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4年第10期
编号:11086019
清热解毒话“三黄”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4年第10期
     在中药的大家族里,黄芩、黄连、黄柏3味药,被称作“三黄”。“三黄”性味同属苦寒,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临床上常常协同而用,以加强疗效。然而,它们也同中有异,各有所长。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长于泻肺火肺热,兼可安胎,炒炭还有止血之功。临床上肺热咳嗽、寒热往来、时寒时热、湿热黄疸、咽喉肿痛、目赤痈疮、泻痢腹痛、胎热不安等症,常以黄芩为主,或配桑白皮、知母、贝母、地骨皮以治肺热咳嗽,或配柴胡、半夏以治寒热往来,或配黄连、木香、白芍治腹痛下痢,或配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治咽喉肿痛,或配白茅根、生地以泻火止血,或配白术、白芍治胎热不安,若配钩藤、莲芯、菊花、车前子,还有镇静,降血压作用。

    黄连,善清中焦湿热,长于泻心胃之火,兼有止呕止血之效。黄连对口舌生疮、心烦胸痞、胃热呕吐、目赤肿痛、热痢湿疹、血热吐衄疗效显著。配甘草治口舌生疮,配阿胶、白芍、鸡子黄可治虚烦不眠,配半夏、枳实、黄芩可治胸脘痞满,配吴萸、姜汁拌炒治胃热呕吐,配木香治下痢不爽,配葛根、黄芩可治泻痢而兼发热者,若与黄芩、生大黄同用可治心火亢盛之吐衄,如以黄连煎汁或浸入乳汁点滴眼睛,治目赤肿痛疗效颇佳。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长于泻肾中之火,兼有退虚热之功。黄柏主要用于热痢泻泄、淋浊、黄疸、痿蹙瘫痪、足膝肿痛、疮疡湿疹、骨蒸盗汗等症。配白头翁、黄连治热痢,配竹叶、茯苓治淋浊,配栀子、甘草治黄疸,配苍术、川牛膝治痿蹙足痛。若与黄芩、石膏、苦参同用,可治湿疹疮疡,退虚热。

    总之,“三黄”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尽管前人有“黄芩治上焦,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之说,但只要是湿热、火毒的患者,均可大胆用之。一般“三黄”的用量在3至10克。脾胃虚寒、食少便溏、泄泻者则应忌用。, 百拇医药(耿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