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4年第3期
编号:11085853
别让“补钙”牵着鼻子走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4年第3期
     当人们走在街头、打开电视、翻阅杂志、报刊,无处不见“钙”在做产品广告。审视其内容,给人一种中国人都缺钙,而且只有通过服用钙产品才能迅速、完全补充的感觉。其实,这完全是某些厂家或商家过分夸大钙产品的作用。在有关人体缺钙及钙产品的宣传误导下,不少人被“补钙”牵着鼻子走,这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最常见的最典型的有如下几种现象。

    一、腰酸背痛即缺钙体内轻微缺钙,不会出现任何不适。当缺钙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某些症状,当然包括腰酸背痛、烦躁、失眠等。如果我们将这些症状统统视为缺钙所致,那不误事才怪呢。因为腰酸背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引起的原因极为复杂。就腰痛而言,已知与之有关的疾病多达200多种,临床上素有“病人腰痛,医生头痛”之说法。可见,腰酸背痛,岂能补钙了之。

    二、免费测试,人人缺钙 在许多城市商场、药店与居民小区,常可见到身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用一种叫“骨密度测试仪”的仪器专为顾客或过往行人免费测试骨密度。几乎所有测试者均被告知“缺钙”,且都属于“中度”或“重度”缺钙,并一再强调测定结果非常可靠。正当被测试者手足无措之时,测试者马上向你推荐某某钙产品。这里要提醒消费者,这种非医疗机构带有商业性质的“科学检测”结果实际上并不可靠。 三、钙越“细”越好 在钙产品广告中,厂家为突出自身产品的与众不同,将一些与钙营养代谢有关的吸收“快”,沉积“好”,利用率“高”等专业术语都冠以由“科学家经科学实验所证实”;什么“活性钙”、“离子钙”、“原子钙”、“纳米钙”,使人误以为钙越细越好。其实无论有机钙或无机钙,都是以离子形式吸收、利用的,所谓的“原子钙”、“纳米钙”等只不过是厂家故弄玄虚罢了。更有厂家吹嘘吸收率在95%以上的钙产品,那更是无稽之谈。至于钙的来源,厂家宣传有来自高寒地区的牦牛钙、大草原的羊乳钙、江河中的鳗钙等等,而且每种钙产品均有“独特”之处,都“好”得不得了。那么,所谓产品好,价格自然不菲。

    四、补钙多多益善 人体对钙的需要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多数人每日膳食摄取800毫克左右的钙完全能满足代谢的需要。但也有个别专家认为,正常人每日膳食供给量应达3000~5000毫克。这种对膳食钙供给量存在的不同观点应视为学术上的争鸣,是完全正常的。然而学术上并未定论的观点或个人意见,却给某些厂家用来作了产品广告宣传。他们宣称单靠饮食是无法达到这一水平的,因此只有补充钙产品,而且补少了还不行。其实,只有那些通过饮食调整仍不能达到钙供给量标准的人,才可考虑适当补充钙制剂。一般成人每天补充400毫克即已足够,过多补充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干扰铁、锌等元素的吸收,同时也会造成便秘,甚至导致肾结石等不良后果。, 百拇医药(明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