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温里剂 > 温经散寒 > 当归四逆汤
编号:11086180
当归四逆汤新用途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3年第7期
     当归四逆汤为《伤寒论》方,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组成。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当归四逆汤有调整血液循环、改善末梢循环障碍和镇静、镇痛及抗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又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肠痉挛以及调节子宫机能,缓解子宫痉挛疼痛等多种效用。近年随着应用的不断进展,发现有以下新效用。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主要以妇女阴户内有肉挺出而不坠,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到骨棘水平以下,严重的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面。中医认为本病多与中气不足, 肾气不固而致中气下陷、带脉失约而致。当归四逆汤可养血益气、升陷固脱。据报道有人以本方加木贼、生姜治疗本病收效满意,每日l剂,15日一疗程。

    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是由蛔虫窜入胆道而引起阵发性上腹部钻顶状剧痛,坐卧不安、全身汗出、恶心、呕吐,有时吐出蛔虫。当归四逆汤研究表明有良好的解痉止痛和驱蛔作用。有人以本方加乌梅、槟榔,重用细辛治疗,每日1剂,3剂即效。

    丹毒 据报道有人以本方加吴茱萸、生姜、红花、炮附子取其温经散寒,益血通脉为法,治疗风冷脚丹毒,以左膝下至足背红肿,皮肤呈紫红色,肿痛难忍,步履不便,舌青色,苔淡黄,脉弦细,结果所治病例全部获效。

    肥大性脊椎炎 据报道有人以当归四逆汤治疗肥大性脊椎炎以腰部冷痛难忍、屈伸受限,下肢伴有麻木冷痛、入夜及活动时疼痛加剧,按之则静,遇冷尤甚,神疲乏力,证属血虚寒凝,经脉痹阻者,以温经散寒,通痹止痛为法,以本方加狗脊、杜仲、伸筋草、牛膝,1月l疗程。结果共治24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

    寒疝腹痛 寒疝腹痛一般是指少腹痛引睾丸、气坠少腹、睾丸肿痛而偏坠以及腹中攻撑作痛的一种病证。中医认为本病与肝气不舒,寒湿凝结有关。以当归四逆汤暖肝止痛、温经散寒,原方加乌药、小茴香、良姜、吴茱萸,每日1剂,少则3剂,多则5剂多能取效。

    虚寒便秘 虚寒便秘多由肾阳亏虚,年老中气不足,中焦虚寒,大肠传化失常而致便秘,多伴有腹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用当归四逆汤加肉苁蓉,温阳祛寒,通阳开秘,每日1剂,轻者一般2—3剂可效。多数旬内即效。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病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主要以皮肤紫癜和黏膜出血为主,常伴有关节炎、腹痛或肾炎等。 当归四逆汤对脾阳不足、生化乏源、气血亏虚、寒郁血溢而致的紫癜有良好效果。以当归四逆汤温运脾阳,益气养血,散寒通滞,和阴益阳,一般以本方加黄芪、生地、熟地、阿胶、鸡血藤等,每日1剂,10日一疗程。

    冠心病 冠心病多由冠状动脉壁病变引起的血管狭窄或堵塞,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以胸闷气短、憋气、心悸、心胸疼痛彻背、受寒加剧、恶寒肢冷等为症状。当归四逆汤对胸阳不振、气虚阳微、寒痹心胸引起的冠心病多有很好效果。一般多以本方加麻黄、白芍、附子、薤白。15日一疗程。

    胃脘疼痛 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特症。或牵及胁背,兼见脘腹痞满、恶心、呕吐、纳差、嘈杂、嗳气或吐酸、吐清水、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呕血、便血等。当归四逆汤有良好的和胃止痛,温中降逆的效果。对胃寒或着凉引起的胃脘疼痛临床使用时可加高良姜、香附子、吴茱萸、荜茇等。每日1剂,多数3-5剂即可止痛。

    拘挛症 拘挛症多指肢体牵引不适或自觉紧缩感, 以至影响活动,多见于四肢、两胁及少腹等。多由阴血不足,风寒湿热侵袭以及瘀血留滞所致。以当归四逆汤温经通脉、舒筋缓急,随证加木瓜、薏苡仁、苍术、黄芪治疗,多数3剂即效。

    此外本方还广泛用于治疗肠梗阻、夜盲、尿血、瘢瘕、月经不调、痛经、阴茎胀痛、血栓性脉管炎、头痛、坐骨神经痛、运动性癫痫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

    (编辑 郝近大), http://www.100md.com(牛忻群 牛国考)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温里剂 > 温经散寒 > 当归四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