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383216
新生儿耳廓畸形非手术矫正的应用与护理配合(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8期
     [摘要]目的:观察非手术矫正法在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护理工作经验,提出护理体会。方法:分别采用自制简易硅胶管耳廓矫形器和“益耳”耳廓矫形器对22例年龄小于2个月的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进行非手术矫正,治疗前对治疗过程和原理进行讲解,协助医生选择和佩戴合适的耳廓矫形器,并对患儿家长进行后续治疗的培训和随访。结果:新生儿早期佩戴耳廓矫形器,可以有效矫正其耳廓形态畸形,矫正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应用耳廓矫形器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良好的护理配合在治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耳廓畸形;耳廓矫形器;新生儿;护理;非手术矫正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9)08-0134-03

    外耳廓发育畸形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耳廓畸形大致可以分成耳廓的结构畸形和形态畸形两类。耳廓结构畸形是指皮肤或软骨缺失导致的耳廓发育不良,而耳廓形态畸形是指耳廓的结构发育完整但形态存在异常[1-2]。传统治疗先天性耳廓畸形多采用整形外科手术的方法,但各类手术方案均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增加了患儿与家长的痛苦及经济负担[3]。近年来,随着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提出,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已相继开展了关于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4-5]。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早期非手术矫正的理念也逐渐获得了耳科和整形外科医生的认可。本研究对22例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患儿进行非手术的矫正治疗,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整形外科门诊就诊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22例(27耳),其中男9例,女13例;左耳14例,右耳13例。纳入标准:年龄<60d,均为耳廓形态畸形,无耳廓结构缺失,耳廓及周围皮肤状态良好,无炎症及皮损,外耳道无炎症;排除标准:年龄>60d,存在耳廓结构畸形,耳廓周围皮肤有活动性炎症,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先天畸形及无法坚持随访的患儿。

    1.2 治疗方法

    1.2.1 使用自制简易硅胶管耳廓矫形器:对于仅存在外耳轮卷曲畸形,且家庭经济条件差,无法购买耳廓矫形器的患儿,可以使用自制的简易硅胶管耳廓矫形器。将一段可弯曲的铜丝插入直径3mm的硅胶套管中,根据患儿的耳舟长度和畸形范围适度裁剪,将其弯曲成合适的曲度,置入患儿的耳舟内以将卷曲的外耳轮抬起,用脱敏胶布进行多点固定。见图1。

    1.2.2 佩戴“益耳”耳廓矫形器:对于更为严重的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笔者采用中科院協和整形外科医院研发的“益耳”耳廓矫形器进行矫正。该矫形器由基座,外盖和两个条形牵拉器构成。首先把基座放在耳廓的位置,卡在颅耳沟以提供支撑和固定,在基座和颅耳沟之间可放置棉片隔开,防止磨破皮肤。条形牵拉器可根据需要进行折叠,调整好合适的角度,一侧放置在耳舟内,以牵拉畸形的耳轮,并提供持续的外力,重塑耳轮的正常形态,另一侧插入基座内圈的插孔以进行固定。再将外盖插入基座的外圈插孔,然后外面用弹力网套加压包扎。见图2。

    1.3 护理方法

    1.3.1 治疗前护理:利用宣传板和宣传手册对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非手术矫正的优势和治疗时机进行宣传,对首次就诊的患儿家长详细讲解该治疗原理方法和优势,增强其治疗信心。告知其此项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得到患儿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局部皮肤的检查和准备,检查耳廓及周围皮肤有无皮疹,红肿或破溃,检查耳道有无异味或脓性分泌物。剃掉耳廓周围3cm范围内的毛发,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局部皮肤。对患儿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双侧耳廓进行拍照存档,签署治疗同意书。

    1.3.2 矫形器的选择和佩戴:根据患儿耳廓畸形情况及家长意愿,同医生一起帮助患儿选择适合的矫形器。对使用自制简易硅胶管矫形器的患儿,制作并裁剪成合适长度的硅胶管矫形器,协助医生为患儿进行佩戴和固定。对选择益耳耳廓矫形器的患儿,首先对矫形器各部分进行检查,然后协助医生为患儿进行佩戴。基座可按照耳廓大小进行修剪,如耳廓较小,可将基座下端多余的部分剪除。矫形器基座和皮肤接触的部分,可用棉片垫入以防止磨破皮肤。插入条形牵拉器力度一定要适中,不要过紧,以防止耳廓皮肤受压缺血。

    1.3.3 术后宣教及随访:由于该项治疗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家完成,因此治疗后对家长的宣教和告知尤为重要[6]。对患儿家长在家使用耳廓矫形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培训。告知患儿家长耳廓矫形器需要24h持续佩戴,并需要经常观察治疗侧耳廓及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皮疹或破溃,如有上述情况,需立即解除耳廓矫形器,外涂表皮生长因子类凝胶直至皮肤痊愈后再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每周到门诊复查,观察治疗情况,至耳廓形态满意后停止治疗。每次复查随访时,需要观察皮肤颜色及有无红肿破溃,留存照片。最终治疗结束后,需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2 结果

    22例患儿(27耳),按照治疗结果进行分级评判。其中治疗效果为优(恢复正常形态)20例(25耳)(92.6%);良(基本正常,仍有轻微的形态畸形)2例(2耳)(7.4%);差(无明显改善)0例。治疗时间6~12周,平均治疗时间8.77周。患儿矫正前后见图3。并发症发生情况:皮肤破损3例(11.1%),均在拆除矫形器后治愈,再重新佩戴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家长满意度调查:所有患儿家长均对该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表示满意和认可。

    3 讨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新生儿常见的畸形,可导致患儿外观畸形,进而导致患儿产生心理障碍。传统的耳廓畸形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治疗,不同的耳廓畸形手术方式不同。但多需要在6岁以后进行,不能消除耳廓畸形对患儿心理的不良影响。而且,手术还存在麻醉和并发症的各类风险[3,7]。, 百拇医药(刘娆 赵宇 余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