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4年第1期
编号:11086102
免疫的原理与价值判断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4年第1期
     为了防止今冬明春的流感也利于预防 SARS的卷土重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人们已经开始接种流感疫苗。专业人员的解释是:在SARS疫苗还没有研制出来之前,虽然流感疫苗不能防止SARS,但是注射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患流感的机会,因而对区别流感和SARS有极大帮肋,可以 避免误诊和交又感染, 因为流感症状与 SARS很相似,于是,从9月15日起,北京流感疫苗接种点已经达到427家,大有全民接种之势。

    那么,疫苗该不该接种?免疫管不管用?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孰优孰劣?免疫是不是对病原菌的赶尽杀绝?

    对免疫有质疑的人不少,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不少。而一部叫做《生死平衡》的科幻小说的观点最有代表性,认为疫苗是通过人体免疫系统去与病菌作战,它是用赶尽杀绝的办法彻底消灭病毒。随着医学的干涉———灭绝病毒,人的宝贵的免疫力很快退化。小说由此认为,以免疫为代表的现代医学误入歧途。

    这样的看法实际上是误解了疫苗的免疫作用。当然,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孰优孰劣,即在进化过程中靠自然而然获得免疫力还是依靠人工免疫来战胜疾病?

    1.免疫不是对病原体的赶尽杀绝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0年5月28日宣布: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所谓“被消灭“,显然带有人类自身的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实事求是地说,人类不是消灭了天花病毒,只是经过自己的积极预防,锻造了天花病毒再也无法攻破的钢筋铁骨之身,天花病毒再也无法进攻人体,或是即使进入人体也无法对人体造成损害。

    免疫不是用药物,如抗生素去杀灭病原体,更不同于用DDT一类的杀虫剂对害虫和其它生物采取赶尽杀绝或滥杀无辜的政策,而是提取微量病原体,或病原体的部分物质(比如细菌或病毒的外壳蛋白),加以灭活或减毒,制成疫苗,使其既对机体无害,又能有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使病原体不再对人造成伤害。天花的消失正是如此。

    世界之大,并非只有人体才是天花病毒的适宜宿主,正如它们在未入侵人体之前可以有其他宿主一样,它们也可以在灵长类动物,甚至牛、羊、兔、鸡等动物体内寄生生长。在自然界,野生天花病毒现在也一直是可能存在的,只不过它再也无法危害人类而已。

    所以,以免疫为手段的现代医学不是把病原菌赶尽杀绝,只是主动地增强了自身的抵抗力,使得病原体无法入侵罢了。

    2.疫苗是现代医学中的最优形式

    由于疫苗是使用病原体的一部分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因而它不像抗生素那样会引起病原体的抗药性,也不会使病原体基因突变,产生更强的菌株疫苗也不像DDT一类的杀虫剂那样对环境中的有害和有益的生物都赶尽杀绝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