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9年第3期
编号:11768755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逆行胫后动脉皮支蒂复合瓣在足跟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9年第3期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逆行胫后动脉皮支蒂复合瓣在足跟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1.3 结果:本组中的11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1例患者均经3~24个月的随访,术后早期皮瓣皮肤麻木,感觉减退,3个月后皮肤麻木区缩小,所有皮瓣均恢复了良好的感觉功能,痛觉灵敏、温度觉和触觉存在,两点辨别觉>10mm,移位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无破溃复发。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无跛行,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

    1.4 典型病例:某男,19岁,因车祸致左足部瘢痕增生伴活动困难6年,足跟部因出现瘢痕溃疡致疼痛而未能着地行走 (图1)。设计以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逆行胫后动脉皮支蒂复合瓣,面积13cm×9cm,蒂长8cm,经明道转移至切除瘢痕后的左足跟部(图2、3),确定皮瓣血运良好后作隐神经与内侧皮神经缝合,后缝合创缘,皮瓣下放置负压引流管,供瓣区植皮,左小腿、踝部石膏托外固定,术后13天拆线,皮瓣存活良好(图3)。随访6个月,患者左足行走良好,无跛行,功能及形态均较满意(图4)。

    2讨论

    2.1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上段来源于隐动脉和膝下动脉,隐动脉发出3~5支皮支。升支与与胫后动脉的肌间隙支吻合,并分出皮支。中、下段的营养血管来自胫后动脉肌间隔支。胫骨粗隆至内踝最突出点之间,胫后动脉肌间隙支2~7支。相邻肌间隙支的升、降支互相吻合,形成纵行血管吻合链[1]。这些链条式血管均分布于深筋膜浅层,因此皮瓣的切取应携带深筋膜,为皮瓣的成活提供了解剖依据。我们在术中发现,在不损害穿支血管的前提下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