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9年第3期
编号:11768880
Q开关激光1064nm联合532/1064nm混合波长治疗颧部褐青色痣(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9年第3期
Q开关激光1064nm联合532/1064nm混合波长治疗颧部褐青色痣

     2疗效判定标准

    要求术后无瘢痕产生或色素脱失等不良反应。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疗效评价,对比首次治疗前的存档照片,根据皮损颜色消退的情况及临床表现,疗效判定标准如下:痊愈:皮损颜色消退>90%,接近正常肤色;显效:皮损颜色消退>70%;有效,皮损颜色消退>50%;无效:2次治疗后皮损颜色消退<50%。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之和与总例数的百分比。

    3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痊愈92例,显效51例,有效15例,无效为0。轻、中型者采用1 064nm联合532/1 064nm混合波长平均治疗3次可达显效,中型偏重者单用混合波长治疗平均2~3次可达有效,重型者采用联合治疗平均3~4次可达有效。(典型病例照片如图1~2)

    4讨论

    NFZ的发病原因至今仍未明确,Mishima等认为该病是对太田痣分类的一个亚型轻颧骨型。国内学者近年对该病的病理等进行的研究表明,NFZ组织病理HE染色在真皮浅层可见散在少量的梭形色素细胞,多巴染色强阳性提示该色素细胞为黑素细胞,电镜下亦被证实为痣细胞,其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等都与太田痣有着明显差异[1]。有研究认为长期不当使用化妆品及过度日晒是该病的直接诱因,尤其是使用过剥脱型祛斑产品更是该病的易患因素。此外有学者经临床观察后,提示该病还与乳腺增生及肿瘤、卵巢功能紊乱等有关[2-3]。近年,随着该病就诊率的不断增加,发现中、重型的NFZ中80%以上的中年女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黄褐斑,这也更加证实了这一理论。黄褐斑好发于中年女性,病理观察可见表皮基底层细胞素的增加,及真皮浅层黑素细胞的增多,电镜证实该细胞为噬黑素细胞[2]。激光治疗NFZ后也会产生色素沉着,国内有报道首次治疗后色素沉着发生率可达100%,多数认为这一现象属炎症后继发性色素沉着,多为可逆性,与治疗后日晒以及患者肤色偏黑等因素也有一定联系[4]。但其确切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 http://www.100md.com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NFZ的机制在于选择性的光热作用原理。Nd:YAG激光机所发出的1 064nm和532nm两种波长均能被黑素细胞选择性吸收,而NFZ色素细胞主要位于真皮上层,成熟的黑素小体即是激光作用的靶基。理论上主张使用1 064nm激光治疗NFZ,因为根据激光组织相互作用原理,波长越长穿透也越深,一般认为1 064nm激光治疗NFZ在特异性吸收和穿透深度两方面都可兼顾[5]。但术后多数患者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色素沉着,个别患者持续6~12月尚未完全消退,这使患者很难接受,也使治疗间歇期不断的延长。当再次治疗时,色素沉着又会干扰1 064nm激光的穿透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由于532nm激光更容易被浅表色素吸收,选择532/1 064nm混合波长,在对位于真皮上层的黑素细胞进行照射的同时还能兼顾到位于表皮基底层增多的黑素细胞,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故治疗伴有黄褐斑及伴有大面积色沉的重型NFZ时,532/1 064nm混合波长的治疗优势明显大1 064nm波长。再者,有了532nm的协同作用,也减少了表皮黑素细胞对1 064nm激光的干扰,使激光照射到靶基的能量不被削弱,使1 064nm激光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 百拇医药
    本组资料观察表明,在NFZ的治疗中,采用1 064nm激光对色素颗粒进行首次爆破以后,再联合532/1 064nm混合波长进行后续治疗,不仅能减少术后色素沉着的发生,缩短了治疗间歇期,也使患者更易接受,从而使治疗的有效率也得以提高。是目前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汪治中,卫连坤,牟贤友,等.20例颧部褐青色痣的病理观察[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0,8,6(4):215-216.

    [2]何 黎,邹永莉,等.颧部褐青色痣与黄褐斑和太田痣的临床、组织学初探[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17:27.

    [3]张汝芝,朱文元.母女同患颧部褐青色痣[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12):726.

    [4]卢 忠,方丽华,焦 圣,等.调Q Alexandrite激光治疗太田痣对正常表皮黑素细胞作用的研究[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1,7:130-132.

    [5]刘 耿,刘 燕,刘宏波,等.Q开关YAG:YAG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350例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3,10(5):288.

    [收稿日期]2008-08-26[修回日期]2009-01-20

    编辑/何志斌, 百拇医药(安丽莎 李大铁 唐正喜 王 晶 谢永红 黄束力凯)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