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4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638888
两种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20期
     1.2.2 带蒂结膜瓣转位:于上方胬肉切除创面下钝性分离球结膜面积约8mm×10mm,沿角膜缘处剪开相应长度的结膜,垂直角膜缘剪开结膜组织,形成与巩膜创面大小相适应的颞侧游离鼻侧带蒂的菲薄结膜瓣,将带蒂结膜瓣转位180°,置于裸露的巩膜面上,用10-0尼龙线缝合固定于角巩膜缘及浅层巩膜。取材处创面不做处理。

    1.2.3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于术眼的颞下方取略大于植床并带有宽1.0~1.5mm透明角膜缘上皮组织的结膜瓣,植片角膜缘侧与植床角膜缘侧对位,用10-0尼龙线缝合固定于浅层巩膜面,取材处创面不做处理。

    1.2.4 术后处理:术后每天换药,观察术区角膜上皮修复情况,给予加替沙星、贝复舒眼药水点眼,4次/天;术区角膜上皮修复后,改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天。1周后开始逐渐减少滴眼次数,第4周停药;术后l0~14天拆线;随诊6~18月,观察术眼胬肉复发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植片存活,术区结膜无充血,光滑洁净,角膜创面愈合,透明光滑,无新生血管和胬肉增生;②复发:角膜创面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侵入,结膜明显充血肥厚。角膜创面愈合标准为荧光素钠染色检查角膜创面上皮覆盖。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术后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复发率及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内大多数患者出现疼痛、异物感明显等不适症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