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2009
编号:13842628
羟氯喹联合多西环素序贯光电协同治疗I型及Ⅱ型玫瑰痤疮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2009
     Key words:rosacea; electro-optical synergy;hydroxychloroquine; doxycycline;efficacy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以对称性红斑、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伴有瘙痒、干燥、灼热及水肿等症状[1],好发于30~50岁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2]。临床可分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Ⅰ型)、丘疹脓疱型(Ⅱ型)、鼻赘型(Ⅲ型)及眼型(Ⅳ型)四种亚型,其中Ⅰ型、Ⅱ型最为常见[2]。本病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主要与天然免疫功能异常、神经脉管调节功能异常、多种微生物感染、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及遗传等因素相关[3]。玫瑰痤疮的治疗包括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羟氯喹及多西环素是玫瑰痤疮治疗的常用药物,对红斑、丘疹及脓疱有一定疗效,但对毛细血管扩张改善作用不佳[4]。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在皮肤科的应用,强脉冲光(IPL)、脉冲染料激光(PDL)等被应用于玫瑰痤疮的治疗[5]。光电协同(Electro-optical synergy,ELOS)是一种将IPL与双极射频相结合的技术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