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4年第7期
编号:11081394
让目标“看得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4年第7期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浓雾笼罩。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塔林纳岛上,一个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的34岁女人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海上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她仍然在坚持。15个小时后,她放弃了,认为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几十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查德威克一生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小时。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查德威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遗憾?是疲劳,还是寒冷?后来查德威克的回答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她说,都不是,她之所以半途而废,仅仅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见目标。

    其实,人生也是相似的道理。如果我们不能树立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以至于让目标云遮雾罩,时隐时现,那么当我们向目标奋进时,便无法随时知道自己究竟向目标靠近了多少,无法体味日益抵达成功的成就感,我们的心灵就会倦怠,热情就会受挫,直至失去毅力和耐心,落得个前功尽弃。

    比身体劳累更可怕的,是心灵的疲惫。而清楚地看到自己不断向目标迈进,恰是治愈心理疲惫的良药,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当我们雄心勃勃、踌躇满志地走向未来时,莫忘要确定具体的、可以实现的目标——让目标“看得见”。因为,只有“看得见”的目标,才有可能最终到达。, http://www.100md.com(杨祖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