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23228
雄激素性脱发的皮肤镜征象及其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10期
     1.2 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30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16例斑秃患者及24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广州创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皮肤镜进行图像采集。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三组间皮肤镜征象阳性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不符合卡方检验条件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皮肤镜征象比较:白色鳞屑增多及毛细血管扩张亦可见于健康人群。见表1。

    2.2 斑秃及雄激素性脱发皮肤镜征象比较:黄点征、黑点征、断发、毛干直径差异>20%、蜂窝状色素沉着、单一毛囊单位增多、白色鳞屑增多及感叹号发的阳性率在斑秃患者及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雄激素性脱发与健康人群皮肤镜征象比较:毳毛增多、白点征、毛干直径差异>20%、蜂窝状色素沉着、单一毛囊单位增多、褐色毛周征的阳性率在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及健康人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皮肤镜征象: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毛干直径差异>20% (86.67%)(见图1A)、蜂窝状色素沉着(63.33%)(见图1B)、毳毛增多(56.67%)(见图1C)、单一毛囊单位增多(46.67%)(见图1C)、白色鳞屑增多(36.67%)、毛细血管扩张(30.00%)、褐色毛周征(26.67%)(见图1D)、白点征(23.33%)(见图1B)、局部无毛症(16.67%)(见图1C)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