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6
编号:13617372
段行武教授“辨病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用药特点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6
     2 段教授寻常型银屑病用药剂量分析

    段教授一贯注重通过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增强疗效,而不主张大剂量用药,这样既可通过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可减轻肠胃负担,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将段教授的单味药常用剂量分为6 g、10 g、12 g、15 g、20 g、30 g六个层次进行统计,发现银屑病药物剂量在15 g的次数最多,为1 130次(47.3%),其次为20 g和10 g,分别为449次(18.8%)、438次(18.3%);说明15 g为段教授治疗银屑病的最常用药物剂量(15.19±5.416)。见图1。

    3 每剂药药味数统计及规律分析

    段教授在皮肤科临床用药上功底深厚,厚积而薄发,药味数量力求少而精,在选择一种药物时往往从多方面加以考虑,“一药多效”,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仔细斟酌选择药物,充分运用每种药物的多重功效,达到既可治疗主病主症,又可兼顾患者兼夹症状的目的,体现了临床用药的艺术性。在177例药方中,12味药、13味药、15味药为段教授常用的药味数(约85.8%)(13.5±1.825)。见如图2。

    4 已避免或排除的原始资料的偏差

    首先在进行资料收集时应明确病名。本次统计排除了5例“副银屑病”、1例“掌跖脓疱病”、4例外洗方,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1例儿童银屑病方药;另外,“白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银屑病”,因此还应以“白疕”为检索词(共4例)进行病例收录;最终纳入177例成年人“银屑病”门诊方药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