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
编号:1312772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入微创时代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4年第10期
     常峰 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山西医科大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西省灾害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长期从事脊柱疾病,脊柱肢体畸形,儿麻后遗症,感染后骨髓炎骨缺损、骨不连并肢体短缩畸形的矫治工作。2012年在山西省率先开展椎间孔镜微创技术,从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展到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累计完成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余例,为山西省微创脊柱外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成为山西省椎间孔镜微创技术领军人物,受到患者与国内同行的认可和赞誉,并受邀在上海长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大三院等举办的椎间孔镜技术高峰论坛进行学术交流。

    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因突出物对神经的刺激或压迫表现为腰腿疼痛、麻木无力、大小便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退变和劳损是主要原因,故中年以后多发。但随着社会发展、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加,脊柱相关疾病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愈来愈低龄化。从开始的中青年发病,逐渐发展为15岁以上的青少年发病。

    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得到缓解,对于无法缓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减压和固定,以保证融合的成功,虽然腿疼缓解了,但脊柱活动受到了限制,表现为腰部僵硬、酸困甚至严重的压榨感,非常痛苦,缓解困难,与腰背肌的广泛剥离和脊柱固定等因素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弊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脊椎疾病临床诊疗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保守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的弊端已不被人们所接受,脊椎疾病的诊疗因而进入了全新的领域——脊柱治疗的微创时代。

    传统的髓核化学溶解,激光、射频、臭氧等消融术均属于间接减压,有着不能直接清除病变髓核特别是压迫神经的组织、无法修复破损的纤维环、坏死组织需靠人体自然吸收等缺陷,效果不尽如人意。

    传统的后路椎间盘镜(MED)手术,较单纯消融术效果可靠,但由于手术入路和治疗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相一致,容易造成术中出血及神经损伤,并发症高,不能适用于极外侧型突出、神经根管狭窄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而且术后瘢痕组织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粘连,适应症窄,治疗效果欠满意,开展较少。而新型椎间孔镜技术的出现使得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入了实质性的微创时代。

    椎间孔镜技术的主要优势

    1.微创:通过椎间孔入路到达目标区域,避免传统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不必融合脊柱,保留脊柱的运动节段,更符合脊柱运动生理要求。

    2.直接:直接切除突出椎间盘组织,手术减压明确。

    3.适应症广:能处理大部分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钙化等骨性病变。窥镜下使用特殊的射频电极,可行纤维环成型和环状神经分支阻断,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

    4.并发症低:创伤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几率低;术后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

    5.安全性高:局部麻醉,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交流,并可清楚显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和受压迫的硬膜囊和神经根,直视下切除压迫神经的组织,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6.康复快:术后次日即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7.病人满意度高:术后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皮肤切口仅7mm,符合美学观点。

    8.扩展范围广:结合经皮固定技术,可用微创方式完成脊柱滑脱与不稳的融合及固定。

    椎间孔镜微创技术不是传统的椎间盘镜技术和单纯的消融术,已经能够治疗大部分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有着诸多的优势。但由于传统微创技术缺陷的影响及大部分医生对微创技术的认识仍停留在椎间盘镜技术和单纯消融术的阶段,以至于许多咨询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指导,而选择了大开刀和内固定手术,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遗憾。

    当然微创治疗也不是万能的,我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器械的改进和医疗技术及手术技巧的提高,微创技术必将会解决大部分疾病问题,不只是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潮流势不可挡。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保健工作

    1.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2.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注意姿势,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变及加重疼痛。

    3.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

    4.平时在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骨头汤、豆制品,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

    5.不要盲目地进行运动,有些年轻的患者自以为是在做康复锻炼,比如单双杆、仰卧起坐等,运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

    6.平常不可太放肆地打喷嚏,若要打喷嚏时可同时做收腹动作,因为腹腔压力陡然剧增,可能会引发腰椎间盘的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护理

    术后康复手段是否适当,不仅影响疗效,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因此,术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最好是硬板床。卧床时间一般视手术范围而定,约1~4周。

    2.注意营养,每日的饮食除保证足够的热量外,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需要应有足够的供应与补充。

    3.术后卧床期间应由医护人员协助每两小时行轴位翻身一次,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以保证腰部的筋膜、韧带、肌肉的良好愈合,避免损伤软组织。

    4.在充分卧床休息后,可在适宜的腰围保护下,下地作轻度活动。但下床时,应先仰卧位戴好腰围后,先向健侧或较轻一侧侧卧,同时屈髋、膝关节,由他人扶起坐于床边,待适应后再下地行走。

    5.在卧床时,应行仰卧抬脚、空中蹬车活动,以避免神经根粘连,恢复期时,应循序渐进地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防止复发,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6.做完手术后,脑力劳动者一般可在2~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一般在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