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586188
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及术式选择(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8年第3期
     4.1.1提上睑肌折叠术:是提上睑肌缩短术的又一种术式。本术式不仅具有一般提上睑肌缩短术符合的生理要求、疗效可靠、睑功能恢复良好、瞬目自然等优点,而且因术中不需分离提上睑肌后面、不剪开其侧角、不切除肌肉,具有手术简便,时间短,对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等优点。

    4.2借助额肌动力的手术

    4.2.1直接利用额肌力量的手术:额肌瓣转移术最早由宋儒耀教授[11]根据整形外科技术特点设计的术式,适用于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或复发性中度上睑下垂。文献报道的各种额肌瓣悬吊术的差别点在于:①有无眉下切口:早期手术采用重睑切口联合眉下切口,后来为减少皮肤切口,而放弃了眉下切口;②分离层次:眼轮匝肌上、眼轮匝肌下或眶隔下。使用最多的是眼轮匝肌下通道;③额肌表面分离范围的大小:分离过大可增加不必要的损伤。目前,一般将分离范围缩小到眉上1cm;④是否做额肌下分离:额肌下端的深层为滑动层,额肌下不做分离,也可将额肌下端下移;⑤是否做额肌外侧切口:额肌的神经(面神经的颞支)支配及主要血供来自外侧,过多切断外侧可损伤神经而使额肌瘫痪。因此,一般不宜超过1.0cm;⑥额肌组织的形态:有叉形、三头、矩形、扇形或梯形等;⑦额肌瓣(或腱膜)与上睑的固定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直接固定,通过三点固定或多点固定、褥式缝合或“8”字缝合将额肌瓣固定到睑板上。另一种为间接固定,如提上睑肌额肌吻合术[12]或眼轮匝肌(或SMAS)额肌悬吊术[13]。

    4.2.2间接利用额肌力量的手术:是指在额眉部和上睑之间需要附加连接物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