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3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425764
固定矫治中牙面pH变化与釉质脱矿的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侯夏沛 靳晶 刘育鑫 曹军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面釉质脱矿的发生是否与牙面pH的变化存在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固定矫治脱矿患者17例、固定矫治无脱矿患者43例和未正畸治疗患者60例,分为固定矫治脱矿组、固定矫治无脱矿组和对照组;应用微型蜂式pH电极原位测量上颌前牙唇面pH(固定矫治患者测量托槽龈方),分析比较各组间pH的差异性。结果:3组间前牙唇面pH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固定矫治脱矿患者上颌前牙唇面pH(5.85±0.19)最低,固定矫治无脱矿组上颌前牙唇面pH(6.47±0.21)次之,对照组上颌前牙唇面pH(6.93±0.23)最高。结论:固定矫治中牙面pH降低、牙面酸性环境增强可能是釉质脱矿发生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固定矫治 釉质脱矿 微型蜂式pH电极 牙面pH

    【分类号】R783.5

    釉质脱矿是固定矫治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外研究报道显示[1-3],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正畸治疗后患者牙釉质脱矿率高达50%~60%,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且多见于上颌前牙。目前临床上针对这一问题的预防措施包括[4-6]:菌斑控制、应用氟化物、复合树脂、加强口腔卫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