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11
编号:13581794
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循环及干眼症的疗效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11
     2.2 2组的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比较 进行2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血清内TF、IGF-1,VEGF含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而PEDF含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2.3 血清中相关氨基酸的含量 进行2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血清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3。

    2.4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与对照组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如表4。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DR,其早期改变为NPDR,会出现各种眼部不适、小出血点等不良症状。在持续高糖高脂的生理条件下,机体会形成微血管瘤,同时会出现毛细血管的闭塞以及血-视网膜屏障的损伤破坏,在病变的基础上形成新生血管,从而导致纤维增生,最终发展为干眼、失明以及视网膜脱离等疾病,这是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病理改变 [9-11]。干眼症,也称干性角结膜炎,是由于泪液质或量的异常减少导致眼部出现不适症状的疾病。如今,大多数人双眼长期处于干燥的状态,抑或长时间面对手机、电视、电脑以及荧光屏等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8 字符