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2
编号:13620925
从长链非编码RNA角度探讨针灸治疗IBD的效应及调节机制(4)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2
     4 lncRNAs与针灸治疗IBD作用机制相结合研究的思考

    IBD明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表观遗传修饰、免疫因素、感染、环境因素是引起慢性肠道炎症的原因[40]。从细胞水平和现代分子水平研究,发现针灸治疗IBD的主要通过抗炎免疫发挥作用的,表观遗传修饰可能参与针灸抗炎免疫的调节[40-42]。lncRNA是非编码的一部分,也属于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根据IBD的发病特点,提出“艾灸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的学术观点,选气海、足三里、天枢、大肠俞、上巨虚等采用针灸治疗,对CD和UC均治疗有效[43-46]。针灸对IBD的效应机制通过UC和CD大鼠的动物实验研究,选气海、天枢穴,采用针刺和/或艾灸的干预方法,阐明了针灸对IBD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艾灸可抑制血清IL-8水平及结肠NF-κB p65和TLR-9蛋白的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L-10的水平,下调UC结肠组织IL-8及ICAM-1 mRNA的表达,改善炎性反应,减轻UC小鼠结肠黏膜损伤,起到治疗作用[47-48];隔药灸还能调节UC大鼠结肠TLR/NF-κ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细胞因子蛋白如TLR2、NF-κB、IFN-β等的表达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