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4年第7期
编号:11085736
常用腧穴实用选粹(四十三)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4年第7期
常用腧穴实用选粹(四十三)

     阳陵泉(Yang ling quan)

    归经穴属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泉。 定位在膝下,腓骨小头下方凹陷中。

    取法坐位或侧卧,于膝下外侧的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

    刺法直刺、向下或向上斜刺1~2寸;电针;穴位注射;放血。

    主治本穴主治胆腑病、筋病和胆经体表循行通路上的病变。1、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证,毫针直刺1.5寸,得气后用泻法,持续捻转1-2分钟,待疼痛缓解或消失后留针30分钟,每日针1次。胆道蛔虫证在疼痛缓解后,再泻足三里、百虫窝,点刺四缝穴以驱蛔。2、胁痛,毫针刺法,针尖宜向上斜刺1.5-2寸,得气后用泻法,刺激应强一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每日1次。3、带状疱疹,疾病早期以三棱针点刺穴处的络脉出血,每日1次,能明显缓解症状。后遗症期,则以针刺为主,泻法,每日1次。4、腓神经损伤、下肢痿证,取患侧腧穴,针刺或加用电针,每日1次,也可据证点刺放血或用维生素Bl、Bi2注射液混合行穴位注射,隔日1次。5、肩周炎,取患侧阳陵泉直刺1.5~2寸左右,泻法,得气后持续捻转行针1-3分钟,同时让患者缓缓活动患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每日或隔日1次。该法对急性发作的肩周炎无法抬肩者尤效,一般针后即能增大活动范围。, 百拇医药(周章玲 王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