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4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634554
两种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后创面修复及复发情况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23期
     1.2方法

    1.2.1 A组治疗方法:患者均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并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常规消毒后从角巩膜缘处翼状胬肉颈部剪开结膜,逐步分离结膜下变性组织至泪阜处。清除眼部增生组织使之表面平滑光整,在显微镜下取用-80℃低温冰箱内保存的羊膜,放置于庆大霉素生理盐水中浸泡自然解冻,使用前需进行轻柔冲洗。根据巩膜缘的形状及面积大小,剪取羊膜组织,平铺放置于巩膜部位。鼻侧超过角巩膜约1~2mm处,采用医用10-0型号华丽康缝线进行浅层巩膜缝合。固定羊膜后剪取多余羊膜组织,并将边缘埋置于眼球结膜下,最后进行连续缝合固定羊膜。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滴注及皮质激素滴眼液预防感染,术后3天换药,2~3个月后可根据恢复情况进行拆线[3-4]。

    1.2.2 B组治疗方法:术前准备同A组。常规消毒后从角巩膜缘处翼状胬肉切除,取颞上侧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通过显微镜下移植于胬肉剥离区域的角巩膜缘部。剩余暴露的巩膜采用羊膜覆盖术,采用10-0医用华丽康缝线进行浅层巩膜缝合。手术结束后用沙片覆盖眼部1天,术后第2天拆除沙片。常规应用易贝及典必殊滴眼液治疗,术后3天每日在裂隙灯下观察患者角膜愈合情况及羊膜植入情况。观察有无感染、移植生长情况及眼部血管恢复情况等[5-6]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