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 健康睡眠 > 睡眠之道 > 睡前
编号:11109435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日 《求医问药》 2004年第4期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它的发生不仅同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的进展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临床证实,血液粘度越高的老人,就越容易发生脑血栓。

    血液在人体的血管内流动就像河水流动一样,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液粘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流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会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沉淀物就会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等疾病时,就会导致脑血栓的形成。

    经研究证实,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早晨4点至8点期间,人的血液粘度最高。8点以后血液粘度逐渐降低,至凌晨1点达到最低点。1点以后血液粘度又逐渐回升,至早晨4点时再次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外,许多人脑血栓的发病时间都在早晨或上午,这更说明血液粘度增高同脑血栓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据临床证实,如在深夜让老人喝200毫升的矿泉水,那么他们早晨的血液粘度不仅不会上升,反而会有所下降。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晚上饮水可以降低血液的粘度,使血流保持通畅,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当然,脑血栓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粘度增高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对预防脑血栓的形成确有一定的作用。, 百拇医药(黄 军)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 健康睡眠 > 睡眠之道 > 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