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普通外科 > 乳腺癌
编号:13095579
“凉血疏肝方”应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副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家庭用药》 2017年第7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疾病首位。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5.8万,占全部女性癌症发病的19.47%,发病率为46.74/10万。由于人种的关系,西方乳腺癌发病多数在绝经后,而中国的乳腺癌患者发病多在绝经前。在所有的乳腺癌患者中,有超过50%以上的患者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常规上对于绝经前的患者只有三苯氧胺和法乐通可以选择,而且服药时间已经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延长到10年。虽然服用10年的三苯氧胺可以降低75%的乳腺癌复发率,但是伴随的副作用却一直困扰着患者和临床医生。

    三苯氧胺的副作用

    1.子宫内膜增生。国外临床研究提示,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治疗10年的乳腺癌患者和5年的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分别为3.1%和1.6%。

    2.潮热出汗、心烦失眠、肝区胀痛、手足心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心慌、忧郁健忘等。

    副作用的临床解决办法

    面对部分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或法乐通造成的子宫内膜增厚,临床上采取的方法是间断性停药(服用一月停止一月),甚至彻底停药。其实这是不妥当的治疗方案,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能证实,间断性服用三苯氧胺可以达到和持续服用一样能预防乳腺癌复发的效果。那有没有既不要停用三苯氧胺,又可以改善三苯氧胺副作用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

    中医药帮助解决副作用

    现代中医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增厚以肝火偏旺、痰湿凝聚、血海浮动为主要病机,因此在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时,清热、凉血、疏肝、健脾成為了中医治疗的靶点。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多年研究的“凉血疏肝方”能有效控制三苯氧胺引起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长期服用有确切疗效。而且对于潮热出汗、肝区胀痛、手足心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效果相当明显。此外,心烦失眠、心悸心慌、忧郁健忘的副作用在中医理论中认为是心肾不交造成的,在“凉血疏肝方”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效果治疗非常明显。乌灵胶囊来源于我国一种珍稀药用真菌(乌灵菌),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的功效,两种药物联合后对于改善三苯氧胺引起的诸多副作用疗效明显。

    (作者每周一下午,周五、六上午在芷江中路有专家门诊;周一、三上午在石门一路有专家门诊), 百拇医药(朱为康)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普通外科 >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