须做一个传统女孩,我才爱你”“你要以家为核

    心,否则就不是好女孩,我就不爱你”“家就是男人说了算,所以一定要听爸爸的

    话,否则我就不爱你”……

    结果,这种有条件积极关注塑造了Anne极端的恋家模式,她对丈夫言听计从,她完

    全以丈夫为核心,彻底忽略了自己的需要与感受……因为在她的潜意识中,只有这

    样,才能得到他的爱。但卢冽并不是她爸爸,他或许对Anne是有条件的爱,但他可

    能并不喜欢Anne这种完全忘我的自我牺牲,所以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不如Anne的女

    孩。

    舒俊琳说,他赞同罗杰斯的看法:绝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忽视乃至扭曲了自己

    的内心体验所造成的。内心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当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时,我

    们就丧失了自由,自我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弱,最后变得对外界的变化过于敏感。而

    他对Anne所做的,就是要让Anne丢下外在评价系统,重新去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

    舒俊琳说,其实,我们都听到过“听从内心的呼声”“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的说

    法,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建立一些“我行我素”的新体验,那么无论我们多么赞同

    这些观念,都无法建立起新的内在评价系统来。只有活生生的体验才能改变一个人

    的潜意识,而再完美的理论说教,如果没有活生生的体验做支持,是一点作用都没

    有的。

    所以,他要Anne找出十几个最容易实现的愿望,在实现这些愿望时,Anne会体验到,“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是一件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事情,并自动建立起她

    的内在评价系统,开始“成为自己”。

    三点努力帮助你“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但“成为自己”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它意味着自由,但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我选择,我负全责”。在这条路上,一个人的内

    在评价系统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

    碍。

    一、远离人格面具

    因为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中长大,我们只能表露“好的”(或“可被接受的”)一

    面,并由此形成很多人格面具。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一个人会逐渐远离这些

    不真实的自我,尽管会有不少踌躇和顾虑。

    Anne的“完美妻子”就是一个人格面具。而有一个到罗杰斯那求助的美国男孩的人

    格面具是“性欲旺盛”。他对罗杰斯说:“我知道我没有性欲,我担心那些人会发

    现这一点,因此我才做出了那些事情……”

    显然,这个男孩之所以有“性欲旺盛”这个人格面具,是因为“那些人”赞赏“性

    欲旺盛”的男人。如果他公开说没有性欲,他就会被嘲笑。这个男孩为了得到“那

    些人”的有条件积极关注,给自己伪装了一个人格面具。但问题是,这个面具越来

    越难以从脸上揭下来了,他越担心“那些人”会发现真相,就越会表现得“性欲旺

    盛”。最终,这种恐惧和表演就成为他真实自我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外表。

    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好的模板”,然而,这些模板与我们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相符,我们为了得到奖赏接受了它们,但它们仿佛是一张没有

    弹性的面具贴在我们的脸上,进而限制了我们内心的自由,也限制了我们的健康成

    长。譬如Anne不只是有“完美妻子”的人格面具,还有“听话的好员工”的人格面

    具,她以为戴着这些面具可以更适应家庭、单位乃至社会,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二、远离“应该”

    很多人,因为父母给了他们太多的有条件积极关注,最终形成了一些强烈的意念,如“我应该是好样的”“我必须是好样的”,但他们要在某一件事情上做到“好样

    的”,目的其实只是赢得父母的爱,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

    一名高二的女孩给我写信说:

    我一直渴望爸爸爱我,但他的爱是有条件的,就是好成绩。只有取得好成绩,他才

    对我有笑脸。一旦考砸了,他就会向我大吼大叫,骂我没用,笨……还有一年就要高

    考了,我必须取得好成绩,但我总是担心如果考砸了,天哪,爸爸会怎样对我。

    “应该”越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一个人内心的声音越强大,就越不会在

    乎别人的看法。舒俊琳说,他工作了两年后决定脱产去读中山大学的心理学,当时

    所有家人和朋友都反对,说他本来的工作收入很高,又有前途,而心理学又没有明

    确的前景,何必去冒险。但是,他内心中有一个强大的声音,告诉他:“去读心理

    学,没错!”他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做了自己想做的选择,事实证明这是正确

    的。

    舒俊琳说,受外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理性的,是缜密地去计算成败得

    失。但受内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凭直觉,是倾听并服从自己内心的声

    音。从中山大学毕业后,他自费学了NLP,三年前又破天荒地在业界开创了公益性的NLP培训。作这些决定时,他都没有进行计算,而是内心中有这样的冲动,他服从

    了,而事实又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三、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

    罗杰斯说,许多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但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

    会远离这种方式。他的一个男性来访者,在治疗结束时感叹说:

    我终于觉得我真的必须开始做我想做的事,而不是做我认为应该做的事,不管别人

    认为我应该做什么。我的整个生活彻底翻了个个儿。一直以来,我感到我必须做的

    事情,只是因为别人期望我这样做,我这样做是为了让人家喜欢我。见鬼去吧!我

    想,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我——不管富有还是贫穷,好还是坏,理性还是非理性,合乎逻辑还是不合乎逻辑,名声好还是不好。

    罗杰斯认为,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不希望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无论

    那些规则是由父母制定的还是由文化制定的。他们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种纯粹是

    为了取悦他人的形式。换言之,他们不选择成为任何矫揉造作的人,或者任何被强

    迫的人,或者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人。他们认识到,他们并不重视这样的目标

    或目的,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按照这样的目标度过了他们的大部分生活。

    7.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

    所有造成我们与真我隔绝的东西都像黑暗一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觉知之光去

    照亮它们。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每个周三,我的工作室会有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聚会,跟着工作室的老师学习心理

    学。

    在一次我主持的聚会中,我让一个学员分享她的感受,因为她在广州花10天时间学

    习了内观(印度一种最古老的禅修方法)。

    她分享说,内观是教大家向内看,修习自己的觉察力和平等心。修习时间长达10

    天,按照老师的说法,修习中可能会不断进入新的境界,譬如5 ~ 6天时进入什么境

    界,7~8天时又进入什么境界等。

    但是,她说自己什么境界都没进入,她能感受到的,除了身体的确变得敏感了一些

    外,就是身体的种种疼痛。

    我也修习过内观,进入的境界也不算高,但我还是以老师的口吻说,学习内观最重

    要的是觉察力和平等心,你缺了平等心。平等心就是如实地看待并尊重你自己当前

    的境界,即便很好也不骄傲,即使一般也不自责,总之不和别人的境界去作比较。

    尊重自己当下的境界

    在任何一个团体性的学习小组中,要保持这份平等心其实都很不容易,因为我们很

    容易在一个团体中失去定力。既想在团体中彰显自己,又急于在团体中找到归属

    感,于是,我们会急于自觉或不自觉地去使用一个团体所奉行的核心逻辑,让自

    己,也让别人觉得,在这个团体中,我们是很棒且很忠诚的一员。

    譬如在内观中,对内在的觉察是最重要的内容。然而,有些人经常会听说A、B或C有

    一些神奇的体验,为了让自己不逊于别人,也为了证明自己属于这一团体,当自己

    没有那些神奇的体验时,就可能会着急,而去追求那些神奇的体验,甚至进行自我催眠,暗示自己有那些神奇的体验,或者干脆做欺骗的事情,本来没有什么神奇体

    验,但硬是对别人讲自己的体验多么神奇。

    在我工作室的这个学习小组中,因为我和其他三位老师不断讲述感觉的重要性,而

    且在各种练习中也不断问学员“你的感受是什么”。于是,感受似乎就成了这个团

    体的核心逻辑,有种种细微感受的学员似乎就是正确而光荣的,感受比较粗糙甚至

    干脆就没什么感受的学员似乎就是错误而落后的。这些自觉或不自觉的想法,就是

    没有平等心。一旦失去平等心,大家可能就会自欺欺人,将自己的感受进行修饰或

    干脆编造感受。

    这种情况发生时,老师的做法就非常重要。假若老师也失去平等心,认定这个团体

    就是追求那一核心逻辑的,从而鼓励或夸奖那些看起来在这一核心逻辑上表现好

    的,疏远或贬斥那些看起来在这一核心逻辑上表现差的,那么这个团体就会失去平

    衡,而且很容易演化出一些荒唐甚至可怕的事情。

    在我看来,平等心,换成我自己喜欢的话语,就是尊重自己当下的境界,尊重自己

    内心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无论外界有何等压力,都不远离自己的内心。

    有时,在一些极端情形下,为了自保,我们可能要欺骗一下别人,但无论如何,都

    不要欺骗自己。

    如果你想学习心理学,或者你想了解人性或了解你自己,我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

    点,是一切的基石。

    所以,我对我的学习小组的成员说,我们的团体很重要,但比我们团体更重要或至

    少同等重要的是你们每个人自己。我希望,你们不是被团体的凝聚力给吸进来,而

    是你们稳稳地站在大地上,细致地感受你们的感受,逐渐靠拢团体。并且,有些时候,你们想暂时远离团体,那么也要尊重自己这个动力,这个动力,和你们想亲近

    团体的动力,是同样值得尊重的。

    这一点,我们老祖宗早就讲过了,即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

    和”。只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越来越远离这一点。因为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和圣贤一起不断抛出忠孝仁义等种种核心逻辑,鼓励并强迫所有

    人奉行这些逻辑。

    本来,忠孝仁义是不错的,但当我们越来越远离自己内心,而自欺欺人地去奉行这

    些东西时,就发生了鲁迅所说的仁义道德的字里行间到处藏着“吃人”二字的情

    况。

    我自认为深知这一点,所以不希望我工作室的学习小组中发生这一类事情,也认真

    地建议,想学习心理学或想进行灵修的朋友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如实地看待并尊

    重自己目前的境界。

    不必服膺于大师的权威

    我曾在香港地区跟史蒂芬.吉利根学催眠。我还在广州上过吉利根老师两个星期的课

    程,收获极大,觉得已可以打满分。这次在香港地区收获更大,真不知该打多少分

    了。

    不过,和所有的团体性课程一样,吉利根老师的这两个催眠课上,仍然有一个核心

    逻辑——你进入了多深的催眠。这是这个团体的压力,它很容易令一些人失去平

    衡,而顺从这个压力,结果与自己的真实内在暂时失去了联系。

    课上,一个学员每天都端坐在椅子上,双目紧闭,似乎时时都在努力进入催眠状态。但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几十个人在一间大屋子里睡觉,突然一阵烟

    雾升起,有人中毒晕倒,警察守在门口排查,没有嫌疑的人一个个放走,最后屋子

    里剩下了两个外国人,他们就是嫌疑人。

    这个学员知道我喜欢解梦,于是跟我讲了这个梦,问是什么意思。我不禁笑起来,因为梦的寓意实在太清晰了。我们正好是几十个人一起上课,被催眠时有时很像中

    毒晕倒,而授课的老师吉利根和一个助教都是外国人。显然,这是他的潜意识对催

    眠还有怀疑。

    可以说,他白天的正襟危坐,是意识层面显示对催眠无比接受,而晚上的这个梦,是他潜意识层面对催眠还有怀疑。假若白天他意识不到自己这种怀疑,或排斥这种

    怀疑,他就是暂时远离了自己的内心。

    的确,这种怀疑会暂时令自己不能进入很深的催眠。然而,假若他想进入更深的催

    眠,他必须看到并尊重这份怀疑,这样他才可能进入更深。相反,假若他看不到或

    排斥这份怀疑,那他进入的催眠状态就可能只是一种表演。

    在做治疗时,我很喜欢使用解梦的技术。一次,和一个来访者谈到快结束的时候,她讲述了一个很重要的梦。这时已不适合进行解梦,所以我们约定下一次会面时再

    谈梦。

    下一次,她如约而来,我请她坐得舒服一点,闭上眼睛,再谈一遍上次谈的那个

    梦,而且谈的时候仿佛自己重新进入了梦境。同时,我也加一句,就算进入不是很

    深也没问题,她只需要专注地讲述梦的细节就可以了。

    我说完后,她闭上眼睛,端坐在沙发上并放松身体,但迟迟没开口。我问发生了什

    么,她说她暂时不想解梦。在咨询中,也有一个压力,很多来访者想和心理医生建立好的关系,而倾向于按照

    心理医生的指示去行动,而且越积极越好,因为在咨询中,积极袒露似乎是正确

    的,消极和不袒露似乎是错误的。然而,合格的心理医生会知道,真实才是最重要

    的,如果来访者不想袒露自己,那么这份不袒露自己的动力的真实存在必须得到尊

    重。

    所以,我问她,是什么样的动力让她暂时不想进行解梦。她静静体会了一会儿后

    说,她很担心,如果解梦进行得很好,她真的改变了,她和家人的关系就会发生剧

    烈变动,她担心会失去家人的关爱。

    她担心失去家人的关爱,这是她当下的境界,她当下的真实内在,是在那一刻最需

    要被尊重的。所以,我和她探讨了这种担心,她从各个角度更深地认识了自己这份

    担心,发现它并非真如她想象的那么肯定。

    再下一次,她到来后,又想进行解梦了,而这次解梦的效果非常好。

    合格的治疗师都懂得这一点,更不用说像吉利根这样的治疗大师。在他的课上,我

    感受至深的一点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能如实地看待而且持有绝对的平等心

    给予尊重。

    在香港的课上,一位男学员接受了吉利根的催眠。当时,我感觉到,他们两人建立

    了很深的链接,有一种很强的场在教室里涌动。但是,催眠结束后,这位男学员坦

    然说,他没进入很深的催眠,事实上,他一点画面或特殊的感觉都没有产生,可能

    他要到“晚上睡觉”时通过做梦才能找到一点画面。

    吉利根老师如实地接受了他这一说法,而且预祝他说,“你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

    来”。课下,我和那个学员交流,他说,他的理性一直太强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这

    一次他没感受到什么特殊的。不过,他发现,吉利根老师的觉察力非常厉害,在进

    行催眠时,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针对他内心的感觉而说的,而他也的确因此和

    老师有了一种很强的链接感,但不管怎么说,很深的催眠的确没有发生,所以他坦

    然接受就好了。

    他那份全然的坦然令我钦佩,我也想对他说,“你一定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

    来”,因为能如此坦然地承认没有被催眠大师催眠,同时又没有一丝挑战大师的意

    味儿,真是了不起。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一定是不寻常的人物。后来了解到,他的

    确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人物。

    就从你的真实存在出发

    在两个星期的课上,吉利根老师所教授的一个重点内容是让我们形成互补或矛盾的

    意识。也即我经常在文中所写的,当你看到了A,也意味着你看到了-A。

    譬如,你有了一个目标X,你想达到,但Y却发生了,X和Y是相互矛盾的,你该怎么

    办?

    对此,吉利根老师有一系列练习可帮助我们同时容纳乃至融合X与Y。我想,这是对

    平等心的最佳学习方式之一。

    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吉利根老师教我们认识到,催眠中遇到的任何事情都要给予尊

    重,而且你一旦尊重了催眠的意外,那么你会发现,这意外将是巨大的资源。

    他说,这是他的老师米尔顿.艾瑞克森毕生的哲学。他讲了很多艾瑞克森的治疗故

    事,这些故事中,艾瑞克森都是在教他的来访者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一个女人的两颗门牙间有一个大缝,她因此自卑至极,认为因为这一点,不可能有

    男人爱她了,所以她想死,但在自杀前,她还是去找了艾瑞克森。

    艾瑞克森说,她既然都想死了,那么在死前去做一件可怕的事情吧。她要练习用那

    个大缝去喷水。

    这个女人练了一个月,可以通过那个牙缝喷很远的口水了。这时,艾瑞克森要她去

    做一件“很可怕”的事。躲在公司的饮水间,等她喜欢的男人进来后,趁他不注意

    将口水喷在他头上或脸上。

    她这样做了,先含一口水,等那个男人进饮水间后,她喷到了他头上,然后拼命

    逃。

    男人追上了她,问她要电话,后来爱上她,和她结婚,婚后生活非常幸福快乐,最

    后他们生了六个孩子,都擅长用牙缝喷口水。

    艾瑞克森有一大堆这样的美妙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会发现,尊重自己内在和

    外在的真实存在,是多么美的事情。

    不幸的是,我们多数人通常既不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也不尊重别人的真实存在,而是生活在想象中,不仅希望自己生活在想象的世界,还希望别人也生活在自己想

    象的世界。假若和想象不同,就不仅想对自己行使暴力,也想对别人行使暴力。

    电视剧《蜗居》曾盛行一时,这部描述极高房价下可怜的白领生活的电视剧引起了

    很多纷争。有人致函国家广电总局,希望撤销《蜗居》的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原因

    是该电视剧有歧视乙肝患者和携带者的剧情——姐姐郭海萍在开饭前对妹妹郭海藻

    说:“不洗手,回头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的确,这个情节有问题,对乙肝患者和携带者有歧视,但假若因为这一点就要求禁

    播这部很有水准的电视剧,就是一种极端要求。这部电视剧可能因此而付出相应的

    代价,譬如道歉,或按照法律而进行赔偿等。假若这个情节只是道德问题而不是法

    律问题,那么它就不必负担任何法律责任,而只承受道德压力了。

    社会是一个大团体,而在任何一个团体中,都会发生种种纷争。这时,非常重要的

    一点是,如实地看待这个纷争,并实事求是地解决纷争。相反,非常忌讳的一点

    是,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以消灭对方为目的。并且,为了达到消灭对方的目标,甚

    至求助于自己本来抵触乃至反感的权力。

    法律可以制约极端的党同伐异

    自漫长的封建社会以来,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团体中,可以上纲上线的东西特别多,譬如儒家提出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本来只是儒家的一个观点,但当它被统治者所

    利用而成为中华民族这个团体的核心逻辑后,有人把它当成了杀人工具。任何一个

    纷争中,双方都容易不断将纷争升级,而且很快升级到三纲五常上,于是这一方可

    以轻松找到借口“干掉”另一方,另一方也可以轻松找到借口消灭这一方。当然

    了,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下,臣子、孩子和女性就成了绝

    对的弱势群体,被消灭的概率大大提升。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党同伐异都是人性的一个恒常存在。一个成熟的团体,不得

    不允许党同伐异的存在——因为这不可能消失,同时要在法律上限制极端的党同伐

    异的发生。封建社会的成熟君主,多会使用这一权力手腕——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至

    少两个臣子团体的存在,那样两个臣子团体的任何一个稍稍重要的争执,最后可能

    都会求助于君主,这是君主权力的保证。关于《蜗居》歧视乙肝的争议,假如是在一个成熟的社会,它就限制在这部电视剧

    有这样一个情节的事实上。当然,观众可以上纲上线,电视剧制作方也可以上纲上

    线,不断寻找更高级的借口攻击对方,这是人类的本性,但在法律上,这种上纲上

    线不会发生,极端的党同伐异不会发生。

    一个团体中,最为可怕的事件之一是团体没有法律或程序正义,一切争议处理的基

    石是团体领导者的人为判断。毕竟,像史蒂芬.吉利根这样的老师相当罕见,在绝大

    多数团体中,一旦最终权力的基石是团体领袖,那么就可能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

    苏联时代有一个笑话:

    三个人被关押在一间牢房,他们互相问为什么被关进来。

    A回答说,因为我反对彼得罗夫。

    B回答说,因为我赞成彼得罗夫。

    C回答说,我就是彼得罗夫。

    这类笑话,通常被视为在嘲讽极权领袖。但是,必须看到的一点是,极权的真正基

    础是,一个团体中,大家处理争议时太喜欢上纲上线,太喜欢极端的党同伐异。于

    是,随便一个冲突,都可能要上升到团体的核心逻辑或团体的生死存亡上。结果就

    是,团体领袖获得极大权力,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地消灭他人,没有任何依据,他的

    心就是依据。

    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团体非常重要,但一个成熟而健康的团体的基石是,每一

    个人,或至少其中很多人,要做到实事求是地看待争议。更基本的基石是,看到并

    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8.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

    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当你感觉到伤痛时,你怎样保护自己?”

    我在广东清远上一个心灵成长课程时,瓦苏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共有30多名学员,大家挨个回答这个问题。随着次序逐渐接近我,我有些慌,因为我好像找不到我的保护方式。

    在思考时,我想起大学时的事情。心理学有一个量表,叫“应对方式量表”。所谓

    应对方式,即当你遇到痛苦时,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痛苦。该量表包括16种应对

    方式,譬如合理化、换一个环境、和比自己更糟糕的人比较等等,而我基本上只使

    用其中一种——“拼命想,直到想明白为止”。

    那时,我对此有些自得,觉得自己很勇敢且坦然,不自欺欺人,因为其他15种应对

    方式都有自欺欺人的味道。

    不过,现在我知道,我没那么勇敢,也没那么坦然,否则,我现在不会是这个样

    子,假若我一点自欺欺人的保护方式都没有,那我会比目前的自己好上无数倍。

    这时,一个同学的回答启发了我。他是我的一个朋友,是极好的人。他反思说,他

    的“好”就是自己的保护方式,因为他是那么“好”,所以有问题发生时,他会自

    动认为,那是别人有问题,而且别人在和他相处时,的确容易变成“坏人”。不知道是他的什么触动了我,我在那一刻突然明白了我的保护方式,那真是一个绝

    招,一个由“三板斧”组成的连环套。

    第一板斧是“体谅”。我很善解人意,很容易为别人考虑。当别人对我好的时候,我会体谅对方的处境;当别人对我不好的时候,我也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体谅对方的

    处境(其实很多时候是幻觉,是自以为体谅)。所以,别人对我好时,我感激;别

    人对我不好时,我也很少觉得太难受,更不用说发脾气。

    这一点在我的重要关系中尤其明显,无论是和恋人还是和家人相处,或是和知心朋

    友在一起,我都极少发脾气。甚至,脾气特别大的人,和我在一起时,也会变得没

    了脾气。

    第二板斧是“忧伤”。当我的体谅不能发挥作用时,当我的体谅不能换到对方的理

    解与同情时,我会感觉到忧伤。

    第三板斧是“拖延”。当忧伤也不能令对方明白我的处境时,我就使出拖延的绝

    招,最后一直拖到对方失去耐心。

    这三板斧中,都有好人的特色,我不主动进攻,唯一主动时也是主动去理解对方。

    所以,当使用这个绝招时,我可以免于道德焦虑——“我没伤害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护层

    受伤时,你怎样保护自己?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略微可惜的是,在这个课上,因

    为人太多,大家难以畅所欲言。所以,当我主持我的工作室的一个学习小组时,我

    又将这个问题搬出来,问我的学习小组的学员。

    第一个学员A,他的爸爸非常暴力,经常暴打他和家人,而他的妈妈既冷漠又有很强的控制欲。在这样的家庭中,伤痛的时候太多太多。并且,他好像真的可以将这种

    模式带到生活中每一个角落似的,譬如读小学五年级时,他的班主任基本上天天都

    会打他。

    当天天挨打而又不能逃脱也无法得到支持时,A就使用了一个在这种情形下最容易使

    用的策略——麻木。他说,那时自己变得很麻木,好像这样就可以有一道墙一样的

    东西挡在中间,天天挨打就变得可以承受了。

    麻木,专业一点的说法是“隔离”,如太痛苦而又不能逃离或反抗,那就试着将情

    感与事件隔离开来,当事件再次发生时,自己就没有了情绪反应。

    更专业一点的说法是“习得性无助”,即你认识到,你对痛苦一点办法都没有,你

    是彻底无助的,那你就不如顺从。

    A的另一个策略是“绝望”。他常做一个梦,梦见爸爸拿着刀子过来,像要杀死他,他先是想,这不会是真的,爸爸不会杀他,但梦中,爸爸真的会拿刀子去捅他的要

    害。这时,他会在绝望中醒来,并想,原来否认是没有用的,爸爸真的就是想杀死

    他。

    对爸爸和妈妈两个至亲的人绝望,这是一种保护,因为从希望到绝望,这种痛苦太

    强烈了,假若不再抱有一点希望,那就可以减少痛苦。但问题是,他的这个策略是

    如此绝对,以至于他会对所有人不抱有希望,因此,当有些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反

    而容易变得焦躁甚至愤怒。

    听A讲自己的故事时,学员B分享说,她觉得她和A一样,在如此可怕的家庭长大,不

    会有太执着的保护方式,因为她最终会发现,她怎么保护自己都没有用,所以干脆

    就放弃所有保护方式了,直接面对痛苦吧。B的话说得很决绝,而决绝也恰恰是她的保护方式。有一次她在小组中跟工作室另一

    位老师廖琦学习意象对话时,出现了很多意象,如鳄鱼、蛇等,但最后这些意象都

    化成一摊摊血水,全消失了。

    对B而言,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也是彻底对父母绝望。但是,我对B很了解,我认为

    她的父母的确对她有很多伤害,但她的父母对她也会有一些好的地方。当她决绝地

    认为父母对她一点好的地方都没有,她要彻底绝望才是面对真相时,她也将生命中

    一些美好的东西给斩断了。

    并且,A和B都并非没有执着的策略。他们发现,他们或许对父母没有什么执着的策

    略,但他们在情侣、朋友或普通关系中有很多策略。

    A说,他发现自己对恋人有很多控制,而当控制不住时就会有强烈的愤怒。强烈的愤

    怒其实也是控制的一种,这是很强有力也非常有杀伤力的策略。

    B则说,她面对父母以外的人时有好多绝招,一个绝招是“可怜”,另一个绝招

    是“高明”。她长得的确楚楚可怜,而她又极其聪明,当两个绝招一起使用时,就

    很有力。

    不过,这些绝招都有一个问题——它们的力量可以压倒别人,因此对他们有些保护

    作用,但这种压倒会破坏他们与别人的关系。

    保护层割断了链接

    B对“高明”策略的解释引起了C的共鸣。她说,在初中时,她很孤独很叛逆,内心

    有很多痛苦,那时特别喜欢进行哲学思考,有时会进入状态,觉得整个世界只有自

    己一个人,面对地球和星空,就会觉得自己像一粒尘埃那样渺小,而自己的痛苦就微不足道了,于是会有一种解脱感。

    C还将这种感触写成一篇文章,以“小尘”的笔名发表在了校刊上。

    哲学思考也是一种常见的自我保护方式,我自己也是在中学时开始进行种种哲学思

    考的,并写了大量的日记。但大学时,我再重新翻看中学时的日记,觉得那些烦琐

    的哲学思考实在是没什么价值,因为它们纯粹是思考,体验比较少。

    C的哲学思考也有类似的价值——将自己痛苦的体验弱化,既然自己只有一粒尘埃那

    么大,那么痛苦又算是什么呢!

    C还谈到,每当她特别痛苦的时候,就会有贵人出现,他们随意的一句话就能点化

    她,让她顿悟到很深的道理,然后有很大的解脱。

    听C讲了几个“被点化”的例子后,我发现,其实那些“贵人”并没有做什么事情,而且点化她的完全是他们无意中对她说的话。对此,C也有发现,她说,关键不在他

    们,关键是那时她自己内心到了一个转变的时候。

    但是,我问她,像她这种“归功于别人”的做法,会不会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

    呢?我这样说,不只是因为发现她几次“被点化”时有相似的模式,而且其他时候

    和她打交道我也发现她很容易感激我,但其实我觉得自己是不配得到那么重的感激

    的。

    她想了想说,是啊,好像这也是一种策略,而且这种策略和哲学思考中的“尘

    埃”策略是一样的,都是她觉得“我没有价值”。尘埃是没有价值的,而那些被点

    化的时候功劳又是别人的,自然她也没有价值。

    这样一反思,她明白了,哲学思考也罢,被点化也罢,都是她将“我没有价值感”“我不够好”这样的感受美化了而已。或者说,这两种策略,都是她处理自己

    低价值感的一种保护方式。

    学员D则说,她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愤怒。她很容易愤怒。一次,恋人给她打电话时

    问:“吃饭了吗?”

    听到这句话,她被激怒了,回应道:“你怎么这么笨啊!都晚上10点了,你还问我

    吃饭了吗,你有脑子吗?”

    这种情形,说愤怒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指责,而指责,则是最常见的自我保

    护方式之一。

    指责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什么呢?D反思说,她很渴望亲密,而“你吃饭了吗”这

    样的问候,应该是普通朋友之间用来寒暄的,恋人之间使用,就似乎在说,我和你

    很疏远,我们是普通朋友,再加上是晚上10点钟这样问,就更是在传递“我和你很

    疏远”这种信息。这刺伤了她,于是她使用了指责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听D在分享时,学员E受不了了,他跳出来说:“你们都在搞什么,你们怎么一直都

    在谈无关紧要的事情!”他还问我:“武老师,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有谈最关键的一

    点——体验,尤其是身体的体验,我认为刚才大家说的都是皮毛,而深层的体验才

    是关键。”

    听到E这样说,大家一片哗然,尤其是刚才跟大家分享过的学员。因为,刚才几位学

    员的分享其实已经很深,尤其是学员A和C,他们分享时,他们自己有很明显的身体

    反应,但E似乎没有看到这些反应。

    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E的保护方式是“抽离”和“更好的道理”。他给大家的感觉经常是,他似乎游离在小组之外,而每当他试图进来时,他习惯使用一些评价,而

    且评价都是在讲“更好的道理”。

    E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他会非常用心地去学习,但他更愿意学习理论,而对讲感觉

    有些抵触。这可以理解,因为他的内心也有很大的痛苦,他一直使用种种策略将这

    些痛苦封在心中,他不愿意它们出来,这也意味着,他也不愿意去体会别人的痛

    苦。

    穿越保护层和伤痛,可抵达真正的亲密

    保护方式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在幼小的时候,或在非常无力时,可以通过这些保

    护方式减轻自己的伤痛,从而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如果没有这些方式,很多人甚至

    都活不下来。

    但是,自我保护方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瓦苏老师说,我们的心有三层:保护层、伤痛和真我。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接下来是伤痛,而最深处是真我。

    因为有伤痛,所以有保护层;但是,因为有保护层和伤痛组成的墙,所以真我深藏

    着,令我们碰触不到自己的真我,别人也碰触不到。

    我们之所以想组建亲密关系,之所以想爱与被爱,就是想获得一种亲密感。真正的

    亲密感是真我与真我的链接感。但是,也正因为保护层和伤痛组成的墙太厚,两个

    人的真我就不可能相遇了。

    当真我不能相遇时,我们就会将自己的保护层强加给别人,将自己的伤痛转嫁给对

    方,于是,就会导致越爱越孤独的局面。

    所以,想要拥有真正的亲密,想和自己的恋人建立真正的链接,关键就是去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我是和女友一起去上瓦苏老师的课程的。当天,一个学员想处理她的问题时,将我

    拉上去扮演她的恋人。结果,老师处理问题时发现,场上呈现的主要不再是她的问

    题,而是我的问题。于是,瓦苏老师将我的女友也叫上来,而让这位学员退下去,专门处理我和女友的事情。

    那一刻,我承认了我内心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在平时,我根本不敢和

    女友讲,因为我的策略就是体谅,如果我把这件事情向她坦白,她会极其痛苦。我

    不能令她如此痛苦,所以最好不说这件事。

    但现在,体谅的保护层被穿越了,我不得不面对这件事,不得不面对对她造成的伤

    害。

    到了晚上,我们再一次细致地讨论这件事,我这次彻底坦诚,将一切和盘托出,而

    她,的确非常痛苦,并且有两个小时,她独自面对这份痛苦。

    最后,她和我说,她能面对这份痛苦,接受这份痛苦的存在。

    当她这样说时,我突然间感觉整个世界安静下来。其实,这是我的心在那一刻安静

    了下来。几乎是同时,我的心变得无比轻松,而身体也松了下来。并且一瞬间觉得

    与女友近了很多很多。

    她也有同感。

    对此,用瓦苏老师的理论来解释,就是在这一刻,她放下了她的保护层而去面对痛

    苦,我也放下了我的保护层而去面对痛苦,结果那一刻我们的真我相遇,于是真正

    的亲密发生了。我和女友在一起两年了,我们早就学习到,完全真诚地相处,无论有什么事情都拿

    出来谈,这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关系都有巨大的好处。这一次,我们再一次学习到

    这一点,并且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是我以前无论如何都不敢和她袒露的。

    这不只是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次课程上30多名学员的共同体验。穿越保护层,去面

    对痛苦,这一开始需要勇气,但最后就会获得巨大的好处。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Part 2破解你的思维游戏

    9.不要成为自己心念的囚徒

    依照印度古老的传说,每个人临死前最后一个心念,就是这个人下一辈子的使命。

    这个传说,会认为生命是一个不间断的轮回,有前世、今生及来世。

    其实,何必非要说什么前世今生的轮回呢,仅仅看我们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轮回

    的过程,而且驱动这个轮回的,一样是我们的心念。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许多绯闻,据说他至少有几十个情人,而美国一家网站还非常

    八卦地找到了这几十个情人的照片。

    与克林顿有过亲密关系的女人中,最著名的当属希拉里与莱温斯基。

    我在这个网站上认真看了克林顿这几十个情人的照片,发现她们依照脸形可以很清

    晰地分成两类,一类颇像希拉里,脸上都流露着精强能干的神情,另一类颇像莱温

    斯基,看起来都像是傻女孩。

    这样就可以看出,克林顿的这几十次恋情,其实是一个钟摆样的轮回,一时钟摆摆

    到了“女强人”这边,一时钟摆摆到了“傻女孩”那边。

    驱动“克林顿钟摆”的力量是什么呢?——他的心念!

    众所周知,希拉里颇像克林顿的妈妈,是控制欲望极强的女强人。所以说,克林顿选择希拉里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轮回。选择这样的轮回,有很多好处,因为作为超

    级女强人,希拉里会照顾克林顿的一切,不仅包括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涯。和希拉

    里在一起,克林顿会很省心。

    然而,和希拉里在一起也有很多痛苦。希拉里照看克林顿的一切,也意味着克林顿

    的一切都被希拉里控制了,克林顿在一切领域都要按照希拉里的意志去行事。被迫

    按照别人的意志去生活,这是生命中最痛苦的事情。所以,克林顿会希望摆脱这种

    痛苦。

    既然希拉里这样的女强人不是答案,那么和希拉里相反的女性该是答案了吧。“摆

    脱希拉里制造的一切痛苦”这种心念会驱动克林顿亲近和希拉里完全相反的女性,于是他会选择像莱温斯基这样的傻女孩。

    和傻女孩在一起,以前那种痛苦没有了,傻女孩不会控制克林顿的一切。相反,她

    只会依赖克林顿,并表达对他的崇拜。这样会给克林顿带来很多好处,譬如他会充

    分感受到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

    然而,和傻女孩在一起也很痛苦。傻女孩什么事都依赖克林顿,时间一长会令他不

    胜其烦。很多男人体验过这种痛苦,例如一个妻子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先请示丈夫,哪怕是叫人送水这样的琐事,她也会先给丈夫打一个电话,得到丈夫的指点或批示

    后才做。

    这种痛苦越来越多,男人就会想离开傻女孩,而且这时又会想,既然傻女孩不是答

    案,那么和傻女孩相反的女强人就该是答案了吧。于是,男人又去选择一个女强

    人。

    如此一来,就会不断轮回下去。两种痛苦的轮回模式

    Anna年轻貌美,极其能干,也善于持家,是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缺点的女子。但如

    此优秀的女子,却嫁给了一个很平凡的男人,令人跌破眼镜。对于这个平凡的男

    人,Anna说,我已帮你规划好了一切,按照我的路走下去,你就一定会成功。显

    然,她是个控制欲望很强的女人。

    起初,她的先生很爱她,也很喜欢依赖她,一切听命于她,但最终他还是无法忍

    受,于是提出了离婚。

    离婚给Anna造成了很大冲击,她想,自己的条件这么好,而且付出了许多,但最终

    男人还是离开了。于是,Anna有了一个新的心念——“再嫁,就要嫁给最强的男

    人”。

    这种心念一旦种下,当遇到合适的土壤时,就会发芽——Anna若遇见“最强的男

    人”,便很可能和他有一段缘分。

    和“最强的男人”在一起,Anna一开始会体会到她前夫的那种幸福,有一个可以依

    靠的异性,这种感觉实在太好了。但时间一长,她会体会到她前夫的那种痛苦,有

    一个操控你一切的配偶,这种感觉实在太痛苦了。那时,她可能会起新的心念,并

    由此启动了新一次的轮回。

    因为对A不满,于是走向-A;因为对-A不满,于是又走向A。这是一种常见的轮回。

    另一种常见的轮回则是,因为没有得到A或失去了A,所以不断执着地寻求A。

    一个女孩说,她的弟弟意外死去了,父母希望她嫁给一个离异的男人,因为这个男

    人向她父母承诺说,如果他们将来生下的是儿子,就会送给二老,让他们当儿子养。

    父母希望这个女孩答应这门亲事,是因为他们有执着的心念——“我不希望失去儿

    子”。为了实现这个心念,他们忽略了女儿的幸福。

    他们这样不仅对女儿不公平,也对孙儿不公平。假若这门亲事成了,而且她和这个

    离异男人也果真生下儿子,想必二老会极度疼爱这个孙儿。但是孙儿会逐渐失去自

    我,会产生很大的心理问题,因为两个老人看着他的时候,看见的不是他,而是已

    死去的儿子。他们会将儿子的幻影用种种意识和无意识的方式强加在孙儿身上,结

    果这个孙儿的自我就被严重压抑了。

    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发现,就算我们不将自己的心念

    有意识地表达出来,它也会对后辈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个男子对初恋女友念念不忘,他为了对妻子和女儿忠诚,从来不在家里谈起初恋

    女友,但女儿很可能会认同爸爸的初恋女友,在很多方面表现得和爸爸的初恋女友

    一模一样。假若父亲忍不住将初恋女友的形象投射到女儿身上,这种认同会更为强

    烈,而这一样会令女儿的自我受到严重压抑。

    巴甫洛夫实验室的那条狗

    心念还会在家族中以其他方式传递,历史上一个极其有名的例子是,努尔哈赤灭掉

    了叶赫部女真,并将其首领的尸体分成两半,一半抛尸,一半送回给叶赫部女真。

    该首领被杀时说,我部落就算只剩下一个女子,也将颠覆爱新觉罗部——努尔哈赤

    所在部落。

    将大清王朝推向深渊的关键人物慈禧太后就是叶赫部人。或许,能解释智商极高的慈禧太后拼命将大清王朝推向没落的种种弱智做法的最佳原因,即心念的传递——

    被努尔哈赤杀死的叶赫部领袖的心念,通过种种方式传递给了慈禧太后。意识上,或许慈禧太后并没有毁灭大清王朝的想法,但她的潜意识深处埋藏着这种心念,所

    以她为过生日而挪用北洋水师军费,莫名其妙地让义和团攻击列强在北京的使馆,而当列强反攻过来后,她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一个38岁仍未结婚的美貌女子对我说,她也想结婚,但她没办法,她就是喜欢那一

    个人,他能时时刻刻用种种办法逗她乐。她和他是一段婚外情,她是第三者,但他

    出于种种顾虑几年前离开了她。

    从那以后,她想努力把自己嫁出去。尽管喜欢她的男子不在少数,她也不断有约

    会。只是他们都不能打动她,因为她的心念是:重复和那个男子在一起时的幸福与

    快乐。

    追求幸福和快乐没错,关键是,她执着地认为,只有那样的男子才能给她幸福和快

    乐。所以,尽管几年来有种种机会,但她的执着令她离幸福和快乐越来越远。

    不要觉得这个女子的故事很可笑,实际上,我们都是如此,我们都是“巴甫洛夫实

    验室的那条狗”。

    巴甫洛夫是前苏联的著名科学家,他发现,如果在给狗喂食前先发出一个铃声,那

    么狗慢慢地会对这个铃声生出唾液,就好像看见了食物一样。在实验中,狗慢慢地

    认为,铃声就是食物,铃声就是幸福,于是对铃声逐渐执着起来。

    对这个女子而言,因为她曾经从那个男人那里获得了幸福和快乐,所以她像这条狗

    一样,认为只有他才能带给她幸福和快乐,于是执着起来,结果忘记了自己本来是

    追求幸福和快乐的,并最终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可以收获幸福与快乐的机会。贪和嗔组成的可怕监狱

    心念是如何产生的?

    前面提到的38岁的未婚女子的童年非常痛苦,而给她带来最多快乐的是一名男性亲

    属,而她最爱的情人与那名亲属在个性上很像。在深深的黑暗中,她只体会到了这

    一种欢乐,所以极其执着,而她和那样一个男子发生婚外情,也是这种执着产生的

    一个轮回。如果她能识破这种执着,并试着去和其他类型的男子交往,她会发现他

    们也有可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

    一个心念的产生,无非贪和嗔。贪,是希望重温某一种特定的快乐;嗔,是希望再

    也不要经历某一种特定的痛苦。

    更可怕的是,我们都像巴甫洛夫实验室里的那条狗一样无知,我们会把幸福和快乐

    与产生幸福和快乐的附加条件等同起来,结果,我们的贪就成了对很多条件的执

    着,而嗔就成了对很多条件的抵触。

    车祸的幸存者会对车祸产生时的一切条件过敏,于是看不得汽车,听不得刹车声,甚至不能上马路。这也是一种执着,要破掉它,关键是放下“我再也不想看到这一

    切”的心念,去审视车祸发生时的情景。当一个人不刻意抵制车祸的回忆时,一切

    过敏反应都会减轻。如果他能彻底持有一种平常心去看这个情景,他的过敏反应就

    会彻底消失。

    所以,不管多么美好的心念、想法、口号和宣言,都不要过于执着,一定要去觉察

    它,看看它是如何产生的。

    秘密制造的凶恶骷髅最近两年,宣扬所谓“吸引力法则”的电影和书籍《秘密》大行其道,这令很多人

    相信了心想事成。我也相信每个人只要许下真正的心愿,愿望都可以实现。

    但是,这终究只是世界的一面罢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是,A和-A是一回事,任何一

    种力量的产生,都会导致反作用力的发生。

    一个朋友爱上了一个女子,并对她运用了“秘密的力量”:他一遍遍地想象女子怎

    么靠近他。他如愿以偿,女子以他想象的方式接受了他的拥抱与亲吻。但亲吻发生

    后,他惧怕了,担心这种刻意的操纵会破坏他们未来的幸福,所以最终他放弃了这

    种做法。

    《秘密》的理论所带来的更重要的负面影响是,这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心念更为执

    着,而不愿意去看到这些心念将我们变成了巴甫洛夫的那条狗。

    例如,一个男子说,他按照《秘密》所宣扬的办法不断想象,别人都惧怕他。结

    果,他如愿以偿,当他走在路上时,别人会避开他,当他在公交车上站在座位边

    时,坐在座位上的人会莫名其妙地站起来远离他,而他就可以收获那个座位了。

    何止如此!我是在一个课上认识他的,那个课上,我们学习用感觉去感受每一个靠

    近自己的人。我发现,有的人靠近我,我能感觉到一种热或温暖;有的人靠近我,我会觉得有点冷;有的人靠近我,我会时而觉得冷时而觉得热。这位仁兄靠近我

    时,我只感觉到一阵阵“阴风袭来”。

    我还不够敏感,更敏感的一个哥们儿和他谈话后,莫名其妙地晚上做噩梦,梦见一

    个歹徒拿着刀子躲在黑暗中,他想将这个歹徒拉到阳光下,但他的手伸过去后,对

    方却变成了骷髅。这么可怕的心念,还心想事成,多么可怕!

    我们的确都渴望心想事成。对此,许多哲人都说过,这是因为,我们会认为任何一

    个心念都是“我”。我们都如此自恋,所以渴望所有心念都实现。

    假若真是如此,那我们真的不过是一个囚徒。这,真的是你的渴求吗?

    10.突破思维的心魔

    思维永远不会找到解决方案,它也不会让你找到解决方案,思维本身就是一个问

    题。

    ——摘自芭芭拉.安吉丽思的著作《活在当下》

    我有一位朋友失恋了,她很痛苦。不过,失恋后她最纠结的,是她不知道如何向父

    母说这件事。一直以来,父母急着要她结婚,现在她失恋了,估计他们会很失望。

    这样纠结了几十天后,她终于下定决心,在一次家庭聚会时,将失恋的事情向父母

    坦承了,没想到,他们的反应都很简单。父亲说,人生就是如此,失恋未必是坏

    事;母亲则说,她一直对那个男人不怎么看好,分了就分了吧。

    类似这样的事情,估计每个人都遇到过,而这样的事情,其实藏着很深的道理。

    一天,东莞的太极拳高手邓虹嵘来到我的工作室。他不仅是功夫高手,灵性方面的

    修为也很高。期间,我们谈起我的一位来访者。

    这位来访者听了我的建议,非常努力地去做感受身体的练习。通常,我的建议是按

    照自己喜欢的次序感受整个身体,但她做了修改,只感受手和脚。她还觉得,只是感受手和脚太简单了,于是加了一点改进,一边感受一边想象每个手指、脚趾像小

    树苗一样会缓缓长大。

    她每天都会做这个练习,而且一天会做很多次,结果她面对事情时越来越镇定,好

    像真的有了一个空间笼罩在她身边,令她任何时候都能和问题保持一点距离,从而

    可以比较自如地去观察这个问题。

    这样持续做了一个多月后,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是一只鸟,但不会飞,和很多

    同样不会飞的鸟挤在一块岩石上。这块岩石太拥挤了,她被挤了下去,但就在从岩

    石上跌落下去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有翅膀,而且可以振翅飞翔……

    做了这个梦后,对于一个困扰了她3年的问题,她有了全新的感受。以前,她觉得那

    个问题像一个巨大的锅盖,把她罩住了,令她动弹不得。现在这个问题虽然还在,但却像是一个圆球,可以被她捧在手中,细细观看。

    为什么做感受身体的练习会有这么好的收益呢?一直以来,我的理解是,做这个练

    习可以将注意力从思维上拿走。思维总是绕圈子的,它就像“现代小说之父”卡夫

    卡的小说里所写的那种感觉——你希望抵达一个目的地,但你却走在迷宫里,而且

    这个迷宫其实根本没有路可以抵达目的地。但是,一旦你不再在思维上纠缠,这个

    迷宫就会自然消解,这时你会发现,这个目的地就在你身边,你已抵达那里。

    更直接的说法是,一旦将注意力从思维上拿走,从身体通向灵性的通道就会打开,而答案,总是经由这个通道而来。

    对此,邓虹嵘老师有更细致的理解。他说,每一个思维都有生命力,而这些有生命

    力的思维其实可以称为“心魔”,它们一旦生成就不甘心死去,所以会用种种花言

    巧语诱骗你听从它。如果你只是去思考,那么你就会陷入心魔中,无法找到答案。譬如我这个来访者,她以前面对那个问题时,总是在思考,结果她思考了3年却一步

    都动弹不得。

    心魔是虚的,但是,身体是实的。邓老师说,当我们将注意力从思维转移到身体上

    时,其实就是离开了虚妄的世界,而进入了实在的世界,这时,事情就会变得不一

    样了,你每走一步都很扎实。

    这个道理,也可以延伸到我那位失恋的朋友身上。如果她只是在思考,那她其实就

    是陷入了心魔所编织的虚妄世界,但当她在家庭聚会时将事情袒露给父母听,她就

    是在真实的世界里,和真实的父母打交道,而她也发现,这个真实的世界和自己想

    象的世界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讲,想得太多真不是一件好事。

    心很擅长编恐怖故事

    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无数人都是在思维中打架。在思维中,去向这一

    方不行,去向那一方也不行,自己无法决定到底该如何做。并且,这些思维都有一

    个固定的模式。

    我们对固定模式的执着,美国“码头哲学家”埃里克.霍弗在他的著作《狂热分子》

    中有一种解释:

    当我们的生活朝不保夕,完全无力控制我们的生存环境时,就会执着于熟悉的生活

    方式。我们通过把生活模式固定化去对抗深深的不安全感。借此我们给自己制造了

    一种幻象:不可预测性已为我们所驯服。

    对抗深深的不安全感,这个说法或许还不够准确,也许更好的说法是,我们作为一

    个个体,往往因对这个世界缺乏信任而怀有敌意或恐惧。在很多欧美电影中可以看到这种传说,魔鬼撒旦是没有身体的,他必须附身于一个人才能发挥作用,而一个

    人之所以会被附身是因为自己充满了仇恨。仇恨,是一种最典型的心魔,而对这个

    世界有恐惧或敌意,则是最微妙最常见的心魔。

    我在福建南禅寺上内观的课程时,整整10天里,学员们都不能说话,不能碰触彼

    此,甚至点头、对视等寒暄的方式也不许可。总之,在所有时间里都要将注意力集

    中在感受身体上。这样做时,自己变得敏感了很多,对心魔这个说法也有了更深入

    的理解。

    最让我震惊的一件事情是,在静坐感受身体时,我的大腿刺痛了一下,紧接着,我

    的脑海里出现了一系列画面:一只黄蜂叮在我腿上,将卵产在我腿里,卵孵化出无

    数虫子……

    这些画面都是在极短的一瞬间形成的,以前,我对脑海中这种画面的演变完全缺乏

    觉知,我所觉知的仅仅是,哦,大腿有点刺痛,于是去抓大腿刺痛的地方。其实,真正让我去抓大腿的,是自己的心在这极短的一瞬间演化出来的东西,心在这一瞬

    间编织了一个很恐怖的故事,在给我讲,如果你不去抓这么一下,你的大腿就会被

    彻底侵蚀而烂掉。

    并且,我发现,将所有信息编织成一个糟糕的故事,这是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做的

    事情。我和邓老师聊了整整一下午,非常开心。但他讲到的一个信息令我不大接

    受,结果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学太极拳的小子无意间制造了种种灾

    难。

    醒来后,我一开始很自恋地想,哦,该不是梦在告诉我关于邓老师的前世之类的更

    深层的信息吧?但接下来的一刻,我立即明白,我在梦中是将最近看的一本小说《道士下山》的情节演绎到了邓老师身上。

    以前,我倾向于将梦看得很神奇,认为梦多是在揭示什么真谛,但我现在有了更中

    庸的看法,认为有些梦是在揭示什么,但多数梦更像是在编造故事,而且真的就像

    中国俗语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起了某个念头,这个念头在晚上演

    绎成了一个复杂的梦。

    这种梦,我现在倾向于认为,其实也是一种心魔,可以唤起自己对世界的恐惧或敌

    意,而继续固守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这也是生活模式,因为生活模式本身就是

    思维模式的展现。

    投身于真实的世界

    因为和邓老师的这番谈话,我对心理学中行为主义流派的成见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行为主义一开始特别抵触“意识”的说法,经典的行为主义甚至完全不理会意识,而只强调行为本身。

    对此,首先我会认为过于简单,而且我认为如果意识没有发生改变,行为改变也只

    是一时的,最后还会回到老路上。所以,一直以来我几乎只重视觉察,并由衷相信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说法——觉察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现在,我仍然相信觉察是无比重要的,但这个境界或许太高,而当我们只是一味去

    追求觉察时,很多时候反而陷入了思维的陷阱。真正的觉察,是带着真切的体会,是一种很深的体验,但很多时候,追求觉察更像是思维在打架。很多人看了我的文

    章后变得很喜欢自我反思,但这种反思经常带有自我批判的意味。

    所以,我想强调的是,一个理论——理论也是思考的一种——不管多好,它的价值在于引出你的感受,而不是它有多正确多伟大。现在我想再补充一点,也许最容易

    引出感受的,是投身于真实世界的洪流中。

    很多人会想,等自己变好了才去好好生活,但也许更可取的是,带着心理问题去积

    极生活。积极生活必然意味着和真实的人打真实的交道,这时你的双脚会稳稳踏在

    大地上,而所谓“变好了”的过程,却常常意味着在思维的虚妄世界里打架,被种

    种微妙的心魔所制造的恐惧或敌意给吓到。看起来,是希望变好后能更好地投身到

    生活中,但实际上,更可能是恐惧或敌意之墙将自己与真实的世界隔离了。

    从这一点上讲,行为主义的确有其可取之处,因为它强调立即进入一个真实的世

    界。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多一份觉知力,去体会自己在真实世界里的种种体验,那

    就再好不过了。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创办了“森田疗法”,其精髓可以总结为八个字——“顺其

    自然,为所当为”。所谓“顺其自然”的意思是,既不与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对抗,也不被情绪和思维控制,情绪和思维来了就来,走了就走,随它去。这个疗法的重

    点是“为所当为”,其意思是,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思维,该做什么还要做什

    么。

    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疗法对于很多病症有很好的疗效,关键也许在于,这个疗法可

    以帮助我们从种种心魔所编织的虚妄世界中脱离出来,而投身于真实世界之中。

    我是在凌晨半睡半醒的状态里找到写这篇文章的灵感的,当时有一种顿悟感。有意

    思的是,随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我住在一个藏在原始森林深处的房间里,房间

    里到处都是虫子、蝎子和蛇等令我讨厌的动物,我简直找不到一个干净的容身之

    处。这些动物也许代表着本能、冲动和欲望等等,因为我想放下“想得太多”这种自我

    防御机制,于是它们一下子全出来了,而真实的世界,被我视为原始森林,并且原

    始森林似乎并不友好,想做到像电影《阿凡达》里的纳威人那样与森林和谐相处可

    不容易。

    也许,这些动物代表着我的种种心魔,又在恐吓我:什么真实的世界,那可不好

    玩,你真敢去吗?

    这两种解释或许也只是思考,仍然是新的心魔,但不管怎样,我已决定,我要更积

    极地投身于这真实的世界。

    11.对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地去抗拒本然(what

    is)的某种形式。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

    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

    思维的认同程度。

    ——摘自德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的著作《当下的力量》

    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有两年,我患了严重的抑郁症,不仅痛苦,而且还险些

    导致我毕不了业。

    对待沉重的痛苦,人们通常的办法有三种:麻木、逃跑或对抗。总之,会想各种各

    样的办法去减轻痛苦。

    但我没有和这沉重的痛苦对抗,这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做法,没有人也没有书籍告诉我这样做,我只是自然而然地做到了这一点:沉入悲伤中,体会它,看着它,理解

    它……

    两年后,抑郁症自然化解了,它并没有被消灭,而是发酵并转化成了另外的东西。

    突然间,我感觉自己对感情乃至人性的了解深了很多,似乎一下子什么书都可以看

    懂了,什么人的故事都可以听懂了。

    我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广州,先是做国际新闻编辑,从2005年起做心理版编辑,到现

    在积攒了很多次类似的体验。这些体验让我确信,一份体验,不管它带给我多大的

    痛苦,只要不做任何抵抗地沉到这份痛苦中,体会它,看着它,那么它最多半个小

    时后就会融解并转化。

    因为我的这些体验,也因为从其他人那里知道他们有更神奇的类似体验,我会在咨

    询中这样做:当来访者体验到一种痛苦并试图对抗时,我会说,试着不对抗,试着

    接受它,并沉入这痛苦中。

    我会觉得,“接受”这个词都不足以描绘这种做法,因为接受看起来还是一种主动

    的行为,而任何主动的行为,都是在给这份痛苦本身增加一些内容。痛苦来了,只

    需自然而然地感受它就可以了。

    这个办法,有时会有效得可怕,有时则看起来没有那么有效。之所以有时没那么有

    效,也许一个原因是,当看到来访者难以承受一些痛苦时,我也会担心,所以会做

    一些事情,让来访者感觉舒服一些,暂时适当远离这种痛苦。

    这也是心理治疗的经典做法,即心理医生要根据来访者的接受程度处理其痛苦。或

    者说,让来访者自然而然地去展开其痛苦。一般说来,随着来访者与心理医生的关

    系越来越牢靠、越来越信任、越来越安全,来访者会自然而然地展现更多和更大的痛苦。

    这就像剥洋葱一样,痛苦只是洋葱的内核,而围绕着这个内核,一个人发展出了复

    杂的防御方法,也就是对抗这个痛苦的种种办法。但因为在心理医生那里感觉到安

    全,那些外层的防御方法一个个被放下,最终那个核心的痛苦——也即事件发生时

    所产生的可怕体验——也可以展开了,这时也就有了修复的机会。

    不过,有时我总是会幻想,作为一个心理医生,也许可以陪伴来访者直接去面对这

    个内核。

    痛苦与思维,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痛苦究竟是什么?譬如,失去一个亲人,这是痛苦吗?不是。这只是一个事实,围

    绕着这个事实所产生的体验才可能是痛苦。

    之所以说是可能,因为失去亲人并不必然带给一个人痛苦。例如古代的哲学家庄

    子,他在妻子逝世后鼓盆而歌,即一边把瓦盆当鼓敲一边唱歌,友人惠施前来吊

    唁,看到庄子这样做很不满,于是指责他说:“你的妻子和你同居,为你抚养子

    女,如今老死,你不哭就罢了,反而鼓盆唱歌,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她刚死时,我何尝不悲伤?但后来想,起初她没有生命,没有形体,没有气息,而后在若有若无的自然变化中,气息、形体、生命渐渐成

    形,如今她死亡,就如四季运行般自然。她已安息在大自然的房间中,而我却在旁

    边大哭,这样就显得太不通达自然的命理了。”

    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体验。作为一般人,若失去一个亲人,会认为对方彻底离开了

    这个世界,而且还认为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所以不仅会为自己也会为这位亲人悲伤。但是,在庄子看来,死和生一样,都是“如四季运行般”的自然现象,而且她

    也并非彻底没有了,她反而是“安息在大自然的房间中”,那又何必悲伤呢?

    看法和体验之间有着很复杂的关系。通常,我们会不自觉地认为,是事件导致了我

    们的体验,例如我们会认为,是失去亲人这件事直接导致了痛苦。但很多心理学理

    论会认为,不是事件导致了体验,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导致了体验。

    但是,看法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对此,埃克哈特.托利认为,看法,或者说是思维,是用来对抗体验的。他在著作

    《当下的力量》中提出了“向思维认同”和“痛苦之身”这两个概念。他说,我们

    不能承受“痛苦之身”,于是发展出了种种思维,并认为,这些思维就是“我”,也就是将思维等同于自我,最终令我们陷入思维的墙中,而不能活在当下,与当下

    正在进行的事物建立毫无障碍的关系。

    这听起来会有点复杂,简单说来就是,我们用思维来对抗痛苦,最终又爱上思维,这导致了种种问题。

    这样看来,思维和痛苦就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了,思维是用来对抗痛苦

    的,而思维又产生了新的痛苦,新的痛苦又导致新的思维……

    这种复杂的关系,仍可以用洋葱来比喻。最核心的还是痛苦,围绕着痛苦的第一层

    对抗性思维就是第一层“洋葱皮”。但你势必会发现,仅仅这一层思维并不能消灭

    痛苦,于是,你又发展出第二层“洋葱皮”。但这还是不够,于是你又发展出第三

    层……

    不管我们发展出多少层“洋葱皮”,其实都是在使用同一个逻辑——“我不要某些体验”,并因而发展出了种种对抗办法,但如果能放下这个逻辑,那我们就可以一

    层层地破除掉思维的“洋葱皮”,最终也破除掉最核心的痛苦。

    痛苦更大,还是消除痛苦的痛苦更大?

    当我们想破除这一层又一层“洋葱皮”时,可以问自己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到底是

    那个原初痛苦更痛苦呢,还是想消灭这个原初痛苦的努力令我们更痛苦?

    有一次我去深圳一家公司讲课,课后,一位女士对我说,她爸爸严重痴迷于彩票,想问该怎么办。

    她问的“怎么办”的意思显然是,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老人家痴迷于彩票这个痛

    苦。我先问她有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她说试了很多种办法,都没效果。因为我课

    上讲了“接受”的办法,所以她说,她和家人也试了“接受”他痴迷于彩票的事

    实,但还是没有效果。

    这显然不是“接受”,因为她说的“接受”中还是藏着一个逻辑:既然我们表现出

    接受了,爸爸你就应该不那么痴迷于彩票了吧。

    总之,她和家人尝试过的种种办法都是试图与她爸爸买彩票这件事对抗的,最后全

    是徒劳无功。

    我问她:“到底你爸爸痴迷彩票这件事带给你们多少痛苦呢?”她说,其实没多少

    痛苦,因为爸爸只是痴迷于研究,但每次只花很少的钱买彩票,他们只是觉得这件

    事不合理而已,同时也担心他太投入这件事了,会影响他的身体——因为很少运

    动,也会影响他的生活——因为都没时间交朋友了。

    我继续问,假若他不玩彩票了,他就会运动,就会交朋友了吗?她愣了一会儿说,那倒也不会,因为他本来的个性就内向且孤僻。

    “这就是了,”我继续说,“照这样看来,痴迷彩票是内向且孤僻的他消磨时间的

    一个办法,也是一种乐趣,而你们却想剥夺他这种乐趣,真的有必要吗?”

    最后,我再反问:“到底是你爸爸买彩票这件事本身的痛苦多呢,还是你们想消灭

    他这个行为的努力带来的痛苦多呢?”

    她想了想说,显然后者多得多。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常见。还有一次,我在广州一个小区讲课,课后一位年轻的妈妈

    问我,她该怎样让女儿不再痴迷于打电话。

    原来,她正读中学的女儿在两年前迷上了网络聊天,管理着一个QQ群,每天都会花

    一定时间。她认为这会影响女儿的学习,所以想尽办法让女儿不要玩QQ,最终剥夺

    了她用电脑的权利,如果要使用电脑就必须经过大人的同意。

    女儿玩QQ这件事因此而消失了。但紧接着,一个更大的痛苦产生了,女儿喜欢上了

    用手机聊天,每天晚上都会用手机和朋友们聊天。并且,她越干涉女儿这件事,女

    儿用手机聊天的时间就越长,先是聊到晚上10点、11点,后来聊到凌晨1点、2点,甚至更久。

    相应的,她对女儿聊天的事情越来越敏感,她经常会在女儿房间门口偷听女儿有没

    有打电话聊天,如果有,她就会很“果断”地冲进女儿房间,对女儿大喊大叫,严

    重时会一边喊一边哭泣,女儿有时也会一边喊一边哭。这时,她先生和她的公公婆

    婆都会从床上爬起来,一起冲到小女孩的房间里,一边安抚她一边训斥女儿。

    对这位妈妈,我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到底是女儿打电话这件事严重呢,还是你的做法所导致的后果更严重呢?

    这两个故事,尤其是后一个故事,很像是一个经典的洋葱生长过程:一层皮长出

    来,又一层皮长出来……最后,一层又一层的皮围绕在原初痛苦外,而且它们的体积

    和重量远远胜于那个原初痛苦,根本不成比例。

    好的治疗会引出更大痛苦?

    以上两个故事,都是我们试图消灭别人的某种“不良行为”而不能成功的典型,同

    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到我们自己身上。

    我和姐姐都患有鼻炎,中学时,我的鼻炎严重到经常不能用鼻子呼吸,最后自己会

    因为窒息感而醒来,不得不大口用嘴呼吸,姐姐情况严重时也是如此。

    但不同的是,我从来没有因为鼻炎而求治过,现在鼻炎基本好了,只留下了一点后

    遗症——吃重庆火锅之类的辣菜时会流很多鼻涕,但姐姐从十几岁就开始到处求

    治,用了种种办法,最后采取激光手术的办法,暂时消灭了鼻炎。

    可是,她为什么要消灭鼻炎呢?通过一次谈话我才明白,她之所以一心一意要消灭

    鼻炎,是因为她认为,在别人面前老流鼻涕、擤鼻涕样子不好看,这样子别人会不

    喜欢自己。

    那么,消灭了鼻炎,不再流鼻涕、擤鼻涕了,别人就会喜欢自己了吗?这显然不可

    能,这其实是两回事。

    放下这一点不说,在我看来,鼻炎带给姐姐的痛苦,远不如她想消灭鼻炎而产生的

    痛苦大。相当长一段时间,因为她如此执着地要消灭鼻炎,反而更让大家视为怪

    人,更不接受她。所谓的“脸红恐惧症”也有同样的逻辑。这通常见于年轻的女孩,因为一次在男性

    或公众面前脸红,她觉得不能接受,于是她叮嘱自己“下次再遇到这种场合一定不

    能脸红”。

    这句话本身就藏着一个误区——她以为,脸红这件事是自己的思维可以控制的,但

    其实脸红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事,是我们普通人很难控制的。相反,“下次再遇到

    这种场合一定不能脸红”其实是一个暗示,她的潜意识,或者说植物性神经系统很

    难接受到“不能”的信号,相反倒接收到了“脸红”的信号,于是再到了类似场

    合,她反而会更容易脸红。

    第二次脸红会让她更紧张,而且她会发现,渐渐的,她不仅在这个特定的场合会脸

    红,而且在类似场合也会脸红了。例如,本来她只在这个男人面前脸红,但渐渐

    的,她在其他男人面前也会脸红。发现这一点后,她会再次努力告诉自己,一定不

    要在男人面前脸红。

    这种努力,就意味着第二层“洋葱皮”产生了。如果她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结果就

    有第三层、第四层乃至更多层“洋葱皮”生出,最后,她在所有人面前都可能会脸

    红。

    本来是在一个男人面前脸红这么一件小事产生的痛苦,最终却发展出了这么庞大的

    痛苦,这是无数心理疾患之所以会产生和发展的共同逻辑。

    怎么破掉这个逻辑呢?

    比较安全的做法是,找一个不错的心理医生,在他面前先感觉到安全,然后愿意脱

    掉最外层的“洋葱皮”,感觉到更安全后,再脱掉更里一层的“洋葱皮”……这个过程意味着,看心理医生绝不等于快乐。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认为,看心理医

    生,就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如果在心理医生那里反而更痛苦,那一定是不对

    的。

    恰恰相反,看心理医生,随着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增加,一些更深层的痛苦反而会映

    现出来,于是会体会到平时生活中都体会不到的痛苦。

    对痛苦越敏锐,就越能承受痛苦

    如果你决定也这样做,你可能会有一个疑虑:怎么沉入并体会痛苦呢?

    在读研究生期间,我的办法是顺其自然,有时候就是硬挨。后来我有一个比较明确

    的办法了,那就是,当痛苦来临时,我越保持不动就越好,保持不动的同时,我会

    注意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但我绝不引导这种变化,只是看着这种变化而已。

    有时候,我会暂时失去觉察力,即这种变化看不清楚了,甚至会觉得没有心力去

    看,那么,也可以不看,这时只是允许这个变化进行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不逃避

    就可以了。

    当然,有时候我会难过得不得了,这时我也会找朋友聊一会儿,寻求一下支持,而

    我找的朋友,基本上都不会提什么建议,他们主要是倾听。

    现在,我多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办法,这是学来的办法。当一种痛苦的感受产生时,我会坐下来,或躺下来,感受我的身体,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从这个部

    位开始感受,然后一点点地转移注意力,感受整个身体。如果某个部位的感受很强

    烈,尤其难受的感觉很强烈时,我就会把注意力放在那里一段时间。

    一般而言,将注意力在这些难受的部位多停留一会儿,转化就会发生,这些部位会开始发热。但这是我自己的体验,每个人的体验会有不同。

    不仅如此,同时我也会观看我的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和想法。

    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感受、画面还是想法,我尽可能不做任何努力,不做任何

    引导,而是把自己交出去,让这些感受、画面和想法自然发展变化。

    多做这样的练习,你的觉察力会越来越敏锐,你会发现,你的思维是何等疯狂,而

    思维又是如何利用你的恐惧而控制了你,令你对哪怕一丁点的痛苦都无比惧怕。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我们都是疯子,是思维令我们发疯的。

    以前,我自动发展出的办法中,注意力的焦点主要是想法、情绪和一些莫名的感

    受,而现在学来的这个办法中,注意力的焦点是身体的感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

    变,以前,我总是不自觉地认为,在“身、心、灵”这三者中,心理和灵性是很重

    要的,而身体没有那么重要,但现在我越来越重视身体,也越来越发现,身体真是

    非常直接、非常真诚的一条路,它不像心理和灵性那么难以捕捉,而且心理和灵性

    层面很容易出现自欺,但身体很少自欺。

    同样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发现,随着对身体的觉察能力越来越强,我对身体疼痛的

    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强,就好像是因为多了一个内在的观察者在看自己的身体,我和

    身体的痛苦多了一些距离似的。这种感觉有点怪,因为实际上我对这些疼痛是越来

    越敏感。

    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因为多了这样一个内在的观察者,我不再会将自我等同于

    埃克哈特.托利所说的痛苦之身,我是可以更敏锐地体会身体的疼痛,但我同时明

    白,疼痛并不是自我,所以反而会有更强的承受力。试试看,你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并且,我们还会发现,假若我们不再认同自己的思

    维,又会有多么美的事情发生。

    12.抚平你内心的钩子

    如心存斗志,也会激起对方的斗志;如大发脾气,对方也不会冷静,所以必须向对

    手示好。

    一旦坦诚相待,对方就不会存有戒心,就能听你说话。

    这是我花了15年才悟出的道理,以后无论我如何多嘴,也不会激起人的反感了。

    ——摘自日本小说家山冈庄八的著作《德川家康》

    一个朋友总是和她先生吵架,稍微了解一下他们吵架的细节就会发现,他们总是

    以“你……”的句式讲话,这样说不了几句,吵架就开始了。

    所以,我劝她,以后多用“我……”的句式讲话。并且,我请她当场就她谈到的一起

    事件做练习,试着用“我……”的句式,对想象中的丈夫讲话。

    她尝试了一会儿说,做不到,她没有办法用这个句式讲话。

    为什么呢?我说,试着去觉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东西阻碍着自己,让自己无法用这

    个句式讲话。或者说,如果用这个句式讲话,自己会有什么感受。

    过了一会儿后,她说,她发现,每当她试着用“我……”的句式讲话时,她就会感觉

    到很虚弱,相反,如果用“你……”的句式讲话,她会觉得自己力量强了很多。

    这种强,显然是一种假象,是为了掩饰真实的虚弱感而制造出来的假象。这个小故事,反映了我们为什么爱用“你……”的句式。因为,当用这个句式时,就

    意味着,不是我,而是你,要为发生的一切负责。

    多数愤怒的真相是恐惧

    佛学称,心的本质是攀缘。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忙着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说这句话的

    哲人的本意是,因为心是如此繁忙,所以很难有纯净的时候。

    在我看来,攀缘没有什么,关键问题是,我们会按照固有逻辑去攀缘,结果就陷入

    了心早就有的幻象,而不能如实地看待事物。

    攀缘的方式,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投射与认同。我和你攀缘时,会将我心中

    的某些事物投射出去,如果你认同了,这个攀缘就成功了,我就和你建立了一个我

    的心所习惯的关系。

    例如我这个朋友,她的真相是,她觉得自己虚弱,当面对她的家庭时,她会觉得没

    有把握、没有力量,而她不喜欢这种虚弱,于是使用“你……”的句式,理直气壮地

    指责先生,假若她的先生中招了,便会产生一种虚弱感,觉得自己好像真的不行。

    看起来,她的先生似乎没有中招,相反也会用“你……”的句式说她,要么给她讲道

    理,希望说服她听自己的,要么会找其他亲人或朋友,向他们诉苦,你们看,这个

    女人多么不讲道理,希望你们能看在孩子的份上劝劝她。

    使用“你……”的句式时,她会很愤怒,很喜欢指责他,而他则貌似非常坚定、非常

    讲礼貌,总是在讲道理,只是,他一样使用的是“你……”的句式。这样一来,他讲

    得越漂亮,越像回事,她就越愤怒,因为他这样讲的意思无非“你怎么就这么不通人性,不讲道理,不考虑别人”……

    听上去,他讲的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他一样丝毫不谈自己,这也是将事情的全部责

    任推到了她身上,而她自然不能接受,于是会爆发出更大的脾气。

    如此一来,他和她的互动方式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他们对彼此的火气会越来越大,说的话也越来越难听。

    从火气越来越大这一点来看,他们的投射都成功了。她试图用“你……”的句式将自

    己的虚弱感投射出去,她成功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414KB,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