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19660
化妆品原料美白功效动物评价应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刘荣 孙建宁 郭亚健
豚鼠,光密度法,黑素生成,多巴染色,氨银染色
第1页

    参见附件(2022KB,3页)。

    刘荣 孙建宁 郭亚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摘要】目的:在动物水平评价化妆品原料的美白功效。方法:以花色豚鼠为实验动物,UVB紫外照射造模后在褪毛皮肤部位涂抹样品,连续给药30天后,取皮肤组织,固定、石蜡切片,采用多巴染色或氨银染色后,对其进行光密度分析。结果:豚鼠棕色和黑色皮肤在经过UVB紫外照射后,黑素显著增大,采用棕色皮肤比黑色皮肤能够更为显著地评价曲酸抑制黑素生成的效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采用该方法发现,白藜芦醇能够有效抑制皮肤内黑素的生成。结论:采用多巴染色或氨银染色和平均光密度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豚鼠皮肤中黑素含量变化,精度较高、误差较小,能够成功用于化妆品原料美白功效的评测。

    【关键词】 豚鼠 光密度法 黑素生成 多巴染色 氨银染色

    【基金】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09ZX09502-006)

    【分类号】TQ658

    皮肤美容一种化妆品原料是否具有美白功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如体外酶抑制法[1]、细胞法[2]、豚鼠动物法[3]及人体实验法[4]等。直接采用人体实验法虽然评价结果比较直观,但是价格昂贵、影响因素众多,通常只用于成品功效评价,体外酶抑制法和细胞法又不能完全模拟化妆
------
     一种化妆品原料是否具有美白功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如体外酶抑制法、细胞法、豚鼠动物法及人体实验法等。直接采用人体实验法虽然评价结果比较直观,但是价格昂贵、影响因素众多,通常只用于成品功效评价,体外酶抑制法和细胞法又不能完全模拟化妆品原料在体内的功效作用,动物法能较好地平衡上述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日益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采用动物整体实验来评价化妆品原料美白功效,通常的方法在涂抹给药1个月左右后,取动物皮肤组织、固定、包埋、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然后对基底细胞中含黑素颗粒计数以及对多巴阳性细胞计数。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采用计数的方法随机性太大,而且很多切片黑素颗粒连成一片,很难单独计数,此外皮肤的颜色取决于表皮细胞内黑素的多少,而不是黑素细胞的数目,因此采用黑素颗粒或多巴阳性细胞计数的方法误差大,同时与实际效果不具有一致性。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文以花色豚鼠作为动物实验对象,利用组织切片染色和光密度法对皮肤内的黑素含量进行对比测定,成功建立了化妆品原料动物水平美自功效评价方法。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2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