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1年第1期
编号:11988206
食品安全新年提案(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人人健康》 2011年第1期
     当食物不再是我们亲手栽种、亲自烹饪的之后,我们就已经把衡量食品是否安全的决定权拱手出让。

    从农药超标的植物到抗生素超标的动物,从二恶英到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再到2010年的食用小龙虾导致肌溶解到麦当劳产品中含有塑料添加剂到反式脂肪酸,一桩桩、一件件食品安全领域的负面新闻一直在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那些有毒、有害的制品是怎么生产和流通的?为什么可以轻易流通到食品生产领域?监管体系是否亟需完善?立法是否亟待匹配?

    更为可怕的是,一些食物终端商为了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多赚钱,发掘出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假冒伪劣产品开始渗透我们的生活,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展到绑架我们健康的程度。

    如何让食品不再变成危险品成为一个紧迫的命题。

    回眸: 2010食品安全事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回顾2010年发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新闻事件,消费者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旧账”很多,包括卷土重来的“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的“地沟油”,而毒豇豆、伪紫砂、植物奶油、漂白蘑菇等事件,也折射食品领域问题花样不断翻新。站在2010年岁末回望,百姓期待随着国家法制不断完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食品安全这个复杂的问题能逐步得到解决。

    毒豇豆:残留农药严重超标

    2010年1月,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海南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水胺硫磷是一种高毒性农药,禁止用于果、茶、烟、菜、中草药植物上。它能经由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人体中毒。

    “地沟油”:巨额利润导致禁而不绝

    据统计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