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5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578086
乙酰半胱氨酸在放射性肺损伤防治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人人健康2015年第21期
     【摘 要】目的:综述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及乙酰半胱氨酸(NAC)相关药理作用,为防治放射性肺损伤临床用药拓展思路。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与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能够通过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等多种途径作用于放射性肺损伤,是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的有应用前景的药物。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乙酰半胱氨酸;细胞因子学说

    【中图分类号】R8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97X(2015)21-0062-02

    放射性肺损伤又称为放射性肺病,是指胸部接受放射治疗后,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放射治疗是肿瘤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胸部恶性肿瘤的治疗都有着不可取代带重要地位[1] 。而放疗可以使邻近肿瘤的肺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成为影响肿瘤靶区剂量乃至局控率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乙酰半胱氨酸(NAC)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作为一种黏液溶解剂被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使用愈发广泛。本篇文章旨在对乙酰半胱氨酸在放射性肺损伤防治中的探索性应用进行综述。

    1 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较被公认的是Coker等提出的细胞因子学说。下面就放射性肺损伤的主要发病机制进行介绍:

    1.1 细胞因子学说:该学说认为细胞因子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