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5383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材.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0日
第1页
第5页
第13页
第26页
第41页
第294页

    参见附件(20790KB,841页)。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材版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内容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等内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中医中药学基础教材版,有需要的就快来吧

    相关内容部分预览

    书籍内容介绍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内容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中药药性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及药物“七情”的概念、中药配合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

    目录

    1 综述

    2 起源

    3 秦汉时期

    4 魏晋南北朝

    5 隋唐时期

    6 宋代

    7 明代

    8 清代

    9 民国时期

    10 当代成就

    ▪ 中医药文献

    ▪ 学术成就

    11 理论基础

    ▪ 药性有阴阳

    ▪ 治则有反治

    ▪ 补益有哲理

    ▪ 用药讲中和

    ▪ 用药有兵法

    12 中药材全息营养

    ▪ 概念内涵

    ▪ 概念外延

    13 中药理念

    14 相关理论

    ▪ 毒药非毒

    ▪ 四气疗疾

    ▪ 药补趣话

    ▪ 君臣佐使

    15 配伍学说

    ▪ 单行

    ▪ 相须

    ▪ 相使

    ▪ 相畏

    ▪ 相杀

    ▪ 相恶

    ▪ 相反

    16 学科概念

    17 培养目标

    18 培养要求与特色

    19 培养计划

    20 主干学科

    21 主要课程

    22 修业年限

    23 职称评定

    ▪ 初级职称

    ▪ 中级职称

    ▪ 高级职称

    24 相近专业

    25 开设院校

    26 学科排名

    27 从业领域

    中药材认识

    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业余自学中医中药如何入门?

    我是学中药学专业的在校学生,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将我们专业课的学习顺序梳理一下,应该也可以作为你的学习顺序了! 一下是课程学习的顺序。

    一、中药:1.中医学基础(这是学习中医药最基础的一门课,可能会有点枯燥和抽象,但这是学习不管是中医还是中药都必须学的一门课程!因为就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才有中医的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和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所以中医学基础学不会后面的学起来会很吃力) 2、中药学(主要是学常用中药的功能主治,性味归经。内容比较多,比较杂,重点要学会功能相似的中药的区别)

    3、方剂学(主要学的是就是经常说的汤头了) 4、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这三门课没有设备和试剂不大好学,特别是中药鉴定和中药化学中的理化鉴定,涉及一些化学试剂,还有显微鉴定需要显微镜下观察,没有的话会很麻烦,也不好学,另外,中药化学经常要用到薄层鉴定,聚酰胺色谱,吸光度的测定什么的 [而且学中药化学之前还要学一大堆基础化学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所以不是要做科研或者做新药研发什么的建议还是跳过中药化学这门课程吧!] ) 5、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还是比较好学的,不过中药药剂学是比较综合的学科,要学好就需要花较多时间了,较多地涉及到制药工艺。比如说提取分离方法,各种剂型的制法和药典标准,灭菌工艺什么的。) 二、中医: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 剩下要学的书就是中医学基础中涉及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望闻问切中的望诊就包括神色、体型、皮肤颜色、大便、小便、痰、舌等其中舌诊就已经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了[包括舌质和舌苔的观察,得出寒热虚实气血运行的情况],可以去找对应的舌诊的书去学习。也就是说,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体系的概括,只要找各章节的内容对应的书去展开学习就行了)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材版截图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中药学

    (新世纪第四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等专业用)

    主 审

    高学敏(北京中医药大学)

    主 编

    钟赣生(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主编(按姓氏笔画排序)

    任艳玲(辽宁中医药大学) 刘树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宋捷民(浙江中医药大学) 张德芹(天津中医药大学)

    郭建生(湖南中医药大学)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卫培峰(陕西中医药大学) 王加锋(山东中医药大学)

    王英豪(福建中医药大学) 毛晓健(云南中医学院)

    刘 敏(南京中医药大学) 刘贤武(成都中医药大学)

    刘明平(广州中医药大学) 许利平(首都医科大学)

    杨柏灿(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一昕(河北中医学院)

    张金莲(江西中医药大学) 陈 芳(贵阳中医学院)

    陈燕清(山西中医学院) 尚 坤(长春中医药大学)

    金 华(天津中医药大学) 胡 浩(新疆医科大学)胡素敏(北京中医药大学) 高慧琴(甘肃中医药大学)

    黄 芳(湖北中医药大学) 崔 瑛(河南中医药大学)

    覃骊兰(广西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药学钟赣生主编.—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ISBN978-7-5132-3371-2

    Ⅰ.①中… Ⅱ.①钟… Ⅲ.①中药学-中医药院校-教材 Ⅳ.①R2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01079号

    请到“

    医开讲医教在线”(网址:www.e-lesson.cn)注册登录后,刮开封

    底“序列号”激活本教材数字化内容。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50×1168 116 印张32 字数777千字

    2016年8月第4版 2016年8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978-7-5132-3371-2

    定价 63.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购书热线 01064065415 010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专家指导委员会

    名誉主任委员

    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主任委员

    王志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副主任委员

    王永炎(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

    中医药大学校长)

    卢国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省良(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王振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主任)

    方剑乔(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

    孔祥骊(河北中医学院院长)

    石学敏(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国慧(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长)

    匡海学(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

    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吕文亮(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

    刘 力(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刘振民(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安冬青(新疆医科大学副校长)

    许二平(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孙忠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李灿东(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

    李青山(山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李金田(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

    杨 柱(贵阳中医学院院长)

    杨关林(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

    余曙光(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

    宋柏林(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

    张欣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师承继教处处长)

    陈可冀(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医大师)

    陈明人(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武续彪(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

    范吉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

    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国医大师)

    周景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综合协调处处长)

    胡 刚(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秦裕辉(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

    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徐建光(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唐 农(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彭代银(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

    路志正(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国医大师)

    熊 磊(云南中医学院院长)

    秘书长

    王 键(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卢国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

    范吉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

    办公室主任

    周景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综合协调处副处长)

    林超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

    李秀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

    李占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专家组

    组 长

    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副组长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志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组 员

    卢国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吴勉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之虹(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

    匡海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 键(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红宁(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

    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余曙光(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桂桐(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石 岩(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黄必胜(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前 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

    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

    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

    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异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异委

    员会指异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

    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

    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

    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

    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

    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

    业教学指异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

    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

    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

    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续

    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

    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

    会仪和定稿会仪,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异性意见,参加教材间

    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

    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

    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

    建设专家指异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

    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

    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

    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

    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

    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

    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续承与创新、理论与实

    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

    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

    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

    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异的指异与大力支持,凝

    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

    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

    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

    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

    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

    教材扔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

    和建仪,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年6月编写说明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

    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学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针灸推拿

    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等中医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从事中医药

    的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

    本教材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宏观指异下,由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

    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本教材包括总论、各论、附录几个部分。总论系统地介绍了中药的基

    本理论,包括中药、中药学等概念,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其中重

    点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学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本草学代表著作的学术价

    值;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介绍产地与疗效的关系;适时采集与药效的

    关系及与采集相关的一般知识;并介绍贮藏中影响中药变异的常见外界因

    素、变异现象及贮藏等方法;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中药的性能

    是总论的核心,主要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重点介

    绍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的

    概念,药物的作用,对指异临床用药的意义及如何运用药性理论综合分

    析、认识、掌握中药的效用;中药的配伍阐明中药配伍应用的目的、原则

    及药物“七情”的概念、中药配伍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着重介绍配伍禁忌、证候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内容;用药剂量与用

    法,介绍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总论

    并附有中药命名规律与中药分类的方法,以及中药的功效。

    各论共收载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67味(含掌握药133味,熟悉药98味,了解药114味,参考药98味,附药124味),按主要功效分列为21章加以介

    绍。每章先列概述,介绍该章药物的概念、药性特点、功效、适用范围、分类、配伍方法、使用注意等内容。

    各论每味药以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及各省、市现行

    中药材标准的名称为正名;药物来源部分介绍原动植物的中文名、拉丁

    名、药用部位及主要产地、采集和炮制方法;以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一部》为准,并结合《中华本草》和历代本草文献、现代临床用药实际,介绍每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鉴别用

    药、现代研究等。功效和应用是各论的重点,在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阐述

    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同时,着重说明辨证用药的理法特色;并有选择地

    引用古今医家实际应用有效的名方、验方,以便领会、掌握古今用药理法

    特点、配伍应用经验;用法用量介绍成人一日内服剂量及方法,对炮制后

    功效有变化者说明区别用法,对有毒药物剂量的标定严格执行法定标准,注意安全有效;从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

    食禁忌等方面介绍使用注意;从药物基原、炮制不同、功效相近、名称相

    似等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比较,介绍鉴别用药;现代研究介绍与疗效有关

    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以展示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反

    映当代用药水平。

    附录部分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药简介是在功效分类纵向讲解的基础

    上,再按病证分类横向分析临床病证用药经验,以期使学生打下辨证用药

    坚实的药性基本功,同时为学习方剂学、中医临床课程,搞好辨证论治和

    遣药组方创造条件。药名笔画索引、药名拼音索引为查寻提供方便。

    本教材是在前六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统编教材《中药学》和“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新一版、新二版(同时系“全国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国家级普通高校

    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

    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药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传

    统本草学精华,同时吸取当代中药学研究成果编写而成。总论方面充实了

    中药学发展的内容;从概念、由来、代表药物作用、指异临床用药意义等

    方面客观、科学、系统地介绍了药性理论,并加强与各论药性论述的衔

    接,注意理论对临床的指异作用。各论方面坚持按功效分类原则,既系统

    阐明中医传统用药经验精粹,又介绍近代临床用药新发展;深入阐明辨证

    用药规律;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比较分析,以培养学生鉴别用药的能

    力;系统深入介绍有毒中药的不良反应,突出安全用药、“以人为本”的思

    想。本教材较好地解决了续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的关系,基本上能反映

    当代中药学的发展水平。

    本教材由25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27名专家组成编委会,共同承担编写

    工作。具体编写分工是:任艳玲编写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

    剂量与用法;张德芹编写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用药禁

    忌;胡素敏编写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中药的功效;钟赣生编写中药

    的命名与分类、解表药、药名索引;尚坤编写清热泻火药;刘明平编写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金华和毛晓健编写清热解毒药;陈芳编写清虚热

    药、拔毒化腐生肌药;刘树民编写泻下药、化湿药;王加锋编写祛风湿

    药;宋捷民编写利水渗湿药;郭建生编写温里药、驱虫药;崔瑛编写理气

    药;卫培峰编写消食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黄芳编写止血药;杨柏灿

    编写活血化瘀药;刘敏编写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陈燕清编写止咳平

    喘药;覃骊兰编写安神药;高慧琴编写平肝息风药;许利平编写开窍药、补阴药;张一昕编写补气药;刘贤武编写补阳药;张金莲编写补血药、涌

    吐药;王英豪编写收涩药;胡浩编写附篇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药简介。

    本教材数字化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

    目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的。该项目(编号

    GJYJS16006)由钟赣生负责,编委会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完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资深教授高学敏先生担任本教材主审,在教材的

    编写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与鼎力支持,并提出许多宝贵意

    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辽宁中医药大学对先后召开的本教材编写任务分

    工、审定稿会仪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教材主要供高等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对其他从事中医药教

    学、科研、医疗、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者亦有参考和使用价值。欢迎大

    家对不足之处多提宝贵意见,以使新教材不断完善。

    《中药学》编委会

    2016年6月目 录

    专家指导委员会

    编审专家组

    前 言

    编写说明

    总 论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远古—前21世纪)

    二、夏商周时代(前21世纪—前221年)

    三、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五、隋唐、五代十国时期(581—960年)

    六、宋、金元时期(960—1368年)

    七、明代(1368—1644年)

    八、清代(1616—1911年)

    九、民国时期(1912—1949年)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日—至今)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一、影响中药变异的常见外界因素

    (一)温度

    (二)湿度

    (三)空气

    (四)日光

    (五)微生物

    (六)害虫

    (七)鼠害

    二、贮藏中常见的中药变异现象

    (一)虫蛀

    (二)发霉

    (三)变色

    (四)走油

    三、常用的中药贮藏与养护方法

    (一)干燥养护

    (二)冷藏养护

    (三)密封养护(四)化学药剂养护

    (五)对抗同贮养护

    (六)气调养护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

    二、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三、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四、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五、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六、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七、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八、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

    一、修治

    二、水制

    三、火制

    四、水火共制

    五、其他制法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第一节 四气

    第二节 五味

    第三节 升降浮沉

    第四节 归经

    第五节 中药的毒性

    一、古代中药毒性的概念

    二、中药不良反应及相关的概念

    三、中药毒性分级

    四、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五、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六、掌握中药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附:中药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第一节 配伍禁忌

    第二节 证候用药禁忌

    第三节 妊娠用药禁忌

    第四节 服药饮食禁忌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 中药的剂量一、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二、剂型、配伍、用药目的与剂量的关系

    三、年龄、体质、病情、性别、职业、生活习惯与剂量的关

    系

    四、地区、季节、居处环境与剂量的关系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一、给药途径

    二、应用形式

    三、汤剂煎煮法

    四、服药法

    附一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一、中药的命名

    二、中药的分类

    (一)古代中药分类法

    (二)现代中药分类法

    附二中药的功效

    各 论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 黄Máhuáng(《神农本草经》)

    桂 枝

    Guìzhī(《名医别录》)

    紫苏叶

    Zǐsūyè( 《名医别录》)

    附药:紫苏梗

    生 姜

    Shēngjiāng(《名医别录》)

    附药:生姜皮、生姜汁

    香 薷

    Xiāngrú(《名医别录》)

    荆 芥

    Jīngjiè(《神农本草经》)

    附药:荆芥炭

    防 风

    Fángfēng(《神农本草经》)

    羌 活

    Qiānghuó(《神农本草经》)

    白 芷

    Báizhǐ(《神农本草经》)

    细 辛

    Xìxīn(《神农本草经》)

    藁 本

    Gǎoběn(《神农本草经》)

    苍耳子

    Cāng′ěrzǐ(《神农本草经》)附药:苍耳草

    辛 夷

    Xīnyí(《神农本草经》)

    葱 白

    Cōngbái(《神农本草经》)

    胡 荽

    Húsuī(《食疗本草》)

    西河柳

    Xīhéliǔ(《开宝本草》)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薄 荷

    Bòhe(《新修本草》)

    牛蒡子

    Niúbàngzǐ(《名医别录》)

    蝉 蜕

    Chántuì(《名医别录》)

    桑 叶

    Sāngyè(《神农本草经》)

    菊 花

    Júhuā(《神农本草经》)

    蔓荆子

    Mànjīngzǐ(《神农本草经》)

    柴 胡

    Cháihú(《神农本草经》)

    升 麻

    Shēngmá(《神农本草经》)葛 根

    Gěgēn(《神农本草经》)

    附药:葛花

    淡豆豉

    Dàndòuchǐ(《名医别录》)

    附药:大豆黄卷

    浮 萍

    Fúpíng(《神农本草经》)

    木 贼

    Mùzéi(《嘉祐本草》)

    谷精草

    Gǔjīngcǎo(《开宝本草》)

    第九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 膏

    Shígāo(《神农本草经》)

    寒水石

    Hánshuǐshí(《神农本草经》)

    知 母

    Zhīmǔ(《神农本草经》)

    芦 根

    Lúgēn(《名医别录》)

    天花粉

    Tiānhuāfěn(《神农本草经》)

    竹 叶

    Zhúyè(《名医别录》)淡竹叶

    Dànzhúyè(《本草纲目》)

    鸭跖草

    Yāzhícǎo(《本草拾遗》)

    栀 子

    Zhīzǐ(《神农本草经》)

    夏枯草

    Xiàkūcǎo(《神农本草经》)

    决明子

    Juémíngzǐ(《神农本草经》)

    密蒙花

    Mìménghuā(《开宝本草》)

    青葙子

    Qīngxiāngzǐ(《神农本草经》)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 芩

    Huángqín(《神农本草经》)

    黄 连

    Huánglián(《神农本草经》)

    黄 柏

    Huángbò(《神农本草经》)

    龙 胆

    Lóngdǎn(《神农本草经》)

    秦 皮

    Qínpí(《神农本草经》)

    苦 参

    Kǔshēn(《神农本草经》)白鲜皮

    Báixiānpí(《神农本草经》)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Jīnyínhuā(《新修本草》)

    附药:忍冬藤、山银花

    连 翘

    Liánqiào(《神农本草经》)

    穿心莲

    Chuānxīnlián(《岭南采药录》)

    大青叶

    Dàqīngyè(《名医别录》)

    板蓝根

    Bǎnlángēn(《新修本草》)

    青 黛

    Qīngdài(《药性论》)

    贯 众

    Guànzhòng(《神农本草经》)

    蒲公英

    Púgōngyīng(《新修本草》)

    紫花地丁

    Zǐhuādìdīng(《本草纲目》)

    野菊花

    Yějúhuā(《本草正》)

    重 楼

    Chónglóu(《神农本草经》)拳 参

    Quánshēn(《图经本草》)

    漏 芦

    Lòulú(《神农本草经》)

    土茯苓

    Tǔfúílng(《本草纲目》)

    鱼腥草

    Yúxīngcǎo(《名医别录》)

    金荞麦

    Jīnqiáomài(《新修本草》)

    大血藤

    Dàxuèténg(《本草图经》)

    败酱草

    Bàijiàngcǎo(《神农本草经》)

    附药:墓头回

    射 干

    Shègān(《神农本草经》)

    山豆根

    Shāndòugēn(《开宝本草》)

    附药:北豆根

    马 勃

    Mǎbó(《名医别录》)

    青 果

    Qīngguǒ(《日华子本草》)

    附药:西青果

    木蝴蝶Múhúdié(《本草纲目拾遗》)

    白头翁

    Báitóuwēng(《神农本草经》)

    马齿苋

    Mǎchǐxiàn(《本草经集注》)

    鸦胆子

    Yādǎnzǐ(《本草纲目拾遗》)

    地锦草

    Dìjǐncǎo(《嘉祐本草》)

    半边莲

    Bànbiānlián(《本草纲目》)

    附药: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

    Báihuāshéshécǎo(《广西中药志》)

    山慈菇

    Shāncígū(《本草拾遗》)

    熊胆粉

    Xióngdǎnfěn(《新修本草》)

    附药:猪胆粉

    千里光

    Qiānlǐguāng(《本草图经》)

    白 蔹

    Báiliǎn(《神农本草经》)

    四季青

    Sìjìqīng(《本草拾遗》)

    绿豆Lǜdòu(《日华子本草》)

    附药:绿豆衣、赤小豆、黑豆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Shēngdìhuáng(《神农本草经》)

    附药:鲜地黄

    玄 参

    Xuánshēn(《神农本草经》)

    牡丹皮

    Mǔdānpí(《神农本草经》)

    赤 芍

    Chìsháo(《开宝本草》)

    紫 草

    Zǐcǎo(《神农本草经》)

    附药:紫草茸

    水牛角

    Shuǐníujiǎo(《名医别录》)

    第五节 清虚热药

    青 蒿

    Qīnghāo(《神农本草经》)

    白 薇

    Báiwēi(《神农本草经》)

    地骨皮

    Dìgǔpí(《神农本草经》)

    银柴胡

    Yíncháihú(《本草纲目》)胡黄连

    Húhuánglián(《新修本草》)

    第十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大 黄

    Dàhuáng(《神农本草经》)

    芒 硝

    Mángxiāo(《名医别录》)

    番泻叶

    Fānxièyè(《饮片新参》)

    芦 荟

    Lúhuì(《药性论》)

    第二节 润下药

    火麻仁

    Huǒmárén(《神农本草经》)

    郁李仁

    Yùlǐrén(《神农本草经》)

    松子仁

    Sōngzǐrén(《开宝本草》)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甘 遂

    Gānsuí(《神农本草经》)

    京大戟

    Jīngdàjǐ(《神农本草经》)

    附药:红大戟芫 花

    Yuánhuā(《神农本草经》)

    附药:狼毒

    商 陆

    Shānglù(《神农本草经》)

    牵牛子

    Qiānniúzǐ(《名医别录》)

    巴豆霜

    Bādòushuāng(《神农本草经》)

    附药:巴豆

    千金子

    Qiānjīnzǐ(《蜀本草》)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第一节 祛风寒湿药

    独 活

    Dúhuó(《神农本草经》)

    威灵仙

    Wēiílngxiān(《新修本草》)

    徐长卿

    xúchángqīng(《神农本草经》)

    川 乌

    Chuānwū(《神农本草经》)

    附药:草乌

    蕲 蛇

    Qíshé(《雷公炮炙论》)附药:金钱白花蛇

    乌梢蛇

    Wūshāoshé(《药性论》)

    附药:蛇蜕

    木 瓜

    Mùguā(《名医别录》)

    蚕 沙

    Cánshā(《名医别录》)

    伸筋草

    Shēnjīncǎo(《本草拾遗》)

    油松节

    Yóusōngjié(《名医别录》)

    附药:松花粉

    海风藤

    Hǎifēngténg(《本草再新》)

    青风藤

    Qīngfēngténg(《本草纲目》)

    丁公藤

    Dīnggōngténg(《中国药典》)

    昆明山海棠

    Kūnmíngshānhǎitáng(《滇南本草》)

    路路通

    Lùlùtōng(《本草纲目拾遗》)

    穿山龙

    Chuānshānlóng(《东北药用植物志》)

    第二节 祛风湿热药秦 艽

    Qínjiāo(《神农本草经》)

    防 己

    Fángjǐ(《神农本草经》)

    桑 枝

    Sāngzhī(《本草图经》)

    豨莶草

    Xīxiāncǎo(《新修本草》)

    臭梧桐

    Chòuwútóng(《本草图经》)

    海桐皮

    Hǎitóngpí(《海药本草》)

    络石藤

    Luòshíténg(《神农本草经》)

    雷公藤

    Léigōngténg(《本草纲目拾遗》)

    老鹳草

    Lǎoguàncǎo(《救荒本草》)

    丝瓜络

    Sīguāluò(《本草纲目》)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Wǔjiāpí(《神农本草经》)

    桑寄生

    Sāngìjshēng(《神农本草经》)

    狗 脊

    Gǒujǐ(《神农本草经》)千年健

    Qiānniánjiàn(《本草纲目拾遗》)

    雪莲花

    Xuěliánhuā《 本草纲目拾遗》

    附药:天山雪莲

    第十二章 化湿药

    广藿香

    Guǎnghuòxiāng(《名医别录》)

    佩兰

    Pèilán(《神农本草经》)

    苍术

    Cāngzhú(《神农本草经》)

    厚朴

    Hòupò(《神农本草经》)

    附药:厚朴花

    砂仁

    Shārén(《药性论》)

    附药:砂仁壳

    豆蔻

    Dòukòu(《名医别录》)

    附药:豆蔻壳

    草豆蔻

    Cǎodòukòu(《雷公炮炙论》)

    草果

    Cǎoguǒ(《饮膳正要》)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茯 苓

    Fúílng(《神农本草经》)

    附药:茯苓皮、茯神

    薏苡仁

    Yìyǐrén(《神农本草经》)

    猪 苓

    Zhūílng(《神农本草经》)

    泽 泻

    Zéxiè(《神农本草经》)

    冬瓜皮

    Dōngguāpí(《开宝本草》)

    附药:冬瓜子

    玉米须

    Yùmǐxū(《滇南本草》)

    葫 芦

    Húlu(《日华子本草》)

    香加皮

    Xiāngjiāpí(《中药志》)

    枳椇子

    Zhǐjǔzǐ(《新修本草》)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Chēqiánzǐ(《神农本草经》)附药:车前草

    滑 石

    Huáshí(《神农本草经》)

    木 通

    Mùtōng(《神农本草经》)

    附药:川木通

    通 草

    Tōngcǎo(《本草拾遗》)

    瞿 麦

    Qúmài(《神农本草经》)

    萹 蓄

    Biǎnxù(《神农本草经》)

    地肤子

    Dìfūzǐ(《神农本草经》)

    海金沙

    Hǎijīnshā(《嘉祐本草》)

    附药:海金沙藤

    石 韦

    Shíwéi(《神农本草经》)

    冬葵子

    Dōngkuízǐ(《神农本草经》)

    灯心草

    Dēngxīncǎo(《开宝本草》)

    萆 薢

    Bìxiè(《神农本草经》)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茵 陈

    Yīnchén(《神农本草经》)

    金钱草

    Jīnqiáncǎo(《本草纲目拾遗》)

    附药:连钱草、广金钱草、江西金钱草、小金钱草

    虎 杖

    Hǔzhàng(《名医别录》)

    地耳草

    Dìěrcǎo(《生草药性备要》)

    垂盆草

    Chuípéncǎo(《本草纲目拾遗》)

    鸡骨草

    Jīgǔcǎo(《岭南采药录》)

    珍珠草

    Zhēnzhūcǎo(《生草药性备要》)

    第十四章 温里药

    附子

    Fùzǐ(《神农本草经》)

    干姜

    Gānjiāng(《神农本草经》)

    肉桂

    Ròuguì(《神农本草经》)

    吴茱萸

    Wúzhūyú(《神农本草经》)

    小茴香

    Xiǎohuíxiāng(《新修本草》)附药:八角茴香

    丁香

    Dīngxiāng(《雷公炮炙论》)

    附药:母丁香

    高良姜

    Gāoliángjiāng(《名医别录》)

    附药:红豆蔻

    花椒

    Huājiāo(《神农本草经》)

    附药:椒目

    胡椒

    Hújiāo(《新修本草》)

    荜茇

    Bìbó(《新修本草》)

    荜澄茄

    Bìchéngqié(《雷公炮炙论》)

    第十五章 理气药

    陈皮

    Chénpí(《神农本草经》)

    附药:橘红、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

    青皮

    Qīngpí(《本草图经》)

    枳实

    Zhǐshí(《神农本草经》)

    附药:枳壳木香

    Mùxiāng(《神农本草经》)

    附药:川木香、土木香

    沉香

    Chénxiāng(《名医别录》)

    檀香

    Tánxiāng(《名医别录》)

    川楝子

    Chuānliànzǐ(《神农本草经》)

    乌药

    Wūyào(《本草拾遗》)

    荔枝核

    Lìzhīhé(《本草衍义》)

    香 附

    Xiāngfù(《名医别录》)

    佛手

    Fóshǒu(《滇南本草》)

    香橼

    Xiāngyuán(《本草拾遗》)

    玫瑰花

    Méiguīhuā(《食物本草》)

    梅花

    Méihuā(《本草纲目》)

    娑罗子

    Suōluózǐ(《本草纲目》)

    薤白

    Xièbái(《神农本草经》)大腹皮

    Dàfùpí(《开宝本草》)

    甘松

    Gānsōng(《本草拾遗》)

    九香虫

    Jiǔxiāngchóng(《本草纲目》)

    刀豆

    Dāodòu(《救荒本草》)

    柿蒂

    Shìdì(《本草拾遗》)

    第十六章 消食药

    山楂

    Shānzhā(《本草经集注》)

    六神曲

    Liùshénqū(《药性论》)

    附药:建神曲

    麦芽

    Màiyá(《药性论》)

    稻芽

    Dàoyá(《名医别录》)

    附药:谷芽

    莱菔子

    Láifúzǐ(《日华子本草》)

    鸡内金

    Jīnèijīn(《神农本草经》)第十七章 驱虫药

    使君子

    Shǐjūnzǐ(《开宝本草》)

    苦楝皮

    Kǔliànpí(《名医别录》)

    槟榔

    Bīngláng(《名医别录》)

    南瓜子

    Nánguāzǐ(《现代实用中药学》)

    鹤草芽

    Hècǎoyá(《中华医学杂志》)

    雷丸

    Léiwán(《神农本草经》)

    鹤虱

    Hèshī(《新修本草》)

    榧子

    Fěizi(《名医别录》)

    芜荑

    Wúyí(《神农本草经》)

    第十八章 止血药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小 蓟

    Xiǎoìj(《名医别录》)

    大 蓟

    Dàìj(《名医别录》)地 榆

    Dìyú(《神农本草经》)

    槐 花

    Huáihuā(《日华子本草》)

    附药:槐角

    侧柏叶

    Cèbǎiyè(《名医别录》)

    白茅根

    Báimáogēn(《神农本草经》)

    苎麻根

    Zhùmágēn(《名医别录》)

    羊 蹄

    Yángtí(《神农本草经》)

    附药:土大黄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三 七

    Sānqī(《本草纲目》)

    附药:菊叶三七、景天三七

    茜 草

    Qiàncǎo(《神农本草经》)

    蒲 黄

    Púhuáng(《神农本草经》)

    花蕊石

    Huāruǐshí(《嘉祐本草》)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白 及Báiíj(《神农本草经》)

    仙鹤草

    Xiānhècǎo(《图经本草》)

    紫珠叶

    Zǐzhūyè(《本草拾遗》)

    附药:大叶紫珠

    棕榈炭

    Zōnglǚtàn(《本草拾遗》)

    血余炭

    Xuěyútàn(《神农本草经》)

    藕 节 ˇ

    Oujié(《药性本草》)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艾 叶

    iyè(《名医别录》)

    炮 姜

    Páojiāng(《珍珠囊》)

    灶心土

    Zàoxīntǔ(《名医别录》)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川 芎

    Chuānxiōng(《神农本草经》)

    延胡索

    Yánhúsuǒ(《雷公炮炙论》)郁 金

    Yùjīn(《药性论》

    姜 黄

    Jiānghuáng(《新修本草》)

    附药:片姜黄

    乳 香

    Rǔxiāng(《名医别录》

    没 药

    Mòyào(《开宝本草》)

    五灵脂

    Wǔílngzhī(《开宝本草》

    降 香

    Jiàngxiāng(《证类本草》)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丹 参

    Dānshēn(《神农本草经》)

    红 花

    Hónghuā(《新修本草》

    附药:西红花

    桃 仁

    Táorén(《神农本草经》

    益母草

    Yìmǔcǎo(《神农本草经》)

    附药:茺蔚子

    泽 兰

    Zélán(《神农本草经》)牛 膝

    Niúxī(《神农本草经》)

    附药:川牛膝、土牛膝

    鸡血藤

    Jīxuèténg(《本草纲目拾遗》)

    王不留行

    Wěngbùliúxíng(《神农本草经》)

    月季花

    Yuèjìhuā(《本草纲目》)

    凌霄花

    Língxiāohuā(《神农本草经》)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

    Tǔbiēchóng(《神农本草经》)

    马钱子

    Mǎqiánzǐ(《本草纲目》)

    自然铜

    Zìrántóng(《雷公炮炙论》)

    苏 木

    Sūmù(《新修本草》)

    骨碎补

    Gǔsuìbǔ(《药性论》)

    血 竭

    Xuèjié(《雷公炮炙论》)

    儿 茶 ˊ

    Erchá(《饮膳正要》)刘寄奴

    Liújìnú(《新修本草》)

    附药:北刘寄奴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莪 术

    zhú(《药性论》)

    三 棱

    Sānléng(《本草拾遗》)

    水 蛭

    Shuǐzhì(《神农本草经》

    虻 虫

    Méngchóng(《神农本草经》)

    斑 蝥

    Bānmáo(《神农本草经》)

    穿山甲

    Chuānshānjiǎ(《名医别录》)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半 夏

    Bànxià(《神农本草经》)

    附药:半夏曲、水半夏

    天南星

    Tiānnánxīng(《神农本草经》)

    附药:胆南星

    白附子Báifùzǐ(《中药志》)

    附药:关白附

    芥 子

    Jièzǐ(《新修本草》)

    皂 荚

    Zàojiá(《神农本草经》)

    附药:皂角刺

    旋覆花

    Xuánfùhuā(《神农本草经》)

    附药:金沸草

    白 前

    Báiqián(《名医别录》)

    猫爪草

    Māozhǎocǎo(《中药材手册》)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

    Chuānbèimǔ(《神农本草经》)

    附药:平贝母、伊贝母

    浙贝母

    Zhèbèimǔ(《轩岐救正论》)

    附药:湖北贝母、土贝母

    瓜 蒌

    Guālóu(《神农本草经》)

    附药:瓜蒌皮、瓜蒌子

    竹 茹Zhúrú(《本草经集注》)

    竹 沥

    Zhúìl(《名医别录》)

    天竺黄

    Tiānzhúhuáng(《蜀本草》)

    前 胡

    Qiánhú(《雷公炮炙论》)

    桔 梗

    Jiégěng(《神农本草经》)

    胖大海

    Pàngdàhǎi(《本草纲目拾遗》)

    附药:罗汉果

    海 藻

    Hǎizǎo(《神农本草经》)

    昆 布

    Kūnbù(《名医别录》)

    黄药子

    Huángyàozǐ(《滇南本草》)

    海蛤壳

    Hǎigěqiào(《神农本草经》)

    海浮石

    Hǎifúshí(《本草拾遗》)

    瓦楞子

    Wǎlèngzǐ(《本草备要》)

    礞 石

    Méngshí(《嘉祐本草》)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

    Kǔxìngrén(《神农本草经》)

    附药:甜杏仁

    紫苏子

    Zǐsūzǐ(《本草经集注》)

    百 部

    Bǎibù(《名医别录》)

    紫 菀

    Zǐwǎn(《神农本草经》)

    款冬花

    Kuǎndōnghuā(《神农本草经》)

    马兜铃

    Mǎdōuílng(《药性论》)

    附药:青木香、天仙藤

    枇杷叶

    Pípáyè(《名医别录》)

    桑白皮

    Sāngbáipí(《神农本草经》)

    葶苈子

    Tíngìlzǐ(《神农本草经》)

    白 果

    Báiguǒ(《日用本草》)

    附药:银杏叶

    矮地茶

    idìchá(《本草图经》)洋金花

    Yángjīnhuā(《本草纲目》)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朱 砂

    Zhūshā(《神农本草经》)

    磁 石

    Císhí(《神农本草经》)

    龙 骨

    Lónggǔ(《神农本草经》)

    附药:龙齿

    琥 珀

    Hǔpò(《名医别录》)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Suānzǎorén(《神农本草经》)

    柏子仁

    Bǎizǐrén(《神农本草经》)

    灵 芝

    Língzhī(《神农本草经》)

    首乌藤

    Shǒuwūténg(《何首乌传》)

    合欢皮

    Héhuānpí(《神农本草经》)

    附药:合欢花远 志

    Yuǎnzhì(《神农本草经》)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Shíjǔemíng(《名医别录》)

    珍珠母

    Zhēnzhūmǔ(《本草图经》)

    牡 蛎

    Mǔìl(《神农本草经》)

    紫贝齿

    Zǐbèichǐ(《新修本草》)

    代赭石

    Dàizhěshí(《神农本草经》)

    刺蒺藜

    Cìíjìl(《神农本草经》)

    罗布麻叶

    Luóbùmáyè(《救荒本草》)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Língyángjiǎo(《神农本草经》)

    附药:山羊角

    牛 黄

    Niúhuáng(《神农本草经》)

    附药: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珍 珠

    Zhēnzhū(《日华子本草》)

    钩 藤

    Gōuténg(《名医别录》)

    天 麻

    Tiānmá(《神农本草经》)

    附药:密环菌

    地 龙

    Dìlóng(《神农本草经》)

    全 蝎

    Quánxiē(《蜀本草》)

    蜈 蚣

    Wúgōng(《神农本草经》)

    僵 蚕

    Jiāngcán(《神农本草经》)

    附药:僵蛹、雄蚕蛾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麝香

    Shèxiāng(《神农本草经》)

    附药:人工麝香

    冰片

    Bīngpiàn(《新修本草》)

    苏合香

    Sūhéxiāng(《名医别录》)

    附药:安息香石菖蒲

    Shíchāngpú(《神农本草经》)

    附药:九节菖蒲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人 参

    Rénshēn(《神农本草经》)

    附药:红参、人参叶

    西洋参

    Xīyángshēn(《增订本草备要》)

    党 参

    Dǎngshēn(《增订本草备要》)

    附药:明党参

    太子参

    Tàizǐshēn(《中国药用植物志》)

    黄 芪

    Huángqí(《神农本草经》)

    附药:红芪

    白 术

    Báizhú(《神农本草经》)

    山 药

    Shānyào(《神农本草经》)

    白扁豆

    Báibiǎndòu(《名医别录》)

    附药:扁豆衣、扁豆花甘 草

    Gāncǎo(《神农本草经》)

    大 枣

    Dàzǎo(《神农本草经》)

    刺五加

    Cìwǔjiā(《全国中草药汇编》)

    绞股蓝

    Jiǎogǔlán(《救荒本草》)

    红景天

    Hóngjǐngtiān(《四部医典》)

    沙 棘

    Shāíj(《晶珠本草》)

    饴 糖

    Yítáng(《名医别录》)

    蜂 蜜

    Fēngmì(《神农本草经》)

    附药:蜂胶

    第二节 补阳药

    鹿 茸

    Lùrónɡ(《神农本草经》)

    附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

    紫河车

    Zǐhéchē(《本草拾遗》)

    附药:脐带

    淫羊藿

    Yínyánɡhuò(《神农本草经》)巴戟天

    Bājǐtiān(《神农本草经》)

    仙 茅

    Xiānmáo(《海药本草》)

    胡芦巴

    Húlúbā(《嘉祐本草》)

    杜 仲

    Dùzhòng(《神农本草经》)

    附药:杜仲叶

    续 断

    Xùduàn(《神农本草经》)

    肉苁蓉

    Ròucōnɡróng(《神农本草经》)

    锁 阳

    Suǒyáng(《本草衍义补遗》)

    补骨脂

    Bǔgǔzhī(《药性论》)

    益智仁

    Yìzhìrén(《本草拾遗》)

    菟丝子

    Tùsīzǐ(《神农本草经》)

    沙苑子

    Shāyuànzǐ(《本草衍义》)

    蛤 蚧

    GéJiè(《雷公炮炙论》)

    核桃仁

    Hétáorén(《开宝本草》)冬虫夏草

    Dōnɡchóngxiàcǎo(《本草从新》)

    韭菜子

    Jiǔcàizǐ(《名医别录》)

    阳起石

    Yángqǐshí(《神农本草经》)

    紫石英

    Zǐshíyīng(《神农本草经》)

    海狗肾

    Hǎigǒushèn(《药性论》)

    附药:黄狗肾

    海 马

    Hǎimǎ(《本草拾遗》)

    附药:海龙

    哈蟆油

    Hāmáyóu(《神农本草经》)

    第三节 补血药

    当 归

    Dāngguī(《神农本草经》)

    熟地黄

    Shúdìhuáng(《本草拾遗》)

    白 芍

    Báisháo(《神农本草经》)

    阿 胶

    jiāo(《神农本草经》)

    何首乌Héshǒuwū(《日华子本草》)

    龙眼肉

    Lóngyǎnròu(《神农本草经》)

    第四节 补阴药

    北沙参

    Běishāshēn(《本草汇言》)

    南沙参

    Nánshāshēn(《神农本草经》)

    百 合

    Bǎihé(《神农本草经》)

    麦 冬

    Màidōng(《神农本草经》)

    天 冬

    Tiāndōng(《神农本草经》)

    石 斛

    Shíhú(《神农本草经》)

    附药:铁皮石斛

    玉 竹

    Yùzhú(《神农本草经》)

    黄 精

    Huángjīng(《名医别录》)

    枸杞子

    Gǒuqǐzǐ(《神农本草经》)

    墨旱莲

    Mòhànlián(《新修本草》)

    女贞子Nǚzhēnzǐ(《神农本草经》)

    桑 椹

    Sāngshèn(《新修本草》)

    黑 芝 麻

    Hēizhīmá(《神农本草经》)

    龟 甲

    Guījiǎ(《神农本草经》)

    附药:龟甲胶

    鳖 甲

    Biējiǎ(《神农本草经》)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

    Máhuánggēn(《本草经集注》)

    浮小麦

    Fúxiǎomài(《本草蒙筌》)

    附药:小麦

    糯稻根

    Nuòdàogēn(《本草再新》)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

    Wǔwèizǐ(《神农本草经》)

    乌 梅

    Wūméi(《神农本草经》)

    五倍子Wǔbèizǐ(《本草拾遗》)

    罂粟壳

    Yīngsùqiào(《本草发挥》)

    诃 子

    Hēzǐ(《药性论》)

    石榴皮

    Shíliupí(《名医别录》)

    肉豆蔻

    Ròudòukòu(《药性论》)

    赤石脂

    Chìshízhī(《神农本草经》)

    禹余粮

    Yǔyúliáng(《神农本草经》)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

    Shānzhūyú(《神农本草经》)

    覆盆子

    Fùpénzǐ(《名医别录》)

    桑螵蛸

    Sāngpiāoxiāo(《神农本草经》)

    海螵蛸

    Hǎipiāoxiāo(《神农本草经》)

    金樱子

    Jīnyīngzǐ(《雷公炮炙论》)

    莲 子

    Liánzǐ(《神农本草经》)附药: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石莲子

    芡 实

    Qiànshí(《神农本草经》)

    刺猬皮

    Cìweipí(《神农本草经》)

    椿 皮

    Chūnpí(《新修本草》)

    鸡冠花

    Jīguānhuā(《滇南本草》)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常山

    Chángshān(《神农本草经》)

    附药:蜀漆

    甜瓜蒂

    Tiánguādì(《神农本草经》)

    胆矾

    Dǎnfán(《神农本草经》)

    藜芦

    Lílú(《神农本草经》)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雄黄

    Xiónghuáng(《神农本草经》)

    硫 黄

    Liúhuáng(《神农本草经》)

    白 矾Báifán(《神农本草经》)

    附药:皂矾(绿矾)

    蛇床子

    Shéchuángzǐ(《神农本草经》)

    土荆皮

    Tǔjīngpí(《本草纲目拾遗》)

    附药:木槿皮

    蜂 房

    Fēngfáng(《神农本草经》)

    附药:蜂蜡

    樟 脑

    Zhāngnǎo(《本草品汇精要》)

    蟾 酥

    Chánsū(《药性本草》)

    附药:蟾皮、守宫

    大 蒜

    Dàsuàn(《名医别录》)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红粉

    Hóngfěn(《外科大成》)

    轻粉

    Qīngfěn(《本草拾遗》)

    附药:水银

    砒石

    Pīshí(《日华子本草》)铅丹

    Qiāndān(《神农本草经》)

    附药:密陀僧

    炉甘石

    Lúgānshí(《本草品汇精要》)

    硼砂

    Péngshā(《日华子本草》)

    附录

    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药简介

    药名笔画索引

    药名拼音索引总 论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医用以防治疾

    病、养生康复与保健的主要工具,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

    的健康长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药主要源于天然产物,但天然产物并不一定都是中药。中药不仅具

    有天然产物的自然属性,更具有特定的内涵、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

    式,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人们习惯

    将凡是以中医药理论指异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异临床应

    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异下,用

    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其中以植物药

    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五代韩保昇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言本草者,草类药为最多也。”因此,自古相沿将中药称作本草。草药

    之名始于宋代,当时主要是相对于国家药局专卖的“官药”而言。后世一般

    将那些主流本草尚未记载,多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欠规范的药

    物称为草药。历代所称的草药,也有动物药和矿物药,而非专指草本类药

    物。中草药则是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中药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其中,中药材是指在中医

    药理论指异下,所采集的植物、动物、矿物经产地加工后形成的原料药

    材,可供制成中药饮片、提取物及中成药。中药饮片系指中药材经过炮制

    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

    理论指异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药学、药效、毒理与临床研究,获

    得国家药品主管部门的批准,按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加工

    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其成分、性状、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注

    意、不良反应、贮藏等内容,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定的中药成方制剂或

    单味制剂。

    所谓民族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其药源与中药基本

    相同,它是在吸收中医药学及国外医药学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又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医药学特色和较强地域性的药物,如藏

    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广而言之,民族药与中药同样都

    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将中药称为本草,自然也就将记载中药的典籍中药

    学称为本草学,传统本草学近代始称中药学,它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中药学又形成了临床中药学(中医

    临床药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

    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成药学等多个分支学科。本教材中药

    学的内容主要介绍临床中药学(中医临床药学)学科相关知识,它是研究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临

    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远古—前21世纪)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以及

    中药学的产生、发展和中医学一样,都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实践过程。

    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

    免地会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植物,以致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

    死亡等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呕吐、腹泻、昏迷等症状得以缓解甚至消除。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辨别

    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这就是早期植

    物药的发现。进入氏族社会后,由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人们进入了狩猎

    和捕鱼为重要生活来源的渔猎时代,人们在吃到较多的动物的同时,也相

    应地发现了一些动物具有的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至氏族

    社会后期,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药物,用药的知识也

    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中国

    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淮南子·修务训》谓:“神

    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

    七十毒。”它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实践过程,也

    是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也与日

    俱增。药物的来源也由野生药材、自然生长逐步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和驯

    养,并由动、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用药知识与经验也愈

    见丰富,记录和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方法也就由最初的“识识相因”“师学

    相承”“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二、夏商周时代(前21世纪—前221年)

    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

    用。甲骨文中即有“鬯其酒”的记载,酒不仅是一种饮品,又能通血脉、行

    药势,并可用作溶剂,也是后世加工炮制药物常用的辅料之一,故后世

    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酒剂的发明与应用对推动医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夏、商时期,人们已较广泛地使用陶制器皿,同时对食品加工的

    知识也不断丰富和提高,为汤液的发明创造了条件。相传商代伊尹始创汤

    液。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

    草,以为汤液。”《资治通鉴》谓伊尹“闵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

    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

    之宜。”汤液的出现,不但服用方便,提高了疗效,且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

    用,同时也促进了复方药剂的发展。因此汤剂也就作为中药最常用的剂型

    之一得以流传,并得到不断的发展。

    随着文字的创造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商

    代钟鼎文中已有“药”字出现。《说文解字》曰:“药,治病草。从艸乐

    声。”明确指出了“药”即治病之物,并以“草”(植物)类居多的客观事实。

    西周时已有专业的“医师”,《周礼·天官冢宰下》谓:“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诗经》是西周时代的文学作品,在《诗经》中,用以

    比喻吟咏的植物和动物有300余种,其中很多为后世本草著作中收载的药

    物,如苍耳、芍药、枸杞、蟾蜍等。《山海经》是记载先秦时期中国各地

    名山大川及物产的一部史地书。记载药物120余种,其中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并明确指出了药物的产地、性状特点与功效。服法方面有内服和

    外用的不同。所治病种达31种之多,包括内、外、妇、眼、皮肤等科疾

    患。而其中有关补药和预防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预防医学思想的

    萌芽。可见当时药物的知识已较丰富。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医家,以朴素的、唯物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异思想,以人和自然的统一观,总结

    了前人的医学成就。《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

    础,同时也对后世中药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用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书年

    代与《黄帝内经》同时或更早的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

    方》虽然并非药物专著,现存医方283首,而用药已达247种之多,所治疾病涉及内、外、妇、五官等科;此外,对药物的贮藏、炮制、制剂、配伍

    用药方面也有不少记载。1977年安徽阜阳出土的汉简133枚,定名为《万

    物》,各简所记事物多是孤立的。所记载内容,医药占十分之九,在133简

    中,可辨出药名110多个。《万物》与《五十二病方》所载药物学知识应该

    代表了当时药物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药物学发展由零

    散记载向系统化专门化整理过渡。三、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西汉初年已有药物专书流传民间,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公

    乘阳庆传其弟子淳于意《药论》一书;《汉书·楼护传》谓:“护少诵医

    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汉书·平帝纪》云:“元始五年(5年)徵天

    下通知……本草……教授者……遣至京师。”可见秦汉时期已有本草专著问

    世,并有众多的本草教授,本草学的发展已初具规模,遗憾的是专门的本

    草文献未能留传下来。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该书作

    者不详,成书年代虽尚有争仪,但不会晚于东汉末年(2世纪)。全书3

    卷,也有4卷本,载药365种,按药物之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

    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说的“三品分类法”。上品120种,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可以久服;中品120种,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品125种,专功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神农本草经》序例中还简要赅备地论

    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

    则、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并对中药的产地、采集、加

    工、贮存、真伪鉴别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

    论基石。书中所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至今扔然习用,如常山抗疟、车前

    子利水、阿胶止血、黄连治痢、麻黄治喘、茵陈利胆退黄、海藻治瘿等

    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本草学的奠基之作,与《黄帝内经》《黄帝八

    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一并被奉为“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的问

    世,不但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最显著标志之一,而且在总结汉以前

    药物学成就的基础上,为中药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神农本

    草经》成书之后,沿用500余年,原著在唐初已失传,但它的内容扔然保留

    在历代本草著作中。现存的各种版本都是后人从《证类本草》及《本草纲

    目》等书中考订、辑佚、整理而成的,流行的版本较多,其中著名的有孙

    星衍、孙冯翼同辑本、顾观光辑本和日本森立之辑本。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1

    年)

    自《神农本草经》成书以后,历经后汉、三国、两晋至南齐时期,由

    于临床用药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外通商和文化交流,本草学的内容逐渐丰

    富,学术水平更加提高。这一时期重要的本草著作除《吴普本草》(239

    年)、《李当之药录》(220年)、《名医别录》(500年)外,首推南朝

    梁代陶弘景(456—536年)所辑《本草经集注》。该书约成书于5世纪末,全书7卷,载药730种。其在“序例”部分,对《神农本草经》原文逐一加以

    注释,并增补了大量有关药物采收、品种鉴别、加工、炮制方法,古今药

    用度量衡折合,合药分剂料理法,丸散汤膏的制法要点,煎汤合药注意事

    项,诸病通用药,中毒解救法,服药食忌例,凡药不宜入汤酒者,药物畏

    恶七情等内容。在单味药的分类上,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同时也保留了《神农本草经》的上、中、下三品分类。即把药物分为玉

    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无实七类,并在各类之中(有名无

    实除外)再以三品为序排列药物。其首创的“诸病通用药”,分别列举80多

    种疾病的通用药物,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等,治黄疸

    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等,便于药物检索和医生临证处方用药。在单

    味药的书写方法上,采用“朱墨杂书,并子注”。即朱书《神农本草经》,墨写《名医别录》,附经为文,双行小字加注,是《神农本草经》较早注

    本的一种。它系统地总结了六朝以前的本草学成就,全面地发展了本草学

    基本理论。本书不仅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本草著作,而且标志着综合

    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奠定了我国古本草的编写体例。原书早佚,其主要

    内容扔保存于《证类本草》等书中。此外,又有在敦煌出土的唐以前写本

    残卷1种,但仅存其序例部分。

    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年)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

    制专著,该书较系统地介绍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可

    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此书对后世中药炮制

    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书中记载的某些炮制方法至今扔有很大参考价

    值。它标志着本草学一新兴分支学科的诞生。五、隋唐、五代十国时期(581—960年)

    隋唐时期中国南北统一,经济文化繁荣,交通发达,外贸增加,印

    度、西域药品输入日益增多,从而推动了医药学术的迅速发展,加之陶弘

    景《本草经集注》成书之际,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时期,用药习惯及见解

    难免有一定的偏颇。唐朝初年苏敬上言重修本草,唐朝政府采纳了苏敬的

    意见,由长孙无忌、李勣领衔,苏敬等23人,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

    进行重修,经过两年时间,于659年修成,定名《新修本草》,又称《唐本

    草》。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全书共54卷,载药850种(一说

    为844种),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分为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等九类,除有名未用外,其余各类又分为

    上、中、下三品。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唐政府通令全国各地选送当地道地药

    材,作为实物标本进行描绘,从而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

    种图文对照的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河。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精

    要,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唐代本草学的辉煌成就,奠定了我国大

    型骨干本草编写的格局。它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很快流传到国外,731年即传入日本,并广为流传,日本律令

    《延喜式》即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由于《新修本

    草》是由国家组织修订和推行的,因此它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

    典性本草著作,比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

    此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陈藏器对《新修本草》进行了增

    补和辨误,编写成《本草拾遗》,扩展了用药范围,并根据药物功效,提

    出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分类方法,对后世方药

    分类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代十国是中国大分裂时期,本时期包括五代(907—960年)与十国

    (891—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后蜀、南唐、吴越地处南方,成为五代

    十国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故后蜀有《蜀本草》(938—965年)、南唐

    有《食性本草》(937—957年)、吴越有《日华子本草》(923年)等。其

    中《蜀本草》是后蜀广政年间韩保昇等受蜀主孟昶之命,以《新修本草》

    为蓝本而编成。它对药品的性味、形态和产地做了许多补充,绘图也十分

    精致,颇具特点,常为后人编纂本草时所引用,是一部对本草学发展有影

    响的书籍。六、宋、金元时期(960—1368年)

    宋代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由

    于临床医学的进步,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药物数量的增加,功效认识的

    深化,炮制技术的改进,成药应用的推广,使宋代本草的发展呈现出蓬勃

    发展的局面。开国伊始即以国家规模进行本草书籍的修订与编纂。开宝元

    年(973年)刊行了刘翰、马志等9人编撰的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开宝新

    详定本草》,次年(974年)经李昉等重新校勘,定名为《开宝重定本草》

    (简称《开宝本草》)。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掌禹锡、林亿、苏颂

    等奉命再次编撰,于1060年刊行《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简称《嘉祐本

    草》)。在编辑《嘉祐本草》时,于1058年由政府下令向全国征集各地所

    产药物的实图,并令注明开花结实、采收季节和功用,凡进口药物则询问

    收税机关和商人,辨清来源,选出样品,送到京都,由苏颂等负责整理,于1061年编成《本草图经》(一名《图经本草》)。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

    重大事件。1076年,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其后又发展为修

    合药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及出卖药所(后改名为“惠民局”)。药

    局的出现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中药炮制、制剂技术

    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

    献。

    宋代本草学的代表作当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

    类本草》。唐慎微整理了经史百家247种典籍中有关药学的资料,在《嘉祐

    本草》《本草图经》的基础上,于1082年撰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全

    书31卷,载药1746种(各种刊本的数字略有出入),附方3000余首。方剂

    是药物功能的直接例证,每味药物附有图谱,这种方药兼收,图文并茂的

    编写体例,较前代本草著作又有所进步,且保存了民间用药的丰富经验。

    每药还附以制法,为后世提供了药物炮制资料。他广泛引证历代文献,保

    存了《日华子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等佚书内容。本书不仅切

    合实际,而且在集前人著作大成方面作了极大贡献,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宋

    以前本草和方书的宝贵文献。本书使我国大型本草编写格局臻于完备,起

    了承前启后、续往开来的作用,至今扔然是我们研究中药必备的重要参考

    书之一。金元时期的本草,一般出自医家之手,内容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

    物学特征。如刘完素的《素问药注》(1185年)、《本草论》(1185

    年),张元素的《珍珠囊》(1200年),李东垣的《药类法象》(1251

    年)、《用药心法》(1251年),王好古的《汤液本草》(1298年)等。

    金元时期本草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

    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

    容。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他们在宋人基础上,以药物形、色、味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

    理模式。这一努力的结果,丰富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但其简单、机械

    的推理方式,又给本草学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

    元代忽思慧编著的《饮膳正要》(1320年)是饮食疗法的专著,介绍

    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至今扔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七、明代(1368—1644年)

    明代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医药知识不断丰富,沿

    用已久的《证类本草》已经不能够完全符合时代的要求,需进一步的总结

    和提高。弘治年间(1488—1505年),刘文泰奉敕修订的《本草品汇精

    要》(简称《品汇精要》),书成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共42卷,载

    药1815种。每药项下又分为24项记述。本书绘有1385幅精美的彩色药图和

    制药图,是古代彩绘本草之珍品。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

    草,但书成之后存于内府而未刊行流传,故在药学史上未产生什么影响,直到1936年始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故宫旧抄本铅印出版。

    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参考了800多部

    文献,对古本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总结。他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历

    时27年,三易其稿,终于在1578年完成了200多万字的本草巨著《本草纲

    目》。全书共52卷,载药1892种,附药图1109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

    374种。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和中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发

    挥,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其百病主治药,既是临床用药经验介绍,又是

    药物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的楷模。本书按自然属性分为水、火、土、金

    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这种分类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

    先进的分类法,它比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一书要早170多

    年。《本草纲目》中的每一味药都按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

    明、附方等项分别叙述。书中不仅汇集了大量前人资料,而且也反映了作

    者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新发现、新经验,并对历代本草错误之处做了科学的

    纠正。本书不仅仅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而且在训诂、语言文

    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其影响

    远远超出了本草学范围。自1596年在南京刊行后,很快风行全国,17世纪

    即流传到国外,先后被部分或全部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它不仅是我国大型

    骨干本草的范本,也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对世界自然科学也

    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明代著名的专题本草有缪希雍的《炮炙大法》(1622年)、朱 的

    《救荒本草》(1406年)、李中立的《本草原始》(1612年)、兰茂的

    《滇南本草》(1449年)等,分别记载了药物炮制、食疗本草、药用植物、地方本草等方面的内容,对丰富和完善本草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

    价值。

    此外,陈嘉谟的《本草蒙筌》(1565年)所载五倍子制百药煎(没食

    子酸),早于欧洲200余年。明代末期的《白猿经》所记载用新鲜草乌制取

    冰晶状的“射罔”,实为乌头碱的结晶,它比欧洲人在19世纪初从鸦片中提

    取的号称世界上第一种生物碱——吗啡,还要早100多年。八、清代(1616—1911年)

    清代研究本草之风盛行,各家的本草著作很多,代表作当推赵学敏的

    《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在《本草纲目》

    之外新增药物716种,主要是民间药及外来药,同时也收录了大量已散失的

    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

    值。它不仅拾《本草纲目》之遗,而且对《本草纲目》已载药物治疗未

    备、根实未详者加以补充,疏漏之处加以厘正。

    此外,刘若金的《本草述》(1664年)、汪昂的《本草备要》(1694

    年)、黄宫绣的《本草求真》(1769年)、黄元御的《玉楸药解》(1754

    年)、吴仪洛的《本草从新》(1757年)、严洁等人的《得配本草》

    (1761年)均是以《本草纲目》为基础,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

    则,对《本草纲目》进行摘要、精减、整理工作,由繁返约的本草著作。

    受考据之风影响,从明末至清代,不少学者从古本草文献中重辑《神

    农本草经》。现行流传较广的版本有孙星衍、孙冯翼合辑本(1799年),顾观光辑本(1844年),日本森立之辑本(1854年)。此外,还有明·卢

    复、清·黄奭等辑本,对学习研究《神农本草经》都有参考价值。

    续明末(1625年)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之后,清代注释发挥

    《神农本草经》的著作有张志聪的《本草崇原》(1663年)、邹澍的《本

    经疏证》(1837年)与《本经续疏》(1839年)、张璐的《本经逢原》

    (1695年)等,都是很有影响的《神农本草经》注疏专著。

    清代专题类本草门类齐全,其中也不乏佳作。如张仲岩的《修事指

    南》(1704年),将历代各家有关炮制记载综合归纳,较为系统地论述了

    各种炮制方法。又如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详记每种植

    物形态、产地、栽培、用途、药用部位、效用治验等内容,并附有插图,为我们研究药用植物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九、民国时期(1912—1949年)

    “改良中医药”“中医药科学化”“创立新中医”等口号风行一时,形成民

    国时期中医药学发展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是中西医

    药并存。虽然国民政府对中医药采取了不支持和歧视的政策,但在志士仁

    人的努力下,依然向前发展,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中药辞书的产生和发展是民国时期中药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成就,其中

    成就和影响最大的当推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全

    书约200万字,收录词目4300条,既广罗古籍,又博采新说,且附有标本图

    册,受到药界之推崇。虽有一些错讹,扔不失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

    的大型药学辞书。

    这一时期,随着中医药学校的出现,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应用

    需要的中药学讲义。如浙江兰溪中医学校张山雷的《本草正义》(1828

    年)、浙江中医专门学校何廉臣的《实验药物学》(1924年)、天津国医

    函授学校张锡纯的《中西药物讲义》(1924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秦伯

    未的《药物学讲义》(1928年)等,对各药功用主治的论述大为充实。

    民国时期,随着西方药学知识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近代科学技

    术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和发展,初步建立了以中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药用动

    物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等新的学科。在当

    时条件下,其成果集中在中药的生药、药理、化学分析、有效成分提取及

    临床验证等方面,对本草学发展所做的贡献应当充分肯定。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日

    —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续承和发扬,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使中医药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

    道,本草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从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门根据卫生部的安排和建仪,积极进行历代

    中医药书籍的整理刊行。在本草方面,陆续影印、重刊或校点评注了《神

    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残卷)《证类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汇

    精要》《本草纲目》等数十种重要的古代本草著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散佚本草的辑复也取得突出成绩,其中有些已正式出版发行,对本草学

    的研究、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在此60多年间,国内出版的中药新著数量繁多且种类齐全,从各个角

    度将本草学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当代本草学术成就的,有历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

    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作为中药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

    的依据,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中药在当代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地位,也为中

    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的提高、标准的确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当代中药的水平。《中药大辞典》(1977年出版,2006年修订再

    版)由江苏新医学院编写,第二版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共收载中药

    6008种,原植(动)物或药材均附以墨线图。全书内容丰富,资料齐全、系统,引文直接标注最早出处,或始载文献,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全国

    中草药汇编》由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

    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会同全国九省二市及北京的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编

    写组,负责编写整理及绘图工作,于1975年9月和1986年7月两次由人民卫

    生出版社出版。全书分文字与图谱两部分。文字内容分为上、下两册;正

    文收载中草药2202种,附录1723种,连同附注中记载的中草药,总数在

    4000种以上,并附墨线图近3000幅。为配合正文而编绘的《全国中草药汇

    编彩色图谱》选收中草药彩图1156幅。本书是在大量征集资料和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全面地整理了全国中草药关于认、采、种、养、制、用等方面的经验与有关国内外科研技术资料,内容翔实、重点突出、便于应用。《中华本草》由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中的六位中医药界代表和委员提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中药专家编纂而成。该书既系统总

    结历代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发展水平,学科涉猎众多,资料收罗宏丰,分类先进,项目齐全。全书34卷,前30卷为中药,已于

    1999年9月出版;后4卷为民族药专卷,分为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

    卷,陆续单独出版。其中中药部分收录正药8980种,附列药物571种,在全

    面续承传统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

    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了以往的本草文献,可以说

    《中华本草》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先后3次组织各方面人员,对全国中药

    资源进行了大规模普查(调查)。通过普查,基本上摸清了天然药物的种

    类、产区分布、生态环境、野生资源、蕴藏量、收购量和社会需要量等。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全国性的中药志及一大批药用植物志、药用动物志及地区性的中药志,蒙、藏、维、傣、苗、彝等少数民族药也

    得到科学整理。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3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使目前的中

    药材总数达到12807种。从2009年9月至2012年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

    组织开展地方调研、部门调研和专题研讨,编制了全国中药资源实施方案

    和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成立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机构,2012年全

    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在全国10个省的205个县全面展开,从而为第4次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医药学的迅速发展及中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药的现代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瞩目成就,临床中药学、中药鉴

    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分支学科都取

    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利用现代科学方法从

    中药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的治疗,并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此次获奖得益于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与发扬,也是中国

    科学事业、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医药的热仪,并对中医药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新突破寄予了更多关注和更大期待。

    当代中药教育事业的振兴,为本草学和中药事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

    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1956年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南京等地

    相续建立了中医学院,使中医教育纳入了现代正规高等教育行列。1958年

    起相续增设了中药学本科专业。自1978年恢复培养研究生制度后,全国不

    少高等院校及药学科研机构开始招收中药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研究生。

    我国的中药教育形成了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

    后多层次培养的完整体系。为适应中药教育的需要,各种中药学教材也多次编写修订,质量不断提高。中国医药学源远流长,内容浩博。我们在已

    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还要动员多学科的力量,使丰富多彩的中药学取得更

    大的成就,使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优秀中药逐步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

    的医疗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天然的动物、植

    物、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藏是否合宜,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

    疗效。《神农本草经》中即说:“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用药法象》也谓:“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

    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性味不全。”可见,研

    究中药的产地、采集规律和贮藏方法,对于保证和提高药材的质量和保护

    药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我国疆域辽阔,地处

    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处北温带,并有大兴安岭北部的寒温带、秦岭淮河以

    南的亚热带,及华南低纬度的热带,加之地貌复杂,江河湖泽、山陵丘

    壑、平原沃野及辽阔的海域,形成了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水土、日照、气候、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尽相同,甚至南北迥异,差别很大,因

    而为各种药用动物、植物的生长和矿物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

    使各种中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古代医药

    学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

    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不一样,由此逐渐形成了“道地药

    材”的概念。

    “道”本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道”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与县

    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在唐贞观年间,根据山川

    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道成为州县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之后迭

    有增加,至唐睿宗景云年间达二十三道之多。至今韩国和日本扔沿

    用“道”的行政区划。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

    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

    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谓:“凡

    诸草本、昆虫,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强调了水土气候等

    自然条件与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

    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生产。从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起,众多的本草文献都记载了道地药材的品

    种产地资料。中国传统的道地药材按资源分布区域不同主要分为川药、广

    药、云药、贵药、怀药、浙药、关药、北药、江南药、西药、藏药等类。

    川药指四川、重庆等地所出产的道地药材,如产于重庆的黄连(石柱),四川的川芎(灌县)、附子(江油)、麦冬(绵阳)、白芷(遂宁)、川

    牛膝(天全)等。广药指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台湾等地所出产的道地

    药材,如产于广东的砂仁(阳春)、巴戟天(高要)、陈皮(新会),海南的槟榔等。云药指滇南和滇北所出产的道地药材,如产于云南的三七

    (文山)、茯苓(丽江)、诃子(临沧)、儿茶(西双版纳)、石斛(彝

    良)等。贵药指以贵州为主产地的道地药材,如产于贵州的天麻(赫

    章)、杜仲(遵义)、吴茱萸(铜仁)、朱砂(万山)、艾片(罗甸)

    等。怀药指河南境内所出产的道地药材,如产于河南的焦作温县、沁阳、武陟、孟州的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为著名的“四大怀药”,此外尚有金银花(密县)、天南星(禹州)、天花粉(安阳)等。浙药指

    浙江及沿海大陆架生产的道地药材,如以“浙八味”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

    材,包括白术(临安)、白芍(东阳)、浙贝母(鄞州)、杭白菊(桐

    乡)、延胡索(东阳)、玄参(磐安)、麦冬(慈溪)、温郁金(瑞安)

    等。关药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如产于吉林的人参(抚松)、平

    贝母(抚松)、鹿茸(双阳)、北五味子(集安)、东北的关龙胆和关防

    风等。北药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

    出产的道地药材,如产于山西的黄芪(雁北)、潞党参(潞安,注:今长

    治);山东的阿胶(东阿);河北的酸枣仁(邢台)、知母(易县)、祁

    白芷(安国)等。江南药指湘、鄂、苏、皖、闽、赣等淮河以南省区所出

    产的道地药材,如产于安徽的亳菊花(亳州)、滁菊花(滁州)、贡菊花

    (歙县)、牡丹皮(铜陵)、石斛(霍山)、木瓜(宣城);江苏的薄荷

    (太仓)、苍术(金坛);福建的泽泻(建瓯)、太子参(柘荣)、莲子

    (建宁);江西的枳壳(清江,注:今樟树);湖北的山麦冬(襄阳)、党参(南漳板桥镇)等。西药指西安以西的广大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如产于甘肃的当归、秦皮;青海的秦艽(黄南);宁夏的枸杞子(中宁)

    等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

    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遂贵东北人参;川芎在宋代始

    成为道地药材;三七原产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三七,云南产者后来居

    上,称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

    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

    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事

    业的发展,国内外中药材需求的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道地药材的生产周

    期较长,产量有限,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已经无法完全满足

    临床的需求。因此,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研究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创造特定的生产条件,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开拓新的药源都

    是必要的。当前,对道地药材的栽培研究,从道地药材栽培品种的地理分布和生

    态环境的调查、道地药材生态型与生长环境关系的研究(包括光照、温

    度、湿度、土壤等)到道地药材植化的研究、道地药材的药理研究及野生

    变家种的生态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动物驯养工作也在进行,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短缺药材的需求。当然,在药材的引种或驯养

    工作中,必须要确保该品种原有的性能和疗效。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动植物

    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其药用部分所含的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

    而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

    时节采集。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云:“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时已

    歇。”《千金翼方》也谓:“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

    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强调

    了药材适时采收的重要性。近代药物化学研究也证实,人参皂苷以8月份含

    量最高,麻黄碱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时芦丁含量最高,青蒿中青蒿

    素含量以7~8月中花蕾出现前为高峰,故槐花、青蒿均应在开花前采收为

    好。通常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为依据,即在药用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最

    高的时节采集。

    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和方法,按药用部位的不同可归纳为以

    下几方面:

    全草:大多数在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从根以上割取地上

    部分,如益母草、荆芥、豨莶草等;如需连根入药的则可拔起全株,如车

    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而须用带叶、花、梢的更需适时采收,如夏

    枯草、薄荷等。

    叶: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的时候采集,此时叶片茂盛、性味完

    壮、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枇杷叶、荷叶、大青叶、艾叶等。有些特

    定的药物如桑叶,需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花、花粉:花类药材,一般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以免

    气味散失、花瓣散落而影响质量,如野菊花、金银花、月季花、旋覆花

    等。对花期短的植物或花朵次第开放者,应分次及时摘取。以花粉入药者

    如蒲黄之类,须在花朵盛开时采取。

    果实、种子:果实类药物除青皮、枳实、覆盆子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

    未成熟时采收果皮或果实外,一般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瓜蒌、马兜铃

    等。以种子入药的,通常在果实成熟后采集,如莲子、白果、沙苑子、菟

    丝子等。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种子入药的,可在种子成熟后割取全草,将种

    子打下后分别晒干贮存,如车前草与车前子等。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散失者,如小茴香、牵牛子、豆蔻等,则应在刚成熟

    时采集。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女贞子等,最好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

    晚时分采收。

    根、根(块)茎:一般以早春或深秋时节(即农历二月或八月)采收

    为佳,因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

    流于下”,且“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本草纲目》)。现代研究也证明早

    春及深秋时植物的根或根(块)茎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此时采集则产量

    和质量都较高,如天麻、葛根、玉竹、大黄、桔梗、苍术等。但也有少数

    例外,如半夏、延胡索等则要在夏天采收。

    树皮、根皮:通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

    采集,则药性较强,疗效较高,并容易剥离,如黄柏、杜仲、厚朴等。另

    有些植物根皮则以秋后采收为宜,如牡丹皮、苦楝皮、地骨皮等。需要注

    意的是,由于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成材缓慢,因此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

    或环剥树皮,造成树木枯死的掠夺式方法,以保护药源。

    动物类药材的采集,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因品种不同而采收各异。

    其具体时间,须根据它们各自的生长活动季节,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取为

    原则。如一般潜藏在地下的小动物全蝎、土鳖虫、地龙、蟋蟀、蝼蛄、斑

    蝥等虫类药材,大多在夏末秋初捕捉其虫,此时气温高,湿度大,宜于生

    长,是采收的最好季节;桑螵蛸为螳螂的卵鞘,露蜂房为黄蜂的蜂巢,这

    类药材多在秋季卵鞘、蜂巢形成后采集,并用开水煮烫以杀死虫卵,以免

    来年春天孵化成虫;再如蝉蜕为黑蚱羽化时蜕的皮壳,多于夏秋季采取;

    蛇蜕为锦蛇、乌梢蛇等多种蛇类蜕下的皮膜,因其反复蜕皮,故全年可以

    采收,唯3~4月最多;又蟾酥为蟾蜍耳后腺分泌物干燥而成,此药宜在

    夏、秋二季蟾蜍多活动时采收,此时容易捕捉,腺液充足,质量最佳;再

    如哈蟆油(即林蛙的干燥输卵管),此药宜在白露节前后林蛙发育最好时

    采收;石决明、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等海生贝壳类药材,多在夏秋季捕

    采,此时生长发育旺盛,钙质充足,药效最佳。

    矿物类药材的成分较为稳定,故全年随时皆可采收。

    总之,无论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采收方法各不相同。正如《本

    草蒙筌》所谓:“茎叶花实,四季随宜。采未老枝茎,汁正充溢;摘将开花

    蕊,气尚包藏;实收已熟,味纯;叶采新生,力倍。入药诚妙,治病方

    灵。其诸玉石禽兽虫鱼,或取无时,或收按节,亦有深义,非为虚文,并

    各遵依,勿恣孟浪。”足见药材不同,采收方法各异,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

    循的。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中药在运输、贮藏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养护不善,在外界条件和

    自身性质相互作用下,就会逐渐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泛油、风化等现象,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与疗效,这种现象

    称为中药的变异现象。中药的变异现象不仅取决于中药自身的性质(包括

    所含化学成分及其性质、含水量等),而且和外界的环境密切相关。掌握

    中药各种变异现象及特色,了解发生变异的原因,才能有效地进行防治,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一、影响中药变异的常见外界因素

    影响中药变异的常见外界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日光、微生

    物、虫害及鼠害。

    (一)温度

    中药在常温下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藏,但当温度升至34℃以上时就

    会发生某些中药的变异,如含油脂较多的苦杏仁、柏子仁等油分外溢;含

    糖类较多的黄精、玉竹粘连、变味等。而温度低于0℃时,某些含水量较

    高的中药(如鲜地黄、鲜石斛等)所含水分就会结冰,细胞壁及原生质受

    损,从而异致中药疗效降低。

    (二)湿度

    湿度可影响中药的含水量,直接引起中药的潮解、溶化、糖质分解、霉变、风化、干裂等各种变化。

    (三)空气

    空气中的氧和臭氧也对中药的质变起着重要作用。害虫的生长发育及

    繁殖都离不开氧,因此,改变空气成分的组成比例是防治仓虫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日光

    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会促使中药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反

    应,日光中的紫外线和热还可使含蛋白质的中药材变性、色素分解、加速

    鞣质产生沉淀。

    (五)微生物

    微生物是中药材发霉、腐烂的主要因素。中药材中的营养物质,包括

    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等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其中霉菌

    类是造成中药发霉变质的主要微生物。

    (六)害虫

    由于中药来源广泛,受采收、加工、运输、贮藏、包装等多种途径的

    影响,加之害虫生物学特性多样,容易构成对药物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危

    害。在常用的中药饮片中,易被虫蛀的占40%以上。

    (七)鼠害

    鼠类易破坏中药的包装,造成药物的窃食,同时还可造成排泄物污

    染、病毒及致病菌传播等危害,尤其是死鼠对中药危害更大。

    二、贮藏中常见的中药变异现象

    (一)虫蛀

    虫蛀是指害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性作用。中药材(饮片)及

    其制剂大都含有淀粉、脂肪、糖、氨基酸等,营养丰富,当温度在25℃~

    32℃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中药材及饮片含水量在15%

    以上时,极易滋生害虫,发生虫蛀。中药经虫蛀后,会形成蛀孔,产生蛀

    粉,成分损耗,且会受排泄物污染,造成疗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如泽泻、莲子、甘草、党参等最易受虫蛀蚀心。

    (二)发霉

    发霉是指在适当温度(20℃~35℃)和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

    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中药表面附着或内部寄生的霉

    菌繁殖滋生的现象。它能够侵蚀药材内部组织,使其变质,以致失效。

    (三)变色

    变色是指中药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空气、日

    光的影响而引起中药自身原有色泽改变的现象。变色的原因主要是中药所

    含化学成分不稳定,或由于酶的作用而发生氧化、聚合、水解等反应而产

    生新的有色物质。例如花类药材,光线直射过久,就会褪色。颜色的变化

    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发生有效成分的变化。

    (四)走油

    走油也称泛油,是指含有脂肪油、挥发油、黏液质、糖类等成分较多

    的中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润、返软、发黏、颜色变

    深等现象。因此,贮藏这类药材,必须放置阴凉干燥处。

    此外,常见的变异现象还包括中药的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融

    化、升华、腐烂等。因此,要恰当地贮藏中药,以避免上述常见中药变异

    现象的发生。

    三、常用的中药贮藏与养护方法

    (一)干燥养护

    干燥是保存中药的最基本条件,因为没有水分,许多化学变化就不会

    发生,微生物也不易繁殖。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晒干法、阴干法、烘干法、木炭干燥法、生石灰干燥法、通风干燥法、密封吸湿干燥法、微波干燥

    法、远红外干燥法、太阳能集热器干燥法等方法。如枣仁、知母宜阴干;

    大黄、山药可以烘干;人参、鹿茸采用石灰干燥法;款冬花、红花运输时常采用木炭干燥法。

    (二)冷藏养护

    采用低温(0℃~10℃)贮存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

    生虫、发霉、变色等变异现象发生。低温冷藏不仅可以防止中药材及饮片

    的有效成分变化或散失,还可以防止菌类孢子和虫卵的繁殖。如人参、哈

    蟆油等常用此法。

    (三)密封养护

    密封或密闭贮藏可以避免外界空气、光线、温度、湿度、微生物、害

    虫等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可在密闭容器中添加石灰、沙子、糠壳、木炭等

    吸湿剂或贮藏于地下室。如刺猬皮、蜣螂虫等动物类药材可以采用生石灰

    埋藏贮存,熟地黄、龙眼肉等可用薄膜材料密封于密闭容器贮藏等。

    (四)化学药剂养护

    本法主要适用于储存大量药材的仓库。但由于化学杀虫剂往往对人体

    也有不良影响,因此适用于中药的防霉杀虫剂很少,以选择毒性小的为

    宜,常选用不易残留的化学熏蒸法来灭菌杀虫。常用磷化铝或硫黄熏蒸。

    需注意熏蒸后通风排毒。

    (五)对抗同贮养护

    本法为利用不同性能的中药和特殊物质同贮具有相互制约,抑制虫

    蛀、霉变、泛油现象的传统贮藏养护方法。如泽泻、山药等与丹皮同贮防

    虫保色,番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花椒与地龙、蕲蛇、金钱白花蛇及全蝎

    同贮防虫蛀,冰片与灯心草同贮防霉变等。此外,乙醇或高浓度白酒是良

    好的杀菌剂,某些药物与乙醇或白酒密封贮存,也是较好的养护方法。

    (六)气调养护

    气调即空气组成的调整,简称“CA”贮藏。气调养护,系指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调节或控制密封容器内的气体组成成分,降低氧的浓度以防

    中药变质的方法。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科学而经济的贮藏方法。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60

    Co-γ射线辐射技术、气幕防潮技术、气体灭菌

    技术、无菌包装技术、埃-京氏杀虫技术、高频介质电热杀虫技术等。应根

    据中药的品种、特性、季节气温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特殊中药应重

    点保护,做到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中药的炮制,历史上又称“炮炙”“修治”“修事”,是指中药在应用或制

    成各种剂型前,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材自身性

    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

    国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也是体现中医药学特色的特定专用

    制药术语。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的药物必须经过一定的炮制

    处理,才能符合临床用药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又有多种炮

    制方法,同时有毒之品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确保用药安全。有些药材的炮

    制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掌握火候,故《本草蒙筌》

    谓:“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可见炮

    制是否得当对保障药效、用药安全、便于制剂和调剂都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中药的炮制、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黄帝内经》《神农本

    草经》及历代中医药文献中都有不少中药炮制的散在记载,到逐步发展出

    现了《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修事指南》等炮制专著,使炮制方法

    日益增多,炮制经验日趋丰富。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一、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

    一般中药原药材,多附着泥土、夹带沙石及非药用部分和其他异物,必须经过挑拣修治,水洗清洁,才能使药物纯净,方可保证质量,提供药

    用。如石膏挑出沙石、茯苓去净泥土、防风去掉芦头、黄柏刮净粗皮、鳖

    甲除去残肉、枳壳去瓤、远志抽心等。同一药物,来源不同,入药部位还

    需分拣入药,如麻黄(茎)、麻黄根,荷叶、莲子等。再如人参、鹿茸、冬虫夏草、三七等贵重药材尚须分拣,区分优劣等级。

    二、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将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一定规

    格的饮片(如片、段、丝、块等)。它便于准确称量、计量,按处方调

    剂,同时增加饮片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便于制

    剂。一些矿物介壳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牡蛎等,经烧、醋淬

    等炮制处理,使之酥脆,同样也是为了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的目的。

    三、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药材经晒干、阴干、烘干、炒制等炮制加工处理,使之干燥,并使所

    含酶类失去活性,防止霉变,便于保存,久不变质。特别是一些具有活性

    的药材,如种子药材白扁豆、赤小豆等,必须加热干燥,才能防止萌动变

    质。再如桑螵蛸、露蜂房、刺猬皮等动物药,不经炮制就更难保存了。药

    材的酒制品、醋制品均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四、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一些动物药及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药物,经过麸炒、酒制、醋制等处理后,能起到矫味和矫臭的作用,如酒制乌梢蛇、醋炒五灵脂、麸炒白僵

    蚕、滑石烫刺猬皮、水漂海藻、麸炒斑蝥等,以便临床服用。

    五、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对一些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的毒

    性和副作用,使之广泛用于临床,并保证安全用药。如巴豆压油取霜,醋

    煮甘遂、京大戟,酒炒常山,甘草银花水煮川乌、草乌,姜矾水制半夏、南星,胆巴水制附子等,均能降低其毒副作用。

    六、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如延胡索醋制以后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麻黄、紫菀、款冬花蜜制增

    强润肺止咳作用,大黄酒制后活血作用增强,淫羊藿用羊脂炒后能增强补

    肾助阳作用。

    七、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如生地黄功专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而酒制成熟地黄后则成补血滋

    阴、益精填髓之品;生首乌补益力弱且不收敛,能截疟解毒、润肠通便,经黑豆汁拌蒸成制首乌后功专补肝肾、益精血;再如生天南星加生姜、白

    矾制后称制南星,功能燥湿化痰、祛风解痉,药性辛温燥烈,而经牛胆汁

    制后称胆南星,变为药性凉润、清化热痰、息风定惊之品。由此可见药物

    经炮制之后,可以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

    要。

    八、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在特定脏腑经络中发挥治疗作用,《本草蒙

    筌》所谓:“入盐走肾脏”“用醋注肝经”就是这个意思。如知母、黄柏、杜

    仲经盐炒后,可增强入肾经的作用;如柴胡、香附、青皮经醋炒后,增强

    入肝经的作用,便于临床定向选择用药。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

    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步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参照前人的记载,根据现代

    实际炮制经验,炮制方法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一、修治

    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为进一步的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

    1.纯净药材 借助一定的工具,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如挑、筛、簸、刷、刮、挖、撞等方法,去掉泥土杂质、非药用部分及药效作用不一

    致的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这是原药材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如拣去辛夷

    花的枝、叶,筛选王不留行及车前子,簸去薏苡仁的杂质,刷除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挖掉海蛤壳、石决明的肉留

    壳,撞去白蒺藜的硬刺。再有如西洋参、天麻、冬虫夏草等按药材质量不

    同,经过挑选区分药材的等级。

    2.粉碎药材 以捣、碾、研、磨、镑、锉等方法,使药材粉碎达到一

    定粉碎度,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的要求,以便于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利

    用。如贝母、砂仁、郁李仁等用铜药缸捣碎便于煎煮;琥珀研末便于吞

    服;水牛角、羚羊角等用镑刀镑成薄片或碎屑,或以锉刀锉成粉末,便于

    制剂或服用。现多用药碾子、粉碎机直接研磨成粉末,如人参粉、贝母

    粉、三七粉、黄连粉等,以供散剂、制剂或其他炮制使用。

    3.切制药材 用刀具采用切、铡的方法将药切成片、段、丝、块等一

    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进行其他炮制,也利于干

    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材性质或制剂及临床需要的不同,还有不

    同的切制规格要求。如槟榔宜切薄片,白术宜切厚片,甘草宜切圆片,肉

    桂宜切圆盘片,黄芪宜切斜片,麻黄、紫苏、白茅根宜切段,葛根宜切块

    等。

    二、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其目的主要是清洁

    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降低毒性及调整药性等。常见的

    水制方法有漂洗、闷润、浸泡、喷洒、水飞等。

    1.漂洗 其方法是将药物置于宽水或长流水中,反复地换水,以除去

    杂质、盐味及腥味。如将芦根、白茅根洗去泥土杂质,海藻、昆布漂去盐

    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

    2.浸泡 将质地松软或经水泡易损失有效成分的药物,置于水中浸湿

    立即取出,称为“浸”,又称“沾水”;而将药物置于清水或辅料药液中,使

    水分渗入,药材软化,便于切制,或用以除去药物的毒质及非药用部分,称为“泡”。如用白矾水浸泡半夏、天南星。用胆巴水浸泡附子等。操作时

    要根据浸泡的目的、季节、气温的不同,掌握浸泡时间及搅拌和换水次

    数,以免药材腐烂变质影响药效。

    3.闷润 根据药材质地的软坚、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的不同,而采用

    淋润、洗润、泡润、浸润、晾润、盖润、伏润、露润、复润、双润等多种

    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徐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至内外的湿度均

    匀,便于切制饮片。如淋润荆芥、泡润槟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

    朴、伏润天麻、盖润大黄等。

    4.喷洒 对一些不宜用水浸泡,但又需潮湿者,可采用喷洒湿润的方

    法。而在炒制药物时,按不同要求,可喷洒清水、酒、醋、蜜水、姜汁等

    辅料药液。

    5.水飞 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

    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碾槽、球磨机等容器内,加水共研,然后再

    加入多量的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随水倾出,剩余之粗

    粉再研再飞。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将水除净,干燥后即成极细粉末。此

    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常用于矿物类、贝壳

    类药物的制粉,如水飞朱砂、炉甘石、滑石、海蛤壳、雄黄等。

    三、火制

    火制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根据加热的温度、时间和方法的

    不同,可分为炒、炙、煅、煨等。

    1.炒 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根据炒法的

    操作及加辅料与否,可分为清炒法(单炒法)和加辅料炒法(合炒法)。(1)清炒法 根据加热程度不同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炒黄:是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为度,如炒牛

    蒡子、炒苏子。

    炒焦:是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淡黄为度,如焦山楂、焦白术、焦麦芽等。

    炒炭:是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即“存性”,如艾叶

    炭、地榆炭、姜炭等。药材炒炭后要洒水,以免复燃。

    炒黄、炒焦使药材宜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材炒后则煎

    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而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

    敛止血、止泻的作用。

    (2)加辅料炒法 是根据所加辅料的不同而分为麦麸炒、米炒、土

    炒、砂炒、蛤粉炒和滑石粉炒等法。

    其中,加砂、蛤粉或滑石粉炒的方法也称“烫”。它是先在锅内加热中

    间物体(如砂、蛤粉、滑石粉等),温度可达150℃~300℃,用以烫制药

    物,使其受热均匀,膨胀松脆,不能焦枯,烫毕,筛去中间物体,至冷即

    得。如砂烫穿山甲,蛤粉烫阿胶珠,滑石粉烫制刺猬皮等。

    2.炙 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液体辅料渗入药物组

    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

    称炙法。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等。如蜜炙百部、款

    冬花、枇杷叶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炙川芎、当归、牛膝可增强活血之

    功;醋炙香附、柴胡可增强疏肝解郁之功;醋制芫花、甘遂、京大戟可降

    低毒性;盐炙杜仲、补骨脂可引药入肾和增强补肾作用;酒炙常山可减低

    催吐作用;姜炙半夏、竹沥可增强止呕作用。

    3.煅 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

    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坚硬的矿物药或贝壳类药多直接用煅

    烧,以煅至透红为度,如紫石英、龙骨、牡蛎。间接煅是将药物置于耐火

    容器中密闭煅烧,至容器底部红透为度,如棕榈炭、血余炭等。

    4.煨 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

    层分开进行加热的方法称为煨法。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

    激性成分,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增强疗效。如煨肉豆蔻、煨木香、煨生姜、煨葛根等。四、水火共制

    这类炮制方法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有些药物还必须加入其他辅料进行

    炮制。包括煮、蒸、炖、 、淬等方法。

    1.煮法 是将药物与水或辅料置锅中同煮的方法。它可减低药物的毒

    性、烈性或附加成分,增强药物的疗效。它又分不留残液煮法,如醋煮芫

    花、狼毒至醋液吸尽为度;弃残液煮法,即将药物与辅料溶液共煮一定时

    间后把药物捞出,弃除剩余液体,如姜矾煮半夏。

    2.蒸法 是以水蒸气或附加成分将药物蒸熟的加工方法。它分清蒸与

    加辅料蒸两种方法。前者如清蒸玄参、桑螵蛸,后者如酒蒸山茱萸、大黄

    等。蒸制的目的在于改变或增强药物的性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如何首乌

    经反复蒸晒后不再有解毒、截疟、通便作用而功专补肝肾、益精血;黄精

    经蒸制后可增强其补脾益气、滋阴润肺之功。

    3.炖法 是蒸法的演变和发展,其方法是将药物置于钢罐中或搪瓷器

    皿中,同时加入一定的液体辅料,盖严后,放入水锅中炖一定时间。其优

    点是不致使药效走失、辅料挥发掉,如炖制熟地黄及黄精等。

    4. 法 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

    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及肉质多汁类药物的干燥处理。如 杏仁、桃仁、扁

    豆以去皮; 马齿苋、天门冬以便于晒干贮存。

    5.淬法 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

    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醋淬

    自然铜、鳖甲,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

    五、其他制法

    1.制霜 中药霜制品包括药物榨去油质之残渣,如巴豆霜、千金子

    霜;多种成分药液渗出的结晶,如将皮硝纳入西瓜中渗出的结晶,即西瓜

    霜;药物经煮提后剩下的残渣研细,如鹿角霜。

    2.发酵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等)下使药物发酵,从而改变原来药物

    的性质,可增强和胃消食的作用,如六神曲、建曲、半夏曲等。

    3.发芽 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湿

    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称为发芽,如稻芽、谷芽、麦芽。4.精制 多为水溶性天然结晶药物,先经过水溶除去杂质,再经浓

    缩、静置后析出结晶即成。如将朴硝精制成芒硝、元明粉。

    5.药拌 药物中加入其他辅料拌染而成,如朱砂拌茯神、砂仁拌熟地

    黄。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邪气)作用于

    人体,引起机体正邪斗争,从而异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

    动失常的结果。因此,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

    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作用,是由于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

    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

    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

    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医药理论指异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

    药效机制的理论依据。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

    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临证谙熟药性,才能准确用药,正

    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卷第十二·养性》中指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

    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等。徐灵胎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上品·丹砂》中总结说:“凡药之用,或

    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

    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

    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此外,历代医药文献对中药的补

    泻、润燥、轻重、缓急、动静等方面也有论述,它们虽也属于药性理论的

    范畴,但相对较为次要,其含义有的相互交叉或包容,故在此不作具体介

    绍。

    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

    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

    规律。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研究、运用

    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

    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而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

    对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前人将药物的性

    状和性能相联系,并用药物的性状,即一般所说的形色、气味、质地、入药部位等解释药物作用的原理。随着认识的深入,前人也意识到两者的含

    义、认识方法截然不同,不能混淆。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中药的治疗作用

    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充分而正确

    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即确保用药安全、有

    效,这是临床用药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一节 四气

    《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

    气。”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每味药物都有四

    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

    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

    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

    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

    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之间、温与热之间则仅

    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

    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

    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然从四性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药性的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

    和、作用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平性能否入性,医家见

    解不同。有的主张“平应入性”,如《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平性药占

    100余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卷前绪论中说:“五性焉,寒热温凉

    平。”第一个提出五性分类法。如天麻性平,凡肝风内动,惊厥抽搐,不论

    寒热虚实皆可应用。可见无论文献记载,还是临床实践,均显示平性是客

    观存在的,“平”应入性。然而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

    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则性偏温,所以平性扔未

    超出四性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扔称四气(四

    性)而不称五气(五性)。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

    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故药性

    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

    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

    于温性或热性。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

    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

    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

    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主要用于实热烦

    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而温热药分别具有温里

    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

    等作用,主要用于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

    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序

    例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如何掌握药物的四气理论以指

    异临床用药的原则。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

    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异

    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故王叔和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李中梓《医宗必读》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

    由于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

    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

    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

    伤其阳。至于表寒里热,上热下寒,寒热中阻而致的寒热错杂的复杂病

    证,则当寒、热药并用,使寒热并除。若为寒热错杂、阴阳格拒的复杂病

    证,又当采用寒热并用佐治之法治之。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寒

    无犯寒”“热无犯热”,这是指掌握四气理论根据季节不同,指异临床用药的

    规律。一般是指在寒冬时无实热证者,不要随便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

    气;又在炎热夏季无寒证者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如遇到真

    寒假热则当用热药治疗,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则当选用寒药以治

    之,必要时反佐以热药,不可真假混淆。第二节 五味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

    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是其主要讨论的内容。五味作为药

    性理论最早见于《内经》《神农本草经》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阴

    阳五行属性及应用都做了系统的论述。《神农本草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

    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

    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不同的药味,因而具有不

    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由于

    酸、苦、甘、辛、咸是最基本的五种药味,所以扔然称为五味。

    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

    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然而和四气一样,五味更重要的还是通过长期的临

    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获得不同的

    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五味的理论。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

    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

    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

    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时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

    符的地方。总之,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涵了药物作

    用的“味”,而后者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

    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

    五味与四气一样,也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素问·至真要大论》

    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后

    世将其概括为辛甘淡属阳、酸苦咸涩属阴。《尚书·洪范》最初定义了与五

    行相配属的五种味:“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

    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由此可见,酸味属木、苦味属

    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

    对五味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据前

    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

    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

    证。如紫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止痛、川芎活血化瘀等。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

    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消食和胃、调和药性及缓解疼痛的药物多具有

    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食积不化、脘腹挛急疼痛及调和药性、中

    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神曲消食和胃、饴

    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

    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自

    汗盗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

    禁的病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

    涩精止遗、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等。此外,部分酸味药具有生津的作用,也可用治津亏口渴,如乌梅、酸枣仁等。《素问·宣明五气篇》还指

    出:“五味所入,酸入肝。”故有些药用醋制可以增强其引药入肝的作用,如醋制香附、柴胡增强疏肝解郁之功。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

    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散寒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

    味药多用治火热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苦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芒硝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

    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

    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

    瘤,鳖甲软坚消癥等。此外,《素问·宣明五气篇》还有“咸走血”之说。肾

    属水,咸入肾,心属火而主血,咸走血即以水胜火之意。如大青叶、玄

    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

    功。《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五味入胃,各归所喜……咸先入肾。”故

    不少入肾经的咸味药如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甲、鳖甲等都具有良好

    的补肾作用。同时为了引药入肾,增强作用,不少药物如知母、黄柏、杜

    仲、巴戟天等药用盐水炮制也是这个意思。淡:“能渗、能利”,即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故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

    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之证。如薏苡仁、通

    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由于《神农本草经》未提淡味,后世

    医家主张“淡附于甘”,故只言五味,不称六味。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自汗盗

    汗、久泻久痢、遗尿尿频、遗精滑精、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如莲

    子固精止带,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海螵蛸收敛止血等。故本草文献

    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五味还可与五脏联系起来。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酸入肝、辛

    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即作了概括的说明。但这仅是一般的规

    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黄柏味苦、性寒,作用是泻肾火而不是泻心

    火;枸杞子味甘,作用是补肝肾而不是补脾等等。因此不能机械地看待这

    一问题。

    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明代缪

    希雍谓:“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强调了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

    成的。换言之,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

    用。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同一类药物大都如此,如辛温的药

    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有时气

    味相同、又有主次之别,如黄芪甘温,偏于甘以补气,锁阳甘温,偏于温

    以助阳。气味不同,作用有别,如黄连苦寒,党参甘温,黄连功能清热燥

    湿,党参则补中益气。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

    有不同。如麻黄、苦杏仁、大枣、乌梅、肉苁蓉同属温性,由于五味不

    同,故麻黄辛温散寒解表、苦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

    梅酸温敛肺涩肠、肉苁蓉咸温补肾助阳;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

    为辛味,因四气不同,又有桂枝辛温解表散寒、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附子

    辛热补火助阳、石膏辛寒清热泻火等不同作用。至于一药兼有数味,则标

    志其治疗范围的扩大,如当归辛甘温,甘以补血、辛以活血、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散寒止痛等作用,可用治血虚、血瘀、寒凝所引起的多种

    疾病。一般临床用药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在配伍其他药物复方

    用药时,就可能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如升麻辛甘微寒,与黄芪同用治中气下陷时,取其味甘升举阳气;若与葛根同用治麻疹不

    透,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若与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则取其性寒以清热

    泻火。此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一卷·气味阴阳》中引王好古之说:“本

    草之味有五,气有四。然一味之中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气味俱使者,先使气而后使味者,先使味而后使气者……不可一途而取也。”由

    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

    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物气味的特殊

    治疗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药性,指异临床用

    药。

    附:芳香药性

    有些气味芳香之药,虽标以辛味,但难以用四气五味理论解释其药性

    或说明作用机理,因而又有芳香药性之说。芳香药在古代早期多用作调香

    品以辟秽防病,后来由于外来香药不断输入,宋代以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

    大,对芳香药的药性特点及治疗机理认识不断加深,逐步形成芳香药性理

    论,使其成为中药药性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发展了中药药性理

    论。芳香药主要作用及指异临床用药意义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辟秽防疫 芳香药有辟除秽浊疫后之气,扶助正气,抵御邪气的作

    用,达到辟秽养正,防病治病的目的。古人常用由芳香类药物制作的熏

    香、炷香、枕香、佩香等方法以防病祛邪,今人燃药香防治感冒流行,都

    是辟秽防疫的具体应用。

    2.解表散邪 芳香药以其疏散之性,外走肌表,开宣毛窍,具有芳香

    疏泄,解表散邪之功,如薄荷、香薷、胡荽等,都是疏散表邪,解除表证

    的代表药。

    3.悦脾开胃 “土爱暖而喜芳香”,故芳香药善入脾胃经,投其所喜,有加强运化、增进食欲、悦脾开胃的功效,如木香、檀香、沉香、丁香、香椽、佛手、甘松等都有悦脾开胃作用,是用治脾胃之滞、不思饮食的良

    药;有些药物自身香气不浓,但经炮制炒香后,如炒谷芽、炒麦芽、炒神

    曲等,同样可以增进悦脾开胃、纳谷消食的功效。

    4.化湿去浊 芳香药能疏通气机,宣化湿浊,消胀除痞,复脾健运,即有化湿运脾之功,如苍术、厚朴、藿香、佩兰、草豆蔻等均为芳香化湿

    的代表药,主治湿浊中阻,脾失健运,痞满呕吐等病证。

    5.通窍止痛 芳香药行散走窜,芳香上达,通窍止痛,如辛夷、薄

    荷、白芷、细辛为上行头目,通窍止痛的代表药,主治鼻塞、鼻渊、头痛

    及齿痛等病证。

    6.行气活血 芳香药还有疏散气机,透达经络,行气活血,通经止

    痛,消肿散结。如香附、乌药、玫瑰花为芳香疏泄,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代表药,主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胀痛等症;又乳香、没药、麝

    香为行气活血、通经止痛、散结消肿的代表药,主治气滞血瘀,心腹诸

    痛,经闭痛经,癥瘕积聚,痈肿疮毒等症。

    7.开窍醒神 芳香药又有芳香辟秽,开窍启闭,苏醒神志的功效,如

    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等都是芳香开窍的代表药,主治邪蒙

    心窍,神志昏迷等症。

    可见,芳香药性学说,是四气五味学说的补充和发展,也是中药药性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节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表示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

    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

    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其

    中,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立的,升与浮,沉与降,既有区别,又有交

    叉,难以截然分开,在实际应用中升与浮、沉与降又常相提并论。按阴阳

    属性区分,则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降浮沉表明了药物作用的定向概

    念,也是药物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常表现出向上

    (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

    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

    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

    闭)等的不同,因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

    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性的形成,虽然与药物在自然界生成禀赋不

    同,形成药性不同有关,并受四气、五味、炮制、配伍等诸多因素的影

    响,但更主要是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疗效、所表现出的不同作

    用趋向密切相关。与四气、五味一样,也同样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

    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用药理论。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

    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有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

    气味阴阳》中引述王好古之说:“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

    则沉。”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

    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

    沉降药,如大黄、芒硝等。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的质地轻重有关: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

    云:“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

    而降。”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蜕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也有特殊性,如旋覆花虽然是花,但功能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

    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

    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此外,部分药物本

    身就具有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花蛇能内走脏腑、外

    彻皮肤。由此可见,既要掌握药物的一般共性,又要掌握每味药物的不同

    个性,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才能确切掌握药物的作用趋向。应当指出,药物质地轻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是前人用药的经验总结,因为两者之间

    没有本质的联系,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与药物升降

    浮沉有关的作用因素。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炮制的影响有关: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

    浮沉的性能。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

    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

    热,可治目赤头痛。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升降浮沉》

    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

    顶。”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配伍的影响有关: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

    生转化。如升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之

    意究成润下之剂,即少量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随之下降;又牛膝引血下行

    为沉降药,与桃仁、红花及桔梗、柴胡、枳壳等升达清阳开胸行气药同

    用,也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这就是少量沉降与大队升浮药同用,随之上升的例证。一般来讲,少量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

    之,少量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

    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如李时珍所

    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标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

    升、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

    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癥、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故解表药、温

    里药、祛风寒湿药、行气药、活血祛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

    具有升浮药性。

    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

    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就其所代表的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

    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异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

    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

    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等多具有沉降药性。

    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

    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异,驱邪外出,从而达到

    治愈疾病的目的。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顺着病位,逆着病势。就病位而

    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选用薄荷、菊

    花等升浮药来疏散;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

    便秘结者则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就病势而言,病势上

    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

    药来平肝潜阳;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则应用黄

    芪、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

    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势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

    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异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此外,为了适应复杂病机,更好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还可采用升降浮

    沉并用的用药方法,如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汗出而喘的表寒里热

    证,常用石膏清泄肺火,肃降肺气,配麻黄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二药相

    伍,一清一宣,升降并用,以成宣降肺气的配伍。用治心肾不交虚烦不

    眠,腰冷便溏,上热下寒证,常用黄连清心降火安神,配肉桂补肾引火归

    元,以成交通心肾,水火既济的配伍。再如治疗湿浊中阻,头痛昏蒙,腹

    胀便秘,升降失调的病证,常用蚕沙和中化湿,以升清气,配皂角滑肠通

    便,润燥降浊,以成调和脾胃、升清降浊的配伍。可见升降并用是适应复

    杂病机,调节紊乱脏腑功能的有效用药方法。

    《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指出这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基础,如一旦发生故障便是疾病的产生。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以内;其有邪

    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阐明了应根据升降出入障碍所产

    生疾病的病势和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

    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发展,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旨承《内经》,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

    气学说阐发了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向的道理。其后,李东垣、王

    好古、李时珍等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使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趋于完善。它

    作为说明药物作用指异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是对四气五味的补充和发展。第四节 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

    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

    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

    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

    念。也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指异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药物归经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先秦的文史资料如《周礼》以及秦汉以

    来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千金方》等大量医药文

    献,广泛论述了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可视为归经理论的先声。《伤

    寒论》六经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唐宋时期《食疗本

    草》《本草拾遗》《本草衍义》《苏沈良方》等医药文献都部分地论述了

    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作用,并逐渐与脏腑经络联系在一起,出现了药物归

    经理论的雏形。金元时代,易水学派代表人物张洁古的《珍珠囊》正式把

    归经作为药性主要内容加以论述,王好古的《汤液本草》、徐彦纯的《本

    草发挥》又全面汇集了金元时期医家对归经的学术见解,标志着系统的归

    经理论已确立。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贾九如《药品化义》均

    把“行某经”“入某经”作为论述药性的固定内容。清代沈金鳌的《要药分

    剂》正式把“归经”作为专项列于“主治”项后说明药性,并采用五脏六腑之

    名。《松厓医径》《务中药性》系统总结了十二经归经药。《本草分经》

    《得配本草》又列出及改订入各奇经八脉的药物。温病学派的兴起,又产

    生了卫、气、营、血及三焦归经的新概念,使归经学说臻于完善。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异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

    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从药物的疗效

    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它与机体因素即脏腑经络生理特点、临床经

    验的积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及药物自身的特性密不可

    分。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机体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

    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脏腑;反之,内在脏腑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上

    来。由于发病所在脏腑及经络循行部位不同,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则各不

    相同。如心经病变多见心悸失眠;肺经病变常见胸闷喘咳;肝经病变每见

    胁痛抽搐等证。临床用朱砂、远志能治愈心悸失眠,说明它们归心经;用桔梗、苏子能治愈喘咳胸闷,说明它们归肺经;而选用白芍、钩藤能治愈

    胁痛抽搐则说明它们能归肝经。至于一药能归数经,是指其治疗范围的扩

    大。如麻黄归肺与膀胱经,它既能发汗宣肺平喘,治疗外感风寒及咳喘之

    证,又能宣肺利尿,治疗风水水肿之证。由此可见,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

    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归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它是伴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

    而日臻完善的,如《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系统,临床上便出现了六经

    用药的归经方法。如麻黄、桂枝为太阳经药,石膏、知母为阳明经药等

    等。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又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临床上相

    应出现了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如石膏、知母为气分药,水牛

    角、生地为营血分药,黄芩主清上焦、黄连主清中焦、黄柏主清下焦等

    等。然而这些归经方法与脏腑辨证归经方法密切相关。如《伤寒论》六经

    每经可分为手足二经,故实际为十二经。十二经根源于脏腑,故六经症候

    群的产生,也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映。同样,卫气营血、三焦证候也与脏

    腑经络关系密切。如卫分病证以肺卫见证为主;气分病证多见阳明热证;

    营分病证多见热损营阴,心神被扰;血分证多见热盛动血,热扰心神。上

    焦病候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20790KB,8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