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求医问药》 > 2011年第10期
编号:12130172
生活中的防毒妙招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求医问药》 2011年第10期
     近日,美国犹他大学微生物学博士迈伦·温茨和戴夫·温茨父子一起编著了《健康家庭:保护家人远离家中隐藏危险的妙招》一书。在此书中,他们向人们详细地阐述了远离生活中有毒物质的各种方法。下面就介绍一下此书中的“防毒妙招”:

    1.饮食防毒

    ①每天清晨喝一杯柠檬水。柠檬水具有清除人体内有毒物质、碱化人体组织的作用。②应尽量用中低档的火加热平底锅(尤其是含有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平底锅),以免使平底锅表面附着的有毒物质溶入正在烹制的食物中。此外,切不可用高温空烧各种炊具。③可用活性炭过滤饮用水。为了减少饮用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应优先选用有活性炭过滤功能的水杯来饮水。④补充抗氧化剂。研究发现,B族维生素、欧米伽-3脂肪酸及辅酶Q10等抗氧化剂均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人们可长期吃一些含有此类抗氧化剂的药物或食物。⑤常服活性益生菌制剂。活性益生菌制剂可帮助人体将有毒物质从肠道排出体外。在购买益生菌产品的时候,人们务必要确认其标签上是否注明了“含活性益生菌”的字样。
, http://www.100md.com
    2.衣物避毒

    ①睡觉时应穿棉质的睡衣,并使用棉质的床上用品。棉质的睡衣和床上用品不仅更加舒适,而且所含的有毒物质也更少。迈伦博士认为,最好的棉质睡衣和床上用品是用环保染料印染的纯棉高密度面料制成的。②少穿免熨烫服装。迈伦博士表示,在将衣服熨烫五分钟后,可以有效地清除其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因此,人们最好将衣物、地毯定期清洗、熨烫后再使用。③在洗衣时使用白醋。在用洗衣机洗衣服时,人们可用半杯白醋代替纤维软化剂。这样既可以减少衣物中附着的静电,还可使衣物变得更加柔软舒适。④将衣物干洗后别急着穿。应将干洗后的衣物挂在阳台等地方晾晒两天,让其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尽量挥发掉。切勿将干洗过的衣物直接收入衣柜或摊放在卧室里。

    3.居室防毒

    ①定期让床垫通风透气。在清洗床单时要打开窗户,掀起床垫,让其通风透气一段时间。②不使用电器时应拔除电源。在待机状态下,电器既会消耗电能,也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③尽量别用喷雾产品。在必须使用喷雾产品时,务必打开窗户和卫生间、厨房的排气扇,及时给房间通风换气。如果在室外使用喷雾产品,回家后应立即洗脸,而不要等到上床睡觉前再洗。④经常开窗通风。常开窗户可净化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内积存的有毒气体。⑤使用自制的空气清新剂。自制的空气清新剂具有绿色、环保、安全的优点,其制作方法是:将几滴橙汁和柠檬汁用适量的清水调匀,再倒入喷雾瓶中即成。⑥碰到水银后马上清理。在平时,应让孩子远离含水银的物品,如温度计等。如果不慎接触到水银(汞),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⑦与微波炉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微波炉开始工作时,与其正面至少应保持10步的距离,与其侧面至少应保持5步的距离,以免受到辐射。⑧在清洗非食用品时务必戴上保护手套,以免沾染到有毒物质。⑨尽量使用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制品。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塑料制品几乎都含有一定的毒素。如果不得不使用塑料制品,应尽量选用低密度聚乙烯塑料。最好不要在微波炉中使用塑料制品。⑩尽量使用有绳电话和有线网络。和使用无绳电话相比,使用常规的有绳电话可使通话时受到的辐射减少20%。与使用有线网络相比,使用无线网络时受到的辐射会大得多。

    4.用品防毒

    ①不要通过使用汽车空调来换气。与使用外部空气循环设备相比,使用空调或加热器来循环车内空气可产生更多的有害气体。②应使用棉质购物袋。棉质等天然材质的购物袋不仅可反复使用,而且对人体无害。相比之下,使用塑料购物袋则会损害健康。③少用止汗露。止汗露虽可使人感到舒适,但毕竟属于化学物质,应尽量少用。④训练敏锐的嗅觉。应积极训练自己的嗅觉,在闻到刺鼻的有毒化学气味时应立即避而远之。⑤在闲暇时应多做一些园艺活动。种植花草果蔬等园艺活动不仅具有健体强身、愉悦心情的作用,而且可使人暂离现代生活环境中所含的有毒物质。, 百拇医药(张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