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9
编号:13614218
紫草的古今炮制与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9
     古时使用紫草前大多用蜡水蒸制或酒洗。如南朝宋时成书的《雷公炮炙论》载有蜡制法,“凡使,须用蜡水蒸之,待水干取,去头并两畔髭,细剉用。每修事紫草一斤,用蜡三两,于铛中熔,熔尽,便投蜡水作汤用。”以蜡作为炮制辅料是南北朝时流行的炮制办法,认为蜡性坚涩,可以缓和紫草滑泻之性,防止泻利太过。《本草乘雅半偈》:“修事,每斤用蜡二两,熔水拌蒸,水尽为度,去头,并两畔髭,细锉用。”明代缪希雍《炮制大法》沿用了蜡水蒸制法,又增载有酒洗、酒浸法,认为紫草经酒作为辅料炮制后,可用于治风邪倒陷及邪毒入里或治稀痘。《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撮要》均记载了“去头须,酒洗”的紫草炮制方法。《医学入门》:“去头须,以黄蜡溶化投水,用蜡水蒸之,或酒洗。”至清代,《得配本草》提出:“去根髭,取嫩茸,以甘草水浸炒用。血熱者生用,脾虚者酒洗焙或糯米炒用。”用甘草制,意在增强紫草的解毒作用。此处“糯米炒用”属于米制法的一种,可用来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功效,或用以降低毒性,或矫正气味。普遍认为用糯米最佳,亦有观点认为用陈仓米为上,现在通常用大米。紫草有特殊气味,这样炮制确有出于矫味目的的可能。《得配本草》提出用糯米炒制紫草是为了缓和其滑泻之性,便于给脾虚患者服用。

    紫草茸入药自宋代开始。《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将紫草茸研为细末治疗斑疹的记载;北宋《圣济总录》治脑风摩顶油方、南宋《仁斋直指方》治热疮的紫草膏中都是用紫草茸配制的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