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4年第6期
编号:12567772
美玉与养性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4年第6期
     玉,石之美者。从考古发掘可知,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玉的简单加工,如玉环、玉斧、玉刀等。《山海经》中,玉的种类名称,已近30种,如白玉、苍玉、青碧、珠玉、瑶碧等。

    古人爱玉,重玉,视玉为宝,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玉在我国先民眼里,是一种高尚、洁净、吉祥之物,为神人、帝王所享用。《云藻》云,“天子配白玉”;《山海经》说,夏后启,“左手操翳,右手操环”,环,即环壁。古字王、玉相同,亦此义。故古帝殉葬物中,多珍玉器。第二,玉,“天地鬼神是食是飨”,乃先民祭祀所用之要物,如百瑜、百珪、百壁等。第三,我国古代很早就发现玉的药物用途,如《山海经》中提到的,一种坚粟精密、五色发作,谓之“瑾瑜之玉”的玉,“君子服之,以御不祥”,郭璞注为辟恶气。第四,古人认为,石性与人性相通,具有天地之灵气。故曹雪芹著《石头记》(《红楼梦》),将美玉称作“通灵宝玉”。

    美玉为“天人合一”的灵性之物,人们从美玉中领受到自然美、石性美,领悟到美玉的坚贞、高洁、顽强、深沉、妩媚、善良、真诚、宽容等人性之美。借美玉人性化品格、真诚、宽容等人性之美。借美玉之人性化品格,陶冶情志,修身养性,是历代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一大养生方法。性者,左心右生,养心,旨在精气神,心理健康。以美石之品格为烛为镜,将自身融入大自然,悟出天地人的道理,以求养生长寿,这是人们真正爱玉、求玉、饰玉、赏玉、藏玉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卞和采一璞玉,尔后演变成“完璧归赵”的故事。在《山海经》和《穆天子传》里,还记述了一个关于玉之美的传说:位于忙忙昆仑的西王母国,以产美玉名。早从尧舜帝起,西王母国就多次来献美玉奇珍,特别是一种名曰“玉琯”,能发十二美音的古玉乐管。周穆王时,首择吉日携丝绸、白璧前往西王母国。西王母于瑶池盛宴天子,歌舞翩翩,琴箫婉转入云。酣酒之下,西王母深情歌曰:天子呀,您穿山越岭,不辞艰辛,远道而来,我多么感激您,但不知什么时候,您还能再来呵!周穆王也深情答曰:待我料理好国事,不足三年再来会面。这段石缘,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神奇的石头会唱歌”,感人甚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