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湿疹、皮炎
编号:13470539
脂溢性皮炎外用药物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07
     【摘要】 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治疗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止痒,主要治疗药物有抗真菌药物、改善皮肤屏障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糖皮质激素由于副作用较大,易产生激素依赖,临床应用较少。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卡泊三醇、烟酰胺和透明质酸治疗脂溢性皮炎也有所进展。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外用药物;治疗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SD)是一种常见于头面、胸背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马拉色菌定植、脂质增多、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反应及个体易感性相关。脂溢性皮炎易反复发作,难于治疗,可出现红斑、脱屑、瘙痒等临床表现。其治疗方式主要是纠正饮食和睡眠,外用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如强脉冲光治疗。局部外用药物治疗效果可靠,方便安全,患者依从性高,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

    1 抗真菌药物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脂溢性皮炎与糠秕马拉色菌的过度增殖密切相关[1],因此外用抗真菌药物是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临床中使用的抗菌药物有酮康唑、环吡酮胺等。舍他康唑是一种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抗炎活性强,可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增加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