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5年第8期
编号:11080841
千万别给学生乱“戴帽”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5年第8期
     在心理咨询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学生1:老师,我最近感到好烦。好像做什么事都不太放心,总要反复检查核对,我简直快疯了……

    老师:你肯定得了强迫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学生2:老师,我最近老是失眠,白天上课无精打采,似乎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好累啊……

    老师:这是神经衰弱的典型症状啊,恐怕一下子难以恢复。

    学生3:老师,虽然我是个男孩子,可是却对班上的一个男生产生了好感。他很关心我,我也喜欢他……

    老师: 这怎么行? 这是同性恋!你不能再和他接触了……

    上述这些对话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着,面对孩子相对异常的行为,一些长辈、老师甚至是心理辅导工作者凭借着他们学过的“ 丰富知识”,给这些无助的孩子带上了沉重的帽子:强迫症、神经衰弱、同性恋……,还有那些虽未明说、却是公开的秘密的“帽子”,如“差生”、“弱智”等等。

    毫无疑问,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材,他们为培养学生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但是,有时候无意中的一两句话,却会给学生稚嫩的心灵带来沉重的打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