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22904
鼻背“风筝”皮瓣修复鼻尖部缺损的手术效果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4期
     4 讨论

    鼻是面部美学结构中最具特征性的部分,其解剖结构复杂。鼻部亚单位分为:鼻背、鼻尖、左右鼻翼、鼻小柱[6],根据不同亚单位缺损情况需采用不同修复方法,才可得到理想且稳定的修复效果[1]。修复最复杂、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部位在鼻下1/3的鼻尖、鼻翼、鼻小柱[6],鼻尖区皮肤较厚, 松动性小, 修复难度大。选择手术方法不当,术后易遗留明显瘢痕,或畸形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甚至造成新的畸形。在设计手术方式时,不仅要考虑局部情况,更要考虑患者面部整体情况,并要兼顾美观原则[7]。对于鼻尖缺损大于50%者,或鼻尖缺损并伴有一侧鼻翼缺损的病例,缺损单位往往不能各自修复,需要进行整体修复[7]。如采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所需皮瓣长度较长,且在皮瓣旋转过程中容易产生猫耳,后期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修整。如采用额部皮瓣修复,皮瓣供区瘢痕较为明显,后期需要再次手术断蒂,延长了治疗周期。张会明等[8]认为鼻尖及鼻背缺损,利用改良鼻背超长滑行皮瓣修复修复鼻尖部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本次采用的鼻背风筝皮瓣也是利用鼻背软组织的弹性及活动度滑行推进修复鼻尖部缺损。

    “风筝”皮瓣是一种局部皮瓣,皮肤的血运由皮下组织蒂供应。蒂中不含知名动脉,皮瓣的移动能力取决于皮下组织蒂的牵伸性和松动性。皮瓣修复缺损后,遗留之切口瘢痕线像一个三角形风筝拖着一条尾巴,故名“风筝”皮瓣[9],在设计皮瓣时应考虑其蒂部供血是否充足,皮瓣长宽比例是否适中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