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5年第3期
编号:12568103
对拖延症说声再见(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5年第3期
     李泳康,美国加州专业心理学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人本-存在主义技术性折衷心理治疗研究中心(香港)总监及创办人: 于亚洲区作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技术性折衷疗法的教授、推广、研发及督导。

    都市人往往有两种难以解决的痛,一种是减不掉的肉,另一种戒不掉的拖延。很多时候我们明知任务已经火烧眉毛了,却还想再刷一分钟微博。老剧本应该如何改写,才能有皆大欢喜的结局?

    拖延症患者有一句经典台词“等下再做,还来得及”,对他们来说,迈出第一步和冬天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一样困难。而且,即使他们明知要拖了要倒霉,也会把计划的事情往后推。在没有动手之前,他们往往会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去拖延。在拖延之后,又会出现“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场面,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变成痛苦的根源。为了减少拖延症对大家的困扰,本期我们请到了拥有丰富咨询经验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师、美国加州专业心理学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泳康教授,为拖延症患者谋一条出路。

    一个拖延症患者自白的解读

    独白的内容是这样的:

    1.开始,“这次一定要早点开始。”

    2.过了一段时间,“我得马上开始。”

    3.又过一段时间,“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

    4.事情已经很紧急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