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4年第6期
编号:12567728
不时不食——时令下的美味食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4年第6期
     古代中国,是数千年传统的农业社会。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饮食的原料来自自然,而万物的生长,随着季节变化有着自己的规律。孔子说,“不时不食”,提倡吃正当时令的菜,这在古代,是自然不过的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想吃到外地新鲜东西,即便帝王之家,也是不易,更何况寻常百姓。不过随着现代运输条件和农业技术的大大改善,“不时不食”的理念,已经成为饮食的美学理想,诗意追求。但对于讲究吃的中国人来说,时令下的菜蔬,仍是难得的美味,从“顺应自然”的养生角度讲,则更是如此。

    万物生长,野菜清香

    蛰伏了一个冬天,立春过后,天气变暖。如果再下点小雨,要不了多久,城里草地、河边堤岸、乡间田地、小路垄沟,约好了似的,各种野菜开始钻出刚刚从长冬里苏醒的土地,用你意想不到的速度发芽、展叶,迅速生长。春天了,是吃野菜的好时候。

    野菜,在古时灾荒之年,常常被贫苦百姓用来充饥,救了不少人性命。在物资丰富的现代,则成了人们追捧的别样风味。“时绕麦田求野菜”,踏青挑菜,是古老的风俗。人在屋子里闷了一个冬季,这时趁着和风暖阳,到田野里走动走动,呼吸点新鲜空气,身心顿时舒展了。但人们不想空手而回,尤其女人,带了孩子,一起寻点野菜,是件快乐的事。

    北方的野菜,主要是苣荬菜,山东地区管它叫苦苣,洗净,去根,蘸甜面酱生吃,有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的功效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